叄人行 | 耽美亞文化與圈地自萌

2022-01-04 哈三中畢業交流
哈三中畢業交流全新改版,雜談板塊推出時事評論類欄目「叄人行」。歡迎關注,歡迎思考。

耽美亞文化與圈地自萌

QW:你們都看哪吒了嗎?我覺得我們可以聊聊這個。

DJ:「藕餅CP」這次不是出圈了嘛,我對這裡面涉及亞文化問題挺感興趣的:一個是亞文化群體內部身份認同的問題,一個是小眾亞文化向外傳播的過程中遭遇主流文化排擠的問題。

出圈:網絡流行詞,飯圈常用語,意思為某個明星、某個事件的走紅的熱度不僅在自己固定粉絲圈中傳播,而是被更多圈子外的路人所知曉

TT:如果針對「藕餅CP」出圈,我覺得我們可以把討論範圍縮小到耽美這種亞文化。

耽美:原意是指唯美主義,後經臺灣演繹,變成BL的代稱。從表現形式上講耽美與ACGN有關係,所以多指二次元的男性戀愛。

DJ:要說哪吒電影的同人二次創作出圈為什麼會引發路人的反感,我覺得主要有三點:第一個就是同性CP從屬的耽美文化很顯然不夠主流,第二個就是二次創作的尺度問題吧,比較R18這樣被大人覺得會教壞小孩子。第三個就是沒有做到所謂的「圈地自萌「。我們先分析一下耽美文化這種亞文化為什麼會與主流文化產生碰撞吧?亞文化多種多樣,為什麼耽美文化與主流文化形成了如此針鋒相對的局面?

圈地自萌:網絡流行語,就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自己玩可愛。「圈地自萌」原本是腐女圈的一個詞,但是它更像是在描述90後、95後、00後年輕人的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

R18:R-18是一種分級制度,用於包含比較深度的性、暴力、恐怖、青少年可能會模仿的不良行為等內容的作品中。R-18級別相當於中文的限制級。

ACGN:為英文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遊戲)、Novel(小說)的合併縮寫,是從ACG擴展而來的新詞彙,主要流行於華語文化圈。

在開始討論之前,我有一個問題:假如敖丙換成小龍女,然後男女主角被衍生出R18二次創作會有這麼強烈的牴觸反應嗎?

DJ:我覺得不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

TT:也就是說我們的矛盾點到底是R18,還是耽美,還是耽美R18。

DJ:我認為是耽美,R18給耽美罪添一等。

TT:但是不含R18的耽美,應該看不出是耽美吧。當然這是我的觀點,我覺得友情和愛情的界限並不十分明確。

DJ:唔柏拉圖式戀愛不就是沒有性行為的嘛,而且沒有性行為的文藝作品也不少,不能說他們全部都沒有表達愛情吧?耽美的話確實有性行為會更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TT:這個世界上有很偉大的友情,也有很偉大的愛情,並不是由R18行為劃分的。我認為沒有表達性行為或性暗示的這部分CP同人作品並沒有引起觀眾的反感,因為看不出來,想怎麼理解都行。

QW:我覺得我理解的大眾反感的源頭沒辦法被簡單概括。從西方的角度來看,是一個神學的觀點,認為同性戀是「不自然的」,是神所不認同的,至於為什麼不自然是因為不是大多數,或者說無法繁殖。

TT:耽美首先作為一種亞文化就帶有亞文化不受主流文化待見的最根本因素,屬於少數派。現在也有一部分是以男同為主的耽美創作主要以網絡為創作陣營,而目前的網絡沒有完善的分級機制,家長對性就已經談虎色變了,對耽美描述的性更是如臨大敵。網絡在增加亞文化的曝光度,加劇主流文化和亞文化之間的衝突。另外,有觀點認為現在國內反男同是跟西方傳教士的宗教思想而來的,中國古代歷史上有男風為尚的時期。

DJ:我之前在臺灣買到了一本書,名字叫做《從噁心到同理》,裡面介紹了一些關於人們對於同性戀本身產生排斥感的原因以及西方政客如何利用這種排斥感實現政治目的。其中「噁心感「是被反覆提及的關鍵詞,可以反映出包括曾經的我在內的部分大眾的觀點。

