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何仿 好一朵《茉莉花》

2021-01-11 央廣網

文/陳勁松 冮伯友

  2006年4月29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肯亞會見奈洛比孔子學院師生。掌聲響起來了,笑臉亮起來了,歌聲漾起來了。外國學生們深情地唱著中國民歌《茉莉花》,胡錦濤主席輕輕地和著。一首悠揚的《茉莉花》,架設起中肯友好的橋梁。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會展中心5樓會議大廳,即將在這裡舉行的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儀式開始之前,中國軍樂隊奏起了《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當時擔任指揮的總政軍樂團總指揮於建芳回憶說:「當中國軍樂隊進場時,現場嚴肅寂靜,奏響《茉莉花》後,我用餘光看臺下,很多外賓顯出喜悅的神情;奏第二段時,中外人士開始打招呼;第三段奏完,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茉莉花》在這個特殊時間、特殊場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特殊催化劑作用。」

  1997年江澤民訪美,1998年柯林頓訪華,1999年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2001年上海APEC會議、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2年摩納哥蒙特卡洛上海申辦世博會,2004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優美動聽的《茉莉花》融入在一個個歷史瞬間。

  2005年4月2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南京接見何仿時,深有感觸地說,《茉莉花》在世界上廣為傳唱,影響很大,但很多人不知道何仿是誰。

  在南京軍區政治部幹休所裡,白髮紅顏、精神矍鑠、樂觀豁達的何仿老人,為記者講述了他與《茉莉花》的不解情緣。


《茉莉花》的誕生地——金牛山

金牛山下, 小戰士採摘「茉莉花」

  1942年冬天,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在華中堅持敵後遊擊戰爭的新四軍與日寇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鬥爭。當時,何仿只有14歲,是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一名文藝戰士。奉上級命令,何仿隨團來到江蘇的六合、儀徵一帶開展反「掃蕩」工作。時值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不久,新四軍二師政治部副主任張勁夫指示劇團要響應毛主席號召,搞民族化、大眾化文藝,向民族民間藝術學習。於是,大眾劇團的團員們晚上演戲宣傳,白天走村串戶,向人民大眾學習民間藝術。

  在六合金牛山下採風時,何仿聽老鄉們說,在距離駐地四五華裡的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位民間藝人,不僅會吹拉彈唱,而且滿腹的民歌小調。何仿一聽興奮極了,第二天就邁上泥濘的田埂,在一間茅草屋內尋訪到了那位30多歲的藝人。何仿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是個冬天的上午,天空下著小雨,雨中夾雜著雪花。

  這位藝人身材瘦長,穿著破棉襖,戴著破氈帽。當他得知面前的何仿是新四軍戰士,特意來向他請教民歌小調時,就熱情地從牆上取下胡琴,校好琴弦,說:「小同志,我給你唱一曲『鮮花調』吧!」說完他拉起胡琴,用模仿女聲的高八度假嗓音唱起《茉莉花》的最初版本《鮮花調》來: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

  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

  奴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

  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

  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一時間,何仿被這婉轉悠揚、優美動聽的民歌深深吸引住了,他如獲至寶地跳了起來,當場就請藝人教他唱,還一句句地記下了曲譜和歌詞,臨走時按照藝人教他的方法準確地唱了出來。從清朝道光年間流傳下來的這首民歌,從此深深地刻印在何仿的心中。

  精心修剪,《茉莉花》超凡脫俗轉眼到了1957年,29歲的何仿已是前線歌舞團的作曲兼指揮,完成了在上海音樂學院的進修深造。那年夏天, 總政調前線歌舞團進京演出。在此次演出中,何仿除了要指揮體現部隊氣魄的《東海凱歌》《雨花臺》兩組大合唱外,還要組織一個4人女聲小合唱,演唱安徽、浙江和江蘇三地各一首民歌。安徽、浙江的民歌《姐在田裡薅豆棵》《李三寶》很快定了下來,江蘇民歌沒有現成的,何仿想起了那首記憶深刻的《鮮花調》。

