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用好民法典 | 租賃房屋被賣,租房人是否有權繼續居住?

2020-12-27 澎湃新聞

學好用好民法典 | 租賃房屋被賣,租房人是否有權繼續居住?

2020-12-26 2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01

租賃房屋被賣,租房人是否有權繼續居住

(網絡圖片)

【案例】2016年5月10日,王某租賃張某一套住房,雙方籤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租金15000元/年,租期3年,自2016年5月10日至2019年5月9日。2018年7月,張某將出租房屋出售給韓某,並辦理過戶手續。韓某要求王某返還房屋,並拒絕接收王某交付的租金。王某還有權在租賃房屋繼續居住嗎?

【法官說法】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條規定,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佔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案例中,王某與張某籤訂房屋租賃合同合法有效,受法律保護,王某有權在租賃期限內繼續居住使用租賃房屋,不因租賃房屋買賣受影響。

02

定金如何約定

(網絡圖片)

【案例】2020年11月,黨某在某門窗經銷部訂購了總價款為8200元的某品牌門窗,並支付定金2500元,但該門窗經銷部向黨某交付的門窗並非當時訂購的品牌,且質量殘次。黨某為此訴至法院,要求門窗經銷部雙倍返還定金共計6000元。

【法官說法】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於或者少於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案例中,黨某交付「定金」2500元,但是,超過其訂購門窗總價款的20%(8200元×20%=1640元),多出的860元(2500元-1640元)應視為貨款,故門窗經銷部應向黨某退還貨款860元,雙倍返還定金1640元,共計2500元。

03

意定監護

(網絡圖片)

【案例】近日,上海市寶山區的一八旬老人通過辦理公證確定意定監護人和遺贈扶養協議的形式,將無血緣關係的水果攤主確定為其意定監護人,並將其名下價值300萬元的房屋贈予該水果攤主。但老人家屬稱老人被診斷患有阿爾茲海默症,他們對老人意定監護的有效性表示質疑。

【法官說法】民法典第三十條規定,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案例中,老人年過八旬,系成年人,是否可以與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關鍵在於確認其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意定監護人系無血緣關係的人,為避免老人上當受騙,工作人員會與老人所在小區居委會確認,多次徵求老人意見,觀察老人前來辦理公證時的精神狀態等,藉此判斷老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後才出具公證書。公證書的內容系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當合法有效。綜上,老人的意定監護人和遺贈扶養協議受法律保護。

