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or遊戲?溫大山水詩虛擬仿真沉浸式學習帶你感受不一樣的文學課堂

2020-12-23 瀟湘晨報

「以前是以老師教授為主,現在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探索這首詩的情感還有詩歌的意境,可以融入現在跟古代,進行一個詩人和我的對話,學習的主動性更高了,也更有意思了。」 在溫州大學的虛擬仿真實驗室內,人文學院的王冰潔正和同學們一起,通過《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進行古代山水詩這一課題的學習。與傳統教學不同,整個教學的過程就像是在玩闖關遊戲,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通過入境、悟境、造境、用境等體驗層面進行自主研究學習。同學們在「遊戲」當中不僅可以和裡面的詩人進行對話,還可以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構建出詩人心中的美麗山水圖景。

2017年9月,該項目正式在溫大人文學院上線試課,創新教學模式,深受學生歡迎。溫州作為山水詩發源地,研發團隊將此作為教學項目主題,學生可選取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山水詩代表詩人孟浩然、文天祥等文人作為虛擬仿真實驗中的特定角色,以江心嶼作為特色地標。在技術渲染的手段下,學生可以在充滿意境的虛擬仿真環境中沉浸式地學習古典詩詞,真正達到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掌握系統化知識的目的。項目負責人洪之淵教授告訴記者,該項目的獨創性在於將地方特色、創新性學習模式與高新技術融於學科教學之中。通過這個課程激發學生「想知」的欲望,知識點本身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學生對於知識點的把握的程度以及他的一種理解的程度和能夠真正運用知識的程度,要比傳統教學有更大的優勢。目前該項目的課程內容正在不斷豐富,接下來,課程內容還將結合VR技術,實現更為全景式、沉浸式的教學體驗。

《山水詩之意境體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今年11月被正式認定為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是全國首批文學類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文學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

據悉,2017年,教育部發布《2017-2020年示範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規劃》,溫州大學為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研發虛擬仿真教學項目,於2017年6 月正式啟動項目搭建團隊,成功推出《山水詩之意境體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溫州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良好教授告訴記者,目前,山水詩虛擬仿真教學方式已運用到學校的相關專業教學,並逐步推廣服務於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工商大學等高校,還與福建、廣東、吉林等高校進行推廣接洽,並依託溫州大學華僑學院線上教學,向海外逐步推廣。溫大團隊還在進一步研發雁蕩山、楠溪江以及邊塞詩、田園詩等項目的虛擬仿真教學項目,逐步推廣上線。