這種「噁心」的感覺是產生衝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噁心是後天培養出來的一種認知,人類潛意識裡希望自己是純潔的,與骯髒的東西都隔絕開來。昆蟲、蛇啊這類的動物會讓人感覺噁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粘液等等東西會讓人聯想到排洩物,進而聯想到這些東西跟自己有關,從而認為是不潔的。在男女性行為中,女性是男性體液的接受者。男性保持了自身的純潔。而男男性行為的體液交換會讓人意識到自己同樣也是不潔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感覺也是男權社會的印證。男性要保持自身純潔。女性也在潛意識附隨這種觀點。

TT:所以總體來說,主流文化對耽美文化的排斥基本有以下幾點:耽美作為亞文化本身的弱勢;西方宗教裡的「不潔」觀念;中國宗族文化「傳宗接代」的思想;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警惕。

DJ:基本就是這些了。

 

QW:作為一個前腐女+有很多gay friend人,在我真的和LGBT人群有深入接觸之前,我以為我們萌的CP和他們是一樣的,但後來我發現這個事情不是這樣。耽美文化和LGBT文化之間的關係沒有我們這些亞文化圈之內的人群想像的那麼緊密。

LGBT: 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1990年代,由於「同性戀社群」一詞無法完整體現相關群體,「LGBT」一詞便應運而生、並逐漸普及。 在現代用語中,「LGBT」一詞十分重視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文化多樣性,除了狹義的指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族群,也可廣泛代表所有非異性戀者。

我給身邊的gay friend看過一些cp文,對方的反應是這並不是LGBT人群視角的故事,很多很基本的信息都不對。比如很多同人作者會強調的一些很浪漫的說法如「我並不是愛哪一個性別,只是愛上了這個人」(我也曾經深信不疑),其實是雙性戀的情況,而一個人的性向大部分時間是確定的。以這個切入點來說,耽美文化說到底反映的還是女性心目中理想的男女關係,和LGBT事實上聯繫不多R18不舒服的來源還有一個ooc吧可能,其實我現在沒那麼腐了之後我看到R18都會本能的覺得「你寫啥呢?」

OOC:ACGN用語,全稱是Out Of Character,常出現在角色扮演和同人文學中,意為「不符合個性,預料不及」。

所以我覺得大家對於LGBT的很多認識真的不太對,比如剛剛TT說「友情和愛情的界限並不十分明確」,不是這樣的,直男之間的友情就是不會發展成愛情,gay之間的性吸引和男女之間也是一樣的。

TT:那我糾正一下,「同性間友情和愛情的界限從行為表象上看並不十分明確。」

QW:我覺得耽美文化不受男性群體待見的一個原因,以下話語大概來自於一些直男和一些gay:從gay的觀點來看,他們覺得耽美寫的是對LGBT的誤解,腐女和他們並不是一個陣營的,(比如我之前有一次看到一個事情,就是一個腐女認識一個gay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照片,而真的gay會覺得你們腐女認為只有帥才可以同性戀);從直男來看他們覺得自己也是男性群體的一部分,有被意淫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讓他們覺得被冒犯。

TT:我前兩天看到一個觀點:耽美文化的發展其實是女性力量的映射,在傳統的男女關係中女性一直處於被動的地位而無法找到成為性主體的突破,但在男男關係中終於男性成為了性客體,女性成為了旁觀者。

而在耽美創作中,無論是文學還是繪畫,創作者和讀者都以女性為主,成為了性內容的主導者和消費者,這其實也是權力心理的滿足,這是我的觀點。有一部法國電影《穿裘皮的維納斯》,它就是在表達男女之間的性關係或者關係,其實歸結到最後是權力之爭,我的理解。

主流文化其實很多人沒太意識到這背後的女性力量,大家可能就覺得這群年輕女孩子色迷心竅。

DJ:這次事件的典型之處就是哪吒這個大眾向作品本來就針對的是所有人,所以有一個很強烈的「圈子」的問題。你像《上癮》那些,沒有什麼圈子不圈子的事情,因為這個作品本來就是針對亞文化人群,主流文化人群不會關注。所以現在問題來了,創作者要給自己劃圈子主動避免與主流文化接觸嗎?主流文化的接受者在直面衝突的時候應該做什麼?

