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迪金斯二度拿下小金人,《1917》原來是「偽一鏡到底」

2020-12-23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行。

15次獲提名的好萊塢傳奇攝影師羅傑·迪金斯憑《1917》拿下最佳攝影,上一次他憑《銀翼殺手2049》已獲得一尊小金人。

《1917》讓人讚不絕口的「一鏡到底」讓羅傑·迪金斯實至名歸。同時該片也拿下了最佳視覺效果獎,破碎了《復聯4》的奧斯卡夢。

據悉,該片的 「一鏡到底」是「偽一鏡頭到底」,全片為很多個長鏡頭剪輯而成,每組鏡頭大都長於5分鐘,有個8分鐘長鏡頭拍了56次,就連羅傑·迪金斯都表示很有挑戰。

導演薩姆·門德斯醞釀多年《1917》故事靈感,他的祖父曾親歷一戰前線,是一位穿梭在槍林彈雨中的傳令兵。這份「生死速遞」情結,也演化成電影核心情節。

最新曝光預告片中,「生死速遞」在緊迫的滴答鐘聲展開,為阻止屠殺,拯救1600名戰友,兩個英國士兵被委以重任,穿過戰壕,穿越無人區,爭分奪秒傳達「立刻停止進攻」的密信。

鏡頭聚焦兩個普通士兵,穿梭殘酷戰場環境時空的一幕幕,360度無死角展現眼前,觀眾仿若身臨其境,跟隨他們穿行在1917年的真實戰場,感受每一叢泥濘鐵網、每一場槍林彈雨。「沉浸感」是導演薩姆·門德斯的初心追求,「我想用真實的時間順序講述兩個角色的故事,並以一鏡到底呈現」。

