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地能做到人生宛如初相見的話,也許這人間就不會再有惆悵客了吧。
世間一切錯過的,不可能再重新來過的事情,皆可稱之為『若』,納蘭容若短暫一生中,有三個女人,卻始終讓他不能釋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納蘭容若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妹,二人兩情相悅,若非表妹被選進宮中,他們必然會喜結連理,詩酒共年華。可惜造化弄人,一入宮門深似海,兩人之間再無可能。相思難禁,納蘭冒著天大的危險,喬裝進宮,只為了遠遠地見上意中人一面。一度有人將她們兩人視做寶黛的原型,據說乾隆曾說《紅樓夢》是寫納蘭家事也。
後來,納蘭娶妻盧氏,這也是一位書香女子,二人琴瑟和鳴,度過了一段美好年華。好景不長,三年後,盧氏亡故。納蘭悲痛之極,寫了大量的悼亡婦詩詞,無不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賭書潑茶,愈是平淡無奇的尋常往事,如今想來卻是永遠不能再觸及。
納蘭與江南才女沈宛也有一段情緣。他們曾共築愛巢,納蘭接沈宛到京城安置。
據考證,沈宛並沒有正式嫁進納蘭家,她是沒有名分的。現實容不下他們的結合,門第觀念,滿漢差異,就像一道道不可測的深淵,無情地橫亙在面前,最終,沈宛不得不黯然離去,此後,再也沒有了關於她下落的隻言片語!
人生若只如初見,他們會不會重新選擇?
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是否就不會英年早逝?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人生若只初相見,只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念想罷了,世間一切都在變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哪裡又能夠真地如初初相見呢?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我是人間惆悵客,短短一句,多少無奈與不甘浸透其中,一句勝卻千言萬語,莫名讓人心痛。
有道是「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誰料曉風殘月後,而今重見柳屯田」。
納蘭詞清新自然不做作,王國維盛讚「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北宋以來來一人而已。」
翩翩公子溫潤如玉,可惜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三十歲的年紀就匆匆辭世了。
納蘭公子是性真之人,他將愛情刻進了詩詞裡,從此人世間也便有了無數關於「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故事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