來源:寧夏法制報

原標題:《學好用好民法典 | 租賃房屋被賣,租房人是否有權繼續居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讀完《民法典》,我一口氣扶了10個老爺爺
    《民法典》給的底氣!《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簡稱。只要是自願去施救的,不管是否存在重大過失,都不承擔民事責任。——《民法典》1、除了馬路扶老人的案例,還有不少有趣的例子。忘交物業費,物業公司有權停水斷電嗎?無權!物業不得用停電、停水、停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
  • 2021年起,房屋買賣、租賃、產權按新規執行,統統這樣處理!
    小王定期或一次性支付給老李一筆費用,小王就擁有了房屋的居住權。II、老李有1個保姆,對老李照料有加。老李怕自己過世後保姆沒地方住,於是老李與保姆無償籤訂「居住權」協議,並至房管局備案登記。有了這份居住權協議,保姆就有權在約定時間內一直住在老李房子裡,沒人可以趕走。而這套房子,按規定不得再出租。
  •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是否享有優先承租權?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是否享有優先承租權?2020年4月,某物資公司發函給胡某,稱其打算將房屋另行租賃給他人,故終止雙方的租賃關係,要求胡某遷出。胡某不願意終止雙方的租賃關係,遂訴至法院,要求確認其在同等條件下,其對該房屋有優先承租權。
  • 《民法典》關於房屋、婚姻、繼承等生活50問
    小花遭父親虐待,父親被法院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付撫養費嗎?答: 有。《民法典》第三十七條規定: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6. 網購商品用快遞送達,商品在快遞途中、籤收之前毀損的風險誰承擔?答:賣家。
  • 學好用好民法典 | 超出離婚約定的撫養費,能否獲支持?法官:支持!
    學好用好民法典 | 超出離婚約定的撫養費,能否獲支持?法官:支持!張某男認為因李某女不配合其行使探望權,故不願繼續支付撫養費。此外,其已再次組建家庭,並身患糖尿病,故不同意增加撫養費。【法官說法】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規定,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 民法典新規:2021年1月1日起,房屋買賣、租賃、產權,統統這樣處理!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而關於買房賣房、租房、房屋產權等領域都有全新的規定,你都了解嗎? 2021年房屋產權新規 1、 新增房屋「居住權」。
  • 說法|民法典居住權問題研究
    但是實際中,居住權仍然是為解決無夫權婚姻中的妻子和被解放奴隸的居住問題而在丈夫或者家住的房屋上設置的供其居住的權利,屬於人役權概念,居住權人對所涉房屋終身有居住權,但是無收益權,不可贈與、轉讓。但是物權法(草案)第180條至第189條規定的居住權人的概念定義,總結歸納一下,居住權人享有的權利:(1)對特定房屋的使用、居住權利;(2)將具有居住權的房屋出租的權利,居住權不可以轉讓,但是當事人約定事由發生除外;(3)獲得補助的權利,在居住房屋受損後,居住權消滅,所有人可以獲得補助;(4)物上請求權,居住權人有排除所有權人和第三人妨害的權利(顯然讓居住權認定為用益物權)。
  • 【法治聲音】房屋租賃要注意的那些事
    明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民法典707條也沿襲了這一規定。另外,民法典707條還規定了「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無法確定租賃期限的,視為不定期租賃」。倡導租賃期限在6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民法典的這條規定是一個指導性條款,是指在一般情況下,租賃合同應當具備的主要條款。Q首先是有關租賃物的條款,包括租賃物的名稱、數量、用途,具體到房屋租賃的話,其實就包括房屋坐落、面積、產權證書證號,還有承租房屋的用途?
  • 明年開始,房屋出租統統按「新規」辦,事關每一位房東、租房人!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一項新規定規定了房屋租賃的新條款。同時,根據《合同法》,現行《租賃法》將立即廢止。從新《租賃條例》的內容來看,與《合同法》相比,體現出了很大的不同,涉及房屋租售、轉租,尤其是居住權制度的創新和建立、承租人優先購買權的限制等方面,這些都是密切相關的為了我們的租客和租客的利益。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注意法律風險。
  • 【法治嘉祥】走進民法典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
    小花遭父親虐待,父親被法院撤銷監護權後,有義務繼續付撫養費嗎?答: 有。《民法典》第三十七條規定: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 【憲法宣傳周】營造學好用好民法典的良好氛圍
    【憲法宣傳周】營造學好用好民法典的良好氛圍 2020-12-02 21: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民法典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該土地上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八)增加規定居住權《民法典》明確規定,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 葉陽| 民法典居住權制度的若干問題
    居住權客體是否可以是他人使用的住宅?按照用益物權派生於所有權的一般原則,於用益物權之上不能再設立用益物權。但此種情形並非沒有例外,如基於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所有的制度安排,地役權只能設立於土地使用權之上。因而有觀點認為,對於住宅承租人特別是租賃期限較長的公租房,可以允許承租人經所有權人同意為他人設立居住權。
  • 房屋出租出臺「新規」,明年正式施行,事關每一位出租人和承租人
    現在房價很貴,很多人買不起房子,所以會選擇租房住。租過房子的人都知道,租房沒有家的感覺。一方面,出租屋管理混亂,周邊環境差,保障差。有時候也會遇到房東亂漲房租,如果不同意,就不讓你租房,隨時會把你趕出去。租賃過程中的糾紛是由於我國租賃市場體系不完善,很多租戶的權利得不到保障,往往感到不安全。
  • 房屋出租出臺「新規」,明年正式施行,事關每一位出租人和承租人...
    現在房價很貴,很多人買不起房子,所以會選擇租房住。租過房子的人都知道,租房沒有家的感覺。一方面,出租屋管理混亂,周邊環境差,保障差。有時候也會遇到房東亂漲房租,如果不同意,就不讓你租房,隨時會把你趕出去。租賃過程中的糾紛是由於我國租賃市場體系不完善,很多租戶的權利得不到保障,往往感到不安全。
  • 【追劇有看「法」】《以家人之名》中的這些劇情,《民法典》中是如何規定的?
    《以家人之名》第14集中,兩個哥哥為了增進與尖尖的感情,不知情的兩人紛紛搶租妹妹對門,房東先以三千元價格租給大哥,後與小哥串通,又以4000元價格將房屋出租,得知真相後,兄弟倆決定找房東算帳,並在第16集中,借齊明月記者身份相助,成功要回4000元。房東迫於害怕齊明月記者的身份,曝光他「一房兩租」的行為,最終將4000元予以返還。
  • 《民法典》之居住權:絕大多數締結婚姻的雙方並非貪得無厭
    3我國《民法典》的具體規定羅馬法上的居住權對於我們了解這項權利制度有重要的參考意義。接下來,就結合羅馬法上對於居住權的一些性質認定,介紹我國《民法典》的具體規定。我國《民法典》將居住權規定在第二編物權編,第三分編用益物權,第十四章,從第三百六十六條至第三百七十一條之間。由此規定體系不難看出,居住權系屬物權、用益物權。除法律對其制度有特殊規定的情況外,居住權自然應遵循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和用益物權的一般規定。
  • 學好用好《民法典》做知法守法好公民——婚姻家庭編_蚌埠市人民政府
    學好用好《民法典》 做知法守法好公民——婚姻家庭編婚姻家庭制度是規範夫妻關係和家庭關係的基本準則。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規定,並增加了新的規定。
  • 房屋租賃超過20年怎麼辦?
    來源: 山西晚報房屋租賃合同是有20年期限的,如果超過期限,合同還能繼續履行嗎?在《民法典》的規定中,超過租期可以重新進行續約,或者延續合約到當事人想解除之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705條規定:房屋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限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是,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20年。通常情況下,當事人在確定租賃期限長短時,要根據租賃物的性質和承租人的使用目的來確定。
  • 民法典:居住權是購房大坑?老人家笑了,子女要不孝這就是利器
    2021年,民法典在全國範圍落地施行,其中首次提出「居住權」概念,引起了許多人重視。居住權,顧名思義,是指居住權人對居住權內所有房屋的全部,或是部分所享有地佔有、使用的權利。居住權的目的與出發點是積極向上的,它可以保障絕大部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