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為何裝傻的紀王爺是最厲害的玩家?這三個細節有深意!

2021-01-12 羅小可I

文/羅小可

說到「大智若愚」這個詞,用來形容《琅琊榜》中裝傻的紀王爺最貼切了。他的智計不在男主角梅長蘇之下,卻是全劇中隱藏最深的玩家。

演員胡歌用精湛的演技成就了梅長蘇的絕世風華,而寧文彤卻將紀王爺深藏不露的智慧詮釋得淋漓盡致。

《琅琊榜》中紀王爺是梁帝的親弟弟,卻極善於偽裝自己,看上去傻傻的,其實是一個洞察全局的高手。

紀王爺明明是離權力中心最近的人物,然而卻沒有被梁帝多疑的性格忌憚和打壓,憑藉的就是大智若愚的智慧。

作為一個最會隱藏高深莫測的角色,紀王爺深知林燮和林殊赤焰軍的覆滅,並不只是謝玉和夏江勾結陷害的結果,更是因為梁帝的授意和猜疑。

但他只是按兵不動,靜觀全局的動態,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一個還原事實真相的最佳節點。

在梅長蘇沒有開啟復仇之路,浴火重生歸來之前,紀王爺把自己偽裝成為一個不問朝堂,附庸風雅的風流王爺。

他喜歡和豫津一起去宮羽姑娘的妙音坊聽曲,更多時候還是梁帝形同虛設的參謀,是一個游離在權力之外的閒雲野鶴。

但是,《琅琊榜》中紀王爺才是當之無愧的高級玩家,更是一個深諳人性和世故的高手。

他的高明之處,在於深諳韜光養晦的道理。連祁王的遺腹子蕭庭生也是紀王爺用盡全力幫助保全下來的。

裝傻,從來都是紀王爺的最高境界,而不動聲色大智若愚才是他的硬實力。

紀王爺明知太子蕭景宣和譽王蕭景桓為了儲君之位爭得頭破血流,自己卻安然無恙,不支持任何一方的勢力,安安穩穩地過了幾十年,足見他的智慧和格局。

雖然紀王爺並沒有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身份,卻總共幫了他三次忙,而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洩露出他早已知曉其中的布局。

他對梅長蘇說:「我萬事是對心不對人」。

這三個細節,是紀王爺不動聲色在幫助梅長蘇攪弄風雲,更是輔助靖王重振朝綱,剷除對手的開始。

一是何文新殺人現場的目擊證人,二是親眼看見懸鏡司夏冬轉移人犯,三是在蒞陽長公主公主大殿陳詞後,支持重審赤焰案。

而這三個核心轉折點,首先削弱了太子的勢力,同時打擊了譽王和夏江,最後達到了梅長蘇的終極目的,用無形化有形,可謂是險象環生,舉足輕重。

總而言之,紀王爺做人做事的智慧裡,藏著一個偌大的智慧,那就是很多時候表面上的無用,其實是最有用的。

大智若愚的智慧,也是一種行走世間的鎧甲和武器。

註明:文章原創,抄襲必究。

各位親們,你們如何看待胡歌、劉濤、宇文彤主演電視劇《琅琊榜》呢?歡迎留言!

