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曼麗 聲音:曼麗
何曾幾時,陷入戀愛的人們再也無法找到當初你儂我儂的甜蜜,感時傷懷的他們,常常在夜夢中清醒,坐在床頭看著剛剛爭吵完沉睡的枕邊人感嘆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
初見總是美好的,帶著一些懵懂,一些期許,一些未知,兩個人從相遇到相識。這像是隔著一層朦朧的霧,兩個人都只能依靠霧裡對方的輪廓去填充去想像,在心中悄然描繪對方該有的模樣。
這種感覺就像在一個寧靜的早晨醒來,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期待著將會在今天發生的美好。
他或許是風趣的,浪漫的,開朗的……
她或許是溫柔的,甜美的,善良的……
一切都帶著新鮮的氣息,神秘的氛圍,兩人展開了一段相知的旅程。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寫的也是這樣一個由相知到決裂的故事。
人們都知道,那初見的驚豔;但,無奈,陷入朦朧的情絮時的男男女女,又怎會去思索離別的愁緒,何事秋風悲畫扇,驀然回首,卻已是物是人非,滄海桑田。我猜納蘭性德寫下這句詞,必然也是想起班婕妤的《團扇詩》,詩中團扇被無情拋棄,不正是班婕妤命運的寫照嗎?初見如此美好,究竟是什麼引發了如團扇般令人無奈的命運呢?
你看,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原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的心啊,它逐漸開始有了變化,一切美好仿佛在逐漸變質。兩個人像在霧裡越靠越近,漸漸地看清了對方的輪廓與性情,好像與心中無數遍的描繪產生了變化,他原來不是風趣的,她原來也不是心中賢惠的模樣。此時,負心人卻將一切歸咎於情人的心本就是易變的。不由得心生悲切,難道,我們在瞬息萬變的情人的心中,只能擁有最初的那一點美好嗎?
遙想七月七日夜,唐明皇與楊玉環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裡許下誓言,願世世代代結為夫妻。比翼雙飛,是多少情人的夢想,這本該是個完美的結局,但,也終究敵不過世事變遷。安史亂起,明皇入蜀,唐明皇在馬嵬坡賜死了楊玉環……
連世世代代願結為夫妻這樣堅定的誓言,也同樣無法逃脫被遺棄的命運。又怎叫人繼續相信愛情的真摯?在蜜糖裡撒入毒藥,殺人誅心。納蘭性德又何曾不懂呢?全詞的情感基調是悲傷無可奈何的,但也正是對愛情有著希望和嚮往,詞人才會對負心人抱有悲傷甚至是憤怒的基調。
多少情人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曾許下過無論生死,不離不棄的誓言,最後也落得訣別的結局。更何況你我僅是凡人,或許還比不上當年的唐明皇。唐明皇與楊玉環尚且還有成為比翼鳥和連理枝的誓言,那我們凡人之間的誓言就更加容易破碎了。
初見的美好終究不能久存,有情的人們要更珍惜初見的時光。無論日後是否人走茶涼或曲終散場,離開的人們也請各自安好吧!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了這了,喜歡的小夥伴們幫忙分享個朋友圈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