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與《茉莉花》歌詞疑緣 || 秦坤章

2021-02-07 金陵作家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

這首歌耳熟能詳,人人都會詠唱的《茉莉花》歌曲,近日卻出現在南京板倉街的徐達陵墓旁,來自全國各地120多名徐達後人代表低聲詠唱,並沒有快樂的神情。


這引起記者的極大好奇,於是出於職業的本能想了解個究竟。帶著驚訝,疑惑和一大串問號,記者決定打破砂鍋問到底,把問號拉直。

經典民歌《茉莉花》以其輕鬆愉快的弦律,曾在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和2000年上海世博會等國際、國內重大場所奏響,又因它膾炙人口,被老百姓譽為「第二國歌。」

那麼這首歌的來歷究竟出於何時?又是出於何人之手?


記者採訪了明史研究會的劉凍先生,他的母親是徐達的後人,他曾寫有「徐達作詞《茉莉花》」的文字,據他介紹,從小老人就告訴他們晚輩,中山堂始祖明朝魏國公、中山王徐達是靠月餅起義的。據史載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與徐達密不可分。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

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大明建都南京後,現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瞻園路128號,夫子廟西的瞻園,曾是徐達的府邸花園,今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是江南四大名園,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組成部分。瞻園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共有大小景點二十餘處,布局典雅精緻。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


徐達是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之一,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對於幫助自己打下天下的諸多功臣抱有極其強烈的戒心,在明洪武(1368--1398年)年間,太祖朱元璋常邀開國元勳徐達在現莫愁湖勝棋樓下棋。

徐達雖棋藝高超,但恐有勝君之罪,每次均以失子告負。當朱元璋得悉其中奧秘之後,一次對奕,便命徐達不必多慮,拿出高招,徐達只得硬著頭皮與皇帝下棋。這盤棋從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勝負,正當朱元璋連吃徐達兩子自鳴得意時,徐達卻不再落子。

朱元璋得意地問道:「將軍為何遲疑不前?」 徐達則「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答道:「請皇上細看全局。」 朱元璋仔細一看,才發現棋盤上的棋子已經被徐達擺成了「萬歲」二字。


朱元璋一高興便把下棋的樓連同莫愁湖花園一起賜給了徐達,那座樓便是後來的勝棋樓。雖說朱元璋將花園賜給了徐達,但徐達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皇帝對他的猜忌並沒有就此結束,反而愈加強烈。  

再看,徐氏家譜中記載著徐達詩兩首,分別為《瀾渡秋聲》、《金陵重九》,又有作對聯《題金陵明宮聯》一副。另還有《茉莉花》詞一篇,後被世人用鳳陽花鼓戲調進行了配音和傳唱,直至當今。

相傳一日,明朝開國元勳常遇春在出徵之前來看望徐達。故友來訪,徐達自然高興,不禁想起了往日的戎馬生涯。再想想現在雖然貴為丞相,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徐達感慨萬分,便用花鼓戲的調子即興唱起了歌謠。

這歌謠中的歌詞便是徐達根據莫愁湖畔的3種花(當時莫愁湖花園中主要種有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現場編寫的,昔日的戰友、今日的同僚便一起合著花鼓戲的調子唱了起來。「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奴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上述這首民歌詞是最普遍、最古老的原唱歌詞。徐達所唱歌詞的三種花分別代表著「名、利、權」,除此之外這首歌詞還有一個深刻含義,它反映了徐達當年複雜的心情。茉莉音moli,根據諧音讀「沒利」,意思是說要看輕名;金銀花指金銀財寶,但在開花時花上卻帶著一個鉤兒,如果你要取金銀財寶就要付出代價,意思是要淡薄利;而玫瑰象徵富貴,如果你要想擁有寶貴,則要受到懲罰。  

名、利、權雖然都是好東西,可我「有心來採」,但卻會受到「看花人罵」。這裡的「我」是指徐達,而「看花人」就是皇帝朱元璋。就這樣,基於花鼓戲調子之上創作的《茉莉花》開始在大明帝國的首都南京得到了廣泛的傳唱,成為了明王朝的代表之一,也就成了當時的國歌,茉莉花也成了國花。

