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字預習
【舅】jiù(舅舅)(舅媽)(舅父)字義:①母親的弟兄(疊)。②妻子的弟兄。
【津】jīn(津液)(津貼)(津津有味)字義:①口液,唾液。②渡口,過江河的地方。③滋潤。
【斬】zhǎn(斬斷)(斬首)(斬釘截鐵)字義:砍斷。
【限】xiàn(無限)(權限)(界限)字義:①指定的範圍。②限制(範圍)。③門檻。
【凱】kǎi(凱哥)(凱旋)(奏凱而歸)字義:軍隊得勝回來奏的樂曲。
【葛】gě(姓葛)(諸葛亮)字義:姓。
【述】shù(述說)(描述)(敘述)字義:講說,陳說。
【賈】jiǎ(姓賈)(賈寶玉)字義:姓。
【衰】shuāi(衰老)(衰弱)(衰敗)字義:事物發展轉向微弱。
【刊】kān(報刊)(書刊)(刊物)字義:①刻,引申為排印出版。②消除,修改。
【瑣】suǒ(瑣碎)(煩瑣)(猥瑣)字義:①細小,零碎。②卑微。
【樸】pǔ(質樸)(樸素)(純樸)字義:沒有細加工的木料。比喻樸實,樸素。
【篇】piān(篇章)(詩篇)(千篇一律)字義:①首尾完整的文章。②量詞,用於文章。
【某】mǒu(某國)(某人)(某處)字義:代詞,代替不明確指出的人、地、事、物等。
二、多音字彙總
傳:①zhuàn(自傳)②chuán(傳說)
卷:①juàn(畫卷)②juǎn(捲尺)
著:①zhuó(著手)②zhāo(妙著)
煞:①shà(煞費苦心)②shā(煞風景)
三、詞語解釋
1、津津有味: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2、豪傑:指才能、才智出眾的人。
3、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徹。
4、索然無味: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文章)。
5、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6、無病而呻:文中比喻文藝作品缺乏真情實感,矯揉造作。一般作「無病呻吟」
7、自作多情:一廂情願地做出種種表示,想以此博得對方歡心。
四、近義詞彙總
華麗—華美 居然—竟然 期待—憧憬
催促—督促 煩瑣—瑣碎 津津有味—興致勃勃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五、反義詞彙總
華麗—樸素 開始—結束 明白—糊塗
一知半解—融會貫通 朦朦朧朧—清清楚楚
津津有味—索然無味
六、重點詞語彙總
舅父 述說 荒唐 訪問 書刊 質樸 英雄 厭煩 斬斷 無限 凱旋 衰敗 辛酸 篇章 刊物 煩瑣 某年 諸葛亮 賈寶玉 真情實感 一知半解 津津有味
七、作者簡介:冰心,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母愛、童趣,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幼年時代就管飯傑出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著有詩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拾穗小札》等。
八、課文內容導讀
(一)第一部分「談讀書,感受多」(第1自然段),總寫「我」對讀書的感受。開篇點題。「多」字突出了作者談到讀書時那壓抑不住的情感,可見作者對讀書這件事興趣很濃,體會很深。
(二)第二部分「讀書好,收穫多」(第2—8自然段),按照時間順序回憶「我」的讀書經歷。
1、第2自然段,寫「我」七歲時開始自己讀《三國演義》。段中引號的作用:引用,引用《三國演義》的開篇語,為下文做鋪墊。
2、第3自然段,寫「我」聽舅父講《三國演義》總是意猶未盡。「津津有味」「好聽極了」寫出了作者對《三國演義》的興趣,交代了自己讀《三國演義》的起因。「含淚」表現了作者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期待,卻又無可奈何的心情,突出了作者對《三國演義》的痴迷。
3、第4自然段,寫「我」下定決心,自己讀《三國演義》。「咬了牙」形象地表達了「我」開始自己讀《三國演義》時的決心。「一知半解」可以看出作者由於識字量有限,讀起書來很困難,但是求知的精神很堅定。
4、第5自然段,寫「我」讀了多次,才讀完整本《三國演義》。段中兩次「哭」,說明了「我」讀書時無比痴迷、無比投入,完全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並置身其中。
5、第6自然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我」喜歡《水滸傳》的原因。「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體小說的興趣,對於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尤其欣賞。」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讀《三國演義》過渡到讀《水滸傳》,還言簡意賅地點出了《水滸傳》的主題。
「那部書裡著力描寫的人物,……但我覺得比沒有任務個性的《蕩寇志》要強多了。」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手法,這句話既肯定《水滸傳》著力刻畫的人物性格極其生動,又指出《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人並非個個性格鮮明,但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得多。是一種客觀中肯的評價。
6、第7自然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不同時期的「我」對《紅樓夢》的感悟。先寫「我」十二三歲時讀《紅樓夢》的感受;又寫了「我」中年以後讀《紅樓夢》的感受。通過對比突出「我」在不斷地閱讀中對這本書的認識與理解也在不斷地加深。
7、第8自然段,寫「我」讀書的快樂和收穫——「我」從讀書中得到了做人處世的道理。「總而言之,統而言之」語義雖重複,但是不囉嗦。這樣寫,主要起阿情調作用,表明作者為自己能讀到不少中外文藝作品而感到自豪。「永遠」「最大的快樂」直接表達了「我」對讀書的熱愛。讀書充實了「我」的人生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第三部分「讀好書,懂鑑賞」(第9—10自然段),寫「我」的讀書體會。
1、第9自然段,寫「我」讀書的喜好。「唯一」說明「我」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用來讀書了,再一次突出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同時,書刊多了,我也會挑選、比較」這句是過渡句,承上啟下,從「多讀書」過渡到了「讀好書」。
2、第10自然段,寫讀書也要有選擇地讀。「不必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引用俗語,不僅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還告訴讀者書與書之間也有優劣等級之分,多讀書自然能判斷書的優劣。
(四)第四部分「多讀書,有所悟」(第11—12自然段),總結全文,告訴我們「讀書好」,要「多讀書,讀好書」。從讀書的意義降到讀書的方法,言簡意賅,含義深刻。「讀書好」是說開卷有益,讀書能帶給我們快樂,並且能讓我們從書中得到做人處世的道理。「多讀書」告訴我們要博覽群書,數量要多、種類要多。「讀好書」是說要擇善而讀,要學會選擇,只有好書才能讓我們心動神移。
九、主題思想:《憶讀書》一文作者以「憶讀書」為線索,按時間順序回憶了自己的讀書經歷,寫出了自己在不同年齡階段所讀的書以及自己讀書的感悟。表達了作者熱愛讀書、以讀書為樂的情感,並告誡我們讀書好,要多讀書,讀好書。
五年級第25課《古人談讀書》筆記,讀聖賢經典,激勵少年用心讀書
五年級第七單元《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筆記匯總
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語文園地》內容匯總
五年級第24課《月跡》預習筆記,感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