  但《鮮花調》來源於民間,歌詞內容比較散,第一段是唱茉莉花,第二段又唱金銀花,第三段再唱玫瑰花,不能給人鮮明的形象和統一的格調;人稱上「奴」字如舊戲裡的「小奴家」,帶有封建色彩;原歌詞「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帶有明顯的挑逗性質,不適合女戰士演唱。何仿經過反覆考慮,對《鮮花調》動了「大手術」,將歌詞中三種花改為一種花,即茉莉花;原來的「奴」,改成了「我」;把第一段的「又怕來年不發芽」放到了歌詞的最後。對曲子也作了改動,加了引子,在保留主體三段詞同一段曲的同時,加強了前兩句的曲調,使之更加生動曲折,並將原來的結束句進一步發展延長,加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使人有餘音繞梁之感。在排練中,何仿要求演唱者展開想像:一群天真活潑的少女輕盈地來到百花園中,被白花綠葉、清香高雅的茉莉花所吸引,用甜美的聲音和讚嘆的語氣來唱。

  《茉莉花》在北京演出後一炮打響,隨即受到中國唱片社的青睞。不久,由前線歌舞團1957年學員陳鴻虹、宋桂英、計秋霞、李小林四人女聲小組演唱的民歌《茉莉花》被正式錄製成唱片,很快在全國流傳開來。《茉莉花》在中國樂壇的地位從此確立。

  1959年,前線歌舞團受命參加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第七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茉莉花》是必唱曲目。為了完成好這次重要的演出任務,何仿第二次修改《茉莉花》,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一字之改,變靜為動,藝術誇張,全篇生動;「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太過於直白,改成了「又怕看花的人兒罵」,體現出含蓄之美,再者,三段詞的結尾統一為「又怕」後變得更上口;曲調上,何仿認為原來的結束句拖腔較短,沒有掀起高潮,意境沒有完全出來,有必要發展、變化、延長,於是,將結束音「5」前面的「1」作了延長處理。這樣一改,把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戀花、惜花、憐花,欲採又止,羞澀動情的美好心靈,活脫脫地表現了出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1981年,時任前線歌舞團團長的何仿又對《茉莉花》進行了新的藝術嘗試,他讓前線歌舞團青年歌唱家程桂蘭用蘇州方言演唱。於是用吳儂軟語演唱的《茉莉花》再次被製成唱片,很快唱紅了大江南北,以至於現在還有人把《茉莉花》誤認為一首蘇南民歌。

《茉莉花》香飄四海,  何仿細說原委

  維也納演唱獲得巨大成功後,《茉莉花》備受各國青年讚譽。於是,從南京唱到北京,從北京唱到莫斯科,唱到雅加達、萬隆、金邊、紐約、華盛頓……優美動聽的旋律和耐人尋味的意蘊傾倒了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人們。

  1965年,周恩來、陳毅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10周年紀念大會。周總理點名要前線歌舞團隨行。在一次駐印尼使館舉辦的聯歡晚會上,當《茉莉花》的樂曲剛奏起,周總理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走下舞池翩翩起舞,之後,還特意來到歌唱演員身邊笑著說,聽到你們的歌聲啊,我就想起蘇北老家啦。

  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推薦《茉莉花》,並將其確定為亞太地區的音樂教材。

  如今,《茉莉花》的旋律已滲入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晚會上、電視中、廣播裡……僅中國唱法就有幾十種。在國外,《茉莉花》的曲調也被廣泛運用,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今夜無人入睡》中反覆使用《茉莉花》作為背景音樂;20世紀90年代初,著名的美國薩克斯管演奏大師凱利金將《茉莉花》改編成長達8分鐘的薩克斯演奏曲,風靡世界;美國發射的一艘向外太空飛行尋找宇宙生命的飛船,搭載許多國家的優美音樂進入太空,《茉莉花》和《梁祝》作為中國的經典名曲入選,《茉莉花》得以香飄宇宙,成為真正的天籟之音。