溫都記者 夏忠信

審核 黃小玲

監製 陳博盛

【來源:溫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VR進課堂——與馬克思「面對面」學習《資本論》
    近日,記者與2020級環境工程專業的42名學生一起上了一堂特別有味的思政課——每個學生帶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上課;足不出戶網上參觀全國首家國旗教育館;學生還要做「實驗」,參與繪製五星紅旗的小遊戲……這堂思政課之所以被大學生青睞,是因為用虛擬仿真技術上課。
  • 與馬克思「面對面」學習《資本論》
    近日,記者與2020級環境工程專業的42名學生一起上了一堂特別有味的思政課——每個學生帶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上課;足不出戶網上參觀全國首家國旗教育館;學生還要做「實驗」,參與繪製五星紅旗的小遊戲……這堂思政課之所以被大學生青睞,是因為用虛擬仿真技術上課。
  • 沉浸式虛擬仿真系統:為了嫦娥五號奔月,VR/AR都做了什麼?
    沉浸式虛擬仿真系統:為了嫦娥五號奔月,VR/AR都做了什麼?虛擬實境技術起源於航空工業,最早應用於飛行模擬仿真及平視顯示、頭盔顯示等領域。航空工業長期從事虛擬實境技術領域的研發和應用,不只是有著齊全的專業門類,還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應用經驗。VR/AR等黑科技在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更是為該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VR教育炙手可熱:既是學習利器,又是招生神器
    近年來,VR技術在學校備受青睞,從K12教育到高等教育等不少學校選擇突破原有學習模式和招生宣傳模式,相繼推出了VR教學(虛擬仿真實訓平臺、虛擬仿真實驗室等)、VR全景校園、VR全景招生等。VR技術在教育方面的實際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闊,遠程教學、實景教學已經深入各大院校教學實踐課堂。VR課程覆蓋了整個K12教育階段的教學內容。
  • 虛擬實境遊戲技術的優勢及實踐
    本期克瑞斯就來講講虛擬實境技術在遊戲中的應用,供大家學習與參考~   什麼是虛擬實境技術   虛擬實境技術,又稱VR技術,是通過計算機的圖形與仿真技術、立體顯示技術、傳感網絡技術、語音輸入輸出技術、空間定位技術等相關技術集合發展而成的計算機仿真系統。
  • 虛擬實境遊戲技術的優勢及應用實踐
    本期克瑞斯就來講講虛擬實境技術在遊戲中的應用,供大家學習與參考~   什麼是虛擬實境技術   虛擬實境技術,又稱VR技術,是通過計算機的圖形與仿真技術、立體顯示技術、傳感網絡技術、語音輸入輸出技術、空間定位技術等相關技術集合發展而成的計算機仿真系統。
  • 安全防疫,停課不停學!VRBOX「雲課堂」讓虛擬實境實驗課程在線免費學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號】」文件精神,曼恆數字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發揮VR在線學習優勢。曼恆數字在抗疫期間面向在校學生提供VR在線實驗學習資源,面向社會學習者提供科普教育VR資源學習渠道,進一步推進相關資源的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提升實際應用效能,助力全國各院校開展在線遠程實驗教學的公益行動。
  • 天津大學:虛擬仿真技術鍛造思政「金」課
    近日,天津大學研發的一款思政課虛擬仿真教學實驗走紅網絡。該實驗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一經上線就吸引了包括天津大學、重慶大學、鄭州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十餘所高校學生在線學習。如何用好網絡陣地,講好網上思政課,讓思政課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期「鑄魂育人」,成為天津大學教師隊伍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新命題。
  • 段慧琳|虛擬實境的「仿真」、「內爆」與「超真實」
    在技術層面,虛擬實境利用計算機創建了一個虛擬世界,它可以實時感知人的動作和位置,替代或增強一種或多種感官反饋,從而使人產生一種精神沉浸於或出現在仿真環境中的感覺。在社會層面,虛擬實境在遊戲、視頻、醫療、購物、教育、軍事、工程等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但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類思想和認知層面的衝擊。
  • BTIM虛擬仿真教學支撐平臺簡介——中物匯智
    BTIM是由北京中物匯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面向高校教育領域的一體化智慧教學平臺,平臺遵循教學形式虛擬化、教學內容仿真化及學習過程數位化理念,將海量實訓內容庫、教學內容自構建與AI技術、教學大數據有機結合,為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新工科、新商科等多學科提供深度教學服務。