作者:羅小可,一個嫁到臺灣的媽媽,寫在臺灣的一切,執迷於各類影評劇評。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中紀王爺看似懶散、實則有大智慧
    都說《琅琊榜》中沒有配角,每一個角色都具有鮮明的特點,梅長蘇的智慧,靖王的耿直、言侯爺洞察人性的本領朝中無人能敵,但是往往有一些經常不露面的角色容易被我們忽略,那就咱們的這位紀王爺,看似懶散,實則有大智慧。
  • 《琅琊榜》紀王爺:知道如何假裝困惑是生活的大智慧
    假裝困惑是東明一生的大智慧在《琅琊榜》,紀王爺是一個小角色,只有幾個部分,表面上看,他看起來胖乎乎的,傻乎乎的,他無視政府,只愛風花雪月。事實上他是一個高智商的人,知道如何在爾虞我詐的鬥爭中拯救自己。他的每一個劇本都在梅長蘇設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還記得《琅琊榜》中的紀王嗎?他現在長這樣
    還記得《琅琊榜》中的紀王嗎?作為皇上的親弟弟,他親眼見證了梁帝如何謀得皇位,心狠手辣的對待身邊的人所以他整日沉迷於風花雪月,懶散度日、平庸、膽怯其實是他的保護傘梁帝生性多疑,紀王本來對皇位最有威脅卻能受到信任和厚待實屬不易
  • 《琅琊榜》裡隱藏的五個厲害角色,言豫津第五,第一名藏得最深
    《琅琊榜》算是近幾年難得的良心劇,劇情嚴謹緊湊,角色性格鮮明。今天小編不談梅長蘇、靖王、譽王、靜妃這些主角,而是來說說《琅琊榜》劇情裡沒有刻意著墨,但仔細推敲卻能發現他們隱藏實力不可小覷的幾個厲害角色。
  • 《琅琊榜》:不到結局,你就不知道紀王有多聰明
    《琅琊榜》中,梁帝召見紀王,暗示有意將東宮之位傳給景琰。紀王走出宮殿,腳步緩頓,喃喃自語道:「原來這天下,最終是他的。」身後突然傳來語聲:「紀王殿下有這番感慨,是想到了當年的皇長子嗎?「紀王一驚回首,看到這位麒麟才子出現在他身旁。
  • 《琅琊榜》之紀王——知音知畫,詩酒風流的明白人
    紀王爺擁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梁帝最小的弟弟,對皇位沒有威脅,受到了皇兄更多的恩寵。但是紀王爺更懂得自保之道,不問朝政,流連於風花雪月之中。我特別注意了一下紀王的眼睛,雖然眼睛很小,但是在眼神的閃爍間,能感覺得到紀王對事情的來龍去脈瞭然於胸。
  • 《琅琊榜》最納悶的演員,導演孔笙親自邀請出演,卻不給他看劇本
    如果你看過《琅琊榜》這部電視劇的話,你就知道劇中要數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可能並不是胡歌飾演的梅長蘇,也是不是靖王的扮演者王凱,而是一個在劇中出場次數並不多,甚至有些默默無聞的角色,但他才是劇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這個角色便是紀王爺,想必大家不會陌生吧!
  • 琅琊榜之難得糊塗的紀王
    琅琊榜裡有一位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王爺,平常出入於酒肆茶館之間,喜愛音律琴譜。他就是劇中最佳助攻紀王。紀王是劇中活得最為明白通透的人。他悄無聲息救下了祁王的遺腹子庭生。庭生自小在掖幽庭長大受太監欺凌。梅長蘇第一次在宮廷中見到了他,祁王的影子在庭生身上暴露無疑,這才有了後來梅長蘇改變主意,利用戰勝百裡奇這個機會光明正大的將庭生解救出來。從太監訓斥庭生的話語中我們聽出靖王對於庭生的幫助不少,那個時候的靖王自身不得寵,所以太監們哪怕知道靖王照拂照樣還是打罵庭生,正是因為這樣庭生才沒得以受到別人的重視,才得以生存。
  • 電視劇《琅琊榜》中的人物智商排名——梅長蘇排第三都勉強
    琅琊榜看過很多網友總結出來的電視劇《琅琊榜》裡的人物智商排名,幾乎無一例外的把梅長蘇列在首位,這是一種典型的以成敗論英雄的思維定式,假如能夠潛心研究劇情的話,進行相對客觀公正評價的話,便會發現,其實梅長絲的智商最多最多只能排在第三位
  • 琅琊榜:這些不起眼的細節,藏著非同尋常的秘密,很多人卻忽略了
    在古裝權謀劇《琅琊榜》裡面,有很多細節容易被人忽略,卻隱藏著非同尋常的蛛絲馬跡:梅長蘇的一句話暗藏玄機梅長蘇受蕭景睿的邀請,從廊州前往金陵城養病,先是寄居在蕭景睿的家裡:寧國侯府的雪廬之中。細細想來,梅長蘇說出的每一句話都不是廢話,背後暗含深意,對於嗅覺靈敏的懸鏡司掌鏡使來說,無異於就是一條有價值的情報線索。甚至,我們還可以大膽猜想,照殿紅這種酒之所以出現在喬遷宴會的酒桌上,就是梅長蘇特意為蕭景睿準備的。
