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說話》:人間戲,永不散場

2020-11-23 騰訊網

這是我第337篇文章

《和陌生人說話》是由騰訊新聞出品的訪談類節目。在這個被反覆灌輸「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社會,鳳凰衛視主持人陳曉楠獨自展開和「和陌生人說話」,探討各種屬於這個時代所共同關注的話題。

目前一共出了二季(2017年第一季,2018-2019年第二季)和4集名為《不可說》的特別節目。在騰訊視頻上找到的資源裡,第一季都比較短,平均不到20分鐘一集。第二季的時長要比第一季多一倍左右,特別節目都是去主持人化的模式,只有嘉賓互相對話。

它沒有試圖通過談話來對觀眾進行說教,反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引導,讓你自己通過節目中嘉賓的闡述來產生思考。

它沒有婆婆媳婦小姑般的雞飛狗跳,那些難以解決的困難、無法言說的壓抑、逝去的遺憾、生命不公地再現,似乎只是想要告訴你:也許並沒有人過著符合世俗定義的圓滿人生,每個人未曾彩排的劇本都會在某一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許一落千丈,也許一飛沖天,生命無常,但所有人都深切地熱愛著生活本身。

選題具有社會性

節目每一期的選題都是社會熱點,不僅具有經典性和可看性,也具有持續地可研究性和追蹤性,哪怕過了幾年後重新再把當時探討的話題拿出來,你會發現也許受眾不同了,但話題依然具有熱度,那就是始終是人們所困擾、想知道、想參考、有覺醒的內容。

這些話題包含了年輕人對未來的迷茫(勸生者、換子疑雲、爸媽,謝謝你們尊重我)、對婚姻家庭的疑慮(獵豔者、菖蒲河老人情、我把愛人送到零下196度)、對自己人生觀的塑造(一個殺人犯的懺悔、和世界記錄較勁的倔老頭、我為死囚寫遺書、從花臂兇徒到煮麵天使)、對什麼是值得過的人生的闡述(我不是「神女」、無聲合唱團、我給盲人放電影、我和小偷一起慢慢變老)...

這些已經達到哲學高度但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用對話的方式娓娓道來,對所有的觀眾來說是有震撼力的。除了素人嘉賓,有一期還採訪了當時《明日之子》的人氣選手毛不易、馬伯騫,貼合選秀節目的熱點,滿足了粉絲們對於自己喜愛選手的好奇心,增加了節目的熱度。

拿菖蒲河老人情來說,它關注的是老年人尋找配偶的問題。我們以前會輕視老年人對另一半的情感需求,認為安享晚年就是每天平靜如水,三餐吃飽跳個廣場舞健身,但沒有考慮到他們也希望可以再次感受到心跳的悸動,甚至重組家庭,而這一問題近年來逐漸被人所重視起來,這期節目就向我們揭開了老年人對於老年伴侶的期許以及面臨的現實問題,你會發現愛情這一經典議題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

獵豔者這期的嘉賓是一個面帶口罩和帽子的男士,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渣男。這一切都源於一種新型的「文化」-----PUA,pick-up artist. 中文譯為「搭訕藝術家」,但這期節目探討的是「不良PUA」,即使用情感欺騙和心理操縱術瘋狂獵豔,使用套路不擇手段地騙人上床,在這過程中控制他人情感、榨取錢財,甚至是鼓勵女生為愛自殺。但節目中請來的這個PUA高手實則有嚴重的抑鬱症狀,因為自我角色的分裂而痛苦不已。內心期待真正的愛,但又無法停下騙人的籌碼,在幫助觀眾了解這一欺詐行為的同時也給予警示:不要重蹈覆轍。

其他的話題還包括身體有殘疾的人如何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有前科坐過牢的灰歷史如何重新來過;酒癮者如何從困頓無力中擺脫出來正常生活;網絡暴力如何摧毀一個人的日常又該怎樣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當身份被掉包,別人過著自己的人生享有自己父母的愛時如何重構人生版圖;父母與孩子之間因為缺乏溝通釀成的失子後果,如何走出痛苦去了解以孩子為代表的這一批迷茫的年輕人等,所有這些話題都帶有探討性和警示意,不斷告誡著我們人生就是你的選擇,而你永遠有重新來過的機會,愛可以傳遞,只要你想好好的。

