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願稱它為最好看的武俠片《師父》一招一式重新定義「江湖」

2020-10-23 轉眼夏天成了故事


何謂江湖?

從以往的香港武俠片看來,最為流行的就是武林之間的爭奪,其人物都不失俠客的豪情、俠肝義膽,脫離不了正義的包袱,最為經典的則是為某某人尋仇的橋段。


然而,在這種劇本之下,不難看出編劇的惰性。

「惰」是因為他們純粹玩弄情緒,激起觀眾的腎上腺素,將復仇合理化,最後暴力的存在就理所當然了。


而如今,香港電影對於江湖的定義由俠客轉變成黑社會,但不變的依然是為幫主之位而衍生的風暴,但這些不過是換湯不換藥,惰性依存。

當年王家衛那部口碑參差的《東邪西毒》令部分金庸迷不能接受,因為王家衛去除了俠客刻板式的古道熱腸,取而代之的是人與人之前的情感糾結或矛盾,賦予江湖另一個定義。


武俠片肯定無法不提徐克,從他作品中發現他的「江湖」是創作者的內心對話。他電影對江湖的定義不斷尋求突破,他的江湖彷彿是跟著時代和個人內心轉變而形成的,但水平總是不穩定。


對江湖的不同詮釋

然而,《師父》的出現,是我近年來看過最精彩的武術片,導演徐皓峰(原名徐浩峰)對江湖的詮釋充滿深度及高度的眼界,而眼界造就了境界,此片風格化的意境充滿著武術的智慧。


近年來最風靡的武術片肯定是《葉問》系列,但這系列依然逃不出我以上所說的編劇惰性,問題依舊。

《師父》打的也是詠春拳,但更注重兵器上的決鬥。


故事講述廖凡飾演的陳識為了在天津開武館,必須接受當地的武師挑戰,於是他收留了一位當地武師做他徒弟,利用他去踢館,當徒弟衝破了重重挑戰後,隨即掀起了武林界的血雨腥風。

當地武師們為保地位,不止將陳識的徒弟殺了,對陳識更是趕盡殺絕,最終陳識落跑、武師們勝之不武。


一個更寫實、帶有現代社會觀的江湖,不是傳說,也不遙遠。

徐皓峰敘述的江湖是人性、是階級,也是你我的江湖,是大獨裁者世界的江湖。


「師父」一詞在國人的傳統思維裡,原本應該是才德兼備的人,但徐皓峰則將師父刻畫得更人性化,他最後為死去的徒弟報仇,就猶如師父已在現代社會逐漸被淘汰,剩下的只有城府深密。

武術設計對白精簡

《師父》不管在武術設計、對白、語氣,還有剪輯及配樂等都利落精簡。

在武術上,他沒有飛簷走壁,沒有大戰300回,只有一招一式就分勝負、甚至生死。



在語氣上,不管任何一個角色都不流露過多的情緒,大家都是以同一種音調說話,幾乎沒有語助詞,以冷峻的演技來突顯江湖的冷酷和險惡狡猾。

剪輯方面快而精華,比武之時,只有音效,沒有音樂,配樂都在決戰前或後才出現,而且調子是充滿著西洋風味的戲劇曲風電音​。


無論是在動作或表演、以及音樂的視聽覺上,都令人驚豔,明顯看得出,導演並不濫用音樂來煽動觀眾的情緒,而是一種創作者的態度。

其中有一場戲,廖凡飾演的陳識決鬥到一半,在等待下一位決鬥者的時刻,他冷靜地蹲下綁鞋帶,綁好後就起身繼續決戰。


這設計非常精彩,他利用了當時的緊繃氛圍去做一些很細微的瑣事,如此簡單的動作,卻讓觀眾感受到這人物的氣勢和深厚的功力。

人物出場不依賴音效

看回其他武俠片甚至動作片,為了讓觀眾知道這號人物很厲害,不外乎就是靠音樂和特寫拳頭、手掌之類的,再不然就是靠身高、身材搭配空手擊破玻璃的設計,已被公式化得很表面。


在愛情上,徐皓峰不多花時間在夜晚看星星這些通俗橋段,而是陳識手拿六點半棍與女主角坐在長凳上,一邊向她敘述他的往事,一邊對抗​​敵人,卻呈現了另一種浪漫的姿態。


影片的最後一戰是陳識一人過關斬將,直到打敗最後一位對手(其中一位對決者是昔日當紅武打明星陳觀泰),不難看出徐皓峰利用這橋段向李小龍的《死亡遊戲》致敬。


徐皓峰是導演也是​​武術指導,同時也是作家,《師父》正是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

