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惡的周一,小編姐姐要放個福利
就是這麼愛你們!
新一期睡客計劃重磅來襲
就問問你,想不想——
去麗水蓮都睡一晚木作民宿
讓榫卯結構的大床贈你一晚好夢?
再問問你,想不想——
親手觸摸百年前留下的古董木作工具?
嘗嘗用大土灶燉的走地雞、結鍋巴的米飯?
漫步10分鐘,去初夏古堰畫鄉的老街逛逛畫廊?
宅在小庭院,親手做件木質小玩意送給心愛的人?
我猜,你心動了~
此次試睡的民宿位於麗水蓮都,毗鄰古堰畫鄉風景區,以傳統木工文化為主題,清新獨特且處處充滿驚喜。
睡·客·招·募
體驗民宿:蓮都畫居·匠心民宿
房間名額:3間木作客房,價值428元/間
試睡價格:0元
報名方式: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填寫信息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5月8日
名單公布:5月9日關注本微信推送
房間有效期:2017年6月30日前
試睡任務:
1. 在微博或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發布此次試睡體驗,每天不少於3條
2. 體驗後1周內,在螞蜂窩、攜程或其他旅遊平臺、自媒體平臺,發布圖文並茂遊記一篇
民宿地址:麗水市蓮都區大港頭鎮河邊新村#31
交通方式:可選擇高鐵或駕車自行前往
註:需提前一周向民宿預約試睡時間,其中周五、周六、法定節假日不得入住,具體以實際預訂情況為準。
畫
愛住民宿的人,多半也愛和民宿主人閒聊,在民宿主人身上尋味另一種生活姿態。畫居·匠心的主人,生活恰似一幅畫,質樸簡單而又色彩斑斕的畫。
民宿主楊先生和雷小姐是一對來自木匠世家的小夫妻。
楊先生先前經營著家具廠,雷小姐的父親早前是木匠。木工對於楊先生而言,不僅是工作,更是滲入骨髓的愛好。在這個工業化和商業化的年代,傳統木工技藝漸漸黯淡。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老祖宗的智慧,夫婦倆大刀闊斧把自己家改造成了木作文化主題的民宿。
△民宿前臺由木條堆疊而成
五層樓,十八間全然不同的木作客房,都由楊先生親自設計。他的腦海中滿是源源不斷的木作創意,雖不懂室內設計,卻也精心製作了十五頁的設計策劃書。
除了水電、油漆,佔了大頭的木工活全由楊先生和雷伯伯兩人親力親為,常常忙活到夜裡一點才收工。機器作業效率雖高,但在他們看來卻千篇一律、缺少溫度。兩位倔強的匠人,花了近一年的時間完成裝修。
在雷小姐的眼中,已是兩個女兒父親的楊先生,一直充滿著童心。每每尋到別致的木頭,楊先生便拾來為民宿添些趣味十足的小設計。
大堂外的院子,名曰「如意小院」。主人花了三天時間,引山泉水入院,泉水潺潺流淌而過,似一柄如意。小院不大,卻濃縮了江南的春之氣息。一些住進民宿的孩子,在如意小院中玩玩石頭、玩玩水,便能度過開心滿足的一天。
△如意小院一角
居
榫卯,是中國古代建築、家具和很多木製器具的最重要的結構方式,也是這些建築和家具不需要鐵釘的秘密。即便是現代的很多框架結構中,也常常使用榫卯結構。可以說這是老祖宗為我們,為這個世界留下來的很重要的智慧結晶。
走進畫居·匠心,便被一股淡淡的木香味包圍。整間民宿用了大約一百立方米的實木,採用了七至八種榫卯結構。手工打造一張不用半顆釘子的實木床,平均需花費十天左右的時間。
一樓圖書館內的實木桌,長6米,寬1.2米,至少需要十多個人才能抬動。這張桌子由兩塊巨大實木拼接而成,卻見不到一粒釘子,正是使用榫卯結構連接:兩個燕尾榫,兩個雨傘銷,長度只有10釐米。桌子絲毫沒有半點晃動,穩如磐石。
暖陽從屋頂天窗傾瀉下來,鋪灑在慵懶的床單上。位於頂層的滑梯親子套房和天文觀星套房,單是木工,便耗費了一個半月時間。抬頭望浩瀚星辰,或是不知疲倦地怕爬上滑下,孩子們都愛極了這兩個兒童樂園般的房間。
△滑梯親子套房(圖片由畫居·匠心提供)
△天文觀星套房(圖片由畫居·匠心提供)
一些略懂傳統木工技藝的住客,都是衝著這張榫卯上下鋪而來。每一根手工打磨的木材,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原有的形態。複雜的結構,仍舊沒用半根釘子,忍不住感嘆傳統木工技藝之精湛絕妙。