呈現形式多樣化

有主持人的時候,無論對面的嘉賓性格、說話方式、回答問題態度差異,陳曉楠總是可以很專業地引導,使得整個節目的調性很統一流暢。我們看到的是一臺有自己特點的談話類節目,因為主持人的狀態是穩定的,且很會帶節奏。

「去主持人」只讓嘉賓上陣,雙方既擔任採訪者又是被訪者是《不可說》特別節目的形式。看慣了陳曉楠的娓娓道來,一下子切換後你就會有不適應,不僅是因為一個人的身上具備了雙重身份,也是因為嘉賓本身對於如何成為一個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場控表現不同,導致在最後呈現的效果上會有不同的化學反應。有的時候甚至會在一期節目裡引入好幾對嘉賓,對於他們的談話穿插播出。

但導演在設計特別節目的時候,表明意圖不是理解,而是對話。只要雙方展開對話,就達成了節目的本意。這是一場兩個陌生人的對話,他們可能觀點不同,經歷不同,也許無法理解對方,也許不能和解。但是只要是「說了話」就有意義。

主持人是節奏的把控者

陳曉楠身上體現的是知性,她讓受訪者有一種感覺,就是在我對面的這個人是理解我的,可以讓嘉賓自然卸下防備真情流露,都是她主持功力的體現。

她永遠是親和力優先,站在對方角度去體會當事人的心態,並且做出提問引導,也說明在訪談類節目中開放性的問題更容易讓嘉賓打開話匣子。比如當嘉賓說自己當時的心情就是什麼什麼,她會再進一步完善描述說到底是什麼呢,而不是自己去添詞,對提問不預判,給嘉賓足夠的空間讓他們「開口」。

普通人和有些名氣的採訪嘉賓之間是有明顯差異的。被大家所熟知的嘉賓上節目時觀眾對於嘉賓本身更感興趣,而對於一般的素人來說,他們只是熱點話題的親歷者或者分享者,觀眾對於事件本身的關注度要遠大於對講述者本身的好奇心,這就導致其實採訪明星和素人時的角度拿捏需要不同程度的把握。

在採訪毛不易的時候,他本身就是一個不怎麼愛說話的嘉賓,但由於明日之子,當時已經為人所知,所以大家更多關注的是他的成長經歷和成名過程,但是與那些家境貧寒靠自己奮發圖強的勵志故事不同,毛不易的成長可謂是波瀾不驚。

陳曉楠開始和毛不易拉家常,聊他小時候的事,循序漸進地增加彼此的信任,不急不躁的語速和耐心,引導他開口的談話方式都讓人覺得很舒服。

毛不易雖然出身於一個小縣城,但從小到大基本上也沒吃過什麼苦,由於是最小的孩子,被大家庭呵護有加,大學雖然不是清華北大,但也是一本院校,甚至在參加比賽的時候,他所有的生活來源都是家庭主持的。而他的創作經歷也是帶有很多天賦的表現,就是問朋友借來的吉他,自己一個人在實習結束後的消遣和愛好,參加比賽是因為有個節目組認識的朋友的推薦,寫歌也只是正好寫了一些的時候用於比賽曝光,於是就紅了。

聽起來很奇幻的故事,也不是樂於表現自己的嘉賓,就為採訪本身的可看性增加了難度。但你會發現,與其去找差異化,陳曉楠反而是去找了他和我們普通人之間的共通性,以一種普適的方式呈現了一個鄰家男孩。

他沒有太多努力,也沒有活得很慘,只是機緣巧合下,他被選中成為了幸運兒。他唱的歌曲也好,他的經歷、困惑和迷茫也罷,都是會在你我身上重現或者曾經經歷過的,但可能在某一個瞬間或者路口,我們的人生就會發生變化。

同臺競技的馬伯騫做的訪談就不同了。本身已經有一個很高的起點的他家世良好,從小美國長大,父親馬清遠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母親也是著名建築師。

馬伯騫本身就很有表達欲,對於他的採訪,陳曉楠更多的是一個傾聽和總結的作用,她可以把中英混雜又帶有各種情感噴湧的表達進行歸納整理,反饋給對方,讓嘉賓覺得你是理解我的,這樣積極有效的互動對於推動節目的進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但在後面特別節目中有一期講整容,請來兩位嘉賓對話。一位是花費400萬整形並每年都需要根據流行回爐重造的美女吳曉辰,一位是劍橋碩士畢業的純天然美女王諾諾。

