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原標題:報復性離婚」來了?深圳離婚預約一號難求,已排隊到6月中旬。
咋一看,挺搞笑。
細思量,有道理。
佛說人生有三苦。第一求不得,不是你的,你不要強求,強求來的遲早會走,即使不會走,也會愚昧而死。第二,怨憎會,別人給的痛苦,是輕的,自己給自己的痛苦是重的,感謝他人,給你一個學習的機會,要學會感恩。第三,愛離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別是不可避免的。
佛說的意思就一句話,人生需要經歷各種痛苦,打開各種糾結,才能成熟。
重點說明,是成熟,不是成佛。
我曾經遇到一個搞笑的教育案例,一個網友跟我說,班級遇到撓頭事,一對14歲的小朋友早戀了,愛的死去活來,男孩到女孩家中談判,向家長和班主任宣稱,他們的愛情是真摯的,要用生命去捍衛。
於是乎,雙方家長和班主任召開5人緊急會議。鑑於經驗,這種事情越幹涉,越糟糕,決定把他們調成同桌,冷處理。
15天後,這對小情侶居然分手了,因為對方毛病太多。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普遍的,距離才有美,距離沒了,美就消失了。很多火熱的愛情,沒有細心的經營,都會花開花落,默然分手。
清朝第一大詞人,納蘭容若看得最深刻,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就說透了愛情的本質。愛情是虛幻的,婚姻是現實的,美好都是錯覺,在美麗的夢,都容易醒來!
現實,就是那麼殘酷,夢想終歸是夢想,如果真能實現,又怎會「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絕對是贏在起跑線上的人。
納蘭文武雙全,絕對是滿清八旗子弟中的異類。
納蘭仕途順利,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中舉,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大佬身邊的高級秘!
納蘭死得早,康熙二十四年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
他是怎麼死的?愛死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正解愛情。
在納蘭心中,錢不是問題,家裡有的是。事業不是問題,22歲就成了皇帝的寵臣,前途無量。友情不是問題,他是八旗子弟的標杆,身後的小弟遍布四九城。
唯一的問題就是愛情,他對愛情的感慨,源自生活的經歷,刻骨銘心!至真至純!
在我們這些窮人看來,就是吃飽了撐的!
清朝通俗小說《賃廡筆記》,記載了納蘭的悲情初戀,納蘭眷一女,絕色也,有婚姻之約。旋此女入宮,頓成陌路。
《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是納蘭性德的作品,描寫容若和他的青梅竹馬的表妹在皇宮裡見面的情景。「相逢時你默默不語,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輕顫。容顏嬌羞而紅潤,鳳翹斜插在你的鬟間。等到想要低聲喚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別人看見。想要一訴離愁,可你已轉過身去,只能拔下玉釵在回闌輕叩。「
納蘭22歲成了康熙的侍衛,見到初戀的機會還是有的,的確很尷尬。按照滿貴族的習俗,這都不是事,可惜納蘭不是普通的滿貴族,他是一個詞人,一個中二的文藝青年。
看看他的偶像,大家就會明白了!
南唐後主李煜!
有好事者,把李煜和納蘭的詞對比,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他們是穿越時空的好基友!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
清代: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裸照紅,秋風寧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有錢人的傷心,我們真不懂!
第一個情人跟康熙混了,納蘭的第二個情人來了!
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18歲,門第對等,顏值高,才學好,可惜清朝沒有剖腹產,婚後三年死於難產。
納蘭再次被命運痛擊,脆弱的小心臟,再一次被生活洗刷刷!
納蘭又娶官氏,納了一房妾,叫顏氏。可惜,都不可心,容顏好找,才女難尋。在一個98%都是文盲的大清朝,找才女哪裡那麼容易?何況,納蘭的要求太高!
還好,文人人好狎妓,妓院有才女!
納蘭性德的好友顧貞觀在江南為找到了一位名妓,沈宛。此女才情俱佳,顧貞觀本是好意,卻沒有想到,就因為這個女人,把好朋友送上瞭望鄉臺。
歷史記載,兩人有情有意,遂結金蘭之好。一對男女,真的能夠擁有,一份超越愛情的友誼嗎?
答案是NO!
滿清貴族入關後,對血統要求極為嚴格。納蘭性德根本沒有辦法迎娶沈菀,只要在德勝門內置房安頓。
也算金屋藏嬌!
保持情人式的生活,讓納蘭再一次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真正維繫他們關係的,不是愛情,而是同命相憐。沈宛被命運拋棄,納蘭被命運消遣。納蘭性德突然去世,死因不明。
歷史記載納蘭性德死於寒疾,顯然是有問題的,他年僅30歲,文武雙全,這麼一個健碩的男人,突然暴卒?
很快,歷史給出了答案!
《清史稿》這樣點評"康熙中,滿洲大臣以權位相尚者,惟索額圖、明珠,一時氣勢燻灼,然不能終保令名,卒以貪侈敗。"
康熙二十六年冬,直隸巡撫于成龍向康熙密奏:"官已被納蘭明珠和餘國柱賣完。"
康熙帝問高士奇:"為什麼沒有人參劾?"
高士奇回答:"人誰不怕死?"
康熙二十七年,御使郭琇上疏彈劾納蘭明珠結黨營私、排斥異己。
康熙皇帝決意打擊納蘭一黨,隨即罷黜納蘭明珠大學士,交給侍衛酌情留用。
納蘭一出生,就打上了無法忽視的政治烙印,明珠和索額圖的政治博弈,他就是犧牲品。
沈宛帶著納蘭性德的遺腹子,回歸鄉裡!
一代詞人悲情落幕,讓無數喜歡納蘭詞的人,扼腕嘆息。
他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
我每次讀納蘭的作品,都認可,他的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
貴族含著金鑰匙出生,卻無法決定自己的婚姻,他們的婚姻註定就是一場交易。只有強強聯合,才能鞏固地位。
納蘭一出生,就擁有了世人追逐的一切。唯獨愛情,對納蘭來說,是奢侈品。其實,更加殘酷的現實我們都懂,愛情是一時的,如果在婚姻中,愛情無法轉化成親情,誰都走不遠,除非分手的成本太高,承擔不起。
納蘭的詩詞可以讀,納蘭的情懷無需複製。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他對命運的要求太高了,哪裡來的那麼多,《人生若只如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