△圖片由畫居·匠心提供
這間標準房是楊先生的最愛。他選了六塊造型別致的木頭,全靠簡單的燕尾榫和雨傘銷連接,分別做成了床板和衛生間的門板。
手工竹房裡的藝術品出自鎮上的老師傅,同樣令人驚嘆。這巧妙的設計,多了份靈動的禪意。
單人船槳房,面積不大,卻也十分搶眼,吻合獨自旅行的背包客氣質。
楊先生說,很多人會先設定好作品,再依照設定去找木材。他卻相反,尋到心儀的木材,適合做什麼,便因「木」制宜。這樣的作品反而往往更有意想不到的美感。
除了居住,一樓還有一個木製圖書館。這裡有3000多本書籍,其中不乏一些書頁泛黃、頗具年代感的珍貴藏書。圖書館也是主人送給兩個女兒的禮物,其中一些空著的書架,待女兒長大後,慢慢往裡填充。
品讀完書籍,面朝小院春色,品一杯香茗。
匠
很多人入住畫居·匠心,為了體驗純手工木製床,也為了傳統木工課堂。一樓大堂的大部分區域都被木工作品展示櫃和木工創作臺佔據。
這兩個古董,傳自雷伯伯的師祖,已有一百多年的時光沉澱。古時的木匠,一端挑著刨子架,另一端挑著鑿子、鋸子、墨斗等工具,出活蓋房子。
木工作坊裡,無論什麼年紀的人,都緊蹙眉頭,低頭凝神,打磨一支鋼筆套、一片書籤。再一抬頭,全然不知夜幕早已降臨。
△圖片由畫居·匠心提供
每周日,楊先生會開設親子木工課,教孩子們做些簡單卻充滿樂趣的梳子、機器人。木工課上,楊先生會在圖書館,先為大家放映PPT,介紹傳統木工知識,再移步至木工臺,教孩子們進行製作。親子木工課,往往需要提前一個月,才能預約到。
△圖片由畫居·匠心提供
不得不承認,木工有種別樣的魔力。平日裡瘋玩的孩子,在做木工的那一刻,安靜得像個小天使。平日裡焦頭爛額的年輕人,在做木工的那一刻,不再浮躁,沉靜在寧靜的內心世界之中。
心
入住畫居·匠心的散客,似乎都不怎麼出去逛景點。他們更願意待在民宿裡,看書、品茶、做木工,似乎畫居·匠心便能滿足他們全部的世外桃源夢。
民宿,往往自帶了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而太過接地氣,便又少了捕捉情懷的意義。這個度,很難把握,而畫居·匠心卻把握地恰到好處。這裡更像是另一個家。比起成群的團隊客人,雷小姐更願意接待散客。雖然散客的收益不如團隊。但她願意花更多的時間為客人泡茶、陪客人聊天、為客人做私房菜品。
雷小姐說,他們想與住客分享生活,真實的生活。他們的小女兒酸奶才四個月大,有時陪客人聊天,懷裡還需抱著酸奶哄她入睡。一開始,她怕客人不能接受,但久而久之,發覺客人其實並不反感。忙到顧不上吃飯、累到不願動彈卻還要哄女兒……或許狼狽,但正是這份真摯讓客人們感到親切與舒服。
大女兒六歲,叫布叮,是個古靈精怪的女孩子。每天她都會拿著噴壺,在如意小院悉心澆灌種下的花花草草還有菜苗。她總和入住民宿的小朋友們開心地打成一片。
畫居·匠心的家常菜十分驚豔。普通的原料、幾乎不加調料,卻能嘗到大自然最甘冽、最鮮美、最本真的味道。
入住畫居·匠心前,一定要和主人提前預約點一份溪魚煲。溪魚產自附近清澈的甌江。溪魚的種類很多,小魚適合煲湯,大魚適合紅燒。
荷花魚個頭較小,兩面煎至金黃後,放入豆腐等配料,開始煲湯。喝一口濃稠而絲滑的白魚湯,咬一口酥軟的魚肉,怎一個鮮字了得。
用大土灶燉的雞肉,湯色金黃,肉質有嚼勁卻不嵌牙。
鹹香適宜又不油膩的炒春筍,能嘗到春日的芬芳。
青菜是布叮親手播種的。豬蹄勁道十足,嘗完第一口,你就會完全忘記減肥這回事。
莧菜梗,十盤裡有七盤老而硬,但這盤絕對和菜葉一樣軟嫩。
就連最普通的野菜,也能美味出新高度。
小朋友們都愛吃香甜軟糯的麻餈,一口一個。紅糖裹在雪白的糯米外面,豆粉又嚴實地包裹著紅糖,很巧妙地中和了紅糖的甜膩。
豆腐娘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製作花費時間較長,是浙南地區獨有的特產。
△圖片由畫居·匠心提供
△能望見山野田園風光的餐廳
周邊景點
古堰畫鄉 :逛老街、看畫展,蕩舟於甌江之上。
利山村:畲族村,夏日荷花盛開之際如入仙境。
九龍溼地:漫步溼地,與夏日精靈螢火蟲共舞。
本文內容由浙江在線旅遊頻道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心動就快報名吧!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