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甚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會令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語云,龍無雲而不行哩。」
也就是說,玉帝要先口頭示意,然後由秘書班子撰寫諭旨,「太乙」再將寫好的諭旨發給專門司雨的部門——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這很像是明清兩朝的決策體制,皇帝下達命令,再由內閣或是軍機處來草擬諭旨,諭旨經皇帝過目、同意後,再下發執行。然後,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按照諭旨分配工作。這位天尊是南極長生大帝的化身,也是雷部的最高天神,道教徒多簡稱其為「雷祖」「普化天尊」,又號「九天貞明大聖」,手捧金光如意,總司五雷,恩被十方,德潤萬物,是雷霆主宰。道教以雷為尊,基本上所有的成名法術都與雷有著密切聯繫,渡劫需要渡的就是天雷,雷祖至剛至陽,主要負責天之災福,掌物掌人,司生司殺,並且還號令雷霆,由此可見雷祖的地位。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面有四個部分,分別是雷部、風部、雲部、雨部。雷部官將包括雷公和電母,一個負責打雷,一個負責閃電,二人上頭還有指引者鄧辛張陶諸位天君;風部官將包括風婆婆和巽二郎,一個負責捻住布袋,一個負責口繩的札與開;雨部官將則包括四海八河的諸位龍王,不過,下雨時龍王沒必要全部到齊。龍王因為不在天上上班,所以當有下雨任務時,都是天尊派人來傳達玉帝的指示,例如《西遊記》第九回,涇河龍王正在逛街時,突然之間,電光火石,半空之間出現一位金衣力士,手擎玉帝敕旨,慌的龍王整衣端肅,焚香接旨,上書「敕命八河總,驅雷掣電行;明朝施雨澤,普濟長安城。」由此可見,下雨需要四個部分的神仙一起出動,相互配合,才能下一場符合標準的雨。例如《西遊記》第87回,天尊「差鄧辛張陶帥領閃電娘子,即隨大聖下降鳳仙郡聲雷」,玉帝下旨「著風部、雲部、雨部,各遵號令,去下方,按鳳仙郡界,即於今日今時,聲雷布雲,降雨三尺零四十二點。」「四部者,乃雨部、雷部、雲部、風部,只見那龍王顯象,雷將舒身,雲童出現」。大家都到齊了,才能開工。為什麼下雨這件看起來難度並不高的事,需要玉帝的聖旨?下雨颳風是關係民生的重大事件,古代社會,百姓都求個風調雨順。如果凡間民不聊生,誰還會給神仙供奉?如果凡間的供奉少了,將直接關乎到神仙們的生死存亡。那麼,既然降雨是如此嚴肅之事,為什麼車遲國一個小小的國師就能求到雨?「這一上壇,只看我的令牌為號:一聲令牌響風來,二聲響雲起,三聲響雷閃齊鳴,四聲響雨至,五聲響雲散雨收。」
悟空自認為與龍王特別熟,便一口答應。這裡也能看出,孫悟空對於降雨流程並不熟悉,以為降雨就是龍王說了算。虎力大仙走上高臺立定,手執寶劍,念聲咒語,將一道符在燭上燒了。那上面乒的一聲令牌響,只見那半空裡,悠悠的風色飄來。豬八戒口中念道:「不好了!不好了!這道士果然有本事!令牌響了一下,果然就颳風。」悟空道:「兄弟悄悄的,你們再莫與我說話,只管護持師父,等我幹事去來。」孫悟空變出了元神,趕到半空中,看見風婆婆和巽二郎正在放風。接著那道士又執令牌,燒了符檄,撲的又打了一下,只見那空中雲霧遮滿。再一令牌打將下去,只見那南天門裡,鄧天君領著雷公電母到當空。虎力大仙愈加忙活,又添香、燒符、念咒、打下令牌;這時半空中,又有四海龍王,一齊擁至。孫悟空趕忙上去問這幾位神仙是怎麼回事,鄧天君回答:「那道士五雷法是個真的。他發了文書,燒了文檄,驚動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來,助雷電下雨。」86版《西遊記》截圖,車遲國的羊力大仙、鹿力大仙和虎力大仙由此可見,第一,虎力大仙的求雨程序是合法的,即用五雷法,將自己的求雨申請遞到玉帝手中;第二,玉帝下旨降雨後,走的還是規定流程。所以孫悟空質問降雨的眾神:「我保唐僧西天取經,路過這車遲國與三位妖道鬥法。你們不助我,反而助那妖道,是何居心?」其實這種指責是不對的,眾神聽的並非國師的命令,而是玉帝的諭旨。問題在於,五雷法究竟是什麼?是不是任何人會五雷法,就能夠申請降雨?五雷法,又稱五雷正法、五雷天心正法、掌心雷、五雷掌等,是道教中的符咒,起源於古代民眾對雷神的崇拜,在宋代開始普遍流行起來。之所以叫「五雷法」,是因雷公有兄弟五人,所以才這麼叫。