TT:創作者陣營發言:創作者自己並不想劃圈子。創作者認為創作自由,大眾看不看自由,批評自由,但舉報可恥。

QW:我從大眾角度說一下為什麼希望創作者劃圈子吧。劃圈子的本質,就是有意識的讓圈外人不要看到。啊這個又要講到我剛剛想講的,不是因為歧視LGBT,而是因為這個東西他確實不是LGBT,無論是直男、LGBT群體、還是單純就是圈外人,大家看了都不適應,不是不感興趣而已,如果是R18是真的會有不適感的。

TT:我覺得主要矛盾是創作者把微博當成發表作品的平臺,但對耽美不感興趣的人或者非創作者粉絲覺得:我是來衝浪玩的為什麼要發表這種作品還懟到我面前。另外創作者沒有很強的自我要求說不想讓人看到,畢竟發表在微博其實就是想分享或者宣傳自己。

DJ:這個作品既然火到出圈就代表很多人喜歡,很多人喜歡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感到不適?

QW:同人創作的話可能是因為ooc吧,也許圈內人覺得符合大家的期待,不ooc,但圈內人看待這兩個人和圈外人視角很有可能是不一樣的。就比如說哪吒這個作品,我就覺得這兩個人真的發生愛情或者同人文寫的情節的話,我覺得不可能,這就是我理解的ooc。

TT:還有就像我之前問到,如果換成男女還會有這麼大反應嗎?理解成純潔友誼(不是說愛情不純潔)的人可能認為你非要意淫這裡面有性關係是齷齪的。這應該就是性羞恥我覺得,認為性羞恥的人大概率會認為同性性更羞恥。

DJ:那這裡就還涉及到文化傳播領域。

TT:我覺得是開源的社交媒體讓文化接收變成了被動的事情,你看微信朋友圈就沒這個問題。

QW:這麼硬說有點費勁,要不這樣,我講一些目前普遍大家認為應該不要廣泛傳播,所謂的信息懟到人臉上,然後你們判斷一下這些信息是不是真的不應該廣泛傳播,原因是什麼,然後我們類比一下。

我剛剛想到的一個比較典型的還是粉絲控評這個事兒:普通的微博用戶不希望自己走到哪都是那麼幾個明星的無腦吹,以及不要什麼和某明星有關的新聞下面(可能只是一個劇的宣傳)就全都是這個明星的控評,什麼路人的評論都看不到。這個可能某種程度上算是侵犯人接收到公平信息的權利?

控評:網絡流行詞,即操控評論,把微博上好的評論點讚回復使其上熱評,不好的評論就要麼不搭理要麼舉報使其避免出現在前列,多用來描述粉絲控制明星相關新聞下的評論走向。

DJ:粉圈人士出來解釋一下:路人反感的是那種為了搶前排什麼有效信息都不給,只給一張圖強行塞安利,動不動「期待xxx」的控評。但我覺得可能跟哪吒這事還不完全一樣,因為路人的這種反感我覺得是有條件有道理的。我覺得哪吒這個內容的反感就像你說的,也不是說讓人沒法接觸真實的輿論生態,侵犯了獲取平等信息的權利。

TT:我也很討厭控評,我覺得把有意思的評論都擠沒了,但控評的一部分合理性在於是真的有黑子,這些人無所不用其極的到處宣傳他們討厭的人的黑料和洗腦包(是真是假就不清楚了)。控評在這裡是淨化作用。

QW:OK那我們換一個例子。第二個的我能想到的就是黃色小說,跟小廣告似的到處亂貼,現在有些那種營銷號會在最高評論下面留小黃文的連結,人們都很容易點進去,大家會不會覺得這算是對讀者的一種冒犯。我覺得從大眾的角度來看都是類似的,是不是盈利對於觀眾來說不是那麼重要。

DJ:小黃文和廣告我覺得都很不爽。我覺得我看到小黃文很不爽的原因跟我看到廣告不爽是類似的。但我覺得同人衍生創作和小黃文本質還是不一樣的,創作者的角度來說自己是在創作一項作品,是在為愛發電。就比如說我畫兩個男孩子kiss或者不那麼露骨的性暗示大眾都覺得像小黃文,大眾的容忍程度也太低了。大眾可以覺得它ooc,不符合人物性格,但是你覺得ooc不意味著你有權力幹涉別人的創作。

TT:我覺得小黃文和廣告那個是商業性質的,同人創作R18或偶爾R18創作者認為自己和他們不一樣,創作者認為自己是在練習和創作,這個是沒有直接經濟利益的。但可能大眾統一認為都是淫穢色情。而且創作者沒有塞到別人的熱評裡,沒有賣廣告。創作者也很委屈,我發我自己的動態又沒花錢推廣。我認為可以批評它OOC,不能批評它被你看見。

