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20世紀還是21世紀,上海都是一座非常繁榮的城市,被譽為金融商圈。20世紀早期的上海是一個複雜又繁榮的城市,兼容了各國家以及各階層的人,正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那會有一外國人描述的上海:南京路上,經過了坐著西式馬車的中國人,乘人力黃包車的美國人,坐轎子的中國官太太,脫帽子向行人致敬的法國人,剛好被法國人帽子碰到的印度人,衣服破爛的窮苦小工,穿和服的日本仕女,穿著灰袍的和尚,大鬍子羅馬傳教士.......
形形色色的人在同一條路上同一個時間段上掠過,從這一短短的形容中就可以發現,上個世紀早期的上海真的是一個複雜多樣化的地方。
上個世紀的上海,要說最有名氣的地方當屬上海灘了,無人不知上海灘是個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上海灘幫派雲集,各幫派爭奪地盤,崇尚熱血與英雄。
其中三大幫派中的青幫可謂是獨得鰲頭,當時他們的幫主杜月笙可真是黑白兩道橫著走,風光無限,曾被譽為「黑幫三百年來第一人」,可見當時他的勢力和實力之大。
一、杜月笙是怎麼從一個窮小子變身為上海灘「土皇帝」。
杜月笙從小父母雙亡,四歲起就被舅父收養,寄人籬下的日子並不好過,更何況那時社會動蕩,生活艱難,多養一個人就多一份重擔,因此杜月笙就只讀了五個月的書就離開了學堂,等於沒什麼文化,長到十四歲時他覺得不能這麼過下去,得另找出路,於是他決定去闖蕩上海。
杜月笙帶著身上少的可憐的積蓄隻身一人來到上海,他意志堅定,發誓要在上海闖出名堂,正如他的口頭禪所說:
「我的箭頭指向上海灘,我的疆界要越過十裡洋。」
事實證明,後來他做到了,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實現了自己不再受苦,當人上人的目標。
初來上海的杜月笙其實過得很艱難
,首先是他沒有什麼學識文化,作為一個文盲,想要求一份體面的,待遇好的工作基本不可能;其次則是他年齡還小,在上海初來乍到,沒有什麼門路,也沒什麼經驗,因此找到一份填飽肚子的工作真的很難。
幸運的是有個老鄉介紹他去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這才免了餓死街頭的情況。可是好景不長,他因為有一次被朋友慫恿參加了遊行活動,被老闆發現了,老闆覺得他太愛惹是生非,害怕給自己和水果行帶來什麼災禍,於是就將他解僱了。
萬幸水果行的帳房先生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不忍心看他衣不果腹,因此將店裡不好的水果偷偷拿給杜月笙填肚子。有生意頭腦的杜月笙隨即發現了一條商機,他在街頭熱鬧的地方擺攤賣現場削好的水果,憑著新穎的銷售方式和低廉的價格,生意不錯,既然他能在上海生存下來,又給他存了一筆積蓄。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他拜了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經陳世昌的引薦,入黃金榮公館經營法租界賭場,從此就開始了他上海灘傳奇的生涯。
從黃金榮公館開始,不甘屈居人下的杜月笙想方設法賺錢擴大人脈,一方面糾合同夥,勾結軍閥,販賣鴉片,另一方面不惜重金,花費大心思結交各方,
從此杜月笙在上海就扶搖直上,勢力之大就連蔣某人當時也對他另眼看待,真正成為了上海灘名副其實的地下「土皇帝」。
二、樹敵眾多但他卻從未擔心其生命安全,是什麼給了他如此大的信心?
原來杜月笙一輩子最大的依仗就是他手中時刻在把玩的水果刀,誰能想到這刀的真面目竟是一把手槍呢,這簡直是完全可以在不經意間頃刻便取人性命。
這把刀由來還是因為杜月笙發跡之前做的那個水果攤生意,生意太火爆。以至於當時他需要快速削水果,還要保證削的皮很薄,水果削得漂亮,就這麼練習下來,他果真練就了一手削水果的好手藝,還收穫了一個「水果月生」的稱號。
為什麼杜月笙發達之後對這把刀還愛不釋手呢?首先這是他來上海的後第一份真正的能養活他的工作就是從這把刀開始,這把刀陪著他掙扎著在上海上海,後來陪著他拼搏,見證了他一路走來的辛苦,出於憶苦思甜的一種提醒行為吧,讓他捨不得扔了這把刀。
其次,作為黑幫大佬,他肯定需要有自己的自保手段,其他顯眼的武器雖然重要,但不及一個隱蔽性極強讓人意想不到的秘密武器更加重要;
出於這些方面的考慮,因此他花大價錢改造了這一把外表是刀,內在是槍的武器,近可當熱兵器,遠可當冷兵器。
三、如此神槍為何無人知其真面目?
杜月笙的這把小刀槍可謂是陪了他一輩子,也保護了他一輩子,為什麼沒有人知道這是一把槍呢?
原因有三,其一,杜月笙是成為黑幫大佬後才打造的這把槍,那麼憑著他的聰明才智,不想給人近距離甚至觸摸他的小刀槍是有可能辦到的;其二,作為混黑幫的,手上拿著刀大家也都不會奇怪,而且知道杜月笙前期經歷的人,誰會閒的無聊關注一把普通的刀呢,沒認真觸摸觀察很難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其三就是見過杜月笙使用這把槍的人可能都死了吧,畢竟他身邊很多保鏢,基本用不到自己出去,需要自己出手的情況應該就是只有他一個人的時候,那麼以他的做事風格,真的逼得他出槍的人還能留有姓名嗎,因此這把刀的秘密就一直這麼被掩埋了下來。
小刀槍露出真容主要源於杜月笙去世多年後,它被送到了上海公安博物館,展出之後才被人知道原來它是這麼神奇的一把兵器。
小結
杜月笙這人很複雜,看著不像是好人但不是單純的壞人。
一方面為了個人利益,他可以不顧道義,遇神殺神,遇佛拭佛。其一,不管當時鴉片對中國的危害有多大,只要是暴利,只要能獲得大量的財富,他都去做;其二,為了維護自己的勢力,直接設計坑殺汪壽華,手段殘忍,令人髮指;其三為了獲得高官厚祿,不斷追殺大量我黨人和工人等等。
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獲得眾多民國大佬甚至大學者稱讚之人,表明了他非常會做人,而且在抗日戰爭中他又不計一切代價參與抗戰,輸送物資等等,他這人真的很矛盾。
杜月笙一生中都生活在江湖中,在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他硬是憑著自己打下一片江山,這魄力和能力不得不令人佩服,而他一生中也是樹敵無數,雖說身邊時刻有保鏢保護,但是靠別人的保護總有疏忽的地方,所以他的秘密殺器就顯得尤其重要。試想一個人在悠哉的削蘋果,冷不丁的就開了一槍,真的令人不寒而慄,而這一把小刀槍也被稱為最神奇的一把槍之一,這隱蔽性堪稱一絕。
不管杜月笙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但是他為人處世方式方面確實很厲害,在上海灘地界,能讓當時民國的幾乎所有大佬禮讓她三分,這一份氣度就很難有人超越。
而他從容不迫的生活態度中,離不開他老朋友給予的底氣,他這老朋友就是他最值得自豪的武器—小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