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風行】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2021-02-19 文藝之聲

《茉莉花》(宋祖英\席琳.迪翁)[2013年央視春晚]

何仿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兒罵……」中國民歌《茉莉花》在國內外重大活動中,一遍遍地唱響,說它蜚聲中外,真是一點都不過分。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的背後,還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何仿與《茉莉花》的採集

歌曲《茉莉花》在世界上廣為傳唱,影響很大,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何仿是誰。

何仿,原名何孝元,1928年2月出生在安徽省天長縣何莊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父親何金臣是晚清秀才。何仿小的時候,父親就手把手地教他識字讀書。母親是一位十分賢惠的女性,十分喜愛民歌,每晚,母親在哄小何仿睡覺時,總是一邊拍著他,一邊低聲哼著各種搖籃曲。受母親的影響,小何仿七八歲時,就會唱許多民歌了。

1941年春,何仿離開家鄉,來到新四軍淮南河西聯合中學學習。由於他自幼喜歡唱歌,不管什麼歌,他只要聽上兩三遍,就會唱了,因此很快得到音樂老師和學校領導的賞識,老師教他識譜、指揮。於是,小小年紀的何仿,成為學生歌詠隊隊長兼指揮,在聯中小有名氣。1942年,新四軍二師政治部下屬的淮南大眾劇團領導發現了何仿的音樂才華,把他要了過去。就這樣,年僅14歲的他,成了一名光榮的新四軍文藝戰士。

1942年冬天,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在華中堅持敵後遊擊戰爭的新四軍正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反「掃蕩」鬥爭。奉上級命令,何仿隨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江蘇六合、儀徵一帶,開展反「掃蕩」工作。時值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不久,時任新四軍二師政治部副主任的張勁夫指示劇團要響應毛主席號召,向民族民間藝術學習,力爭創作一批民族化、大眾化的文藝作品。於是,大眾劇團的團員們晚上演戲宣傳,白天走村串戶,向人民大眾學習民間藝術。

1942年冬,何仿(右一)與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團長(中)何秋徵、胞兄(左一)何捷明

一個雨天的早晨,何仿和幾位戰友去距離駐地四五華裡的金牛山區做宣傳工作。走在山坡上,忽然聽見到寒風裡傳來一陣歌聲,悠揚舒展,輕盈婉轉,一音一節,扣人心弦。大家都被這美妙的歌聲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循聲走去。他們走到一間破舊的老房子前。敲開門,只見一個身材瘦長,穿著破棉襖,戴著破氈帽的30多歲的男子一臉冷漠地站在門裡,好像對他們這幾位不速之客的到來並不歡迎。何仿沒有在意他的臉色,只管說:「老鄉,剛才那支歌是你在唱嗎?」男子點了點頭。何仿興奮地說道:「太好聽了,這是什麼曲子?」男子沒有回答,反問道:「你們是幹什麼的?」

「我們是專門來收集民間小曲的!」何仿說。不料,男子聽後,一轉身就回到了屋裡,再不搭理他們了。

大家面面相覷,一時無措。這時,一位戰士大著膽子說:「我們是新四軍文藝戰士。我們收集小曲,是為了宣傳抗日。」

半晌無聲。正當何仿等人不知如何是好時,屋裡傳出了有胡琴伴奏的動人歌聲:「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勾兒芽;奴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這是流行在六臺、儀徵、揚州一帶的民歌《鮮花調》。大家聽了都忍不住拍手叫好。何仿更是喜不自禁地要求道:「老鄉,你能再給我們唱唱嗎?」男子又走了出來,說:「你們真是新四軍?」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他又問:「曲子也能抗日?」何仿等人就七嘴八舌地給他講文藝能鼓舞士氣,能成為戰鬥力的道理。

男子沒再多話,又回到屋裡,何仿等人也跟著他走進了屋裡,男子坐下,拿起胡琴,然後用模仿女聲的高八度假嗓唱起了《鮮花調》。他一邊唱,何仿一邊記,一邊學。幾遍之後,何仿就學會了。男子很意外,對何仿很是另眼相看。

那時,何仿他們每天晚上回到駐地,都要交流、總結一下當天的收集情況。對能遇上這樣優美的曲子,大家都很興奮,何仿更是高興得不得了。他反覆地唱,不停地琢磨。據當年與他同行的新四軍戰士、曾任成都軍區文化部副部長的郭民興回憶說:「這首曲子原來叫《鮮花調》。共有3段,每段唱了一種花,分別是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表現了一個愛花的女子的多愁善感。當時,我們也想把它改得積極向上一點,但無論怎麼改,都覺得不夠完美。不過它的旋律實在是太優美了,在平時的演唱中,深受官兵們喜愛,只是囿於各種原因,在戰爭年代沒有大範圍地傳開。」

