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整日吃喝玩樂的紀王,是真呆傻還是大智若愚呢?

2020-09-05 影評時光機

《琅琊榜》中有很多人物,看起來不起眼,實則背後有著極深的智謀,紀王就是首當其衝。初始我們看到紀王,傻傻呆呆,又懵懵懂懂,看起來就不是很聰明,以他的身份將會是最好的一枚棋子。

可紀王與當朝梁帝,明明是最大的皇位競爭對手,但從劇中,梁帝對紀王就如同一個關愛弟弟的兄長一樣,與其開玩笑,又互相調侃,這足以證明紀王絕非表面上那麼簡單。

梁帝,是個猜疑心非常重的人,因懷疑林燮就在背後策劃了赤焰謀逆之案,可卻對這個明明應該是皇位最大競爭者的紀王,頗為信任,那麼如何評價紀王呢?

01:紀王有著自己的生存之道,荒誕平庸反而是存活的必要條件

琅琊榜之中,若論活得最清晰明白的人,那便是是紀王,他年少時也算得上聰明英才,可長大後卻變成沉迷於曲樂之道,荒誕不羈,不問朝政之人。

之於皇上來說,閒散荒唐的紀王,是自己最為信任的人。

紀王早就清晰地看透了自己的地位,他是皇弟,也僅僅只是個弟弟。

梁帝對於權力的欲望和內心的猜忌,紀王若想要存活,必然不能夠過分聰慧。所以紀王在梁帝即位後,便迅速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庸碌無為,得皇上偏愛,在大梁朝廷,雖無過大權勢,卻也無人敢欺壓。

作為皇子,只有兩種可能,其一是爭奪帝位,其二是碌碌無為的過一生。梁帝能夠成功登位,是在刀光劍影中拼搏出來,有多少皇子命喪於帝王之爭中。

赤焰一案發生後,我們所看到的梁帝猜忌心重,又無帝王之能。可當年被言闕和林燮擁護上位,還是皇子的梁帝,是一個真正有謀略,又賢良的人。

紀王既然無爭奪帝王的野心,那他必然要選擇一個保全自己的辦法,面對梁帝,他清晰地知道什麼事情,是他可以做的,什麼是他必須要避諱的,活得瀟灑又肆意,這又何其不是一種幸福的人生。

02:紀王為梅長蘇的謀劃助力頗多

紀王,看似是梅長蘇一顆有用的棋子,可梅長蘇在背後的謀劃,他都清楚。庭生,是祁王的兒子,當初赤焰一案,無人敢為祁王府出頭,可紀王卻在私下保下了庭生,可見紀王的胸襟和勇氣。

梅長蘇的種種謀劃中,紀王都是其中的見證人。衛崢一事,夏江被處理,紀王是最關鍵的一環,梅長蘇設計將其當作一個完美的證人。在梅長蘇的計謀下,由言豫津帶往前去宮羽住所的紀王爺,看到夏冬劫持衛崢,選擇向梁帝表明情況。

言談中一直引導梁帝,使得梁帝覺得夏江和懸鏡司圖謀不軌,夏江就這麼從高高在上的懸鏡司遵首變成了大牢中的囚犯。

本質上來說,這件事情上,梅長蘇選擇紀王是最好不過的了,若他採用另外的人,非但不會引起梁帝對夏江的猜疑,反而會加深梁帝對他人的猜忌。可紀王不一樣,紀王是梁帝最小的弟弟,用直率的語氣去訴說,並一再強調,這些事情是他親眼所見,並沒有增添任何其他描繪。

梁帝一聽紀王所言,如果說最初他對夏江只是有些懷疑,那麼現在他則是真切的猜忌夏江。對於梁帝這樣的人來說,既然有所懷疑,那麼便處理掉,勞苦功高的夏江就這麼從命運的頂端跌落到低谷,不得一個好的結果。

03:紀王是靖王登上太子之位的有力支持

九安山叛亂之後,譽王算是徹底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因靖王護駕有功,梁帝的確對他很是認可,但這種認可中依舊夾雜著懷疑。

於是,梁帝試探的問靖王,明日返還京都,是否可以,當即靖王不假思索就同意了這個決定。如果靖王在梁帝控制薄弱的九安山,向其索要儲君之位,出於安全考慮,梁帝會應允靖王,但內心對靖王的不滿和懷疑就會深深留存。