不過,五雷法的創始者另有其人,通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由神宵派祖師張天師所創,一種說法是雷部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秘法。這兩種說法最終都歸屬於太上三清,張天師是太上老君的徒孫,雷聲普化天尊則是通天教主的門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裡說,要對「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的人,可以用五雷法來剷除這樣的壞人。這種剷除的方法不僅針對壞人的肉體,而是「先斬其神,後勘其形,以致勘形震屍,使之崩裂」,殺得很徹底。看來,五雷法是一種威力相當巨大的殺招。可是,這個殺招跟申請降雨又有什麼關係?合理的推斷應該是,這個殺招既然是道教頂級神仙太上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專利發明,那麼所有會五雷法的人,都應該是得到太上三清的認可。降雨,本來只是一項按部就班的工作,按照人間的四時運行、地理位置等因素來安排,規律性很強,基本上很少會有什麼大的變動。不過,人間總會不時出現旱災之類的情況,需要臨時增加降雨,因此就會允許一部分凡人來申請降雨。但是,申請降雨的權力不能任何人都有,它必須有一定的門檻,不然會導致各種濫用申請的事情發生。五雷法是太上三清的專利,而太上三清的地位又高於玉皇大帝,那麼,玉皇大帝有可能是聽從了三清的建議,將五雷法作為凡間申請降雨的憑證。最關鍵的是,五雷法的準入門檻很高,一般人根本不會,可以有效限制申請的人數。孫悟空就是因為不會五雷法,所以只能用暴力威脅的方式來幹涉雷公電母等神仙的工作。所以,車遲國的國師求雨,只要他會五雷法,就是合規的。車遲國過去經常乾旱,都是三位國師申請降雨,才維持了百姓的生產生活,一直風調雨順,沒有出過差錯,這就是玉帝為什麼會在接到虎力大仙的降雨申請後,立即就批准了。為什麼這三位國師會五雷法?他們不過是普通的妖怪而已啊。虎力大仙曾說,他自幼在終南山學藝;鹿力大仙說,自幼在小茅山學習法術;羊力大仙雖沒有自報家門,不過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肯定的是,這三位在學藝之時是受到了高人指點,才學會了五雷法。他們都是太上三清的忠實信徒,經常去三清觀焚香磕頭、供奉祭品。孫悟空曾說:「這城裡果有一座三清觀。觀裡道士們修蘸,三清殿上有許多供養:饅頭足有鬥大,燒果有五六十斤一個,襯飯無數,果品新鮮。」唐僧師徒途徑車遲國時,看到佛教徒被迫害,非常憤怒。於是,孫悟空化作道徒打聽情況。到了車遲國後,孫悟空晚上帶著師兄弟三人去會一會三妖。來到三清殿,孫悟空帶師兄弟假扮三清,推倒三清石像至糞坑,偷吃供品,戲弄三妖,揚長而去。孫悟空在推倒三清像前說了這樣一句話:「這上面坐的是甚麼菩薩?」其實這是明知故問,三界之內,無論人神,沒有不認識太上三清的。更何況孫悟空還在同為道教神仙的菩提老祖那裡待了七八年,怎麼可能不知道三清?他是故意說給豬八戒聽的,豬八戒當初煉的就是太上老君獨門丹藥——九轉大還丹才神力大增,得到玉帝的覲見。可以說,太上老君對豬八戒是有恩德的。但此時豬八戒卻毫不猶豫地「把老君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兒,你也坐得彀了,讓我老豬坐坐。』八戒變做太上老君,行者變做元始天尊,沙僧變作靈寶道君。」孫悟空和豬八戒都清楚,他們已經成為佛門中人,背後有如來佛祖撐腰,至於太上三清,誰還在乎?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比起來,三位國師對於太上三清的忠誠就顯得尤為可敬。可能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態度,所以太上三清才默許他們一直使用五雷法。然而,三位大仙卻將求雨的權力當成了自己的法力與唐僧師徒鬥法。他們忘了求雨的目的是為百姓,而不是為耀武揚威。或許,忘記自己的初心,才是他們喪命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吳承恩《西遊記》
2、許仲琳《封神演義》
3、田浩然《〈封神演義〉與明清民間信仰——以雷神、瘟神、痘神、三皇神為研究中心》
4、鍾國發《道教神靈譜系簡論》
5、李遠國《神霄九帝與北極四聖考辯》
6、張星《四海龍王考論》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