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觀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塗端玉
「我們沒有上市計劃。」就在廣州日化企業藍月亮登陸港股後,立白集團有關人士回復廣州日報稱。與此同時,藍月亮上市被認為是其「高光一刻」,股價波動之餘,業界認為其背後仍存業績增幅下降、 品類單一等隱憂,未來還將面臨不少挑戰。 藍月亮上市三日股價連續下挫。12月16日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發行價13.16港元,首日開盤價 15.32港元,之後回落。截至12月18日收盤,藍月亮報收14.1港元。
藍月亮業績增幅漸收窄
作為行業大哥,藍月亮上市被認為是其「高光一刻」,大小股東皆歡欣鼓舞,但隨後其股價也出現了較大波動。在業界看來,上市對於本土日化企業而言僅是開始,上市之後等待藍月亮的挑戰還有很多。
據悉,在過去11年間,藍月亮都佔據了中國洗衣液市場行業龍頭位置,但其業績增幅卻在收窄。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藍月亮分別實現營收56.32億港元、67.68億港元、70.5億港元,營收增幅從20.2%下降至4.2%;對應的淨利潤為0.86億港元、5.54億港元、10.79億港元,其增速則從544.2%下降至94.9%。今年上半年藍月亮營收24.35億,較上年同期的27.2億元下降了10.48%。
業界分析認為,藍月亮一大隱憂在於其產品較為單一。據了解,藍月亮的營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衣物清潔護理產品、個人清潔護理產品和家居清潔護理產品,其中衣物清潔護理產品的佔比最高,過去三年基本維持在87.5%上下,衣物清潔護理產品是藍月亮絕對核心。而另兩塊業務個人清潔護理產品和家居清潔護理產品則貢獻較小;此外,從品牌布局上看,該公司旗下的「衛諾」「至尊」等品牌在知名度和存在感上,都不能與主品牌「藍月亮」相提並論。
線下渠道競爭依然激烈
招股書顯示,藍月亮擬將52.4%募資額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鞏固銷售網絡,實際上,過去幾年來,立白、奧妙、碧浪等一大批同類洗衣液產品始終牢牢佔據了線下渠道,屬於「重返」大賣場的藍月亮顯然仍要不斷重新建設並鞏固渠道商。
據悉,2015年,藍月亮撤出大潤發,同年藍月亮從歐尚、家樂福等大賣場撤出,希望降低對於大賣場的依賴。當時,藍月亮2014年的線上銷售額已經達到了2.3億元。撤出大賣場之後,藍月亮加大了線上投入,打造了自有社區小店「月亮小屋」,希望通過「O2O+直銷」打出一條新路。然而撤出大賣場後,藍月亮在2015年末的市場份額一度降到了30%以內。據悉,目前其已回歸大賣場,但線下競爭卻進一步加劇了。
在業界觀點看來,將藍月亮或其他本土品牌比喻為中國的「寶潔」並不完全適用,與寶潔相比,本土品牌仍有差距。實際上,洗衣液只是寶潔一個業務分支,而且寶潔在此領域的確算不上強勢,但除了汰漬、碧浪外,寶潔手上握有SKll、玉蘭油、佳潔士、舒膚佳、幫寶適、潘婷等眾多知名品牌和暢銷產品,其多點開花涉足洗護用品、化妝品等多個領域,而本土洗護品牌基本聚焦在某一板塊較為強勢。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