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紅塵說禪》系列第66篇
之前的兩篇我們詳細分析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名字的由來,以及這本經文最好的翻譯者鳩摩羅什大師的生平事跡,接下來第三講正式開始進入經文本體。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被分為了三十二品——其實原本的經書並沒有這些,都是一整本經文從前到後一起的,是梁武帝的兒子昭明太子給劃分的,而且分得非常好,非常精美,所以後世一直沿用。
這第一品叫做「法會由因分」,意思是交代當年佛陀講解這部經文的背景原因,時間地點等等。
《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一篇我們主要說「如是我聞」和「一時」這兩個經文中常出現的名詞,究竟是什麼意思。
02如是我聞
「如是」這兩個字看似簡單,其實根據窺基法師的註疏竟然有多達十六種解釋,這實在是太高深莫測了,由於我們的修為和智慧還差得遠,就只學習其中最好理解也最容易記住的一種好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紅塵君第一講破題中說的那個「金剛」,它有三重含義——其體最堅,其用最利,其相最明,這同時也代表了三般若的奧義。
什麼又是三般若呢?就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其中文字般若源自於金剛經的文字,它就像是燈泡發光照出的影子,是可以看得見的,然後我們跟著這個影子就可以找到燈光——這就是觀照般若。
然後循著光又能找到最終的光源燈泡,這也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實相般若——這裡的「如」指的就是這個燈泡本體。
當然了,這只是紅塵君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舉的例子而已,和真正的三般若並不是完全一致,大家明白意思就行,切莫生搬硬套。
「如是」合在一起,就是說佛陀所講的這部經的根本,那個實相般若就在這裡。
「我聞」裡面的「我」指的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經常作為佛陀的侍從站立右手邊(左邊的是摩柯迦葉,年紀比他大,兩人也是禪宗的初祖二祖),他原本是佛陀世俗中的表弟,長得十分漂亮,和佛陀很相似,而且他還有一項特長就是「多聞第一」——也就是耳聰目明,記憶力非常之好,聽過看過的都不會忘記。
正因為如此,佛陀講經的時候阿難一般都在左右侍奉,絕大部分的經文他都記住了,在佛陀涅槃之後諸大弟子們要把佛陀一生的言行都記下來,這在佛家稱為結集——也就像是儒家的弟子把孔夫子的言行記錄下來成為《論語》一個意思,而這個時候主要的記錄者就是阿難。
而在佛陀涅槃前夕阿難也請教過,這將來如果出現偽經該怎麼辦呢?佛陀就讓他在每部經文前都留下「如是我聞」這四個字,以表示這是來自於佛陀的講經說法,當然了,後世有不少的偽經也照樣用這四個字開頭,這就不是功德而是罪業了。
其實能夠寫出經文的,哪怕不能和佛陀比但也說明修為和智慧相當高深了,完全可以用「注」或者「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看法,這說到底還是太看重名利了,想要假借佛祖的名聲來宣揚自己。
剛才有點扯遠了,咱們總結一下上面,「如是我聞」這四個字連在一起,就是說這本經中是有著「實相般若」奧義的,也都是來源於佛陀他老人家親自的說法,是阿難尊者記錄下來的,立此為據。
03一時
說完「如是我聞」,我們繼續往下讀經,馬上有兩個大字躍入了大家的眼帘——一時。
寫過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所謂故事的四要素就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無論再簡單的一件事也必須把這四方面都交代清楚才行,否則就不完整,聽者也會一頭霧水。
比如我們看新聞,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時分秒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而佛陀講《金剛經》的時間卻非常含糊,這個一時到底是啥時候?怎麼和咱們小時候聽故事裡面的那個「從前」有點像呢?
其實這個「一時」有兩個原因。
第一,古印度人對於時間概念是很模糊的,他們不像是我們中國歷史,自從春秋時期以後就有了明確的時間記錄(大概是公元前700年左右),所以後面許多事情都清清楚楚,比如秦始皇什麼時候建立秦國,又是啥時候駕崩,劉邦又是什麼時候登基,他的後代桓靈二帝不爭氣黃巾之亂又是什麼時候,我們都能清晰的知道。
但是古印度歷史卻不行,他們根本不會記錄時間,在他們看來時間並非我們認為的有著清晰的過去現在未來,就像是一條長河似的不停往前,是個恆量——他們覺得時間是周而往返的,並且還經常會前後變化,直到現在的印度人也都沒啥時間觀念,非常的隨性,想讓他們守時也是極其困難的。
第二,佛陀說法的對象其實並非只有古印度人,其中也包括天人菩薩等等,比如他菩提樹下得道後所講的第一部經《華嚴經》就乃是定中為諸大菩薩所講的,世界(佛法中世表示時間,界表示空間,合起來就是時空)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這又如何用當時地球上的古印度的那個「時間」來記錄呢?
因此這個時間既沒法記錄,記錄下來也沒用——反而限制了它的使用範圍,不如就用「一時」概稱了,不光是《金剛經》如此,其餘大部分佛經也是一樣,大家習慣就好了,畢竟「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佛法中我們眾生本來就是生生不息,在六道中不停的輪迴著,所以大家對此並不用過於執念。
以上就是這一篇的分享內容,下一篇繼續來講佛陀講經的地點——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到底有什麼來歷,舍衛國在哪裡,祇是誰的簡稱?樹又是什麼樹?給孤獨長者又是哪一位?為何又有金磚鋪地的傳說?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