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青(香港),中西醫臨床醫學學士、中國語文戲劇教育碩士,做過醫生,現從事教育工作,作品散發於香港《大公報》《香港詩人》《城市文藝》《香港作家》《中國散文詩人》香港《圓桌詩刊》《橄欖葉詩刊》《延河》《河源日報》《河源晚報》等。合著詩集《香港十詩侶》。
◎影子比光更明亮
麻鷹盤旋海空白色海鷗低飛海面
白蘭地在蘭桂坊舉杯集體訴訟
黑皮膚黃皮膚白皮膚
英語法語日語韓語廣東話普通話
維多利亞海港嘴角微笑
石板街忙碌一群電影人
女主角化清冷的妝演繹
一個撲朔迷離的愛情喜劇片
北角新光戲院京劇演員唱崑曲
駱克道酒吧街扭著袒胸露乳的異國女子
同樣是異國男子的荷爾蒙超越酒精濃度
中環辦公大廈走出黃皮膚的精緻白領
廣東道1881裡的店鋪名全是English logo
唯一的中文命名是傅儀眼鏡店
異國歸鄉她似乎已不認得出生地
蛇和蝴蝶常出沒在她的夢境
恍恍惚惚只覺得日子芊瘦月色肥美
對木銅鏡梳妝影子比光明亮
◎時光吞噬的牙
吃飯時
啪嗒一聲
父親那顆痛了幾年的牙
掉了
那顆體無完膚的牙
啪嗒一聲
在我的心膜上
震了震
六歲半的女兒
也曾在吃飯時
啪嗒一聲
掉了一顆牙
記得那時
那顆新鮮的乳牙
曾讓我的心
瞬間紅潤
◎降
走
到海的心臟去
看海
呼喊又沉默
撕裂又完整
我們破碎的膚體
讓出空位給水和鹽
發酵
我們飽經滄桑的心
騰空靜脈和動脈
讓海水和一千尾魚居住
然後飛蛾撲火
降到海底
下降之前
釋放出海水鹽分和魚
以還原海的完整
下降之前
吐出蛛絲覆蓋海面
吹一億光年的泡泡
讓海豐滿結痂失憶
我們的殘缺
等待
光去縫補
◎自焚的蝴蝶
這麼多年了
我在鏡中模仿你
模仿你頭發生長的樣子
模仿你憤怒時溫柔的樣子
我漸漸長成你的臉你的眼你的笑
我成了一模一樣的你的外表
我伸手去觸摸心臟
X光掃描儀警報大作
我沒有你的指紋
沒有你的瞳孔
異國海關警察面孔嚴肅問我
你究竟是誰?
我按壓著心臟問
我是誰?
心臟流過一陣高壓電流
暈厥脫水失憶
我是誰?
我是誰?
我是誰?
真相一寸一寸地
撲朔迷離
我化成一個自焚的蝴蝶
停在動物博物館的展覽中心
◎而你不知道的
那些一再隱藏的
都被風尋找
一一投影在萬家燈火上
如同血紅石榴汁
滴在潔白花蕊中
只不過是深秋走來
就有那麼多的往事
逃逸肉身
彷佛秋風抖下的不是樹葉
而是刻在生活上的皺紋
◎回到縫補之前
破碎縫補完整
痛苦縫補快樂
貧窮縫補富裕
太陽縫補月亮
海水縫補雨滴
戰火縫補和平
陰暗縫補光明
飢餓縫補溫飽
哭泣縫補微笑
離別縫補相聚
一片秋天的落葉
縫補一片森林的綠
霧霾縫補一場雪的白
死亡的一秒縫補漫長的一生
讓一切回到縫補之前
讓你回到離開我之前
騰空一個草原的位置
給我們早經枯萎的愛
◎論雨的復原力
步伐匆匆的人群如常
牆角的花仍漂亮
一隻布偶白兔看不出憂傷
風把時間吹到十個小時前
香火紙錢鮮花布偶白兔蘋果米飯粒
一場婚變
42歲的母親攜10歲的女兒從24樓一躍而下
血跡哭喊聲警察醫生市民報紙新聞
有點擁擠了
空氣再次被撕裂被撐破
一場雨復原了事發地
700萬人口的城市
一切如常
◎媽媽的湯
只要在家
我走到哪
媽媽端著一碗湯就追我到哪
她的湯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都可以不重複
她像個神秘的隱居藥師
有時深山採藥
有時劈土種藥
再用魔方式的配搭
用砂煲煲用燉盅隔水燉
三十三年了
我身上長滿了野生的雞骨草天門冬麥冬
菊花金銀花蓮子百合花旗參龍眼肉
一到春天它們都開出好看的花
每當想媽媽時
我就從身上的每一粒細胞裡
舀出一碗又一碗的湯
呼呼喝下
◎那些出國的親人們
記憶中首先是太祖母
然後是爺爺外公三姑婆阿婆
再後來是二舅舅
最近的是我腹中那個剛成形的胎兒
太祖母的一雙碧玉耳環
一枚刻了龍鳳的銀髮簪
成了我的嫁妝
它們至今仍閃著清朝的光
爺爺的幹部退休證幾張生活照
在我柜子的一個心型盒子裡
他的笑他的聲音他的一手好字
都被盒子蓋住了
外公讀四書五經增廣賢文滿口之乎者也
他不是書生只是一個做木履為生的匠
我最乖坐他旁邊一邊看他削木折竹
一邊聽他講佛法無邊人生如夢
三姑婆我很少見
我記得她戴一副茶色的眼鏡
她曾摸過我的頭給過我16塊錢的紅封包
他叫爺爺哥哥的時候臉上就露出撒嬌的模樣
阿婆每天都給我煮大鴨蛋
阿婆送我上學送我出閣
阿婆摸我的孕腹說要抱抱我的娃
娃娃生下來了阿婆卻睡香了
二舅舅的摩託車載我在一個有湖的城市
走天橋走隧道從湖心穿來穿去
他說燕子妳別飛太遠
要記得陪在妳媽媽身邊
我腹中的嬰孩
她/他還未來得及看一眼這個世界
只告訴我媽媽我來過妳的生命
我的那些親人們
已經很久不與我一起吃飯了
有一天
八十七歲的外婆
神秘地湊我耳邊壓低聲線說
妳知道嗎?