原本是打著知性標記的王諾諾會在對方還沒有做出回答前先下一個定義,再去問別人,「對吧,你當時就是那麼想的吧」,還在評價吳曉辰以整容為事業的時候預先給出假設:你到時候做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會成為你以後事業的一部分,應該是沒有想到吧?這樣的單刀直入有時會引來對方的不適,更多的是會讓人產生這個嘉賓有些自作聰明的嫌疑。

給他人臺階,感同身受,而不是去反駁或者說服別人,談話類節目不是辯論類節目,更多的是同理心,同頻的互動。

而談話技巧也是很重要的環節,有時候兩位嘉賓會相見無言或者陷入短暫尷尬,有時又會一方突然情緒激動而另外一方不知如何安撫把控,整個節目的節奏把關人缺失,導致有些值得更深入挖掘的問題沒有好好挖,而有些可以避免談論的話題或者是敏感的點被暴露,這一對比體現了談話類節目中主持人的重要性,以及主持功力的體現。

節目的價值觀引導

當你看完每一期的對話,你會發現這檔節目輸出的都是價值觀。所有嘉賓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放在人群中甚至都不會受到矚目,但就是這樣的人,生命中遭遇了其他人所未曾能想像的變故和契機,從而使得他們走到了屏幕前和大家分享非凡的故事。

這些人中有些依然對生活是迷茫的,但更多的是找到了人生要走的路,建立起了完善的價值體系和觀念。他們不具有世俗意義上的幸福:兒女雙全、夫妻恩愛、身體健康、平靜度日;但他們每個人在各自的人生劇本中綻放。

這種綻放是不具有普世意義的,但卻是帶有力量的。它所傳遞給我們的是一種看盡了世間變遷後的從容,撕下了繁華的虛幻,抵達你內心的最深處。你會發現,原來你不是一個人。你所經歷的忐忑也好,迷茫也罷,別人也都一樣經歷過。你所面對的困境、求而不得,別人的程度比你更深,遭受的創傷更大。

有一集的內容是丁克,請來三對不同的嘉賓,男女搭檔的對話,每對嘉賓都是有孩子的一方和單身的一方。很多人也許會有一個觀點,認為只有從小在愛中生活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有愛的能力去組織家庭和繁衍後代,但當你看了這期節目後你會發現:所有人的幼年都有各自的痛苦和不堪回首的往事,與父母的關係也很稀鬆,但是長大後,那些曾經不被父母珍愛的孩子卻選擇把愛傳遞,構造新的生活,去養育孩子,甚至有一位女高管花費700萬差點喪命也要不懈努力試管嬰兒,還因為生育導致拄拐。面臨選擇的時候,你會發現沒有標準答案,有人選擇獨立、獨立清冷、與世俗保持一定的距離,有人選擇赴湯蹈火燃儘自己。

如果你把所有的節目都融匯貫通看的話,就會明白:普通人也有自己特別的閃光點,也會遇到很多神奇的事件,而鏡頭前看似離我們很遠的名人,其實也都有著和普通的我們一樣的煩惱。你會感嘆,自己手上所握的牌可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而這些經歷最關鍵的是不忘初心,無論是犯過多大錯的人,殺人犯也好,PUA實施者也罷,你都在節目中看到了他們的無奈與悔恨,還有心底湧出的人之初的善,這就是這個節目的意義所在。

它試圖告訴你的是,人生的確不公平且充滿瑕疵,但你的人生怎麼過是沒有標準答案的,無論過去如何,你的未來都可以重新打造,但關鍵的是要有一顆堅定且純粹的心。

天下沒有所謂的絕人之路,每個普通人的生命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精彩:只要你始終擁有對生活的渴望、對愛的相守相望和對夢想的執著。