後來,這《茉莉花》成了徐達封地揚州和揚中縣的秧歌小調,後經揚州清曲歷代藝人的不斷加工,衍變成揚州清曲的曲牌名「鮮花調」。清乾隆年間出版的一部匯集當時流傳廣泛的地方戲曲的《綴白裘》集裡,收集刊登了《鮮花調》,有曲譜和曲詞。


1942年何仿(解放後任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原團長)在南京六合金牛湖地區的新四軍根據地演出時,從民間藝人那裡聽到了這首「鮮花調」的茉莉花民歌。原歌調共3段,分別讚美了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1957年,他將當年的《鮮花調》做了修改,把三種花統一為茉莉花,於是寫出了今天的《茉莉花》。

對於《茉莉花》與南京的淵源,600年前的明朝時,南京有50萬軍民遠去雲貴鎮守邊。由於背井離鄉,思念家鄉之情油然而生,這些軍民一路上一邊走一邊唱著《茉莉花》。因此,至今生活在雲貴高原的南京後裔們個個都會哼唱這首流傳已久的母調,現在已成了貴州安順天龍屯堡的「迎賓調」。難怪昨天參加徐達公祭活動的貴州畢節徐氏後人代表不停地唱著《茉莉花》,他們至今保持著明朝戌邊人的傳統習俗。

塵封600多年的歲月,無論是正史和野史,都無法準確的考證了,但《茉莉花》不管源自何時何人似乎都不太重要了,它那輕鬆、活潑、愉快的韻味給人們以精神享受,它是全中國人的財富,也是全人類的財富。

網名扎西劉和已故明史專家王湧堅都曾寫過徐達與《茉莉花》的文字,本文作了引用。


我曾三次採訪何仿先生,12年前,我任《六合視聽》報執行總編時,請何仿題字,他寫「向《六合視聽》報讀者問好」,如今,這個報紙和他一樣作古了。

我到南京山西路南京軍區政治部第三幹休所何仿家中拜訪他時有過一次長談。何仿清楚地講起,給他唱《鮮花調》的人姓徐,名字記不清了。後經我和王家乾等人多次打聽考證,給何仿唱歌的人應該叫徐善田,他就是徐達的宗族譜中記載的21代傳人,外號叫「小和尚」,是個男唱女聲的高手。他的孫子叫徐從田,現居住在六合平山林場下,開辦一個木材加工廠,20年前他口述祖父叫徐勝田,而清明前徐氏祭譜上記載的是善田公(徐善田)。我和王家幹又隨他去祖墳上,看到墓碑上卻清楚的寫著徐聖田。並不久遠的時間裡,一個真實的人,卻出現三個不同寫法、讀法的名字。

由此,《茉莉花》與徐達的「沒利花」似乎也不難理解了。

作者簡介:秦坤章,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於雨花石故鄉南京六合。曾就讀於中央黨校函授學院,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和南京師範大學,歷任戰士、班長、報導組長、記者、編輯、廣播電臺編輯部主任、廣播電臺副臺長、廣播電視局宣傳科長、廣播電視宣傳中心副總編輯,創辦《六合視聽》報,並任執行主編。在市以上新聞煤體發表作品近千餘篇,獲獎近百次。在部隊期間曾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曾報導過由鄧小平籤署命名的「全國戰鬥英雄——黃仲虎」;由江澤民籤署命名的「軍中焦裕祿——楊崇元」;由溫家寶讚譽的「農民好支書一李元龍」。最早採訪報導並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導李元龍,也是全國唯一留有李元龍錄音講話的記者,採寫的新聞《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等李元龍的新聞和專題多次獲獎。也是最早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導六合農民畫的記者。並在美國《世界日報》和香港《文匯報》等媒體多次宣傳六合雨花石。曾五次採訪向守志司令,並三次採訪「好一朵茉莉花」歌曲整理者何仿,寫有《何仿與「茉莉花」的真實傳人徐勝田》一文。著有《精神永恆》一書。


《金陵作家》2019年第98期(總648期)