  • 《琅琊榜》:梅長蘇設計救衛崢案中,為何把寶壓在了紀王身上?
    《琅琊榜》無疑是近年來權謀劇的巔峰之作,劇中精彩之處數不勝數,對於誰是最有智慧的人也各持己見。除了梅長蘇之外,有人說靜妃,有人說高湛,紀王爺也榜上有名,今天來分析梅長蘇救衛崢一案中,為什麼衛崢在陋巷中要讓紀王看到,而且必須是紀王。
  • 《琅琊榜》同樣是大智若愚的人,紀王和蒙摯誰才是智商墊底?
    《琅琊榜》中,有智商超高的主角,自然也有憨憨傻傻的配角。紀王和蒙摯雖然不是傻子,但卻屬於同一種類型,都是大智若愚的人。那麼,這兩人誰才是智商墊底的那位呢? 先來看看蒙摯。蒙摯曾是赤焰軍中的一員,後來受梁帝重用,當上了禁軍大統領的位置,掌管京都五萬禁軍。
  • 就算是《琅琊榜》十級學者也不見得能回答上來的三個問題!
    要說這幾年的好劇,正午陽光的《琅琊榜》一定得有名字,劇中人物形象鮮明,不管是主角配角,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而且,這部劇的各情節也設置得很巧妙,所以每次去看都能發現一些之前沒有發現的東西。但是,劇中也有一些就算是《琅琊榜》十級學者也不一定能回答上的問題。
  • 琅琊榜:九安山救駕細思巨恐的細節
    再來寫一篇琅琊榜的吧,沒辦法太喜歡胡歌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真的看過《九安山救駕》這一集,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在這一集中被霓凰郡主的扛音響救夫給驚豔到了(我認識的另一個扛音響的是喬峰)。那麼這一集中的幾個細節也讓我們來剖析一下。NO.1:梁帝接兵符。
  • 《琅琊榜》為何要改靖王長蘇相認劇情
    靖王痛苦的錘擊著地面,趴在地上哭得像個孩子一樣,往昔的一切浮上心頭,難過、悔恨、心痛,也都和眼淚一起湧了出來。靜妃眼中飽含著淚水,俯下身,安撫著自己的兒子,這麼多年,他從沒有像這樣難過過。電視劇《琅琊榜》相較於原著,做過一些調整,其中最大的調整莫過于靖王和梅長蘇相認的那一刻。但是相較於原著在這個位置的深沉壓抑,電視劇版克制後的爆發更讓人淚目。
  • 琅琊榜看了十遍才發現:飛流不單是貼身侍衛,許多細節都隱藏深意
    自從《琅琊榜》過後,在許多觀眾心裡,這部劇的地位從此無劇能及。作為一部土生土長的國產劇,能拍出這樣的風格和水平,實在是不容易。作為這部劇的導演孔笙,更是高水平和敬業,無處不在的講戲,親自教群眾演員演戲,活該他拍出了這部好作品。
  • 琅琊榜中,生性多疑的譽王,為何僅憑一封信就相信自己是滑族人?
    #要說《琅琊榜》中最厲害的女人,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說是靜妃,但其實並不然,《琅琊榜中最厲害的女人,應該當屬滑族和玲瓏公主和璇璣公主。但在臨死前,她給她的兒子譽王寫下了一封信,這封信,由她的妹妹璇璣公主交給了秦般弱,而秦般弱最後又將這封信交到了譽王的手中。譽王得知自己的身世後,舉兵造反,想要謀權篡位。還好,在梅長蘇的足智多謀和靖王的英勇善戰下,譽王的詭計才沒有得逞。在電視劇中,不管是梁帝還是譽王,他們都不止一次地說過,譽王是最像梁帝的人。而梁帝最大的特點,就是生性多疑。
  • 《琅琊榜》你看過嗎,如果評價劇中的紀王這個角色呢?
    紀王,也是《琅琊榜》的智商值非常高的人。紀王不僅智商高,情商更高!否則他也不能生存吧!大梁皇帝,不僅薄情,還是多疑。紀王能夠安穩一生,正是他看透了皇權爭鬥無情,也懂如何明哲保身。所以紀王把自己的人設定義為不愛權利,只懂風花雪月,啥也不過問的王爺!
  • 《琅琊榜》:快來、快來數一數,結局時有多少人知道了林殊身份?
    (下文提及的角色,只局限在京都之人,而不包含琅琊閣、江左盟等本就知曉梅長蘇真實身份之人;另《琅琊榜》雖然看了三遍,但細節記憶依舊可能會有偏差,若有遺漏之人,還望諸位海涵。)最慈小姨靜妃,靜妃究竟更愛景琰還是更愛小殊,這是一個難以有答案的問題,於人母者自然更愛子嗣,但靜妃在整部《琅琊榜》中的表現又總是讓我們不斷感慨「景琰莫不是抱得?」。
  • 《琅琊榜》:林燮的作死告訴你,為何越有才華的人越要懂得低調?
    在這樣盤綜複雜的皇權關係下,林燮功高震主,重溫《琅琊榜》的時候發現,即使不是因為謝玉和夏江的勾結和挑撥離間,梁帝依然會打壓林燮。在大結局裡,梅長蘇跟梁帝攤牌,坦言父親忠心耿耿為何最後落得如此下場,跟隨梁帝出生入死多年換來的卻是背叛和算計,梁帝的這句話是重點:「林燮卻跟我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