此外補充一下,創作者認為只要是人寫的(非機器,現在好多那種網文都是AI寫作)都是自由的,你不能要求這個世界上只有最優秀的作品,一定是有量的基礎才能讓真正的優秀作品體現。更何況不同時代對優秀作品的定義不同,過去的禁書是現在的名著,現在的禁書在未來也可能是。

DJ:主流文化應不應該作出一定程度的包容以及創作者應不應該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這個界限我們能不能探討出來?主流文化會感到不適就有自己主動退讓的必要嗎?或者說大眾有沒有容忍這種不適的義務?

TT:我覺得沒有,但創作者也沒有藏起來的義務。創作者認為這個不是老百姓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機制的問題,大多數創作者都在呼籲一個完善的分級機制——官方圈地。但這個圈地的呼籲現在只涉及到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界限,還沒有說到主流大眾和小眾文化的界限。而且創作者也不希望一發布啥作品都被不想看的人看見,現在這種被迫出圈挨罵也行只能說社交媒體還不夠智能吧。

QW:創作者也不能把自己撇的太清,還是要在推廣和私密之間找一個中間點。這個東西被我看到是有原因的,有可能是我主動去搜尋了,也有可能是它被你推廣了,這都是有概率的,和你創作者的行為還是有關係的,比如要不要把耽美同人發到原作品的超話裡等等。具體做法比如:打tag?首先先達成一個共識,你們覺得要求打tag算是圈地自萌嗎?

Tag:即標籤,就是指一篇網絡日誌、一個圖片、一個音視頻作品的關鍵詞,通過TAG可以方便、靈活的對這些內容進行分類管理。你可以為每篇日誌、圖片、影音等文件添加一個或多個TAG,通過添加的TAG可以增加被搜索到的機率。但是tag不同於一般的關鍵詞,發布者可以將文章中根本沒有的關鍵詞做為tag來標記。

T:我覺得加tag是對檢索規則的回應。順應這個規則,會幫助平臺更有秩序地管理內容,自己也可能吸引到目標受眾。但我不認為加tag是必須的。如果說同人創作這一塊,我覺得要看平臺,比如AO3這種網文創作平臺,加tag很必要,不加不怕的加錯了會非常混亂,因為這種平臺的目的很明確,要麼是寫文想讓人看,要麼是有目的地來找文看,tag在這裡面的意義很大。但像是微博這種社交平臺,tag檢索只作為一部分功能,大家都有表達的權利。

至於tag與圈地自萌的關係,我覺得只打cp的tag,不打原作tag就算圈地自萌了。我的觀點是不要發到超話裡不要帶原作主人公大名。如果創作者文字有提醒警告並且用白色長圖或者編輯前這種手段,就屬於十分有「公眾道德」了,我覺得。

DJ:AO3什麼語言都有,文章太多了不加不行。微博超話tag已經就是領地的標示了。我覺得主動打tag是一個好的習慣吧,就是顯示出你的意願來。但打tag未必起的到實質效果。除了對深諳這個圈子什麼習慣的人有用。

TT:哪吒為什麼會出圈是因為大大們自主自發的創作行為。我不太了解的是這些產出R18耽美內容的創作者有加哪吒的tag嗎?我的觀點是如果要搞R18同人創作不加原作的tag就OK,就算沒有侵入原作的領地,但也不必須非得自己單獨圈一塊新地。

QW:我比較熟悉的耽美同人創作,是把現實或者已存在的文藝作品中的直男拉到一起的cp文,像今天討論的R18,我說實話,圈外人看了是肯定會有不適感的,我理解是因為大家會覺得ooc,如果寫的不夠好的話你會覺得把名字換成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即便寫的很好,不粉這個的人看了肯定也會很迷惑、很不適,所以從這個角度我覺得R18是一定要打tag的。

DJ:但是圈地自萌也不是加不加tag就能解決的問題。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解析這個事情,大概就是說微博這個轉發的功能讓你不主動搜索也會被動看到可能不想看到的東西。所以圈地自萌在微博來說就是個悖論,因為大家轉來轉去的,一些熱門微博就算不加tag進行區分也會被看到。

