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從這裡觸達民歌圈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婉轉優美的《太湖美》,讓當時年輕的評彈演員程桂蘭「一戰成名」,逐漸成長為深受大家喜愛的著名歌唱家,也讓醉人的「吳儂軟語」越發深入人心。
視頻:程桂蘭《太湖美》MV
可以說,用蘇州方言的演唱,是程桂蘭走向成功的一大助力。除了這曲烙印在無數聽眾心中的《太湖美》,程桂蘭與經典江蘇民歌《茉莉花》之間也有著很深的緣分——第一個嘗試以蘇州方言演繹《茉莉花》。
視頻:程桂蘭《茉莉花》
《茉莉花》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後由何仿(原前線歌舞團團長、國家一級作曲家)收集改編再創作,才有了我們如今聽到的版本。由於作品本身非常抒情和優美,很多歌者都對《茉莉花》喜愛有加,程桂蘭自然也不例外。
當年,中國唱片總公司要為程桂蘭出一張民歌專輯,她馬上想到要把《茉莉花》列入演唱曲目之中。但經典之作,演唱者可謂眾多,如何才能唱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呢?程桂蘭借鑑了之前《太湖美》的成功,用蘇州方言來演繹。這一唱,又是一版經典。
資料圖:何仿和程桂蘭
值得一提的是,何仿團長聽了程桂蘭的演唱之後,同樣是讚賞有加、喜愛連連。作為老一輩部隊文藝工作者,他深知民歌來源於民間,要帶有濃鬱的地方韻味才更能贏得觀眾的喜愛。他還讓程桂蘭以後就用家鄉的方言來演繹這首《茉莉花》,這才有了後來我們經常看到的「程桂蘭老師演繹方言版《茉莉花》」。
我們都是傳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