可靖王沒有選擇這麼做,他給梁帝的感覺就是一個孝順又忠君的好兒子,平定叛亂,不求一點回報。這樣的人,若是儲君,當政的皇上才會放心,梁帝是有想要立儲靖王的欲望。於是,在這個旨意頒布之前,他選擇紀王作為詢問媒介。紀王這些年雖然風流荒唐,不著邊際,但他卻是少有朝廷中從不參與黨派之爭的人,他的選擇是介於一種中立的態度去決斷。

紀王聽到梁帝試探於他儲君之位歸誰,又提及靖王,他便知道梁帝這是在他這裡尋求肯定。紀王面對這樣的問題,是絕對不能夠直接回答,他用八個字,仁孝德厚,赤誠忠勇去回答梁帝。這八個字看似只是句普通的讚美,可實則指代的不正是靖王。

梁帝為何當年對祁王忌憚,還不是他過分的搶奪梁帝的風頭,朝廷眾臣,比起信服梁帝,更加信賴祁王,這才讓梁帝動了廢除祁王,殺死親子的決定。而譽王這樣野心和欲望的皇子,梁帝則是不喜。

可靖王不一樣,他的倔強和勇猛,都是出了名的,這樣的人,之於上位者來說最適合掌控,梁帝選擇靖王成為太子也在情理之中。紀王更是為了靖王能夠順利當上太子之位,不惜藉口皇子又怎麼可能會沒有奪位的心思之言,讓梁帝徹底定下了靖王成為太子的決心。

紀王與梅長蘇的對話,則徹底暴露紀王大智若愚的事實。他所說萬事對心不對人,大家都是骨肉,一家人,都證明了對於梅長蘇的謀劃,他早有察覺。但紀王更加偏向於大梁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當年,未曾阻攔下赤焰軍和祁王的悲劇,已經是他一生的遺憾。

現在梅長蘇想要去重新整頓一個清明的朝政,紀王是支持的,於是暗中默許了梅長蘇的利用,那幾次偶然的證人難道真的僅是偶然嗎?其實不然,以紀王的聰慧,早就發現其中隱藏的端倪。

