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申遺成功,不忘對文化遺產保持敬畏

2020-12-23 騰訊網

媒體報導,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

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即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受到的關注度會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讓世人看到此項文化遺產的本質屬性、本真面貌,看到它與世界、與人類產生更密切關聯的可能性。

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的太極拳,既是一門「剛柔疾緩、內外一統」傳統拳術,更是一項「頤養性情、強身健體」的大眾運動、一種「中正圓活、天人合一」的文化載體。武學上的門派傳承、武術上的搏鬥競技、學術上的研究闡釋只是它「專業」的一面。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在幾乎沒有門檻、場地的限制,在寬鬆的氛圍下,可以隨時隨地練習是它最具魅力之處。

不論是公園裡眾多打拳健身的身影,還是一些中小學校的太極拳特色課程,不論是一些重大體育賽事上的太極拳元素,還是街頭巷尾人們自發的練拳熱,都佐證著太極拳在我國的廣泛群眾根基。太極拳愛好者的大眾性是它與很多「瀕危」的非遺項目最顯著的不同之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太極拳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太極拳組織。隨著申遺成功,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然而,申遺成功不是太極拳越來越「高大上」、越來越「窄化」的標誌,而是它以「雅俗共賞」姿態,以更符合大眾審美的方式贏得更多人喜愛的一個契機。

為太極拳申遺成功喝彩的同時,我們也應對太極拳文化保持敬畏。太極拳愛好者中,中老年人佔據較大比重,但這並不意味著此項運動屬於「中老年運動」。相反,它「內外兼修、舒緩有度」的特性適合不同年齡群體,頗具中國魅力。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與人發生著密切交集。任何借太極拳譁眾取寵、混淆視聽的行為本質上都是對非遺的踐踏,對此我們應該保持警惕、堅決反對。

截至目前,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共計42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一,這是好事。看待好事、喜事,中國文化素有一種「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的辯證態度。「喜」是欣慰、「懼」是敬畏,面對申遺後的太極拳,我們更要保持一種對文化遺產的敬畏之心、憂患之感,堅決避免文化遺產被一些人「玩壞」。

申遺成功不是「無以復加的榮譽」,而是在保護中傳承推廣的新起點。以大眾的、運動的、文化的審美「祛魅」,以可親可近的面貌爭取更多人的了解、認同、熱愛,太極拳所承載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之美,必將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更廣泛傳播,惠及全人類。(李思輝)

(作者:李思輝,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評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線上宣布,由中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份子。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媒體聚「焦」
    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當晚,央視新聞頻道、體育頻道分別報導這一消息,並對太極拳所蘊含的東方智慧進行了詳細解讀。   12月18日的新聞聯播中,央視再次進行報導。報導說,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行雲流水般的太極拳表演屏幕直播太極拳申遺成功宣布瞬間太極拳申遺成功後的現場表演太極拳七大社區傳承人點亮「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主題儀式美輪美奐的東溝夜景萬人演練太極拳全球太極人匯聚陳家溝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陳學樺姬姣姣2020年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無人機升空陳家溝讓太極「武破蒼穹」
    核心提示: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
  • 港媒:歷經10年努力 太極拳「申遺」成功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港媒:歷經10年努力 太極拳「申遺」成功參考消息網薩馬蘭奇體育頻道12月23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12月18日報導,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年前中國首次提出這一申請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本文轉自【消費日報網】;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5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5分),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原標題:太極逐夢終有果 一朝亮翅震寰宇 中國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為什麼行? 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大爺大媽緩緩出拳的廣播操?又或是武俠小說中張三丰所創的功夫,還是電子遊戲中的某個技能?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個縣政協使出了「洪荒之力」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太極拳究竟有何魅力?成功申遺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自此,他所創之楊式太極拳名滿天下,使太極拳從民間武術登上了華夏武術的大雅殿堂,成為國粹。 楊露禪使太極拳從閉塞的農村走向繁華的京都,創造了太極拳盛世,在中國拳術的改革中樹立了裡程碑。他首先是太極拳的改革者和先行者,而後才是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露禪為中國太極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如今太極拳申遺成功,一代宗師楊露禪可謂功不可沒。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史將銘記這一時刻,從河南焦作起源的太極拳,正式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分子。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全球習練者近4億人,太極拳成功申遺】12月17日晚,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近4億人,被稱為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的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中國武術協會: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陳恩堂21日表示:「這是中國武術奉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全球數億太極拳習練者的驕傲與榮耀,必將全面推動太極拳在世界範圍的普及推廣,為增進人類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蘊含著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文化意識,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消息:太極拳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對河南省焦作市來說,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好消息。
  • 陳家溝點燃世界「贊」火 全國大屏接力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傳來喜訊: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溫縣宣傳部供圖2008年開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方案多次改動完善新京報:太極拳申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嚴雙軍:2005年8月,太極拳開始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太極拳申遺成功,作為發源地的河南陳家溝,一夜之間便全世界聞名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兩年審批一次,可謂是全世界歷史文化愛好者的盛事,在剛剛結束的本屆評選大會上,我國兩項又獲選,依然保持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第一」的榮譽,從側面證實了華夏上下5000年歷史的源遠流長。
  • (體育)中國武術協會: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周欣)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健康文化和時尚健身的潮流,已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標識,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促進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鑑都具有重要意義。
  • 河北省詩詞協會賀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詩詞選(第二輯)
    田文校賀中華太極拳赫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萬象皇皇出太極,一朝入冊醒蠻夷。懷柔安是病夫相,抱樸自當俠者儀。效法陰陽知進退,通達動靜造平奇。九天祈樹查翁筆,再譜華山嘯太虛。 陳德永賀中國太極拳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聞聽太極入非遺,雀躍吟壇眾架犁。莫笑功夫門外漢,中情切切勝蠻夷。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世界從此太極!發源地陳家溝拉開太極拳傳承發展...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 馮佳志)作為人類獨具特色的文化瑰寶,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彰顯著一個民族的智慧魅力。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20:3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刻,讓陳家溝成了歡樂的海洋,匯聚在這裡的來自全國各個流派的拳師們歡呼雀躍,熱烈慶祝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