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不到結局,你就不知道紀王有多聰明

2020-12-23 時差感娛樂

《琅琊榜》中,梁帝召見紀王,暗示有意將東宮之位傳給景琰。

紀王走出宮殿,腳步緩頓,喃喃自語道:「原來這天下,最終是他的。」

身後突然傳來語聲:「紀王殿下有這番感慨,是想到了當年的皇長子嗎?「

紀王一驚回首,看到這位麒麟才子出現在他身旁。

二人寒暄了幾句,梅長蘇終於道出前來搭話的目的:「靖王殿下一直想找機會謝謝王爺,只是波亂紛紛,找不到機會罷了。

紀王笑道:

謝我什麼呀,我萬事是對心不對人。即便是我說出來的,也必是我眼中所見的,有什麼可謝的。」

紀王以為梅長蘇說的是作證夏冬的事,卻不料梅長蘇拱手躬身道:

靖王要多謝王爺當年救了庭生,若不是王爺留了一點慈念,大義援手,庭生根本不可能活在人間。」

紀王臉上的笑容漸漸淡去,他拍了拍梅長蘇的肩膀,說:

如此說來,就更不用謝了。大家原本是一家人,誰跟誰又不是骨肉呢?」

說罷,紀王轉身離去,只留下了一個袖袍翩飛的背影。

@時差感娛樂 想說,《琅琊榜》直到尾聲,才看出來紀王不是一個心思簡單的閒散王爺。

第一點,紀王對這朝堂中的局勢看的很清楚。

梅長蘇之前在明面上一直是譽王的人,但紀王一見梅長蘇便說:這天下都是他的,那這個可得天下的麒麟才子自然也是他的了。

連言侯都是梅長蘇親自點明他才恍然大悟的,而紀王很輕易地就猜出了靖王最近志得意滿的背後種種都是梅長蘇的手筆。

這絕對不是一個對朝堂不聞不問的王爺所有的眼界和心思。

第二點是紀王竟然知道他所見的夏冬轉移衛錚,是言豫津在利用他作偽證,為紀王開脫,也猜到了這是梅長蘇聯合夏冬為夏江下的套。

以夏江的智商和玄鏡司的謹慎,是不可能讓夏冬這樣輕易地暴露行蹤,而又恰好被他親眼目睹。

而他明知此事有蹊蹺,依然願意做這盤棋裡的一枚棋子,將自己眼見的東西進宮告訴梁帝。既無愧於心,又甘願幫靖王這樣一個忙,顯然也清楚這樣一件事會對夏江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他幫靖王,又不站隊靖王。

靖王日後繼承大統,絕對會記住他昔日恩情。

萬一併非靖王登基,這件事又和他有什麼關係呢?

最令人震驚的一點是從梅長蘇口中得知,庭生竟然是紀王所救。

可以猜測,紀王曾經也是非常欣賞祁王的。祁王遭難後,他並沒有貿然行事,因為他了解梁帝決心已下,他不會像靖王一樣莽撞地為祁王鳴冤。

可他也沒有置身事外,他竟然能在朝野上下都盯著赤焰案的時候,救下了祁王的遺腹子!

這麼多年他也是韜光養晦,直到蒞陽在朝堂之上揭開此事,不涉政事的他再也不圓滑中立,而是擲地有聲地請願重審赤焰舊案,做了他能做的最後一件事。

《琅琊榜》中的聰明人都是對梁帝的心理揣摩的很透徹的。紀王作為梁帝的弟弟,自然有他的處世之道。

對紀王來說,梁帝需要他遊手好閒,他就整日貪歡享樂,遠離權力爭鬥,扮演好一個閒散王爺的角色。

只有這樣,他才是無害的,才不會威脅到梁帝的皇位。

他在多疑成性的梁帝眼中甚至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

可他身在皇家,目睹了梁帝如何謀得皇位,看盡了朝堂鬥爭,悟透了皇權的殘酷無情,怎麼會真的什麼都不懂。

劇中的紀王大腹便便,一雙小眼睛總是微眯成縫,一副懶散姿態。有些時候還瑟縮著脖子,微皺眉頭,一副膽小怕事的模樣。

但就是這樣的平庸、膽怯是他最大的保護傘。

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

紀王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怎樣明哲保身,也知道怎樣才能活得瀟灑快樂。

做個糊塗的明白人沒什麼不好。

你喜歡劇中大智若愚的紀王嗎?