《茉莉花》的幾經修改與傳唱

此後,何仿又陸續創作了不少反映火熱的戰地生活的軍旅歌曲。比如1947年,他創作的歌曲《練兵》(楊濃詞),就在華東野戰軍中廣為流傳。同年7月,孟良崮戰役結束後,他又創作了歌曲《去掉一個大禍害》,就在齊魯大地廣為流傳。此外,他還創作了歌曲《打死老瘋狗》(繆文渭詞)和歌劇《兩種作風》的主題歌等,都流傳甚廣。

1947年冬,文工團集體創作了反映土改反霸鬥爭的大型舞劇《大翻身》,何仿與吳祖庚共同負責作曲。此劇演出後,產生了轟動效應,成為該團的保留節目。1948年10月,何仿隨軍參加淮海戰役,又創作了隊列歌曲《拉開兩條飛毛腿》(葛培武詞)。

1949年7月6日,何仿指揮第三野戰軍文工團演唱《淮海戰役組歌》,毛澤東主席聽後高興地說,三野的仗打得好,歌也唱得好

1950年秋,何仿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幹部進修班學習深造。1951年春,他又創作了獻給志願軍的頌歌《慰問前方戰士》(程今詞),同年夏天,他又創作了隊列歌曲《前進在陸地天空海洋》(洛辛詞)。

一九五一年,何仿與夫人李雪先

1956年的何仿

轉眼到了1957年,29歲的何仿已是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的作曲兼指揮。那年夏天,總政調前線歌舞團進京演出。在此次演出中,何仿除了要指揮《東海凱歌》和《雨花臺》兩個大合唱外,還要組織一個四人女聲小合唱,演唱安徽、浙江和江蘇三地的各一首民歌。安徽、浙江的民歌《姐在田裡薅豆棵》和《李三寶》很快就定了下來,江蘇民歌卻沒有現成的。唱什麼好呢?他突然想起了15年前在六合記錄的那首《鮮花調》,於是首次對其加工、整理,改編成《茉莉花》。《鮮花調》來自民間,3段歌詞分別以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為主題,顯得比較分散,而且歌詞中不乏封建色彩。何仿在加工的過程中,首先確定以清香典雅的茉莉花為主要形象,展開豐富的想像,不但對歌詞進行了大的修改,比如用「我」字替換了原歌詞中的「奴」字,並改寫了原歌詞中一些帶有低俗、挑逗成分的句子;對音樂也進行了很大的調整。比如他將曲譜中的前4小節進行了一些加工處理,在結尾處又作了翻高八度的拖腔處理,表現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少女輕盈地來到百花園中,看到白花綠葉、清香高雅的茉莉花,馬上就被吸引了的美好圖景。在排練中,他要求演唱者展開想像,以甜美的聲音和讚嘆的語氣來唱。

在前線歌舞團進京匯報演出時,這首由陳鴻虹、宋桂英、計秋霞、李小林四位青年演員演唱的《茉莉花》把少女們愛花、惜花、憐花的心情刻畫得惟妙惟肖,獲得廣泛好評。隨後,它就被中國唱片社灌製成了唱片,向全國發行。從此,《茉莉花》優美的旋律就在華夏大地傳開了。

1957年夏,前線歌舞團女聲民歌小合唱,

在北京首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1959年,前線歌舞團受命以中國青年代表團歌舞團的名義,參加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第七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出國前,何仿再次對《茉莉花》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改,為使其意境更加高遠,感情色彩更加豐富,加長了每段最後的拖腔。又對歌詞細細推敲,將其中的「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突出了動感;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成了「又怕看花的人兒罵」,體現了含蓄之美。這首歌第一次走出國門,就受到了各國青年的喜愛。隨後,《茉莉花》又飄香莫斯科、布達佩斯、華沙、萬隆、金邊、雅加達,世界各地的人們無不對它優美動聽的旋律和耐人尋味的意境大加讚賞。