雖然未看過他之前的作品,不過以《師父》的水平來看,他是我近年來覺得最懂得拍武術電影的人。

相關焦點

  • 它才是近年來最被低估的武俠片
    一夥控制武林的黑石團夥、兩個相愛相殺的苦命戀人、兩具經過古代整容的陌生面孔,在溼潤的江南小鎮與昏暗的靜謐夜空下牽引了整個劇情的走向。我再問你,這樣不拘一格的武俠電影你會看嗎?可能吧,你定會說,有時間我就去看。
  • 中國往後十年的武俠片,就看他的
    武俠終究靠一招一式打出來的,以一敵十,以一敵百,但不可能一個人對抗百萬雄師,沒有哪個作者敢這麼寫。但魔法可以。滅霸的一個響指,就可以讓一半人類灰飛煙滅。有人稱他為當今武俠第一人。被王家衛、陳凱歌先後看中,前者請他聯合編劇《一代宗師》,後者賣下他寫的《道士下山》。而他自己執導的《師父》,更是被認為是近年來中國最硬派的武俠片。
  • 師父:武圈著道,功牽著法
    「徐以南拳北上天津,為求拳名揚世為線索,言津門舊日武林善惡人性,繁複儀軌。言世風變轉,人皆如飄蓬。一個人的大事,一門拳的大事,在渾濁的江湖,都要拆解為猥瑣的小行徑,才能通達運轉。這不是因為事情不周密,人情不深厚。是世上從來,不容有真的英雄。
  • 國內最好看的12部最經典古裝武俠電影
    5.師父 (2015)依舊是徐皓峰式儀式感鏡頭與演員調度及寫實武打設計,只不過這次終於用對了地方,觀賞性和娛樂性顯著提升,點映場笑點密集。前半段講規矩,後半段講氣節,人物和故事都好看。剪輯利落巧妙,臺詞有風韻而不裝逼,各式冷兵器一口氣看到爽,動作設計精妙絕倫,鐵質音響如在耳畔,看完只想拍掌稱快。
  • 我看過最好的武俠片,是發生在農村裡的一場械鬥
    這部影片拍攝成本只有110萬,卻拍出了那種粗獷的史詩感,是我心中最佳武俠片之一。不同於《臥虎藏龍》裡一招一式的唯美打鬥,不同於《英雄》裡君王與刺客之間劍拔弩張的對話,《雙旗鎮刀客》講述的是一部平民的武俠,導演何平刻意營造了一種粗糙感。
  • 吳清忠老先生《人體使用手冊》以及一式三招薦序
    吳清忠老先生的一式三招結合我這兩個師父的思想則得此天機。但是不管怎麼樣,幫助大家重拾健康的信心我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圓滿人生,玩轉人生,玩轉世界這一塊就看大家各自的修行了,我只能教給大家道理,悟還是要大家自己去悟,我幫不了任何忙。    下面我們簡單說說一式三招,第二招第三招為修煉熊心豹子膽招,第三招為順應天道。
  • 《師父》:世上最難的題目莫過於二選一
    整個歷史進程,無非你方唱罷我登場,只是在二者之間轉換罷了。文化本是板上釘釘的名詞,卻被當做動詞來重新定義,之後文化不再專屬於學問人,習武之人也可以很有文化。帶著這個觀點欣賞影片《師父》,會發現它所描繪的民國武林,正是由文化轉向武化的過程,細細思量饒有趣味。2015年《師父》上映不久,在《鏘鏘三人行》第一次熟悉徐浩峰,說話很慢卻句句玄機。
  • 中國武俠片拍成這樣,就有救了
    一部好的武俠片,不在於你畫面有多美,形式有多新鮮,而在於你是否能把觀眾真正帶入到那個「俠義江湖」的氛圍世界。不同於《臥虎藏龍》裡一招一式的唯美打鬥,不同於《英雄》裡君王與刺客之間劍拔弩張的對話,《雙旗鎮刀客》講述的是一部平民的武俠,導演何平刻意營造了一種粗糙感。
  • 今年最牛逼的武俠片終於等到了,它值得你看三遍
    對《師父》的評價需要放到兩個傳統中來考量,一是中國武俠電影的影像風格,另一個是中國武俠電影的敘事方法。一 .沒有拆房子,卻開了一扇窗武打場面的拍法,有一種常見的方法是橫向移動的推軌鏡頭(多為中景,波德維爾稱之為「輪番上陣的跟拍」),讓高手橫向移動,敵人逐個出現,入鏡、打鬥然後被殺,這在三十年代的日本電影中就已出現,在後來的劍戟片中得到廣泛應用。
  • 最好看的25部武俠片,錯過一部都是遺憾!
    以金庸的武俠人物為藍本,徐克重新編織了一個新的瑰麗無比的武俠世界。張叔平為林青霞設計的東方不敗造型,唯美飄逸,亦男亦女,成為片中最耀眼的人物,而程小東為李連杰設計的獨孤九劍使金庸小說中「無招勝有招」的描寫再現於銀幕。
