美國大選如火如荼,劇情多次反轉,如今終於塵埃落定。
據多家外媒報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以超過當選總統的270票戰勝了現任總統川普,贏得此次大選。
美國多家媒體全都在最醒目的位置發出了「BREAKING NEWS」,表示拜登獲勝。最大的左媒CNN,更是把「BIDEN WINS」打上了頭條,同時還放上了人民歡呼雀躍上街慶祝的各種新聞。
△ 被川普稱為「fake news」的CNN,早已掛上了預備好的大寫橫幅——「拜登贏了」(BIDEN WINS)。
儘管川普還在進行著「最後的掙扎」,但大選結果顯而易見,拜登才是這場熱鬧非凡政治之戰的最終贏家。
而對醫學界來說,這當然是最好的結果。《Nature》雜誌第一時間發表了題為「拜登贏了,科學家們終於鬆了一口氣」的報導。
可見,拜登的獲勝對於醫學界來說,意義非凡。
首先,他在演講中曾宣布,上臺之後的當務之急是控制美國日趨嚴峻的新冠疫情;其次,還將會延續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平價醫療法案」,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拜登將繼續推動新的經濟刺激政策,而這部分內容就包括繼續推行他曾領導的「癌症登月計劃」。
「癌症登月計劃」是在2016年歐巴馬和拜登啟動的,曾受萬人擁戴,但後來因種種原因被擱淺,此次拜登贏得大選,他還會繼續這個「願望」麼?「登月計劃」到底是什麼?拜登又為何對此「耿耿於懷」?
01
拜登與癌症,心中抹不去的痛楚
拜登這一生,經歷了三場大悲劇:早年喪妻、中年重疾、晚年喪子。
他的一生是波折又痛苦的,也正因此,拜登才對「癌症」有著超乎想像的興趣和熱忱。
在拜登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男人全部死於腦膠質瘤,他的「人生導師兼兄弟」泰德·甘迺迪、亦敵亦友的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和他自己親愛的長子博·拜登。
而他本人也曾患有腦瘤,經歷了人生的至暗時刻,對生死有更深的感悟。
當然,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的大兒子博·拜登,他是一位冉冉升起的美國政壇新星,在2007~2015年間任德拉瓦州檢察長,當時不少的政府人員認為,博將追尋自己父親的腳步,走上國家政治舞臺,角逐州長的位置。
然而,2013年,最疼愛的兒子博卻被確診為腦膠質瘤,這讓身為父親的拜登心痛不已,他在兒子接受治療的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第一次看到了「癌症登月計劃」,並將這個看似奇怪的詞彙刻在心裡。
儘管與癌症做著積極的鬥爭,但博·拜登最終還是因為腦膠質瘤復發而離世。
「我和孩子們之間這種難以割捨的情感是上天對我的饋贈。」在宣布長子博的死訊時,拜登說:「我已經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我們整個家族的悲傷之情。」
「兩年來,我親愛的兒子博以十足的勇氣,與癌症作鬥爭,他正直、勇敢、堅強,這是他在生命中每一天都詮釋著的優秀品質。」
兒子的去世讓拜登悲傷不已,這不僅讓他放棄參加 2016 年的總統大選,還造就了他在 2015 年的白宮玫瑰園慷慨成詞,發表了他關於「癌症登月計劃」的演講。
02
癌症登月計劃,匯聚一切力量抗癌
博死後的2015年,拜登在白宮玫瑰園的演講中再一次提到「癌症登月計劃」,並給出了自己對此的理解:「雖然攻克癌症是一件需要歷經困難、長期堅持的任務,但就像人類最終還是能夠登上月球一樣,人類最終也會攻克癌症」。
拜登呼籲發起政府層面的「癌症登月計劃」:「希望打破孤島,並讓所有癌症戰士團結起來,並肩作戰,加強溝通,最終戰勝癌症」。
這項提議,得到了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支持。
2016年1月28日,歐巴馬在華盛頓宣布,為了加快治療及預防癌症的科研步伐,將成立「癌症登月計劃」特別工作小組,並籤署總統備忘錄。而這個小組的領導人,則是這個計劃的倡導者,拜登。
在這項匯聚全國力量來終結癌症的行動,宣布了一系列的舉措,一場浩浩蕩蕩的「抗癌大戰」似乎即將拉開帷幕,計劃的目標是加快治癒癌症的研究進展,爭取在5年內完成在癌症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方面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進展。
「癌症登月計劃」的舉措包括:
幫助癌症研究人員更快獲取所需藥物;
建立癌症數據的開放式共享平臺;
建立全新監管程序來加速抗癌產品的審評;
建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加速癌症免疫療法開發;
以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技術提升癌症的醫療護理等。
「癌症登月計劃」的提出在美國社會上下反響熱烈,儘管歐巴馬卸任,拜登也繼續領導計劃小組,為川普政府抗癌政策提供建議。
然而,抗癌計劃並不是所有人的白月光,這項大工程的推動受到了很多阻礙,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對癌症治療保持美好的願景。更何況拜登如今已成功上位,抗癌大計終將再次提上議程。
03
癌症免疫治療,「抗癌大計」的新方向
回過頭來,再看這項抗癌大計,它從抗癌的方方面面出發,可以說是非常「周密」了。
大到癌症治療的新式方法,如免疫治療、癌症疫苗、新的癌症檢測方法,小到抗癌技術的升級、醫療護理,甚至倡導癌症數據共享、加強政府監管等等,從癌症發生發展到終極治療的各個流程都有考慮進去,足以看出拜登對抗癌的巨大決心,或許這也是民眾擁護「癌症登月計劃」的重要原因。
而說起抗癌最有效的「武器」,就不得不提到癌症免疫治療了。
無論有無「癌症登月計劃」,免疫治療的發展也一直蓄勢待發,潛力爆棚。尤其是近年來以CAR-T為主的細胞免疫治療在取得眾人矚目成就的同時,推動了全球免疫治療加速發展,更加速了人類對治癒癌症更多方面的研究探索。
免疫治療之所以如此「吃香」,關鍵還在於癌細胞的特異性,沒有一種療法可以治癒所有癌症,癌細胞的特異性決定了癌症治療的難度,而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應用人體免疫細胞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治療癌症。這也是免疫療法廣受科學家們歡迎的重要原因。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面對熟悉又陌生的癌症,人們正在逐漸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而人類也將越來越認識到攻克癌症意味著什麼,希望拜登的成功入選,是美國人民的福音,也會是推動全球癌症前進的動力。
(和瀾轉載自網絡公開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