QW:有個概率問題嘛,就是將出圈的概率儘可能降低咯。

DJ:降低出圈概率這一點,其實很難控制。而且不能怪到微博頭上,轉發這個功能本身是利於信息擴散的,它沒法,也不可能針對亞文化單設例外。好的作品就算有人覺得ooc也一樣會傳播廣泛,就比如福爾摩斯和華生cp的一些同人圖什麼的,早就出圈不知道幾輪了。

TT:是的,這也是我為什麼更喜歡微博的原因,我認為它打開了我的眼界,我變得更包容了。但對於保守的人來說,這種新鮮事物的衝擊是惡意的。創作者發布在微博上也有自己的傳播訴求,有更多的粉絲基礎可以接更多的單,當然也有純粹的分享行為,分享作品就像分享生活一樣,尋找同好。

DJ:R18這個問題我倒覺得不是圈地自萌本身可以解決的。就算不是同人創作,我對R18也接受不太了。我記得餃子,就是哪吒導演,之前講過一句就是你沒有辦法限制公眾的想像。

TT:創作者這邊還是希望有一個公共的劃分,像微博之前提出的青少年淨化版就是畫手們普遍支持的。我們可以把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分開。創作者普遍追求多元化的世界,可能會覺得成年人最好適應一下。

DJ:哪吒超話現在在整治……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成年人該不該有享受色情文化的權利。

TT:是的,這屬於人民的自我審查,又是另一個很大的話題了。但我覺得目前這種淨化也OK。畢竟這個創作內容跟淫穢色情的邊界十分模糊。而現在淫穢色情依然是違法的。

QW:TT能展開說一下舉報這個方面嗎?

TT:就像最開始我說的,創作自由,批評自由,但舉報不自由。舉報就是根本上想藉助公權力否定它的存在。

QW:我覺得還需要講一下舉報這個東西他本身的功能是什麼,什麼時候舉報是對的,然後才能說為什麼這個東西不應該舉報。

TT:我覺得主要的矛盾在於舉報者和被舉報者對內容的定義界限不同,以及一部分被舉報者認為這個規定目前是有問題的(主要在涉及性的藝術作品方面)。被舉報者覺得我這是藝術創作,這裡面傾注了我的巧思和心血;舉報者通常有一種觀點認為你不算藝術,但這個就很雞賊了。

QW:舉報的這種自然屬性大家都是會用的,就是讓自己不想看或者不想讓別人看的消失。還有想要討論出就是大家公認的舉報的明確界限在哪裡,模糊的界限在哪裡,絕對不能舉報的界限又在哪裡。你像粉圈經常有設立的反黑站,專門舉報發布黑料的藝人黑子,這種舉報又有什麼不同呢?

TT:我覺得還是不一樣的,粉圈的反黑舉報只是會摧毀一個小號,保護一個有名有姓的人。創作舉報是摧毀一個有名有姓的人,保護一群號碼。這個創作者可能失去創作熱情,可能失去對平臺的信任,可能被汙名化,可能在網絡世界從此不再發布自己的作品,這對創作的大環境是負面影響。就因為你不是批評了它,而是舉報了它。但黑子不會被摧毀,因為發洗腦包不是創作行為,屬於發洩行為,他要真的不高興了可能還會建更多的小號。兩者社會影響不一樣。創作者嚮往一個欣欣向榮百花齊放的寬容的世界,甚至希望批評也是百花齊放的。但舉報完全就是另一個次元的事了。兩個小學生我看你不順眼,我找我爸揍你。創作者就很莫名其妙,你爸永遠是你爸嗎?

QW:OK我get到了。

DJ:而且我認為我們覺得ooc的理由未必能代表所有人,一些依然對耽美文化抱有偏見的人需不需要提高自我的容忍度,包容看待也是值得討論的。你可以批評耽美文化的傳播者說你的理解是錯誤的,但你不能要求它主動消失在你的視野裡。我當作藝術品欣賞或者是供我娛樂的是一回事,是我覺得有美感的東西。現實是另一回事我很明白。我不算真正了解我就不去評價,但什麼存在都是合理的。