1965年春天,在印尼舉行的萬隆會議10周年活動上,中國前線歌舞團帶去的女聲小合唱《茉莉花》同樣獲得了巨大成功。據載,周恩來聽後感慨不已:「我13歲離開家鄉,你們美妙的歌聲,使我又一次想起了54年沒有回過的蘇北老家…」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會展中心5樓會議大廳,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開始之前,中國軍樂隊奏響了膾炙人口的六合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交接儀式現場奏響。2002年12月3日,在摩納哥首都蒙特卡洛舉行的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投票活動現場,中國代表團的申博宣傳片中先後十多次響起《茉莉花》的旋律,並以此徵服了各國代表和國展局的官員。2004年8月19日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傾倒了全世界的觀眾。

【民歌風行】

播出時間:每天16:00-17:00

收聽方式:北京地區 FM106.6

網絡收聽:央廣網-文藝之聲、中國廣播APP-文藝之聲

相關焦點

  • 好一個何仿 好一朵《茉莉花》
    儀式開始之前,中國軍樂隊奏起了《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
  • 北大小師妹登史上最貴情書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北大小師妹」登上「史上最貴情書版面」,網友驚嘆其:「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不過隨著「史上最貴情書」第四季的亮相,不少網民結合海報中的內容,感受到了深刻的純情感召力,大家紛紛表示一襲白衣的蘇蘇,在如此純情的文字映襯下,宛如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茉莉花》這首江蘇民歌,來源於南京軍區歌舞團原團長何仿。在1942年的地方演出中,從民間藝人那裡聽到了一首民歌《鮮花調》,原歌共三段,分別讚美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
  •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誕生於六百年前明清時代的《茉莉花》曲調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記得,落下帷幕的那天頻獎儀式上,她款款走上舞臺,輕啟朱唇,誠道謝意,成為我眼裡最悅目的一朵茉莉花。後來我知道,像類似的活動,她都是交叉著設計、安排、推進,也就是說幾個活動同時策劃組織實施。她說,這樣做事才帶勁。我挺佩服她的。        昨天晚上,我又看見了她。
  • 大衣哥,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大衣哥,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日前,大衣哥家門被踹引發了一波輿情,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對於某些人來說,朱之文就是「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這朵花離不開生他養他的土地,如果離開了這裡,朱之文還是朱之文,但大衣哥就不是大衣哥了。
  • 民歌《茉莉花》,本意竟是為反腐!
    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是歐洲第一次向中國派遣正式的外交使節,雖然由於中英雙方世界觀不同,未能達成外交上的共識,卻無意中促成了《茉莉花》與歐洲的一段奇緣。馬嘎爾尼使團在華逗留期間,對北京、天津、東南沿海區域做了大量的調查,甚至包括我國的民歌種類。在採風過程中,約翰·巴羅和使團的一位德籍翻譯惠特納(J. C. Huttner)都深深喜歡上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把它帶回了歐洲。
  • 揭秘:民歌《茉莉花》本是明朝反腐神曲
    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是歐洲第一次向中國派遣正式的外交使節,雖然由於中英雙方世界觀不同,未能達成外交上的共識,卻無意中促成了《茉莉花》與歐洲的一段奇緣。馬嘎爾尼使團在華逗留期間,對北京、天津、東南沿海區域做了大量的調查,甚至包括我國的民歌種類。在採風過程中,約翰·巴羅和使團的一位德籍翻譯惠特納(J. C. Huttner)都深深喜歡上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把它帶回了歐洲。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 小霞姑娘,花鄉的女兒
    緬懷南寧女兒  梁小霞  梁小霞短暫而美麗的青春年華,向我們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歌曲《小霞姑娘》在報告會籌備期間創作,以緬懷這位來自「茉莉花之鄉」的美麗姑娘。
  • 民歌《茉莉花》 歌詞本意竟喻反腐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由著名音樂家何仿根據江蘇民間小調整理改編而成的《茉莉花》,紅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這首明亮歡快的民曲,也是當年筆者的最愛。這歌謠中的歌詞便是徐達根據他們聚會花園裡的三種花現場編寫的:「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鉤兒芽,奴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世界級天后」互相鬥法,兩大「男神」相互切磋,中西合璧,驚喜連連!