  • 從張震楊冪的繡春刀看武俠片: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今天就來給大家聊一聊武俠電影的過往,以及各個導演不同的風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香港電影如火如荼的時期;在當時,邵氏公司無疑是香港電影行業的龍頭。而在這家公司裡面,有兩個人拍武俠片拍的最好;一個是胡金銓,一個是張徹。
  • 《道士下山》:一部有深度的作品如何變成了晚會式武俠片
    李思園|文《道士下山》被拍成了一部熱鬧的晚會式武俠片陳凱歌的新片
  • 姜潮重新定義江湖,環星名表重新定義腕錶,明天,他們熱血相逢
    坦白說,《滄海一聲笑》作為華人江湖中的經典之作,《笑傲江湖》珠玉在前,徐克、羅大佑、黃霑版是幾近不可複製的黃金絕版、現象級作品。姜潮作為一名鮮少獻唱的新生代演員,貿然闖進自己並不擅長和熟悉的歌手行當,起手就挑戰這麼一首宗師級歌曲,是需要莫大勇氣的。稍有閃失,就有東施效顰的危險。
  • 說它是十年來最好的武俠片,也不為過!
    壹姐我向來是喜歡武俠片的。尤其是寫稿累了的時刻,點開一部老舊的經典武俠,在腥風血雨的刀劍江湖裡晃蕩上百分鐘,滿身的疲累就全消了,至於那些憤世嫉俗的小情緒,也在觀影過程中全部消泯。正如當初我看《劍雨》時,實在是被驚豔了好大一陣兒,不僅疲累全消,還萬分期待第二部,結果就一直沒等到。
  • 近五年,豆瓣評分僅次於《臥虎藏龍》的武俠片,別說你沒看過
    宋佳的演技很好,這我一直知道,但是我一直對她不太關注,因為說實話,她的很多作品都不在我的喜好當中,直到前兩天我看了《白色月光》才重新刷新了我對她的認識,今天呢我要給大家分享的也是她的一部作品,叫做《師父》。
  •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武俠片的扛鼎之作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是由程小東指導,李連杰、林青霞、關之琳、李嘉欣等主演的武俠片,於1992年6月26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改編自金庸編著的小說《笑傲江湖》,講述了令狐衝與東方不敗在經歷過幾次相遇以後逐漸產生感情,後來當令狐衝發現東方不敗殺死自己師兄弟後,他為了大義去找東方不敗報仇的故事。影片拍攝風格詭異與華美兼備,充滿悲劇主義色彩,被視為武俠片的扛鼎之作。影片還加入了東方不敗與令狐衝之間的感情糾葛戲,這體現了徐克對香港武俠電影的某種顛覆。
  • 看《師父》還原李小龍不會的詠春 扒一扒津門武館現狀
    好在《一代宗師》的編劇身份,讓他有了再出江湖的資本。其實傳統武俠片一直廣有市場,但徐浩峰想拍的是:江湖不是你們想的那樣,武林也不是你們想的那樣。電影《師父》改編自獲《人民文學》2012年度最佳短篇小說金獎的同名小說:師父陳識(廖凡飾)為了在天津開武館立足,收當地青年耿良辰(宋洋飾)為徒,徒弟按照江湖規矩代替師父踢館,二人由此捲入一場江湖巨變。
  • 電影《師父》把我驚著了
  • 盤點最經典的武俠電影,《笑傲江湖》排在第二!
    通過3D技術和創新特效,將古龍筆下這個悽美奇絕的故事講述得更加精彩和引人入勝,令觀眾仿佛做了一場有關江湖和俠客的夢。《笑傲江湖》的武俠文化有二,一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二是豪氣任俠,笑傲江湖。這二者,在現實世界中也存在,無非就是現實對人的約束,以及人對現實的反抗——即對自由的追求。
  • 武俠電影:「徐老怪」的江湖敘事手法
    長期以來,影視圈內對於武打片和武俠片的定義較為籠統。它既有武俠片中的「俠客」及「江湖」元素,同時也擁有著自身的獨特內涵。為了記錄時勢與英雄的事跡,在江湖上到處奔波,撰寫札記為生,這個人叫方紅葉,也就是我。對於武林而言,我只是一個執筆寫書的人。但是往往會由一個局外者,變成一個局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