《金陵作家》微信號:yiboshius

投稿郵箱:616309436@qq.com

主編:鄒雷

值班編輯:一寧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

相關焦點

  •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誕生於六百年前明清時代的《茉莉花》曲調
  • 民歌《茉莉花》 歌詞本意竟喻反腐
    誕生於六百年前明清時代《茉莉花》曲調,經過中國民間藝人幾百年來心口相傳,直到18世紀英國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才得以用五線譜的形式保存下來,明亮歡快的旋律背後,歌詞卻有著深深的蘊意。泡一杯清茶,閉目靜聽《茉莉花》優美的曲調,你也許能感受到與我們先人心靈的交流,感受到我們祖先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一個故事又讓我們體會到《茉莉花》曲調更深一層的蘊意……
  • 《茉莉花》歌詞系明朝所作 本喻反腐
    一日,明朝重臣常遇春、徐達和沐英在聚會中即興唱起歌謠,歌詞是徐達根據花園裡3種花現場編的:「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鉤兒芽,奴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 揭秘:民歌《茉莉花》本是明朝反腐神曲
    對於《茉莉花》和其他九首中國民歌,他致力於還以它們不加修飾的本來面目。約翰·巴羅在《中國旅行記》中用五線譜形式記下《茉莉花》的曲調,還配以英文歌詞翻譯,他甚至試圖用羅馬拼音原汁原味地記錄下《茉莉花》的廣東發音中文歌詞:「好一朵鮮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我便戴,不出門,對著鮮花樂。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賽不過它。我便待採一朵戴,但又恐看花人罵。」
  • 民歌《茉莉花》,本意竟是為反腐!
    對於《茉莉花》和其他九首中國民歌,他致力於還以它們不加修飾的本來面目。約翰·巴羅在《中國旅行記》中用五線譜形式記下《茉莉花》的曲調,還配以英文歌詞翻譯,他甚至試圖用羅馬拼音原汁原味地記錄下《茉莉花》的廣東發音中文歌詞:「好一朵鮮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我便戴,不出門,對著鮮花樂。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賽不過它。我便待採一朵戴,但又恐看花人罵。」
  • 老外們都愛的《茉莉花》,來自明朝開國大將的一段freestyle?
    聯想到3月上旬,馬雲在送給義大利的救災物資包裝袋上,貼上了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的歌詞。而《圖蘭朵》全劇最洗腦的旋律,也是《茉莉花》。其實仔細一想,只要有中國出現的國際重大活動,《茉莉花》總會在場。香港回歸、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G20峰會……「中國BGM」《茉莉花》從不缺席。
  • 雷佳「最憶是杭州」《難忘茉莉花》 演唱視頻及歌詞賞析
    在剛過去的G20峰會的文藝匯演當中,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雷佳一襲白衣,為各國領導人和全國觀眾演唱了《難忘茉莉花  承接G20峰會「繼往開來」的意義,雷佳的《難忘茉莉花》經過與作曲、製作團隊的溝通,用新旋律、新歌詞,給經典的《茉莉花》做了新形象呈現,也給現場聽眾,還有當晚收看了G20峰會文藝匯演直播的觀眾,一種全新的感受。
  • 茉莉花完整版歌詞下載
    此時在飯店吃飯的丁卯無意間聽到了歌女唱的歌,裡面的有句歌詞就提到是茉莉花。片子就結束了。很多小夥伴都子尋問這首歌叫什麼名字。乍一聽,以為舞女唱的是兩首歌。最後,在片尾發現了。這其實就只有一首歌。叫《茉莉花》,當然不是那首「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 「音樂藝術」《茉莉花》
    《茉莉花》為中國傳統經典民歌,源自南京六合傳唱民歌彙編《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整理、改編後於1957年完成曲、詞並首發;《茉莉花》旋律優美平和,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
  • 徐達為什麼吃了燒鵝就死了