滬上50萬粉絲人氣公眾號「上海公交」主編。

世界500強品牌傳播、公關。

關注女性成長,職場達人,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相關焦點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人間戲,永不散場
    《和陌生人說話》是由騰訊新聞出品的訪談類節目。在這個被反覆灌輸「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社會,鳳凰衛視主持人陳曉楠獨自展開和「和陌生人說話」,探討各種屬於這個時代所共同關注的話題。目前一共出了二季(2017年第一季,2018-2019年第二季)和4集名為《不可說》的特別節目。在騰訊視頻上找到的資源裡,第一季都比較短,平均不到20分鐘一集。
  • 世界那麼大,和陌生人說說話吧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非常小眾的綜藝節目——《和陌生人說話》。 這是騰訊出品的一檔訪談類節目,沒有明星加持,沒有花字亂竄,沒有花式上熱搜,在一眾熱鬧搞笑的綜藝中顯得清湯寡水。 一期節目不到二十分鐘,鏡頭大部分時間在嘉賓和主持人之間來回切換。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它的嘉賓只是一些有故事的普通人。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仿佛在和「內心每一個可能的自我」對話
    我總覺得,這些陌生人於我,是特別的、真實的存在。他們是我,我也是他們。他們仿佛是我內心割裂成的、無數個可能的「自我」,只是這些自我所佔的分量可能微不足道,因而未能在我身上體現出來,也沒能得到我的重視。而通過這一檔節目,這些「自我」被擺上檯面,開始被主持人、被觀眾、被我審視。善惡難分,本就一體。魔鬼與天使的界限向來模糊,稍有差池,僅一步之遙,便墜入深淵。
  • 什麼戲讓這三個男人永不散場?
    這個龐大多元的故事,訴說著「眷村人」度過的那段背井離鄉的時光,40多年的光陰,被演繹了十一年整,而這些年,竟有人能許下「永不散場」的諾言?眷村後代進村,滿滿真誠沒有套路男主角們是怎麼忽悠對方進來的?因為舞臺劇幾乎沒有眷村的戲,然後我想賴老師做的一定是一出非常好的戲,我是一定要參與的。所以那次就答應了賴老師,進村!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可惜了這檔年度最佳。
    還有一次,胡大爺和對象,在大柵欄影院,直接和對象那啥了…據他說,還是跟外國人學的…到現在,他倆還會一起洗鴛鴦浴。大爺閨女說:你倆特浪漫!胡大爺感慨道:太難得了…60歲,還能為有一個人痴狂的感覺,簡直把前半生的遺憾都補回來…以上四個故事,出自《和陌生人說話》第二季。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適逢一位武漢的導演邀請馮遠徵出演電視劇《無處不飛花》,他便邊拍電視劇邊準備報考中戲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後來,《青春祭》播出,中戲和人藝的錄取通知也下來了,北電因為看到馮遠徵在電影中的表現,也表示願意重新錄取他。權衡之下,馮遠徵選擇了人藝,與同樣長相普通的吳剛、丁志誠、王剛、高冬平成為了同班同學。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一季》被傾聽
    《和陌生人說話》是女主持人陳曉楠以及她的團隊在騰訊視頻平臺上推出的訪談類節目,主打的是與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交流的主題,一經上架就在各大評分網站上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雖非英雄但卻無法被取代 在多數家庭裡孩子經常被教育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久而久之這樣的規則刻入我們的心中,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多是以提防為主更談不上什麼信任可言了。久而久之在這個社會上難免會產生隔閡,不願意與人交談,但是卻又感到讓人恐懼的孤單。陌生人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匆匆而過的關係,剩下的只有冷漠,以及喪失聆聽能力的人們。
  • 《和陌生人說話 第二季》你好啊,陌生人
    第一季每個孤單的個體背後還保存著一絲溫暖和人情,第二季就像一把尖刃,狠狠地戳下偽裝的表層,撕開那些雲山霧罩,直露露地讓我們看到了悲涼的人性底色和社會現實。也是因為節目對社會事件不掩飾、不遮蔽的表達,才會令審查意識到,這裡面講得太多了...畸形戀愛關係背後的可悲還記得上半年某位所謂的知名女性情感大V,鼓吹pua,那時她遭受到了她事業上最大的質疑和眾網友對她的口誅筆伐。
  • 一回歸又是9.5,偏偏就要「和陌生人說話」?
