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言片語之於讀書

2021-01-18 似水流年與縹緲煙火
時間的橋梁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這是臺灣現代女作家龍應臺在寫給自己的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當中的語錄。

雲淡「楓」輕

從這段語錄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龍應臺正確的學習觀。她的語氣宛若春風化雨般細膩柔和,沒有一絲生硬命令的語氣在裡面,更沒有指責和謾罵。她對學習的理解完全超越了常人,將學習與工作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分析得特別透徹。這與聞芳所著《孩子,媽媽為什麼要你好好讀書》一書當中講的內容存在異曲同工之處。

現在,我對成績不是特別地在乎。成績,能夠反映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但並不能衡量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大小。如果一時沒有考好導致成績不理想,但是沒有關係呀,我們努力學習爭取下一次考好就可以了。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後便一蹶不振。我們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這個道理。我們可以接受失敗,也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是不能安於現狀,固步自封。

「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這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提出的「圓圈理論」。我覺得這個比喻形象而貼切。因此,我們要秉承「活到老 學到老」的終身學習觀。學習,是貫徹我們一生的主題。

晨光似霰

我們雖然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掌握了一些知識。但是,這遠遠是不夠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只是知識海洋上的一葉扁舟,在知識海洋面前,我們是何其得渺小。那麼,我們就不能驕傲自大,而是要謙虛向身邊優秀的人士學習,不論是在學校的課堂上,還是在未來的職場上,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真的太多了。因此,我們要調整好心態,勇敢地接受考驗。