    朱元璋身邊有徐達、常遇春等名將,最終才能擊敗陳友諒奪得大統。可是貴為中山王的徐達,最終蹊蹺而亡。不少歷史愛好者都認為,徐達之死和朱元璋有脫不開的關係,那麼,其中到底有何隱情?是否真的如這些朋友所想的那般?徐達出生於1332年,他和朱元璋都是安徽鳳陽人。徐達身材高健、自幼習武,於攻克張士誠,領兵北伐徵討元朝殘餘勢力中,幫助大明朝立下赫赫戰功。
  • 每日鋼琴曲欣賞——何仿《茉莉花》
    一曲清麗優美的民歌《茉莉花》,唱紅了中國,響徹了全球,也給其收集加工者帶來了聲譽。著名軍旅音樂家、原前線歌舞團團長、江蘇民歌《茉莉花》搜集加工整理者何仿,因肺部感染於2013年9月21日中午12時在南京逝世,享年85歲。
  • 朱元璋將徐達灌醉,放在龍床上,徐達醒後的做法竟救了自己一命!
    有一次他為了測試自己手下的大將徐達的忠心,特意灌醉他,然後把他放在龍床之上,而徐達酒醒之後做了什麼才讓朱元璋放過了他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得知徐達的情況之後,朱元璋的心裡也是十分不自在啊,想到與自己浴血奮戰多年的好兄弟居然還是住在茅草屋子,而別的功臣天天大魚大肉過著奢靡的生活。正到他想要賜一座宅邸給徐達的時候,他心中萌生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試著把吳王府賜予徐達,正好可以測試一下徐達的忠心。
  • 【民歌風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茉莉花》(宋祖英\席琳.迪翁)[2013年央視春晚]何仿「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 好一個何仿 好一朵《茉莉花》
    儀式開始之前,中國軍樂隊奏起了《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
  • 浙江天宏文化 何仿與《茉莉花》的採集
    何仿「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兒罵……」中國民歌《茉莉花》在國內外重大活動中
  • 茉莉花的3個花語你知道嗎?
    談起茉莉花,就能想到一句歌詞: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芽,又香又白人人誇,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這一首揚州的民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傳遍大街小巷,大人們都會哼的一首歌曲。
  • 徐達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朱元璋賜死的嗎?
    真實歷史中的徐達又是怎麼死的呢?真的是被「刻忌之心甚重」的朱元璋逼死的嗎?一:中山王徐達——洪武帝朱元璋的韓信徐達,字天德,濠州人(今安徽鳳陽),家中世代務農,唯徐達「少有大志,剛毅武勇,饒有謀略」。如此而言,倘若徐達真的是被朱元璋逼死的話,那麼在他去世之後,他又何必興師動眾的給予徐達「開國功臣第一人」的無上殊榮,更不必贈送「三世皆王爵」的恩賞。畢竟,封賞越厚、恩寵越盛,一旦事情敗露,那臉自然也就被打的越痛。這種連三歲小兒都能想通的問題,堂堂洪武帝又豈會輕易觸犯?
  • 茉莉花 | 一首曲目讓你愛上交響樂
    《茉莉花》是一首曲調優美流傳久遠的中國民歌,最早名叫《雙疊翠》,又被稱為《鮮花調》或《茉莉花》。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掉葉子如何處理
    茉莉花可以室內栽培:常綠小灌木類的茉莉花葉色翠綠,花色潔白,香味濃厚。它也可以多用盆栽,點綴室容,清雅宜人,還可加工成花環等裝飾品《茉莉花》是一首人們喜聽愛唱的民間小調,流傳於全國。各地的《茉莉花》歌詞基本相同,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為其內容。
  • 「情深緣淺」歌詞內容分析
    〈情深緣淺〉歌詞內容分析歌曲內容背景:〈情深緣淺〉作曲:黃凱芹/詞:林夕/唱:黃凱芹,歌詞是林夕1990年的作品。當時歌壇流行情歌文化,本詞亦屬失戀愛情詞。歌曲原名,林夕屬意為「終於也知道」,後經唱作歌手黃凱芹所修訂,因此從歌詞中完全找不到與歌名「情深緣淺」相同的這句歌詞。歌名透露情已逝的無奈基調,「情深緣淺」代入歌詞中的主角,是講述其中一方雖然用情很深,另一方卻不再付出愛意,感情是由情侶兩人彼此維繫,當有第三者加入時,關係就受破壞,情感也起了變化,失戀的人嘆息緣份太淺,無奈的基調也就籠罩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