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

2020-12-22 一起學習語文吧

一、生字預習

【舅】jiù(舅舅)(舅媽)(舅父)字義:①母親的弟兄(疊)。②妻子的弟兄。

【津】jīn(津液)(津貼)(津津有味)字義:①口液,唾液。②渡口,過江河的地方。③滋潤。

【斬】zhǎn(斬斷)(斬首)(斬釘截鐵)字義:砍斷。

【限】xiàn(無限)(權限)(界限)字義:①指定的範圍。②限制(範圍)。③門檻。

【凱】kǎi(凱哥)(凱旋)(奏凱而歸)字義:軍隊得勝回來奏的樂曲。

【葛】gě(姓葛)(諸葛亮)字義:姓。

【述】shù(述說)(描述)(敘述)字義:講說,陳說。

【賈】jiǎ(姓賈)(賈寶玉)字義:姓。

【衰】shuāi(衰老)(衰弱)(衰敗)字義:事物發展轉向微弱。

【刊】kān(報刊)(書刊)(刊物)字義:①刻,引申為排印出版。②消除,修改。

【瑣】suǒ(瑣碎)(煩瑣)(猥瑣)字義:①細小,零碎。②卑微。

【樸】pǔ(質樸)(樸素)(純樸)字義:沒有細加工的木料。比喻樸實,樸素。

【篇】piān(篇章)(詩篇)(千篇一律)字義:①首尾完整的文章。②量詞,用於文章。

【某】mǒu(某國)(某人)(某處)字義:代詞,代替不明確指出的人、地、事、物等。

二、多音字彙總

傳:①zhuàn(自傳)②chuán(傳說)

卷:①juàn(畫卷)②juǎn(捲尺)

著:①zhuó(著手)②zhāo(妙著)

煞:①shà(煞費苦心)②shā(煞風景)

三、詞語解釋

1、津津有味: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2、豪傑:指才能、才智出眾的人。

3、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徹。

4、索然無味: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文章)。

5、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6、無病而呻:文中比喻文藝作品缺乏真情實感,矯揉造作。一般作「無病呻吟」

7、自作多情:一廂情願地做出種種表示,想以此博得對方歡心。

四、近義詞彙總

華麗—華美 居然—竟然 期待—憧憬

催促—督促 煩瑣—瑣碎 津津有味—興致勃勃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五、反義詞彙總

華麗—樸素 開始—結束 明白—糊塗

一知半解—融會貫通 朦朦朧朧—清清楚楚

津津有味—索然無味

六、重點詞語彙總

舅父 述說 荒唐 訪問 書刊 質樸 英雄 厭煩 斬斷 無限 凱旋 衰敗 辛酸 篇章 刊物 煩瑣 某年 諸葛亮 賈寶玉 真情實感 一知半解 津津有味

七、作者簡介:冰心,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母愛、童趣,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幼年時代就管飯傑出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著有詩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拾穗小札》等。

八、課文內容導讀

(一)第一部分「談讀書,感受多」(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讀書的感受。開篇點題。「多」字突出了作者談到讀書時那壓抑不住的情感,可見作者對讀書這件事興趣很濃,體會很深。

(二)第二部分「讀書好,收穫多」(第2—8自然段),按照時間順序回憶「我」的讀書經歷。

1、第2自然段,寫「我」七歲時開始自己讀《三國演義》。段中引號的作用:引用,引用《三國演義》的開篇語,為下文做鋪墊。

2、第3自然段,寫「我」聽舅父講《三國演義》總是意猶未盡。「津津有味」「好聽極了」寫出了作者對《三國演義》的興趣,交代了自己讀《三國演義》的起因。「含淚」表現了作者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期待,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突出了作者對《三國演義》的痴迷。

3、第4自然段,寫「我」下定決心,自己讀《三國演義》。「咬了牙」形象地表達了「我」開始自己讀《三國演義》時的決心。「一知半解」可以看出作者由於識字量有限,讀起書來很困難,但是求知的精神很堅定。