他們啊他們啊她們啊她們啊
坐飛機出國去了
◎外婆的魚腥草
你在牆角田野溪邊
開著淡淡白花兒
撐開心形綠葉
虔誠地向大地問好
半百的外婆牽著我的小手
走過牆角田野溪邊
她蹲下身
輕輕摘下一片心形葉
把一片墨綠放在我的小掌心
外婆說你是個小勇士
金黃葡萄菌病毒流感都怕你
外婆的話我似懂非懂
心裡卻渴望做個小勇士
八十的外婆病了
又咳嗽又流涕
我穿著白大褂
把一瓶魚腥草液
注射在外婆的靜脈裡
我想起了
牆角田野溪邊
你開著淡淡白花
撐一片片心形葉
虔誠地向大地問好
外婆牽我小手
把一片心形葉放在我的小掌心
----
好詩人就在當下(下)
《詩人文摘》,大型詩歌類網刊,成立於2005年,以報導國內外詩壇新聞、事件及詩歌評論為主。從2014年開始設立《名詩百家》、《今日詩選》、《經典詩評》等欄目,獲得廣泛讚譽,2015年開闢《一首好詩》,已經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詩歌欄目,《終南論壇》將成為中國新的先鋒詩學論壇。為紀念中國新詩百年而開闢的新欄目《新詩百年》,於2016年陸續刊出活躍在當今中國詩壇的詩人作品。
M 梅老邪 馬永波 馬行 馬時遇 莫莫 苗波 麥冬 孟凡果 馬維駒 梅爾 牧雨 梅苑飛雪 莫小邪 穆曉禾 馬累 莫臥兒 馬海軼 毛子 莫非 馬鈴薯兄弟 木尋 木棉古麗 麥薩 梅心素顏 牧斯 馬豌豆 夢冉 孟浪 明迪 米綠意 木夜 馬曉康 木耳 馬漢寧 眉子 木耳 陌上旅 芒克 莫笑愚
N 南南千雪 聶權 娜仁琪琪格 暖玉 牛慶國 鳥烏烏 泥馬度 能水 那薩 牛子文 聶也 南子 牛慧祥 南人 南蠻玉 寧明 牛波 納蘭容若 農子 倪志娟
O 歐陽江河 歐陽關雪
P 彭一田 皮旦 龐培 潘桂林 盤妙彬 龐餘亮 彭浣塵
Q 秋水 瓊瑛卓瑪 秋水黛兒 丘樹宏 啟鴻 青藍格格 晴朗李寒 淺予 錢旭君 祁國 青海湖 泉子 邱籽 齊偉 喬橋 起倫 清平 邱志君 欽麗群 秦三澍 千葉 秦雪雪 橋 青篦 秦曉宇
R 若荷影子 潤生 冉冉 若非 若顏 阮雪芳 冉喬峰
S 沈奇 孫梧 宋寧剛 守望黎明 孫成龍 沈彩初 三犁 索菲 上官朝夕 宋娟 樹才 宋曉傑 黍不語 沙戈 蘇笑嫣 施世遊 施瑋 沈向陽 宋琳 水田 宋尾 沈葦 蘇淺 似弘 史雷鳴 舒丹丹 桑克 三遠 孫家勳 宋曉賢 蘇豐雷 三色堇 石樂 石生 蘇瓷瓷 孫磊 沙金 沈魚 蘇黎 沈娟蕾 單永珍 碎歲 蘇歷銘 蘇格 宋北麗 尚仲敏 瘦西鴻 豎 盛興 邵純生 宋煒 石光華 蘇枍北 桑子 蘇若兮 沙裡途 傷水 孫擔擔 十五嵐 宋曉婷 桑眉 傘月 斯琴卓瑪
T 太白酒桶 譚克修 唐亞平 唐緒東 邰筐 唐曼 談雅麗 唐果 湯養宗 陶春霞 天嵐 唐詩 甜河 屠國平譚延桐 唐月 唐力 譚紅霞 妥清德 塗擁 凸凹 天然石 陶春 田蕎 唐丹鴻 鐵梅 甜河 童玲女
