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大道的含義就像水一樣,可以做到隨和從容,才是真正的高境界。
在《道德經》中強調最高的德行就是一種如水的品德,而水的品德就是滋潤著萬事萬物,但是從來沒有向萬事萬物去索取回報。
我們人生也應該保持這樣一種善良的心態,有的時候付出不需要回報,像道德經中所強調的大道一樣。如水一樣的溫柔,溫柔的對待身邊的所有人和事。
所以是一個沒有形式的東西,但是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美麗和溫柔。雖然看起來沒有那麼強大,但是它聚集起來就凝聚了黃河和長江。老子就說,道德經中所說的大道的含義和水的含義是差不多的,沒有具體的形式,但是滋潤著萬事萬物,也沒有向萬事萬物卻索取。
道德經中的第八章不爭無尤,其中就是這樣說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處於眾人之下。水的思想也是清明而又深邃的,他對於萬事萬物是以自己的恩惠就像天一樣,言談舉止中也恪守信用。辦事的時候發揮自己的長處,行動的時候善於把握時機,因為有不爭天下之美的,所以沒有過失。
老子所說的:大道就像水一樣謙卑的往下流淌。這一點就和我們人類剛好相反,我們仍是鍾情於高處,有一句話叫做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很多人都在生活中避免不了的競爭,有競爭與爭鬥的時候,就有人會受傷,甚至有人會,因此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老子強調了那麼多,就是希望我們人的格局像水一樣廣袤,不要拘泥於眼前的利益和爭鬥之間。所以比人更加明智,水甘願居於然後,滋潤著萬事萬物,也沒有居功自傲,清靜無為而無所不為。
這就好像是在說一個更加強大的人,在表面上並沒有和任何人去爭風吃醋,也沒有想著去高別人一頭,但是他有著更好的一種實力。為人處事的時候更加柔軟更加隨和,懂得順其自然的道理,但是他個人的能力卻比其他人更要強大,這就是所說的水的力量,溫柔而又強大。
老子在道德經中很多地方都提到過水,他把水標榜為更高的人格,他教導我們言談舉止就要如行雲流水般循循善誘。灑脫從容,學會順其自然,學會以柔克剛,表面上低調謙遜,實則內功強大。
所以是一個非常有靈性的事物,它懂得遵循自然規律,順勢而為。也沒有和人爭鬥,成全了別人,也能夠保全自己,所以也不會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怨恨。
這個也就是所說的為人處世的一種智慧,一切隨和,一切順其自然。不和他人爭個高低,其實更多時候我們之所以需要學這種大智慧,就是因為很多人鑽牛角尖,喜歡和別人爭個高低。
但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那些喜歡與人爭個高低,總是計較眼前得失的人,未必能成大事。而那些真正能夠為人處事的時候,特別灑脫,特別從容的人,往往有一個更好的格局,他的人生也有一個更好的高度。這就是道德經中的精髓所在,這也是需要我們學習和慢慢感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