很喜歡著名作家楊絳說過的一句話:「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夢回唐朝

相關焦點

  • 【秦嶺餘韻 隻言片語】其九十二:媽媽的棉窩窩
    媽媽解釋說是空心意為「心空」有祝願穿鞋人心靈、聰明之意。如果是作嫁妝的「陪方」鞋可是大有講究。繩子用的是線繩子,納成麥穗、水波浪、喜字等圖案,細緻、精巧,堪稱工藝品。鞋底納好,就要做鞋幫,裡面用袼背剪成鞋幫,外面蒙一層黑色的條絨,就要沿鞋口子、沿鞋楞楞。沿鞋口子用黑色,沿鞋楞楞用白色,布則用棉布或化纖的,剪成一指寬即可。
  • 小丸子桌遊推薦(隻言片語)
    丸子媽的最愛:隻言片語在提到這款遊戲之前必須要講一個有趣的背景故事。DIXIT是一個2008年就發行的遊戲,版權屬於大名鼎鼎的A社(Asmodee)。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國內一直沒有引進和漢化。後來有人在沒有版權的狀況下把它漢化引入中國,把名字翻譯為「隻言片語」,這個翻譯其實非常贊,也抓到了這款遊戲的精髓,一聽就是圈內人的翻譯。當然還有一些別的翻譯,什麼「誰知我心」之類的。後來A社正式進入中國之後,遵循臺灣的翻譯把這款遊戲翻譯成「妙語說書人」,我覺得少了很多的韻味。這個翻譯也非常不討喜,再後來又把翻譯的名字改成「畫物語」,稍微高雅了那麼一點點。名字很重要!
  • 2020年封頁上的「隻言片語」
    但留在記憶廢墟中的隻言片語,卻像石碑一樣醒目、堅固,並且有了它的真實定義。每個詞語的浮現都能引發情緒的浮動,足以撼動身軀,於是我戴上領帶、身著西服。假裝是一個強者,穩穩地掌控局面,畢竟此時此刻,我已然站在新年的畫卷裡,不管未來的畫卷將向我如何展現它的不可以思議,至少我要設計好這個封面。於是,我開始對人生最有質感的幾個詞語,重新品味。
  • 推薦1本隻言片語但很動人書籍!
    「綠毛水怪」的故事很簡單,隻言片語,但很動人。今天恰好在西西弗書店閒逛看到了這本書,索性拿起讀讀看大師的其他短篇。這本短篇集裡有14篇小說。有長有短。比起陸地更遼闊的海洋,比起海洋更寬廣的天空,人的胸懷都是遠遠不及的。愚孝的戰福、油膩的趙助理、貌醜的歌仙劉三姐、上輩子不是農民的農民老陳、交換身體的男女、冷漠的人與貓,超越自我,超越友情,我們在諷刺,我們在讚美。
  • 抖音命運只負責捉弄你你沒有隻言片語是什麼歌 阿坤歌詞全文
    抖音命運只負責捉弄你你沒有隻言片語是什麼歌?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阿坤》,是歌手逍特唱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這首歌歌詞介紹。命運只負責捉弄你你沒有隻言片語什麼歌  歌名:阿坤  歌手:逍特網友評論  逍特:身無分文的那一年,在擊打沙包和對抗命運中艱難度過。我攥著他買給我的漢堡,咽著眼淚說上帝你可以再給我些壓力,反正我不會妥協。現在身邊有很多朋友,但阿坤只有一個。
  • 「讀書沒用」,是天底下最大的謊言!
    雲南昭通有對姐弟,弟弟小武只有7歲,每天他都要和姐姐走2個小時路、翻越4000米冰山去讀書。清早六點,在姐姐的催促聲中,姐弟倆奪門而出。「快點快點,要遲到了」。姐弟倆沒有為路途之遠和嚴寒之苦多抱怨一句。弟弟小武手上的凍瘡卻發出了無聲的抗議。也許是因為疼得厲害,弟弟突然停下了腳步。
  • 初讀《六祖壇經》,我學會了讀書
    而本文筆者想要說的讀書之道,亦是從中而來。首先,讀書當重義理而輕文字。六祖在入佛門之前,一字不識。在入了佛門以後,六祖也同樣是「目不識丁」,但是,這卻絲毫不影響六祖對經典的參悟和解讀。當時,有一位尼姑誦讀《大涅槃經》卻不能理解其中深意,於是來請教六祖。這時,她拿著書然後指著書中的具體字句來請教。六祖只好淡淡地說了句「字我不認識,你可以問我其中的義理所在。」
  • 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7、第8自然段,寫「我」讀書的快樂和收穫——「我」從讀書中得到了做人處世的道理。「總而言之,統而言之」語義雖重複,但是不囉嗦。這樣寫,主要起阿情調作用,表明作者為自己能讀到不少中外文藝作品而感到自豪。「永遠」「最大的快樂」直接表達了「我」對讀書的熱愛。
  • 閱讀,無用之大用——經常讀書的人和不經常讀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比如在和朋友、家人、伴侶的交談中,敏感的人在沒有『 鈍感力 』的認知時,往往會抓住別人的隻言片語開始分析:他這句話什麼意思,他是對我有意見嗎?(當然,這種分析也只是相對更正確,任何事情的原因一定都是複雜並且無法窮盡的)要靠讀書促成行為的改變,只有一步步積累『 認知模型 』,然後在日常行為中自我反思,當面對大事件的刺激時,才有可能最終做出有價值的改變,促成自己的大進步。
  • 從古人讀書之樂中領略讀書之美,實現「書香中國,全面小康」