電影外景按順時序拍攝,試圖呈現無剪輯點的「一鏡到底」。

主角迪恩-查爾斯·查普曼拍攝了八分半最長時段,聽到導演喊「停」時,忍不住落淚直言:「一鏡到底就是如此讓人沉醉其中」。

相關焦點

  • 羅傑·迪金斯 用「樸實」徵服全球名導
    《1917》中令人迷醉與沉浸的光與影。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歷史上一共15次提名的攝影大師羅傑·迪金斯收穫了他的第二尊小金人。從《肖申克的救贖》《美麗心靈》《老無所依》《朗讀者》《銀翼殺手2049》到最新戰爭片《1917》,羅傑·迪金斯作為當代最好的電影攝影師之一,堅持在自己的電影作品中不斷挑戰和創新。早在2010年,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就將終身成就獎頒給了他。
  • 一鏡到底的戰爭片《1917》,不一樣的視聽盛宴
    羅傑·迪金斯攝影是好萊塢傳奇攝影師羅傑·迪金斯,拍攝過《肖申克的救贖》、《即使你前不久剛在家看過,也推薦你到電影院二刷,因為這部電影絕對值得。從影片開始拍攝到正式上映,最吸引觀眾的無疑就是影片長達119分鐘的一鏡到底拍攝手法。什麼是一鏡到底?
  • 「一鏡到底」的《1917》,是怎樣拍成的?(下)
    為還原戰爭真貌、帶來沉浸式體驗,薩姆·門德斯決定採取偽一鏡到底的形式來拍攝攝影師羅傑·迪金斯收到寫有「一鏡到底」字樣的劇本時覺得很離譜:「我懷疑是打字打錯了……然後我就想:『好吧,但為什麼要這麼幹?』看了劇本後,我明白了。」
  • 戰爭片《1917》藏了14個彩蛋:一鏡到底是假的,兩男演員來自權遊
    這個意外的插曲,並沒有影響全片的「一鏡到底」效果,反而使電影更自然,頗考驗導演的掌控能力。整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一鏡到底」的畫面。再回到「一鏡到底」這個技術上,這是《1917》最受讚譽的地方。要拍出如此出神入化的畫面,70歲的大神級英國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當然功不可沒,同時他也是該片最有分量的一枚「大彩蛋」,第13個彩蛋。
  • 戰爭片《1917》藏了14個彩蛋:一鏡到底是假的,兩男演員來自權遊
    》,在中國內地電影院上映了三天,相信不少觀眾已經在IMAX中體驗過了其聲名在外的「一鏡到底」。這個意外的插曲,並沒有影響全片的「一鏡到底」效果,反而使電影更自然,頗考驗導演的掌控能力。雖然並非真正的一鏡到底,有後期技術的加工,但片中的拍攝,基本都是超長的鏡頭,因此演員們拍攝時都很小心,生怕NG,哪怕犯了一點小錯誤也要倒回去重拍。所以,《1917》在正式開拍前,兩位主演花了6個月時間進行排練,實際上正式拍攝只用了兩個月。這是《1917》的第4個彩蛋。
  • 15次提名,羅傑·迪金斯再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新京報訊 (記者 李妍)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羅傑·迪金斯憑藉《1917》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這是迪金斯第15次提名奧斯卡,第2次獲獎。上一次是2018年他與維倫紐瓦合作《銀翼殺手2049》。
  • 一鏡到底的《1917》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1.一鏡到底的想法門德斯說,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戰爭類的電子遊戲,這使他產生了一鏡到底的想法。《1917》這部片子跟隨了兩名士兵的腳步,而薩姆·門德斯正是想讓觀眾體驗到那種與主角們同呼吸,共進退的身臨其境。
  • 一鏡到底的電影到底有多難拍?
    今天在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劇情電影的一戰題材影片《1917》,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這部電影的設計初衷就是一個鏡頭」。
  • 原來是「偽一鏡到底」?《1917》是一部英雄主義的史詩
    彎彎曲曲的戰壕、布滿死屍的鋼絲網、無處不在的陷阱、突如其來的敵兵、撲朔迷離的村落、險象環生的瀑布、漫山遍野的傷員、隨時斃命的危險境況……,《1917》中充斥著一片戰爭的殘酷和悽惶。《1917》裡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整部影片是一個長鏡頭,必須按照順時序拍攝。為了挑戰「一鏡到底」,最長的拍攝時間是8分半鐘。《1917》用技術手段將多個較長的鏡頭組接起來,讓整部影片看起來是一個流暢的長鏡頭。
  • 5000字解讀電影《1917》,它的好不止于震撼的一鏡到底
    而「一鏡到底」這種並不稀奇的拍攝技術,則是《1917》最大的看點和噱頭。這個「一鏡到底」不是片中的一個長鏡頭,而是從影片開始到結束由一個不間斷的長鏡頭構成。 長鏡頭的拍攝難度和技術要求可想而知。很多電影都因為一個令人深刻的長鏡頭而廣受讚譽,《上帝之子》、《贖罪》就是其中代表。但真正一鏡到底的電影在影史上也是鳳毛麟角。
  • 《1917》的「一鏡到底」是實力還是炫技?
    真正讓《1917》得以成功的,莫過於這部電影使用了「一鏡到底」的展現方式,顧名思義,所謂"一鏡到底"就是指電影拍攝過程中鏡頭沒有中斷,並且不通過剪輯等手段來切換場景。用薩姆·門德斯導演的話說,「從一開始我就想以實時方式拍這部電影,讓觀眾們共同踏上旅程,與角色同步呼吸,而'一鏡到底』是講述這個故事的最好方法。」。
  • 一鏡到底的電影到底有多難拍?丨夜問
    今天在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劇情電影的一戰題材影片《1917》,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這部電影的設計初衷就是一個鏡頭」。門德斯表示,「一鏡到底」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更有代入感。該片主要在英國取景拍攝,導演門德斯和攝影師羅傑·迪金斯花了9個月時間籌備。由於主要是外景拍攝,受天氣影響很大,只能用自然光拍攝,讓拍攝工作也變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金球獎最大贏家《1917》是怎樣實現全片一鏡到底的?
    在剛剛落幕的第77屆金球獎上,全片一鏡到底的《1917》突出重圍,擊敗《愛爾蘭人》《小丑》《婚姻故事》等一眾勁敵,拿下了劇情類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成為此屆金球獎的最大贏家,它的成功離不開羅傑·迪金斯「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
  • 《1917》"一鏡到底"背後,最長鏡頭只有8分鐘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在近年的院線上,很少有像《1917》這樣在技術上驚豔的電影。整部影片利用"偽一鏡到底"的手法,看起來像是一個近兩小時的單獨連續鏡頭。《1917》根據導演山姆·門德斯的祖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歷改編。講述了兩個年輕的英國士兵越過敵軍防線,傳遞情報的故事。
  •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好萊塢往事》《愛爾蘭人》等熱門影片將展開角逐,《1917》這部電影「一鏡到底」,獲10項提名,關注頗多。攝影師是羅傑·迪金斯,他擔任攝影的影片有《肖申克的救贖》《巴頓芬克》《銀翼殺手2049》等著名影片,也得過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 《銀翼殺手2049》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的8個拍攝秘訣
    羅傑·迪金斯是當代傑出的攝影大師,由他擔任攝影指導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贖》《美麗心靈》《老無所依》《朗讀者》都是經典之作。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迪金斯憑藉最新戰爭片《1917》收穫了他的第二尊小金人。出於對攝影的興趣,羅傑·迪金斯在上學期間進入了英國國立電影和電視學院系統學習電影攝影。
  • 飽受讚譽的《1917》是否實至名歸?15個要點了解一下
    《1917》在今年奧斯卡獲最佳攝影、視覺效果、音響效果等獎項,講述兩個一戰英國新兵在戰場完成特殊任務的故事,通過偽一鏡到底的技術給予觀眾「沉浸」感受,被譽為「自拯救大兵瑞恩以來最接近真實戰爭的電影「。」,兩個小時的偽一鏡到底到底如何拍攝?
  • 奧斯卡明天上午頒獎,《1917》和《寄生蟲》你看好哪個贏?
    《好萊塢往事》、《1917》和《愛爾蘭人》獲得10項提名。按照之前各大獎項結果,不少人預測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將在《1917》和《寄生蟲》之間誕生,而影帝影后的懸念也不大。《1917》海報薩姆·門德斯用「一鏡到底」拍攝了關於一戰的戰爭片《1917》。
  • 《1917》中的一鏡到底只是「噱頭」?那是你不了解羅傑·狄金斯
    正如這部斬獲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三座小金人的影片《1917》。導演薩姆·門德斯和攝影大師羅傑·迪金斯,合力為觀眾真實還原了一個「舊世界」和那時人們想像中的「新世界」。接下來,我將結合電影劇情,從「一鏡到底」的敘事手法、到殘酷戰爭中仍舊嚮往愛與和平的主題呈現、再到「小人物」的象徵意義來為大家解讀這部極具盛譽的「戰爭美學」電影。
  • 從《1917》的「偽一鏡到底」看《俄羅斯方舟》的「真一鏡到底」
    那就是獲得了今年奧斯卡最佳攝影與最佳視覺、音響獎的《1917》。而且本片在之前也是被認為最有希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之一,只可惜惜敗於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影片《寄生蟲》。但儘管如此,《1917》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電影。比如,在劇情上,它以兩個普通士兵的視角來為我們展現了戰爭的殘酷等等。但今天我們要聊的不是這些,而是他在拍攝手法上最讓人稱道的「一鏡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