    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講的是家暴,大家應該都看過。有意思的是這個片名,其實是一句反諷。在家暴者安嘉和心裡,陌生人是一種不確定因素。是危險的,滿懷惡意的。而對於他的妻子來說,恰恰相反。今天也想給大家安利一下——《和陌生人說話 第三季》去掉了「不要」二字。陳曉楠偏偏就要找那些「陌生人」。巧的是,二者殊途同歸。《和陌生人說話》用不平凡的故事,揭開魔幻現實之下的真實。
  • 喜歡,這樣說話的陌生人
    幸虧一位美女同事提醒,才知《與陌生人說話《與陌生人說話》是一個談話類節目,談話對象瞄準「陌生人」——極其普通的素人,侃談自己的人生際遇、況味滄桑。主持人陳曉楠,成名於鳳凰衛視。一個角落,一架攝像機,兩把椅子,兩個人。
  • 畢業季,青春終會散場,照片上的回憶永不褪色
    [PConline 之青春畢業季]大學,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一段日子:無論是三年、四年還是五年,同窗愛、師生情,還是說飯堂阿姨與你小手一抖肉全都沒有的故事;在青春的年華裡,你或許為愛追逐過,為考試不眠不休過,甚至為夢想躊躇不前過……在畢業季,青春會散場,回憶會成為你生命最好的養分;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會逐漸模糊,但是留存在照片上的回憶,卻永不褪色。
  • 連續三季豆瓣9+,這是一場和「陌生人」的談話
    人間戲永不散場。作家路遙曾在小說《平凡的世界》中寫道,「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演員的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的內心世界。」
  • B站夏日畢業歌會:青春永不散場
    B站夏日畢業歌會:青春永不散場 2020-07-12 1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鍾麗緹曬合影表白姐姐們:我們的故事永不散場愛你們
    9月5日凌晨,鍾麗緹在微博上曬和姐姐們等人的合影,「這段旅程給我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味的瞬間,成長與收穫並存,感恩與感謝同在,這個夏天有你們,我很幸福,很快樂。」並表示「我們的故事,永不散場!愛你們。」
  • 《隱秘的角落》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因為攝影導致一系列事件的故事可以類比《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那是一部好劇,幾乎沒有強行推進劇情,也沒有強行烘託恐怖氣氛,完全是靠演員的演技來引導觀眾的。相比之下,該劇演員演技也相對一般,大都表情僵硬。再次吐槽一下許多情節沒有必要存在,一點也沒有助於塑造角色性格。幾乎所有角色,在面對緊張的局勢時,都平靜的令人髮指,都像是老練的殺手,或者看破紅塵的出家人。
  • 榮耀,永不散場,《全職高手》動畫第三季,還要等幾年?
    動畫基本上沒有出現太多華麗的打鬥場景,但是每一集都能感覺到劇情很輕鬆愉快,笑點很多,尤其是葉修和別人的對話,不管是藍河也好,還是老魏也好,又或者是黃少天這個沒有一絲絲改變的少年,都能從中get到那個笑點,真的非常開心。
  • Sky光遇看不見陌生人想說話解決方法 光遇陌生人怎麼說話
    18183首頁 光遇 Sky光遇看不見陌生人想說話解決方法 光遇陌生人怎麼說話 Sky光遇看不見陌生人想說話解決方法 光遇陌生人怎麼說話
  • 鮑某請你代替馮遠徵老師出演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這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看了財新《高管性侵養女案疑雲》一文,本來這事情和我關係不大,但我為什麼心理擱的慌。這是熟人間的性侵,一個禽獸用感情金錢偽裝自己的獸心一步步控制了這個少女。和陌生人間冷冷的獸慾不一樣,在這段關係中,還夾雜著一份鮑某特意包裝的溫度和情感。他把自己猙獰醜陋的面目隱藏在一些瑣碎的感情中。別說是孩子,就是成人有幾個能辨別清楚,西安就曾經發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 你的榮耀,永不散場,《全職高手》動畫第三季,還要等幾年?
    動畫基本上沒有出現太多華麗的打鬥場景,但是每一集都能感覺到劇情很輕鬆愉快,笑點很多,尤其是葉修和別人的對話,不管是藍河也好,還是老魏也好,又或者是黃少天這個沒有一絲絲改變的少年,都能從中get到那個笑點,真的非常開心。
  • 4個老戲骨拒演,梅婷感覺屈辱,你所不知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不過這部電視劇整體上來說還是輕鬆愉快,要說真正的童年陰影,還得是馮遠徵、梅婷主演的家暴題材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畢竟直到現在觀眾還沒有放過他,一提起他,提起《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還是咬牙切齒的恨極了他。側面來看,觀眾的這些反應足以證明馮遠徵在「安嘉和」這一角色的塑造上有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