  《茉莉花》何以能香飄四海?何仿認為,《茉莉花》產生於民族民間的土壤,其原型《鮮花調》是人民群眾的集體創造,源遠流長,有幾百年的歷史。《茉莉花》深厚的民族底蘊,決定了她深受廣大人民喜愛。《茉莉花》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音樂屬性,而且她流暢的線條、活潑勻稱的構架、周期性反覆的定律,又與西方聽眾約定俗成的審美習慣十分接近,因此深得西方聽眾喜愛。《茉莉花》正是這樣一朵奇葩,她同時兼容著東方人和西方人共賞的東西。《茉莉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也與前線歌舞團幾代藝術家的努力分不開。幾十年來,《茉莉花》一直是前線歌舞團演出的保留節目,幾代藝術家把這首歌唱遍全中國,唱遍全世界,並改編成器樂和舞蹈節目演出。

《茉莉花》福澤社會, 何仿樂見其成

  2004年,江蘇舉辦「省花」民間評選活動,茉莉花成為江蘇地區民眾心目中最理想的花卉。這個結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說在意料之外,是因為茉莉花打敗了名貴的蘭花、梅花。蘭花、梅花均名列「中國十大名花」,被無數唐詩宋詞所吟詠,備受文人墨客喜愛。說在情理之中,是因為民歌《茉莉花》被四處傳唱,潔白的茉莉花有廣泛的民間基礎,早就成為江蘇的化身。

  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茉莉花》的發源地南京市六合區八百橋鎮,從《茉莉花》的廣泛傳播中看到了潛在文化生產力,從2002年起,每年舉辦一次「中國南京『茉莉花』音樂文化旅遊節」,現已舉辦四屆。何仿出席了每屆開幕式並作講話,同意主辦方使用歌曲《茉莉花》。四屆藝術節成功引資40多億元,當地財政收入以每年1000萬元的速度遞增,何仿卻分文不取。何仿說:「六合是我抗戰的地方,那裡還埋有我的戰友。這也是我對老區人民的一點心意。況且沒有金牛山的《鮮花調》,也就不會有今天的《茉莉花》!」

  在2002年11月9日舉行的中國揚州江都國際龍獅邀請賽上,來了兩位特別的客人——美國斯坦福市市長戴夢龍夫婦。美國市長為何做客江都?是民歌《茉莉花》當了「紅娘」。當地報紙以「一曲《茉莉花》引來洋市長」為題作了報導。當年6月,由中央電視臺《讓世界了解你》欄目牽線,江都和斯坦福實現了在空中「相親」。對話中,江都市委書記紀春明唱起了家鄉民歌《茉莉花》,戴夢龍被優美的旋律深深感染了。他表示要親自來中國聽聽這首民歌。在《茉莉花》發源地之一的江都市邵伯鎮,何仿及當地群眾為戴夢龍夫婦演唱了《茉莉花》,夫婦倆聽得如痴如醉。戴夢龍深情地說,是美麗的《茉莉花》將他帶到中國來,此次中國之行是一次覺醒,現實的中國和他想像中的大不一樣,中國的變化太大了,讓人驚奇。江都群眾生活幸福、愉快,待人熱情。當日晚,戴夢龍代表斯坦福市和江都市長袁秋年籤署了友好交流合作協議,兩市遂成為友好合作城市。

  在構建和諧社會,追求科學發展的今天,作為文化資源,《茉莉花》越來越散發出無窮魅力。許多城市都爭相要把《茉莉花》定為市歌,有的出資100萬元,有的出資200萬元,希望得到何仿認可,但何仿一概婉言謝絕,他表示,《茉莉花》屬於中國人民,屬於世界人民,任何一座城市想把她圈起來當市歌,我都不會同意。

  自1988年離休以來,何仿除參加與《茉莉花》相關的重要活動外,還堅持創作,寫了上百首歌曲。幾年前,南京市舉辦「我愛南京徵歌」比賽,何仿所作歌曲《南京的風姿》獲一等獎。何仿還從事抗日戰爭時期文化活動的研究,寫了《文藝輕騎兵戰鬥在淮南》等回憶文章。

  《茉莉花》開,香飄四海。

  好一朵《茉莉花》!