W 王小妮 王桂林 王久辛 王曉波 王九城 維摩逸風 武靖東 吳世蓮 吳向陽 王夫剛 吳兵 王鬍子 吳少東 鄔霞 王敖 吳玉壘 武強華 巫昂 吳投文 烏青 王林燕 微雨含煙 文峰 王小程 吳勇霞 魏菡 王雪瑩 萬重山 萬夏 文生 吳銀蘭 王旭勝 王馨梓 王寅 王崇黨 王黎明 巫小茶 王太文 韋錦 王步成 吳濤 王學芯 吳晨駿 王雨之 王彥山 王艾 韋白 葦歡 武陵米蘭 萬小雪 王文海 文立冰 吳春梅 王原君 王克金 吳素貞 溫文錦 王恩乾 溫暖的石頭 吳燕青
X 向以鮮 雪松 西川 小安 雪克 昔之蘭昔 小布頭 楊北城 楊培仙 肖開愚 葉匡政 薛振海 肖黛 徐鄉愁 響馬堂 肖今 徐俊國 小引 小海 徐小愛克斯 小蔥 辛泊平 杏黃天 謝湘南 西棣 項美靜 曉音 熊焱 解非 謝鶴仁 熊曼 徐南鵬 小荒 歆兒 席亞兵 蕭沉 夏宇 笑嫣語 小魚木語 西渡 謝銀恩 席玉強 熊遊坤 夏吟 薛貞 徐蕪城 席永君 謝虹 雪女 小芹 徐曉 辛夷
Y 楊克 雁西 湮雨朦朦 儀桐 尹遠紅 玉珍 一念 鷹之 虞千野 楊黎 于堅 雨傾城 衣米妮子 楊鍵 一江 育邦 楊廷成 月色江河 尹麗川 葉麗雋 宇向 俞心樵 餘幼幼 魚魚 遠洋 遠村 楊方 羽微微 尤克利 袁紹姍 楊煉 楊小濱 伊蕾 楊洋 葉舟 楊漢年 月光雨荷 嚴小妖 袁永蘋 啞石 餘子昧 葉菊如 顏兒 於貴峰 月牙兒 楊謹 楊志學 夭夭 餘真 雨田 顏小魯 宇舒 楊曉民餘千千 楊梓 葉曄 閆永敏 苑希磊 影白 姚輝 尹宏燈 於貞志 葉玉琳 姚江平 雲岑 硯青 原筱菲 顏彥 楊章池 楊華 閻志 月宛初 也果 衣米一 易小倩 嚴力 雲冉冉 夜子 翼 楊子 宇秀 燕窩 楊爭光 餘秀華 顏梅玖 啞男
Z 周公度 張軍峰 芷妍 趙劍華 之道 周瑟瑟 周佔林 宗小白 張琳 走召 趙書萱 鄒赴曉 鄒小雅 張建新 臧海英 鄭小瓊 趙麗華 仲詩文 張執浩 張晶 鄒宴 張立 趙目珍 趙俊 趙思運 竹丫子 張小美 子梵梅 張漫青 莊凌 周亞平 張然 曾瀑 張義先 周琦 周冬梅 扎西才讓 張雨絲 張作梗 鄭單衣 左安軍 張祈 張子選 張會勤 周園園 朱建業 澤嬰 張巖松 張小靜 左拾遺 曾蒙 祝鳳鳴 周瓚 朱朱 張耳 止語 朱文 周偉馳 張鞍葒 張牧笛 張存己 趙元蒼 趙野 張衛東 鄒曉慧 張萬新 張聯 朱巧玲 茱萸 張永偉 莊偉傑 翟永明 張二棍 周廣學
之道,本名王金祥,《詩人文摘》主編,《之道說寺》欄目主持,現居西安。作品見《詩刊》《星星》等詩歌刊物、年選及北京地鐵,著有詩集《我揀到了銅》、《一根漂浮的石柱》等五部,主編《長安大歌》(陝西優秀詩歌作品選)。新作有《之道禮佛記》、《咖啡園》、《平壤記事》、《趙小娟的煩心事兒》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日、韓、印尼等語。參加第32屆(以色列)、33屆(馬來西亞)、36屆(捷克)世界詩人大會。
微信:QQ425600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