4、第5自然段,寫「我」讀了多次,才讀完整本《三國演義》。段中兩次「哭」,說明了「我」讀書時無比痴迷、無比投入,完全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並置身其中。

5、第6自然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我」喜歡《水滸傳》的原因。「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體小說的興趣,對於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尤其欣賞。」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讀《三國演義》過渡到讀《水滸傳》,還言簡意賅地點出了《水滸傳》的主題。

「那部書裡著力描寫的人物,……但我覺得比沒有任務個性的《蕩寇志》要強多了。」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這句話既肯定《水滸傳》著力刻畫的人物性格極其生動,又指出《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人並非個個性格鮮明,但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得多。是一種客觀中肯的評價。

6、第7自然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不同時期的「我」對《紅樓夢》的感悟。先寫「我」十二三歲時讀《紅樓夢》的感受;又寫了「我」中年以後讀《紅樓夢》的感受。通過對比突出「我」在不斷地閱讀中對這本書的認識與理解也在不斷地加深。

7、第8自然段,寫「我」讀書的快樂和收穫——「我」從讀書中得到了做人處世的道理。「總而言之,統而言之」語義雖重複,但是不囉嗦。這樣寫,主要起阿情調作用,表明作者為自己能讀到不少中外文藝作品而感到自豪。「永遠」「最大的快樂」直接表達了「我」對讀書的熱愛。讀書充實了「我」的人生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第三部分「讀好書,懂鑑賞」(第9—10自然段),寫「我」的讀書體會。

1、第9自然段,寫「我」讀書的喜好。「唯一」說明「我」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用來讀書了,再一次突出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同時,書刊多了,我也會挑選、比較」這句是過渡句,承上啟下,從「多讀書」過渡到了「讀好書」。

2、第10自然段,寫讀書也要有選擇地讀。「不必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引用俗語,不僅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還告訴讀者書與書之間也有優劣等級之分,多讀書自然能判斷書的優劣。

(四)第四部分「多讀書,有所悟」(第11—12自然段),總結全文,告訴我們「讀書好」,要「多讀書,讀好書」。從讀書的意義降到讀書的方法,言簡意賅,含義深刻。「讀書好」是說開卷有益,讀書能帶給我們快樂,並且能讓我們從書中得到做人處世的道理。「多讀書」告訴我們要博覽群書,數量要多、種類要多。「讀好書」是說要擇善而讀,要學會選擇,只有好書才能讓我們心動神移。

九、主題思想:《憶讀書》一文作者以「憶讀書」為線索,按時間順序回憶了自己的讀書經歷,寫出了自己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讀的書以及自己讀書的感悟。表達了作者熱愛讀書、以讀書為樂的情感,並告誡我們讀書好,要多讀書,讀好書。