    一個雨天的下午,年僅14歲的小團員何仿,在一間茅屋裡被一位江湖藝人的的表演深深吸引:藝人拉著琴,唱著「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國家一級作曲家何仿年輕的何仿一下子就被這首清新婉轉的《鮮花調》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不僅用簡譜記下了這首歌
  • CF-11周年: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茉莉M4A1-S了解下
    好了,閒話不多說,馬上開始我們本期的遊戲內容:CF-11周年: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茉莉M4A1-S了解下穿越火線中的茉莉花,M4A1-S茉莉外觀鑑賞還記得一句歌詞是: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嗎?而這次的槍械就像一朵茉莉花。該槍就是M4A1-S茉莉,這把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槍身上擁有很多的茉莉花,作為該槍的裝飾。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香在花園,也香在餐桌
    好種、好看又好聞,名氣還大,茉莉簡直是花販們的最愛丨阿橋 HQ / flickr雖然說這種木樨科植物可以長到三米高,但困在花盆裡的它始終也沒有高過六七十釐米。的確,這一方面是因為西方世界對園藝植物的栽培、選育、命名過程比較系統;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儘管這首成於清朝乾隆年間的民歌確實算得上源遠流長,但也不影響茉莉花是舶來之物的事實呀。當然,我們也不能按照學名裡的「sambac」來自中世紀阿拉伯語的茉莉花油,以及英語中的茉莉叫做「arabian jasmine」,就斷定茉莉花來自阿拉伯。
  • 湘籍歌唱家雷佳: 好一朵「醉美的茉莉花」
    異彩紛呈的燈光,風光旖旎的西湖,精美雅致的歌詞,悠揚悅耳的旋律,置身其中,雷佳化身一朵「醉美茉莉花」。雷佳 供圖 長沙晚報記者 尹瑋 「你可知道在醉人春風裡,醉人的只有你……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隨著這陌生而又熟悉的旋律緩緩響起,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雷佳唱著《難忘茉莉花》登上了前晚G20杭州峰會《最憶是杭州》實景演出交響音樂會舞臺。這是當晚唯一一首獨唱歌曲,經由雷佳的深情演繹,旋律更加動人心弦。
  • 中國民歌《茉莉花》 英文版,甜美經典!值得收藏!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讓我來將你摘下
  • 國際樂團愛上中國風 江蘇民歌《茉莉花》奏出國際範兒
    荔枝網訊(記者/孟煦 李嫻)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芽,又香又白人人誇……」你是否還依稀記得,十幾年前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一個清脆、純淨又帶著稚嫩的童聲劃破雅典奧利匹克體育場的上空,「中國八分鐘」由此拉開,把全世界的觀眾從「奧林匹亞」帶到了「萬裡長城」……   萬隆會議、香港回歸交接儀式、外國元首訪華……這首委婉細膩的江蘇民歌以自己獨特的民族音樂藝術魅力詮釋了一次又一次重要的歷史時刻,甚至有人笑稱
  • 音頻|慶祝建黨100周年·紅色佳音|《茉莉花》
    要說中國民歌中,最能代表中國的歌曲,我首先會想到《茉莉花》。今天在中國最普及的《茉莉花》詞曲有兩個版本,一首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另一個版本是「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芽,又香又白人人誇」。在國內外重大活動中,《茉莉花》一遍遍響起,蜚聲中外。
  •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從兩捆花苗到百億元花產業:廣西橫縣以花...
    本報記者曹禕銘攝▲橫縣茉莉花(9月15日攝)。本報記者王念攝▲橫縣一茶廠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直播銷售茉莉花茶(9月14日攝)。本報記者曹禕銘攝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王念、王軍偉、曹禕銘)10月29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從兩捆花苗到百億元花產業:廣西橫縣以花富民強縣之路》的報導。
  • 民歌《茉莉花》道出了人的三種境界
    婦孺皆知的江蘇民歌《茉莉花》有三段歌詞,每段的最後一句分別是: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話」  「我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這最後的三句歌詞,不經意間道出了人的三種境界。哪三種境界呢?
  • 江蘇民歌《茉莉花》,成為一張中國送給世界的音樂名片,委婉動聽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提起《茉莉花》這首歌,可以這麼說,絕大多數中國都會哼上幾句。即使是在國外,只要是有華人華僑的地方,都會聽到這首歌的曲調。這首歌,成了除國歌外,最能代表中國的一首歌曲。
  • [美曲新翻第二期]江蘇民歌《茉莉花》
    張孝凱(湖南桃江)【中呂·山坡羊】好一朵茉莉花         芬芳難鎖,清音猶火,園林曲苑雙成果。綻山坡,放高歌。冰心玉骨花兒朵,欲摘一枝誰許可?香,醉了我;歌,醉了我。 林雙喜(福建莆田)好一朵茉莉花(外一首)光澤引人依戀過,芬芳瀰漫默穿梭。幾回怯步環園立,繾綣心歌費琢磨。 賞茉莉花芳香一縷醉眸迎,西望東張倍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