TT:因為一旦要求,就真的可能會消失。


作者

QW DJ TT

編輯

碧落


投稿郵箱:h3zers@163.com

相關焦點

  • 圈地自萌吧,真想被趕盡殺絕?
    隨著飯圈文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
  • 這梗與圈地自萌類似
    這梗與圈地自萌類似時間:2020-03-25 16:4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同擔拒否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與圈地自萌類似 即排斥跟你有一樣愛好的人。比方我和你都喜歡同一個事物,但是我不想與你有過多聯繫,甚至拒絕與你進行交流。
  • 一言不合就舉報 圈地自萌搞顏色究竟做錯了什麼?
    唯粉們的實名制舉報初見成效,lofter平臺大量文章被鎖,創作者們不得不暫時隱居,當發現自己看文與存文的平臺先後淪陷後,一直以來抱著自己的「小眾愛好」圈地自萌的路人們將怒火直指肖戰唯粉。數十年來的同人文化被「舉報」二字公之於眾,甚至毀於一旦,而關於「創作自由」的戰火也終於燃起。各圈創作者們紛紛站出來,掀起了對肖戰唯粉的反擊,史稱「227大團結」。
  • 粉絲圈如果是宇宙,每對CP就是一顆顆圈地自萌的小星球
    圈地自萌是什麼?CP粉為什麼要圈地自萌?圈地自萌指的是在CP粉聚集的小圈子裡自得其樂,比如分享兩人的互動、提出有感情的證明、創作關於他們兩人的故事、表達自己對他們的狂熱。而為什麼要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自得其樂呢?
  • 曾一果|社交媒介環境下「飯圈」文化的自我突破
    在網際網路時代,飯圈除了以「圈地自萌」的亞文化部落方式保持長時間小圈子封閉活動,還不斷突破圈層壁壘和文化邊界,以多樣的文化實踐方式參與到更廣泛的社會政治生活中,並由此拓展出新的社會身份和文化空間。飯圈的自我突破和文化出圈體現在哪些方面?
  • 圈地自萌圈的是「地球」吧?
    都說嗑cp需要圈地自萌,那麼對於馬伯騫來說圈地自萌的這個「地」就是「地球」吧?在他的宣揚下,誰不知道他在嗑石璽彤和subs的cp?為了讓大家注意到這對cp,馬伯騫就差當街大喊讓大家和他一起嗑cp了。話說,馬伯騫,嗑cp真就這麼快樂嗎?明星嗑了也上頭?
  • 馬伯騫黃子韜光明正大嗑cp,對他們而言根本不存在圈地自萌
    都說嗑cp要圈地自萌,但是我感覺對於黃子韜和馬伯騫來說,圈地自萌的「地」可能指的是「地球」,在整個地球範圍內想嗑啥cp都要大聲說出來!
  • 耽改劇《撒野》慘遭圍攻:利用耽美市場,卻否認耽美感情?
    原耽,顧名思義原創耽美,原創耽美小說是我國網絡文學的一個大分支,並且隨著時間其影響力日漸擴大,甚至有人說著名小說網站晉江就是靠耽美起家的。而耽改劇的含義既是耽美小說的改編劇。最初《你丫上癮了》改編成電視劇《上癮》收到不俗的反響,這個時候整個電視劇市場還沒有意識到耽美自帶的流量足以支撐完整的產業鏈,直到18年夏天,耽改劇《鎮魂》大爆,一瞬間沒看過原著的也來自稱鎮魂女孩,這部劇不僅帶火了「兄弟情」這個說法,還讓朱一龍、白宇兩位主演一夜爆紅。
  • 微博全面封殺耽美,戰慄的亞文化失掉了從未有過的未來
    從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對同性戀題材電影半遮半掩的排斥,到耽美掃文號@紫色熄滅封號尚被大家討論是否為孤例,再到如今微博對耽美內容集中清理,將其與色情暴力畫上等號,這一輪對耽美文化的強勢監管,算是正式浮出水面。在此次微博拿出「有力舉措」後,想必包括貼吧、網盤、視頻網站在內的主流社區、流媒體平臺都會跟進。
  • 《中國新說唱》2019:說唱音樂從圈地自萌到百花齊放