五年級第25課《古人談讀書》筆記,讀聖賢經典,激勵少年用心讀書

五年級第七單元《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筆記匯總

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語文園地》內容匯總

五年級第24課《月跡》預習筆記,感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

相關焦點

  • 五年級第27課《我的長生果》預習筆記,體會作者領悟的讀書之道吧
    (二)第二部分「回憶讀書經歷」(第2—7自然段),寫「我」少年時代的讀書經歷,以及讀書給「我」帶來的報償。1、第2自然段,寫「我」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美好,為下文的回憶奠定基調。①「像蝴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湧起愉悅之情。」
  • 五年級第八單元《古人談讀書》《憶讀書》《我的「長生果」》匯總
    式詞語:念念不忘 默默無聞 惺惺相惜 滔滔不絕十、課文重點內容匯總(一)第25課《古人談讀書》重點內容匯總1、《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點擊】課文內容筆記連結:五年級第25課《古人談讀書》筆記,讀聖賢經典,激勵少年用心讀書(二)第26課《憶讀書》重點內容匯總1、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解析】開篇點題,充分表達自己熱愛讀書的特點。同時,用「一……就……」讓人聽來很親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與自己談話,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心。
  • 五年級第八單元《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預習筆記匯總
    我打死敖丙、李艮,我當償命,豈有兒子連累父母之理!」五年級第27課《我的長生果》預習筆記,體會作者領悟的讀書之道吧五年級第26課《憶讀書》預習筆記,憶讀書之趣,品讀書之樂五年級第25課《古人談讀書》筆記,讀聖賢經典,激勵少年用心讀書
  • 五年級第八單元《語文園地》筆記匯總
    (2)麗麗同學:讀了冰心的《憶讀書》,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冰心老人是我們的知心朋友,所以我又讀了她寫的《小橘燈》,讓我認識了一位在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善良、堅強的農家少女。五年級第八單元《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人物形象》預習筆記匯總
  •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26課《憶讀書》圖文講解
    欣賞——觀賞  思考——思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詞語擴展:AABC式: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娓娓道來 依依惜別 遙遙無期 憤憤不平 井井有條AABB式:勉勉強強 哭哭啼啼 朦朦朧朧 踉踉蹌蹌 堂堂正正 風風雨雨 日日夜夜課文主題:全文以「憶」
  • 「原創」李曉燕:《憶讀書》
    原創作者:李曉燕圖文編輯:阿拉善文化藝術傳媒《憶讀書》我母親雖沒有上過學,但對我們姐妹的學習從未放鬆過小時候,家裡窮,哪有閒錢買「閒書」,我和姐姐都是在別人家匆匆看幾眼畫報回家的;上了初中之後,母親越發厭惡我讀「閒書」,經常會趁「幫我整理書包」時不時翻我書包,會借查看我學習之機四下打量,而我就猶如一位經驗豐富的地下工作者一般,英語書下放著小說,一邊陶醉於小說的情節,另一邊又豎起耳朵機警的聽著門外的異動,稍有點風吹草動,立即一本正經地念著「ABC」,終有一日,忘記因什麼事和姐姐鬧翻,被她舉報,這招再也用不得
  • 五年級第18課《慈母情深》預習筆記,濃濃慈母愛,深深感恩情!
    可是「母親」卻在極其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兩次給「我」錢,支持和鼓勵「我」買書,字裡行間中表現了慈母對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一、生字預習【辭】cí (辭退)(辭職)(不辭而別)字義:①解僱。②告別。③不接受,請求離去。【抑】yì(抑制)(壓抑)(欲揚先抑)字義:①壓,壓制。②文言連詞,表選擇,還是。
  • 從古人讀書之樂中領略讀書之美,實現「書香中國,全面小康」
    元代宋末元初教育家、詩人翁森的《四時讀書樂》更是認為一年四季都是讀書的時節,詩人將春夏秋冬的四季景物與讀書的樂趣完全融合,宣傳了人們要勤奮讀書,也渲染了讀書的高雅和樂趣。四時讀書樂·春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
  • 憶往昔——讀書改變命運
    憶往昔今天晚飯後散步,和先生聊天聊到了讀書改變命運,談到了貧窮地區的孩子怎麼通過度數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奔赴這自己奮鬥的路。我努力工作,在工作之餘繼續學習,把高中的遺憾全部補回來,直至工程碩士畢業。一轉眼快過半輩子了,時間過得太快,希望在有生之年,多讀書以開拓視野,多寫隨筆以延緩腦力衰老的速度,有想法才能有行動,有行動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 六年級第26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筆記,感受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
    五、課文內容導讀(一)第一部分「深切懷念」(第1自然段),寫伯父去世後, 「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崇敬和愛戴。1、「失聲痛哭」是真情的流露,寫出了人們的悲傷程度之深。從「數不清」「掛滿」「大大小小」「堆滿」可以看出輓聯和花圈的數量多,間接表明人多。