——————————————

好的作品常看常新,我是@時差感娛樂 希望和你一起重溫經典影視,歡迎留言、點讚和關注。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之紀王——知音知畫,詩酒風流的明白人
    在衛錚案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豫津把紀王帶到宮羽處,讓紀王看到了夏冬劫持衛錚的事實,才有了後來進宮向皇帝說明情況,通過指證夏冬,引起梁帝對懸鏡司的懷疑,進而查封懸鏡司,完美的解決了夏江這個靖王上位最大的攔路虎。以紀王的聰明,不會看不出這是個局,但是他依然按照設局人的想法去做。所以這紀王的立場就很值得深究了。靖王獲封太子後,一大批的老人對朝局重拾信心。
  • 《琅琊榜》:大智若愚才能獨善其身,而紀王就是這樣一個人
    《琅琊榜》:大智若愚才能獨善其身,而紀王就是這樣一個人《琅琊榜》中很多配角都是戲份不多,但是很多人都是極為重要的,而且《琅琊榜》裡每個演員都是有靈魂的,很多角色雖然是配角,但是演員們都用自己的演技徵服了大眾,而且這部劇不管是從劇情,劇中禮儀,調色,音樂或者是從演員的演技上,都讓這部劇成為了國產劇裡的經典劇目,而小編看這部劇時,也看到了很多配角的精湛演技,今天來給大家說說其中一個配角
  • 琅琊榜之難得糊塗的紀王
    琅琊榜裡有一位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王爺,平常出入於酒肆茶館之間,喜愛音律琴譜。他就是劇中最佳助攻紀王。紀王是劇中活得最為明白通透的人。他悄無聲息救下了祁王的遺腹子庭生。庭生自小在掖幽庭長大受太監欺凌。梅長蘇第一次在宮廷中見到了他,祁王的影子在庭生身上暴露無疑,這才有了後來梅長蘇改變主意,利用戰勝百裡奇這個機會光明正大的將庭生解救出來。從太監訓斥庭生的話語中我們聽出靖王對於庭生的幫助不少,那個時候的靖王自身不得寵,所以太監們哪怕知道靖王照拂照樣還是打罵庭生,正是因為這樣庭生才沒得以受到別人的重視,才得以生存。
  • 《琅琊榜》中的紀王是個什麼樣的人?該如何評價他呢?
    說起來梁帝蕭選對紀王的能力,包括大智若愚的表現是清楚的。對紀王並不是完全沒有懷疑的。他也清楚紀王是明哲保身。衛崢案發,紀王為靖王作證的時候,有一個鏡頭,皇帝回過頭以懷疑的眼光看紀王,結果紀王回以一個萌萌噠的一臉無辜的表情,加上紀王勸皇帝「皇兄,說好的不生氣的啊!」其實是暖到梁帝心裡去了。
  • 《琅琊榜》紀王爺:知道如何假裝困惑是生活的大智慧
    假裝困惑是東明一生的大智慧在《琅琊榜》,紀王爺是一個小角色,只有幾個部分,表面上看,他看起來胖乎乎的,傻乎乎的,他無視政府,只愛風花雪月。事實上他是一個高智商的人,知道如何在爾虞我詐的鬥爭中拯救自己。他的每一個劇本都在梅長蘇設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琅琊榜》你看過嗎,如果評價劇中的紀王這個角色呢?
    紀王,也是《琅琊榜》的智商值非常高的人。紀王不僅智商高,情商更高!否則他也不能生存吧!大梁皇帝,不僅薄情,還是多疑。紀王能夠安穩一生,正是他看透了皇權爭鬥無情,也懂如何明哲保身。所以紀王把自己的人設定義為不愛權利,只懂風花雪月,啥也不過問的王爺!
  • 《琅琊榜》同樣是大智若愚的人,紀王和蒙摯誰才是智商墊底?
    《琅琊榜》中,有智商超高的主角,自然也有憨憨傻傻的配角。紀王和蒙摯雖然不是傻子,但卻屬於同一種類型,都是大智若愚的人。那麼,這兩人誰才是智商墊底的那位呢? 先來看看蒙摯。蒙摯曾是赤焰軍中的一員,後來受梁帝重用,當上了禁軍大統領的位置,掌管京都五萬禁軍。
  • 《琅琊榜》整日吃喝玩樂的紀王,是真呆傻還是大智若愚呢?
    《琅琊榜》中有很多人物,看起來不起眼,實則背後有著極深的智謀,紀王就是首當其衝。初始我們看到紀王,傻傻呆呆,又懵懵懂懂,看起來就不是很聰明,以他的身份將會是最好的一枚棋子。琅琊榜之中,若論活得最清晰明白的人,那便是是紀王,他年少時也算得上聰明英才,可長大後卻變成沉迷於曲樂之道,荒誕不羈,不問朝政之人。
  • 《琅琊榜》整日吃喝玩樂的紀王,是真呆傻還是大智若愚呢?
    《琅琊榜》中有很多人物,看起來不起眼,實則背後有著極深的智謀,紀王就是首當其衝。初始我們看到紀王,傻傻呆呆,又懵懵懂懂,看起來就不是很聰明,以他的身份將會是最好的一枚棋子。可紀王與當朝梁帝,明明是最大的皇位競爭對手,但從劇中,梁帝對紀王就如同一個關愛弟弟的兄長一樣,與其開玩笑,又互相調侃,這足以證明紀王絕非表面上那麼簡單。