相關焦點

  • 《琅琊榜》整日吃喝玩樂的紀王,是真呆傻還是大智若愚呢?
    《琅琊榜》中有很多人物,看起來不起眼,實則背後有著極深的智謀,紀王就是首當其衝。初始我們看到紀王,傻傻呆呆,又懵懵懂懂,看起來就不是很聰明,以他的身份將會是最好的一枚棋子。可紀王與當朝梁帝,明明是最大的皇位競爭對手,但從劇中,梁帝對紀王就如同一個關愛弟弟的兄長一樣,與其開玩笑,又互相調侃,這足以證明紀王絕非表面上那麼簡單。
  • 《琅琊榜》:大智若愚才能獨善其身,而紀王就是這樣一個人
    《琅琊榜》:大智若愚才能獨善其身,而紀王就是這樣一個人《琅琊榜》中很多配角都是戲份不多,但是很多人都是極為重要的,而且《琅琊榜》裡每個演員都是有靈魂的,很多角色雖然是配角,但是演員們都用自己的演技徵服了大眾,而且這部劇不管是從劇情,劇中禮儀,調色,音樂或者是從演員的演技上,都讓這部劇成為了國產劇裡的經典劇目,而小編看這部劇時,也看到了很多配角的精湛演技,今天來給大家說說其中一個配角
  • 《琅琊榜》同樣是大智若愚的人,紀王和蒙摯誰才是智商墊底?
    《琅琊榜》中,有智商超高的主角,自然也有憨憨傻傻的配角。紀王和蒙摯雖然不是傻子,但卻屬於同一種類型,都是大智若愚的人。那麼,這兩人誰才是智商墊底的那位呢? 先來看看蒙摯。蒙摯曾是赤焰軍中的一員,後來受梁帝重用,當上了禁軍大統領的位置,掌管京都五萬禁軍。
  • 《琅琊榜》你看過嗎,如果評價劇中的紀王這個角色呢?
    紀王,也是《琅琊榜》的智商值非常高的人。紀王不僅智商高,情商更高!否則他也不能生存吧!大梁皇帝,不僅薄情,還是多疑。紀王能夠安穩一生,正是他看透了皇權爭鬥無情,也懂如何明哲保身。所以紀王把自己的人設定義為不愛權利,只懂風花雪月,啥也不過問的王爺!
  • 《琅琊榜》中的紀王是個什麼樣的人?該如何評價他呢?
    說起來梁帝蕭選對紀王的能力,包括大智若愚的表現是清楚的。對紀王並不是完全沒有懷疑的。他也清楚紀王是明哲保身。衛崢案發,紀王為靖王作證的時候,有一個鏡頭,皇帝回過頭以懷疑的眼光看紀王,結果紀王回以一個萌萌噠的一臉無辜的表情,加上紀王勸皇帝「皇兄,說好的不生氣的啊!」其實是暖到梁帝心裡去了。
  • 琅琊榜之難得糊塗的紀王
    琅琊榜裡有一位揣著明白裝糊塗的王爺,平常出入於酒肆茶館之間,喜愛音律琴譜。他就是劇中最佳助攻紀王。紀王是劇中活得最為明白通透的人。他悄無聲息救下了祁王的遺腹子庭生。庭生自小在掖幽庭長大受太監欺凌。從太監訓斥庭生的話語中我們聽出靖王對於庭生的幫助不少,那個時候的靖王自身不得寵,所以太監們哪怕知道靖王照拂照樣還是打罵庭生,正是因為這樣庭生才沒得以受到別人的重視,才得以生存。當然從梅長蘇感謝紀王能夠仗義執言為蕭景炎說公道的話同時從譽王的覆滅紀王知道已經沒有任何任可以阻擋蕭景炎的步伐。本以為梅長蘇向紀王感謝的是這事,不曾想梅長蘇感謝的是庭生一事,那個時候糊塗的紀王體現出了他的高明之處。
  • 《琅琊榜》:不到結局,你就不知道紀王有多聰明
    《琅琊榜》中,梁帝召見紀王,暗示有意將東宮之位傳給景琰。紀王走出宮殿,腳步緩頓,喃喃自語道:「原來這天下,最終是他的。」身後突然傳來語聲:「紀王殿下有這番感慨,是想到了當年的皇長子嗎?「紀王一驚回首,看到這位麒麟才子出現在他身旁。
  • 琅琊榜:明哲保身半輩子的紀王,為什麼願意為了庭生,甘冒奇險賭上後...
    導讀:紀王是梁帝的親弟弟。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劇中,除了蒙摯之外,最呆萌可愛的。他與世無爭,喜歡吟風弄月。整日沉迷於吃喝玩樂中。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在多疑的梁帝心裡,是最讓人放心的弟弟。很得梁帝的喜歡。 紀王看似整日碌碌無為,只知道吟風弄月。實際上,他是一個極頂聰明人。
  • 《琅琊榜》他看似被梅長蘇利用,實際上他比梅長蘇聰明
    四刷《琅琊榜》,每次看對裡面的人物都有新的認識。琅琊榜裡的很多人物耐琢磨,看起來不起眼,稍一琢磨下就覺得戲裡還有戲。紀王便是其中之一。一開始對紀王的印象,多半都憨憨、傻傻的,還有點可愛。在《琅琊榜》裡總是被梅長蘇利用,成為乖乖聽話、達到目的的一個棋子。
  • 琅琊榜:為何裝傻的紀王爺是最厲害的玩家?這三個細節有深意!
    文/羅小可說到「大智若愚」這個詞,用來形容《琅琊榜》中裝傻的紀王爺最貼切了。他的智計不在男主角梅長蘇之下,卻是全劇中隱藏最深的玩家。演員胡歌用精湛的演技成就了梅長蘇的絕世風華,而寧文彤卻將紀王爺深藏不露的智慧詮釋得淋漓盡致。