相關焦點

  • 【民歌風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茉莉花》(宋祖英\席琳.迪翁)[2013年央視春晚]何仿「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 浙江天宏文化 何仿與《茉莉花》的採集
    何仿「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兒罵……」中國民歌《茉莉花》在國內外重大活動中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記得,落下帷幕的那天頻獎儀式上,她款款走上舞臺,輕啟朱唇,誠道謝意,成為我眼裡最悅目的一朵茉莉花。後來我知道,像類似的活動,她都是交叉著設計、安排、推進,也就是說幾個活動同時策劃組織實施。她說,這樣做事才帶勁。我挺佩服她的。        昨天晚上,我又看見了她。
  • 大衣哥,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大衣哥,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日前,大衣哥家門被踹引發了一波輿情,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對於某些人來說,朱之文就是「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這朵花離不開生他養他的土地,如果離開了這裡,朱之文還是朱之文,但大衣哥就不是大衣哥了。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 小霞姑娘,花鄉的女兒
    歌曲《小霞姑娘》在報告會籌備期間創作,以緬懷這位來自「茉莉花之鄉」的美麗姑娘。  歌曲:《小霞姑娘》  作詞:麥展穗  作曲:顏 賓  編曲:何鎮國  演唱:快樂童伴合唱團 袁泉  小霞姑娘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有一朵潔白的苿莉花  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她走的那天留下一句話  等我回來  這裡是家鄉
  • 湘籍歌唱家雷佳: 好一朵「醉美的茉莉花」
    異彩紛呈的燈光,風光旖旎的西湖,精美雅致的歌詞,悠揚悅耳的旋律,置身其中,雷佳化身一朵「醉美茉莉花」。雷佳 供圖 長沙晚報記者 尹瑋 「你可知道在醉人春風裡,醉人的只有你……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隨著這陌生而又熟悉的旋律緩緩響起,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雷佳唱著《難忘茉莉花》登上了前晚G20杭州峰會《最憶是杭州》實景演出交響音樂會舞臺。這是當晚唯一一首獨唱歌曲,經由雷佳的深情演繹,旋律更加動人心弦。
  • CF-11周年: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茉莉M4A1-S了解下
    好了,閒話不多說,馬上開始我們本期的遊戲內容:CF-11周年: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茉莉M4A1-S了解下穿越火線中的茉莉花,M4A1-S茉莉外觀鑑賞還記得一句歌詞是: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嗎?而這次的槍械就像一朵茉莉花。該槍就是M4A1-S茉莉,這把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槍身上擁有很多的茉莉花,作為該槍的裝飾。
  • 北大小師妹登史上最貴情書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北大小師妹」登上「史上最貴情書版面」,網友驚嘆其:「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不過隨著「史上最貴情書」第四季的亮相,不少網民結合海報中的內容,感受到了深刻的純情感召力,大家紛紛表示一襲白衣的蘇蘇,在如此純情的文字映襯下,宛如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茉莉花》這首江蘇民歌,來源於南京軍區歌舞團原團長何仿。在1942年的地方演出中,從民間藝人那裡聽到了一首民歌《鮮花調》,原歌共三段,分別讚美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
  • 徐達與《茉莉花》歌詞疑緣 || 秦坤章
    ,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我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奴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香在花園,也香在餐桌