    2017年,《中國有嘻哈》橫空出世,將原本處於小圈層的說唱文化帶到公眾面前,rapper們自我又張揚的態度和音樂令人耳目一新,成為當年最火爆的綜藝節目。2018年,《中國新說唱》更多維展現rapper群像。而到今年,陳偉認為壓力不在於市場環境或是內容製作。他認為,最大的競爭點在於用戶娛樂時間的分配,用優質的內容讓用戶在每天有限的娛樂時間內選擇自己的節目。
  • 打破「圈地自萌」,文學內部對話的可能與限度在哪裡?
    之所以要推動不同文學圈層的對話,是基於近20年來的媒體革命並沒有帶來文學的『越界』和激活,反而讓各圈層沉溺於『圈地自萌』。科幻文學、網絡文學、影視文學、傳統的期刊文學都有自己的小圈子,不同的文學圈很少對話。」他把這場論壇理解為每個人都從自己的部落出發,傳遞出自己部落的信息,一點點地打破「圈地自萌」的幻覺。論壇現場。如果文學圈也有鄙視鏈「傳統純文學對網絡文學的輕視是肯定存在的。
  • 以泰劇《假偶天成》為例——耽美亞文化背後可能藏著青年人的焦慮
    耽美劇《假偶天成》的熱播,又一次引發腐女們的蠢蠢欲動的愛「美」之心。劇中以白色為主的泰式小清新畫風,視覺上令女孩兒們沉浸在純美的愛情裡。兩位男主不失男性之美的外貌,且各具特色的性格讓女性觀眾在其中各有所愛的欣賞也是特色之一。劇中延續了瑣碎的生活小事是感情最好滋養劑的特色,將「我喜歡的不是性別,而是你」這一主題娓娓訴說著......
  • 《我的英雄學院》沒有涼透,風波慢慢褪去,粉絲開始圈地自萌
    當我打開微博,搜索《我的英雄學院》,彈出來的第一條信息就是宣傳「我的英雄學院22文化祭」的先行圖。從評論中,我發現所有的評論都是支持性評論,可見,《我的英雄學院》的粉絲群眾依然很龐大。然而,一條反駁性的言論都沒有,這倒是讓人有點懷疑。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我的英雄學院》的粉絲們已經開始圈地自萌,畢竟風波幾乎算是過去了。
  • 鬼滅之刃雷人的CP組合,圈地自萌是對作品的尊重
    但是,凡事講究度,圈地自萌的嗑,沒有人會反對你。但是明顯站官配CP的人群裡,標明自己的奇怪組合,就不要怪他人指責。借用郭德綱說過的一話:「你不吃辣還到人家四川火鍋店門口罵街,那人家還不得抽你。」再有,在明顯有不符合故事背景的雷人CP,儘量還是不要再社交平臺之中瘋狂刷,避免產生衝突。
  • 王一博粉絲佛系追星「圈地自萌」,進退有度更有「路人緣」
    而他的粉絲們也』圈地自萌『。王一博家的粉絲很多自稱「媽媽粉」,「姐姐粉」安安靜靜的不爭不吵,總是用長輩式的問候關愛王一博。這可能就是』耿直『boy的優勢吧。王一博也曾『耿直』地對粉絲說:「不要因為只喜歡他,就忘記過好自己的生活,忘記找男朋友。」雖然時刻強調粉絲理智追星,但對待大家並不冷漠。
  • 圈地自萌被打破,肖戰粉絲有話說
    所有兩個人相關的信息,也都是cp粉圈地自萌來回剪輯的「老料」。22日晚,肖戰與王一博在拍攝《陳情令》的新物料在網絡曝光,該話題還登上了熱搜引發熱議。03博君一肖舞cp:一拉一踩吃紅利,抓住肖戰不撒手【博君一肖】比較理智的CP粉早已表態,圈地自萌並且不賣腐
  • 看琉璃中昊辰師兄劉學義,如何圈地自萌可鹽可甜
    劉學義天帝傳天帝傳中展現了自己圈地自萌的本質,動不動就抱人大腿,自戀的覺得全世界的異性都暗戀他,用實力為觀眾詮釋了有史以來最倒黴的天帝是一個怎麼樣的模樣
  • 4天前,哆啦A夢同人傳遍微博和QQ空間,這是「圈地自萌」嗎
    看到這種情況時,就有網友開始發問:這是「圈地自萌」嗎。總結。其實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這也側面證明了我們現在的網絡管理仍然是不夠完善的,以至於這一類人群還是會尋找各種方法鑽空子。
  • 次元壁難破,寧願圈地自萌
    從一個詞就可以看出來,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這些是很多人喜歡圈地自萌,不喜歡三次元和二次元聯繫的原因之一。聽完這些答案之後,你會對炮姐有新的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