  • 《琅琊榜》:梅長蘇設計救衛崢案中,為何把寶壓在了紀王身上?
    《琅琊榜》無疑是近年來權謀劇的巔峰之作,劇中精彩之處數不勝數,對於誰是最有智慧的人也各持己見。除了梅長蘇之外,有人說靜妃,有人說高湛,紀王爺也榜上有名,今天來分析梅長蘇救衛崢一案中,為什麼衛崢在陋巷中要讓紀王看到,而且必須是紀王。
  • 三刷《琅琊榜》才懂:高湛和紀王,才是隱藏最深的「祁王舊人」
    導語:看過《琅琊榜》的小夥伴們,不知是否對高湛和紀王還有印象的,兩人在劇中的戲份不多,每次的出場也都給人唯唯諾諾,牆往那倒就往那靠的感覺,但小編因為太喜歡胡歌飾演的梅長蘇,《琅琊榜》的劇情在小編腦裡無數次上演,卻發現太監總管高湛和梁帝的弟弟紀王才是最大的贏家,兩人的智慧與主角梅長蘇有過之無不及
  • 《琅琊榜》紀王爺:知道如何假裝困惑是生活的大智慧
    根據海巖的同名網絡小說,《琅琊榜》是為「麒麟才子」梅長蘇的一系列鬥爭,而智博則是為糾正冤案、支持明君、振興山河而進行的一系列鬥爭。假裝困惑是東明一生的大智慧在《琅琊榜》,紀王爺是一個小角色,只有幾個部分,表面上看,他看起來胖乎乎的,傻乎乎的,他無視政府,只愛風花雪月。事實上他是一個高智商的人,知道如何在爾虞我詐的鬥爭中拯救自己。他的每一個劇本都在梅長蘇設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琅琊榜》之紀王——知音知畫,詩酒風流的明白人
    紀王爺出手救下庭生,這是最早聽到關於紀王的信息。怎麼做到的我們已經無從查證,但是能在那樣恐怖的情形下出手相幫,紀王爺還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我想是紀王察覺到了靖王要救出生在掖幽庭的祁王遺腹子,出手相助,借用別的身份,讓庭生得以在掖幽庭生存了下來。紀王和豫津是忘年交。
  • 琅琊榜:身體最弱的皇子,但他熬死了梁帝、景琰還有景琰兒子3代
    瘸子裡面挑將軍,長蘇還真不介意傷害景琰的自尊心呢。劇中,從最開始的譽王和太子平分秋色,到後來景琰上位、榮登寶座,這三位皇子是琅琊榜這齣戲的主唱。今天,我們來說說這位不起眼且身患殘疾的三皇子—蕭景亭。譽王因企圖謀逆掛掉、景琰因嘔心瀝血掛掉、太子估計是正常終老吧。然而他們最不起眼的這位兄弟愣是活到了《風起長林》裡,甚至還送走了景琰的兒子。
  • 還記得《琅琊榜》中的紀王嗎?他現在長這樣
    還記得《琅琊榜》中的紀王嗎?作為皇上的親弟弟,他親眼見證了梁帝如何謀得皇位,心狠手辣的對待身邊的人所以他整日沉迷於風花雪月,懶散度日、平庸、膽怯其實是他的保護傘梁帝生性多疑,紀王本來對皇位最有威脅卻能受到信任和厚待實屬不易
  • 接連合作成龍周星馳兩大巨星,艾倫是傻人有傻福,還是大智若愚?
    ,還是大智若愚?】要知道《美人魚》的導演可是喜劇之王周星馳,當年《美人魚》的男主角可是金雞獎影帝鄧超,當年《美人魚》可是中國影史第一部30億票房大片啊!他是傻人有傻福,還是大智若愚呢?而是大智若愚;但因為他舞臺和銀幕形象確實傻,所以他又是傻人有傻福
  • 琅琊榜:祁王遭滅門,庭生卻在掖幽庭出生,你看紀王偷偷做了啥?
    當年摻和這件事之人——就有紀王:梅長蘇曾經偷偷謝過紀王,為庭生道謝,紀王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誰和誰不都是骨肉至親嗎?的確,按照血緣上來講,紀王也算是祁王的叔父,當年,又何嘗沒有對這位少年寄予厚望,紀王雖然裝傻,但是心裡清楚,祁王案件一定是有冤情的,於是,在庭生這件事情上,他偷梁換柱,協助祁王妃抹掉了那位侍妾在祁王府邸的案碟。
  • 《琅琊榜》角色智商排名
    靜妃,第一位未見梅長蘇本人就憑一本書判斷林殊身份的人,可以說心思縝密了,還有後來的設局引宮女小新暴露,智商外掛開得高明隱晦啊。高湛,伴君如伴虎,龍顏大怒時都巧妙的解決很多困境,最後一集中的在這宮牆之中風從未停過更是顯出非一般的睿智。
  • 琅琊榜:全劇智商最高的人,不是梅長蘇更不是靜妃,而是他!
    導語:琅琊榜全劇智商最高的人,不是梅長蘇更不是靜妃,而是他!大家好,我是各位可愛的小編阿月。今天我們接著說《琅琊榜》這部電視劇,這部劇由胡歌、王凱和劉濤主演,後面還有一眾實力派的演員配戲,加上幕後導演以及優良的製作團隊使這部劇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