    元代宋末元初教育家、詩人翁森的《四時讀書樂》更是認為一年四季都是讀書的時節,詩人將春夏秋冬的四季景物與讀書的樂趣完全融合,宣傳了人們要勤奮讀書,也渲染了讀書的高雅和樂趣。四時讀書樂·春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
  • 讀書之悔
    年少那陣,讀書是囫圇吞棗而無潛心鑽研的境界。
  • 【秦嶺餘韻 隻言片語 】其六十一:媽媽拿手的「糊撥饃」是我寒冬裡的期盼
    儘管如此,我對媽媽的糊撥饃的期盼之情從未間斷,好吃的糊撥饃有無數個細節至關重要,她都能一一做好。我可以想像,她做飯時一定面帶微笑,想著家人們吃飯時滿足、幸福的樣子,那是將對家人的愛注入到做飯之中。我懷念那個味道何嘗不是懷念那時家的溫暖。媽媽拿手的糊撥饃依然是我冬天的期盼!
  • 羅志祥回應分手:隻言片語不能說清 不對的會檢討
    23日中午,羅志祥發文回應被曝劈腿一事,他表示相戀9年期間分分合合很多次,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會檢討,很多事情不是隻言片語可以說清楚的,很感謝兩人相識相戀的這段人生,不後悔和周揚青戀愛過。原文如下:首先 很抱歉我的私事佔用了公共資源 謝謝大家的關心或許很多人都在等我會如何回應 但我只想說兩個人在一起經歷的開心事也好 風風雨雨也罷 九年來分分合合很多次 我做得不對的我也會檢討 很多事不是隻言片語就可以去說清楚 也不再去解釋感謝我們相識相戀的這段人生 我也不後悔@周揚青此前報導
  • 讀書養「十氣」,君子之道
    堅持做到讀書學習,天長日久,自然而然身上的寧靜之氣就會越來越多,浮躁之氣就會越來越少,就能練成排除幹擾、鬧中取靜的功夫,增強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定力。【養雅氣,去俗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以使人變得風雅。曾國藩說:「讀書可以變化氣質。」好書讀得越多,就越有氣質。
  • 評選讀書之星 打造書香機關
    為深入推進「書香機關」建設,推動黨員幹部素質大提升,作風大轉變,面貌大改觀,激發乾事創業熱情,為濱州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2020年市教育局啟動了「讀書之星」評選活動。「讀書之星」評選以支部為單位,每季度評選一次。
  • 周揚青曝羅志祥私生活異常混亂,他表示隻言片語說不清楚不再解釋
    對於周揚青的爆料,羅志祥本人發文致歉,內容如下:羅志祥大體上是這麼說的,他說戀愛是兩個人的事,他們分分合合九年了,自己有對也有錯,隻言片語說不明白
  • 古代文人讀書之餘的清玩生活:輔助讀書,以自然幽志怡情
    所謂清玩,是古代文人讀書之餘,對一些精巧雅致的物品鑑賞把玩。譬如書畫、金石、盆景等;書案上放置的端硯、筆洗等,都是清玩之物。這只是為讀書生活增添一樂趣,可放鬆精神,廓清心胸,為生活平添樂趣,幽志怡情,輔助學問精進。古人生活娛樂方式有限,是以但凡文人才子都喜清玩。
  • 隻言片語,就輕鬆否定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決定,這個人確實厲害
    這是蘇軾描寫周瑜意氣風發的狀態而寫,輕描淡寫地破敵與談笑之間,確實令人羨慕;歷史上,也確實有很多人只用隻言片語就可以解決一件大事,秦國時的優旃,就可以說是這樣一位人物。這個優旃,並不是什麼文人政客,也沒有周瑜「羽扇綸巾」般的風流倜儻,相反,他只是一個侏儒,一個很會說話的侏儒。史載,他「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意思就是會講一些很有內涵的笑話。
  • 止庵《沽酌集》:一本「讀書的書」
    止庵的《沽酌集》就是一本「關於書的書」,是一本「讀書的書」,但是它不是書評或者書介,就是讀書的一些感想。裡面收錄的五十四篇文章大多與書有關,或是書人書事,或是書評隨想。書中有對周氏兄弟、張愛玲、廢名、錢穆等現代文學作家及其作品的品評與考據,也有對日、法、俄等外國文學、歷史、藝術作品的賞讀,同時也有相當篇幅的文章是作者買書、讀書、寫書、編書的心得。
  • 筱青讀詩詞:四時讀書樂(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四時讀書樂》是宋代翁森所作四首聯章歌詠讀書之趣的勸學詩。此詩被清代《四庫全書》收錄,民國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長葉楚傖編進國文教科書,為中學生必讀書目。可惜現今的課本也好,《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也罷,都沒有選入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