  • 筱青讀詩詞:四時讀書樂(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四時讀書樂》是宋代翁森所作四首聯章歌詠讀書之趣的勸學詩。此詩被清代《四庫全書》收錄,民國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長葉楚傖編進國文教科書,為中學生必讀書目。可惜現今的課本也好,《中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也罷,都沒有選入此詩。
  • 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6.憶讀書》基礎重點練習解析
    作者生動地回憶了幼年和少年時代讀書的經歷及多年讀書的經驗,告訴青少年「讀書好」,勉勵青少年要「多讀書,讀好書」。文章條理清晰,首先總說自己對讀書的感受很多;接著敘述幼年和少年時代的讀書經歷,生動地表現了讀書的樂趣;然後以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讀書的經驗——讀好書;最後概括全文的主旨——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 森林小學開展「我的創意讀書筆記」閱讀活動
    昨(23)日,時逢「世界讀書日」,在這個呼籲讀書的節日裡,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依託語文學科「整本書分類閱讀」精品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主題為「共讀·共品·共成長」的閱讀活動。語文老師們在線上開展了課外閱讀專題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年級共讀,孩子們以獨特的「創意讀書筆記」來展現自己對整本書的理解與思考。如何讓真正孩子理解一本書?創意讀書筆記來幫忙!
  • 每日預習丨第十二天丨三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
    寫得自如之極。景象十分清新,意境優美、興味隱躍。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作者介紹: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通音樂,工書畫。
  • 第22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字詞梳理
    在小學語文統編版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2課是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本文作者餘心言,在選作課文時有改動。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徵集活動】「童閱心語」少年兒童創意讀書筆記徵集活動
    【徵集活動】「童閱心語」少年兒童創意讀書筆記徵集活動 2020-06-26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年級第15課《小島》預習筆記,第四單元語文園地知識匯總
    第10自然段,對將軍的心理及語言描寫,說明將軍對這片菜地很好奇,想要一探究竟。語言描寫則為下文揭開菜地的秘密埋下了伏筆。第12自然段,將軍定下的規矩體現了將軍隊戰士們的體恤,也從側面突出了島上物資的缺乏。第16自然段,「矛盾」說明隊長既希望將軍留下來吃飯,又害怕島上的飯菜對景軍的健康不利。
  • 開卷有益——三下暑假英文讀書筆記精選 Vol. 2
    每逢寒暑假,就是蔡蔡要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觀影筆記的時候了,雷打不動10篇起跳。蔡蔡這屆學生在之前一個長假(也就是他們三年級下學期暑假的時候),需要完成15篇讀書筆記的功課,外加5部電影的觀影記錄。從上一期(點擊左邊藍字回顧A班的出品)開始,Hi手記展出質量比較好的有借鑑意義的一批讀書筆記,順便提醒一下娃們半年前自己已經能有怎樣的高度,在此過程中,如果有合適的好書或者是「蔡蔡講古仔」給大家講過的故事,我也會順便安利給大家。三年級下學期暑假的這批讀書筆記是這幫孩子們第二次做讀書筆記任務。
  • 少年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家喻戶曉,這個故事還被餘心言寫成文學作品,編入小學語文課本。新學年開始了,修身課上,奉天東關模範學校的魏校長向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 「你們為什麼而讀書?」 「為家父而讀書。」 「為明理而讀書。」 「為光耀門楣而讀書。」有人乾脆這樣回答。
  • 六年級第25課《竊讀記》學習案告訴你刻苦讀書的人是什麼樣的
    教學重點: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複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教學難點:領悟作者通過動作、心理活動描寫來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達方式。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2、是的,在讀書中,我們不僅能獲取知識、學會思考,而且能受到美好情感的薰陶。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餚,所以,讀書可以說是一種快樂的享受。這節課,讓我們來學習26課《竊讀記》,作者是林海音,她少年時候特別愛讀書,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品嘗她的閱讀感受。(板書題目:26 竊讀記)3、讀了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