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彭場鎮,這個12萬人口的小鎮,聚集了300多家無紡布工廠,疫情期間,湖北省80%的醫療防護製品在這裡生產。隨著疫情的好轉,這個「無紡布小鎮」也在悄然醞釀一場新的蝶變。
「很明顯的,可以過來看一下,噴進去的水全部被這層布所吸收,我們以後對口罩的品質要求全部提升到這種上面去。」
在仙桃市彭場鎮的一家小型口罩企業,負責人用一個小實驗開啟了本周的例會。
湖北羽林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念:「疫情爆發之後,有無數家口罩企業湧向市場,這樣的話我們肯定是要以質量保證、創新來吸引我們廣大客戶。長時間去佩戴口罩會對我們皮膚造成影響,比如像長小紅疹、甚至過敏,我們採用的材料是吸水的特性,完全不會形成小水珠。」
疫情向好階段,口罩市場飽和,如何衝出重圍爭取更大市場?羽林防護公司除了升級產品,還研發新品種,這款就是企業正在研發的新型兒童口罩。
湖北羽林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念:「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推出了兒童口罩的新標,這個裡面呼吸阻力必須達到30帕以下,30帕以下是什麼概念,我們國家的醫用口罩呼吸阻力的要求是49帕以下,而我們兒童口罩要達到30帕以下,就看我們如何去攻克這個難題,這是我們需要研究討論的問題。」
疫情既是考驗,也是行業機遇。全面復甦的彭場鎮,除了在產品上轉型升級,也在謀劃整個無紡布產業的轉型升級。這家半年前員工不足200人的小工廠,通過產品結構轉型得到快速發展,預計今年的產值將超過四個億。
仙桃市譽誠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利榮:「我們以前主要是做工業防護的,產品要求的話沒有那麼高,但是從這次疫情看來,我們必須要高質量高標準地發展,我們要從醫療方向發展,我們希望我們仙桃的品牌能夠直接到國際市場上面去,不是在全中國有名我們要全世界有名,這就是我的夢想。」
周經理的夢想正在彭場鎮「非織造布特色小鎮」紮根。譽誠公司70多畝的新工廠前不久在這裡正式動工建設。今年三月,仙桃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在彭場鎮開建「非織造布特色小鎮」,打造國家應急與防護物資儲備基地、全國非織造布製品生產基地、全國非織造布原材料供應基地、國家非織造布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非織造布技術創新中心。
仙桃市經信局黨組書記王桂峰:「具體就是規劃9.3平方公裡非織造布產業園,在我們現有的醫用防護、工業防護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我們非織物產業其他領域的產品,真正把我們仙桃市打造成全球的非織造布產業龍頭基地。」
(文章來源:湖北廣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