  • 「探索雙線融合 走向深度學習」教育科研論壇:虛擬實驗課亮相
    福州教院二附小教師周國溶藉助中央電教館虛擬實驗,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小學科學課——《閃亮的燈牌》。「老師,小燈泡冒煙了!」隨著乾電池數量的增加,虛擬實驗操作界面上的小燈泡冒出了一股黑煙。仿真的實驗現象演示,讓學生們可以拓展課堂實驗以外的知識。信息學科《創意編程:海底暢遊》課程上,同學們通過VR設備,身臨其境暢遊海底世界,讓學習更有體驗性、趣味性。
  • AI+AR,推動沉浸式、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原標題:AI+AR,推動沉浸式、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3月31
  • TomABC英語啟蒙——讓孩子「沉浸」於學習,家長託管更省心
    TomABC專門為學齡前兒童開設線上英語課程,依據歐標的教學標準,通過為學員創造出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場景,並結合趣味任務關卡、動畫等多媒體手段,讓孩子和外教進行實景角色演練,在沉浸式學習中學習並使用英語,從而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與學科知識,進而提升孩子的語言學習興趣。
  • 電影中的虛擬實境,就是最火的《頭號玩家》一樣
    當我們戴上這款眼鏡後,就可以與自己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把虛擬的影像作為觸覺、視覺、聽覺甚至觸覺反饋。這種沉浸式的虛擬實境虛擬實境技術能夠將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或是生活中與他人交流所感受到的各種感官實時融合在一起,讓我們感受到真實的對話。
  • 虛擬實境,讓生活更精彩(開卷知新)
    古代兵馬俑、木牛流馬等實物仿真,工業時代的機電類仿真,資訊時代的計算機數字仿真,將人類仿真水平不斷推向新的階段。隨著高性能計算、計算機圖形學、自然人機互動等技術的發展,虛擬實境(VirtualReality,簡稱VR)的出現,令人類仿真水平實現質的飛躍,達到新的境界。
  • 訊維4K沉浸式圖像融合處理器成功應用江蘇某革命紀念館
    此次革命紀念館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圖像融合展示面積達120平方米,通過採用4K超高清沉浸式圖像融合處理器建立的4K投影融合沉浸式虛擬實境系統,能將任意革命短片等視頻素材無縫拼接顯示在整塊投影幕布上,配合展館燈光、音效,還原出當時歷史過程中真實的情景,仿佛身臨其境。   所謂沉浸式虛擬實境顯示系統,就是使用戶有一種置身於虛擬世界之中的感覺。
  • 開放世界遊戲與沉浸式戲劇,聊聊科技時代帶來的沉浸感
    感覺有些人一看到「線上戲劇」就馬上舉起了反對的牌子,覺得「線上戲劇」是站在「傳統戲劇」的對立面一般,完全不承認「線上戲劇」是「戲劇」。昨天看評論覺得累了,所以今天就不來和大家聊「線上戲劇」了,但我們繼續來聊科技,來聊聊科技發展的時代下,所帶來影響的開放世界遊戲和沉浸式戲劇。
  • 「沉浸世界」帶你走進哆啦A夢「任意門」,瞬時穿越虛擬世界
    近期創業邦接觸到了基於VR技術提供虛擬實境娛樂內容的線下社交娛樂品牌「沉浸世界」,其成立於2016年4月,以密室逃脫為切入口,目前旗下業務包含沉浸式體驗軟硬體綜合解決方案和虛擬實境內容製作。沉浸世界創始人陳鑫告訴創業邦,隨著時間的變遷以及技術上的更新,沉浸世界已經完全解決了上述問題。為了讓消費者對現在的VR技術消除誤解,沉浸世界在視覺效果上狠下功夫,為了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店面裝修風格區別於早期粗糙的店面,富有科技感和娛樂性,打造網紅效應,吸引消費者再次嘗試VR技術的魅力。
  • 家教小課堂 | 寒假來臨,孩子沉迷遊戲不學習?聰明父母這樣做
    1.遊戲是人類的天性,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人類發明遊戲的初衷是為了消遣娛樂,遊戲時人們能產生積極快樂的體驗,一些益智遊戲甚至對孩子智力開發還有好處,所以人類對遊戲的執著才會生生不息。但青少年自制力較差,尚不是成熟的理性人,所以很容易沉浸在玩遊戲的愉悅氛圍中不能自拔。
  • 走近虛擬實境 | 未來已來,VR讓生活更精彩
    今天帶你走進虛擬實境系列第二站:VR的應用世界,一探究竟。VR又稱靈境技術集計算機、電子信息、仿真技術於一體實現方式是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虛擬實境技術是利用電腦產生的三維虛擬空間,而三維遊戲剛好是建立在此技術之上的,三維遊戲幾乎包含了虛擬實境的全部技術,使得遊戲在保持實時性和交互性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遊戲的真實感。02在教育中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