  • 《琅琊榜》中紀王爺看似懶散、實則有大智慧
    都說《琅琊榜》中沒有配角,每一個角色都具有鮮明的特點,梅長蘇的智慧,靖王的耿直、言侯爺洞察人性的本領朝中無人能敵,但是往往有一些經常不露面的角色容易被我們忽略,那就咱們的這位紀王爺,看似懶散,實則有大智慧。
  • 還記得《琅琊榜》中的紀王嗎?他現在長這樣
    還記得《琅琊榜》中的紀王嗎?作為皇上的親弟弟,他親眼見證了梁帝如何謀得皇位,心狠手辣的對待身邊的人所以他整日沉迷於風花雪月,懶散度日、平庸、膽怯其實是他的保護傘梁帝生性多疑,紀王本來對皇位最有威脅卻能受到信任和厚待實屬不易
  • 《琅琊榜》他看似被梅長蘇利用,實際上他比梅長蘇聰明
    四刷《琅琊榜》,每次看對裡面的人物都有新的認識。琅琊榜裡的很多人物耐琢磨,看起來不起眼,稍一琢磨下就覺得戲裡還有戲。紀王便是其中之一。一開始對紀王的印象,多半都憨憨、傻傻的,還有點可愛。在《琅琊榜》裡總是被梅長蘇利用,成為乖乖聽話、達到目的的一個棋子。
  • 《琅琊榜》,聰明通透的豫津,遇事練達
    「我相信這裡面是有情義的,」「爹爹不後悔他的所作所為,卻仍感激你阻止了他!」「無論怎樣言府的平靜總算是保下來了,至於更深層次的原因,又與我有何幹呢?」「但是,唯有把握此心而已!」這是豫津在知道父親的一切後和梅長蘇的對話。
  • 《琅琊榜》:梅長蘇設計救衛崢案中,為何把寶壓在了紀王身上?
    《琅琊榜》無疑是近年來權謀劇的巔峰之作,劇中精彩之處數不勝數,對於誰是最有智慧的人也各持己見。除了梅長蘇之外,有人說靜妃,有人說高湛,紀王爺也榜上有名,今天來分析梅長蘇救衛崢一案中,為什麼衛崢在陋巷中要讓紀王看到,而且必須是紀王。
  • 琅琊榜:蕭庭生的身份除了靖王和梅長蘇知道,他是第三個知道
    兩部《琅琊榜》中都貫穿的人物並不多,蕭庭生就是其中的一個。
  • 琅琊榜:最聰明的不是梅長蘇藺晨,而是出場次數最少的他,太明白了
    琅琊榜:最聰明的不是梅長蘇藺晨,而是出場次數最少的他,太明白了 在《琅琊榜》中,大家都知道聰明的人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大家都知道的梅長蘇,可以說將很多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簡直就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任何人都不是他的對手,而藺晨和梅長蘇其實是一樣的,兩個人都是非常的聰明
  • 三刷《琅琊榜》才懂:高湛和紀王,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
    導語:看過《琅琊榜》的小夥伴們,不知是否對高湛和紀王還有印象的,兩人在劇中的戲份不多,每次的出場也都給人唯唯諾諾,牆往那倒就往那靠的感覺,但小編因為太喜歡胡歌飾演的梅長蘇,《琅琊榜》的劇情在小編腦裡無數次上演,卻發現太監總管高湛和梁帝的弟弟紀王才是最大的贏家,兩人的智慧與主角梅長蘇有過之無不及
  • 《琅琊榜》:快來、快來數一數,結局時有多少人知道了林殊身份?
    (下文提及的角色,只局限在京都之人,而不包含琅琊閣、江左盟等本就知曉梅長蘇真實身份之人;另《琅琊榜》雖然看了三遍,但細節記憶依舊可能會有偏差,若有遺漏之人,還望諸位海涵。)梅長蘇來京之前或許想過一萬次與霓凰重逢的場景,也在心裡盤算過一萬次到底該不該對霓凰坦誠身份,但是他終究會發現,那一刻真的來了時,再多的也抵不住霓凰的一滴淚。
  • 《琅琊榜》梁帝|景睿|豫津|言侯|紀王|高湛,配角全員驚喜
    言豫津雖然貴為言侯嫡子,但卻因為父親不愛母親,自己的出生也就僅僅成了繼承血脈的產物。表面的喜,內心的悲。為啥愛熱鬧愛玩沒個正形兒,不過是因為回到家裡就等於遠離這個世界了,他不快樂,所以才想給大家帶去快樂,他太孤獨,所以才不想讓別人跟他孤獨,劇情前半段,別人回家都是溫馨舒適的,他估計一想到回家,心裡就很難受吧。
  • 琅琊榜播完了, 你失戀了嗎?還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
    琅琊榜播完了,你每天還在想蘇兄(酥胸)嗎?你每天還在想靖王、飛流、萌大將軍、琅琊鴿主嗎?你是不是感覺像是失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