    好種、好看又好聞,名氣還大,茉莉簡直是花販們的最愛丨阿橋 HQ / flickr雖然說這種木樨科植物可以長到三米高,但困在花盆裡的它始終也沒有高過六七十釐米。印象裡的它就像是一棵縮小的樹,上面是一個球形的「樹冠」,底下是木質的「樹幹」。當然為了保證它完美的外形,隔三岔五地修剪一番是必須的。每到春夏之交,新的枝條長起來非常厲害,一會兒不管,那些長著對生葉片的枝條就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世界級天后」互相鬥法,兩大「男神」相互切磋,中西合璧,驚喜連連!
    一個雨天的下午,年僅14歲的小團員何仿,在一間茅屋裡被一位江湖藝人的的表演深深吸引:藝人拉著琴,唱著「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國家一級作曲家何仿年輕的何仿一下子就被這首清新婉轉的《鮮花調》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不僅用簡譜記下了這首歌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掉葉子如何處理
    茉莉花可以室內栽培:常綠小灌木類的茉莉花葉色翠綠,花色潔白,香味濃厚。它也可以多用盆栽,點綴室容,清雅宜人,還可加工成花環等裝飾品《茉莉花》是一首人們喜聽愛唱的民間小調,流傳於全國。各地的《茉莉花》歌詞基本相同,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為其內容。
  • 晟喜華視發布九大新劇 《好一朵茉莉花》逆勢投資1.5億元
    6月27日,喜臨門和綠城傳媒在杭州舉行了併購上市成功慶祝盛典暨晟喜華視更名儀式,現場明星紅毯爭豔,大腕導演編劇聚首,場面浩大,晟喜華視更拋出了直奔2016劇王而去的鴻篇巨製《好一朵茉莉花》,並與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製片委員會,共同主辦了「困境與突圍——2015中國電視劇現象高峰論壇」,探尋中國電視劇困境中的突圍之道。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從兩捆花苗到百億元花產業:廣西橫縣以花...
    本報記者曹禕銘攝▲橫縣茉莉花(9月15日攝)。本報記者王念攝▲橫縣一茶廠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直播銷售茉莉花茶(9月14日攝)。本報記者曹禕銘攝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王念、王軍偉、曹禕銘)10月29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從兩捆花苗到百億元花產業:廣西橫縣以花富民強縣之路》的報導。
  • 它是《好一朵茉莉花》取景地,名字簡單卻經常被人念錯
    六合區也是江蘇的一個地名,你會念嗎?你肯定會拍著胸脯說,太小看我了,這不就是「liu合區」嗎,那你可真就大錯特錯了。這個還真不是我們平時讀的那個六,而是「lu」,音同「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會念錯這個字。其實六是個多音字,而日常生活人們用liu比較多。這裡可以說是江蘇省最容易念錯名字的一個地區了。
  • 老外們都愛的《茉莉花》,來自明朝開國大將的一段freestyle?
    早在一個月前,塞爾維亞就舉辦過一場聲援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音樂會,開場曲是《茉莉花》。演出結束後,當地民眾還在滿大街揮舞著中國國旗,哼唱著茉莉花。幾乎在同一時間,捷克愛樂樂團也錄製了一首支持中國抗疫的協奏曲,曲目還是《茉莉花》。
  • 好一朵橫縣茉莉花|哇塞!橫縣又新增兩條公交路線~
    線長約10公裡,沿途設置「橫州港口公交車場、港華小區、客貨中心、橫州鎮政府、茉莉花市場、貴源新城、迎宣門、迎宣加油站、橫縣中學北門、橫縣體育館、牡丹大廈、橫縣汽車總站、縣政府後門、博物館、海棠花園、糧食儲備庫、航道分局路口、淨水廠、蒙垌路口、蒙垌小學、蒙垌村、大閘村、村頭村、萬雄村、西津村、六旺村」共26對往返停靠站點,平均站距約392米。
  • 還記得那一首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嗎,它的花語是什麼呢!
    記得在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茉莉花」這首歌傳遍了大江南北,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爭相傳唱的。那麼今天小編來給廣大的讀者朋友們講到的茉莉花不是歌曲,而是我們生活當中種植的花朵了。那麼茉莉花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 每日鋼琴曲欣賞——何仿《茉莉花》
    何仿,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曲家。1928年2月出生在安徽天長市石樑鎮何莊村。1941年春入新四軍淮南聯中。
  •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誕生於六百年前明清時代的《茉莉花》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