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施耐庵施大爺還活著,我真想問他一個問題,水滸傳這部文學名著中間這麼多人物,他到底最喜歡哪一個英雄好漢?我覺得他會思考一會,然後告訴我,"浪子燕青"。
水滸傳中,以我粗淺的閱讀經驗,作者對於喜歡的人,還是有所偏愛。梁山泊一百單八將,論功行賞、排定座次的時候,燕青是排在天罡星最後一名,天巧星浪子燕青。儘管排名靠後,但作者特意在第七十回中寫道"這燕青,他雖是三十六星之末,卻機巧心靈,多見廣識,了身達命,都強似那三十五個。"可見作者施大爺對燕青還是另眼相看。
總結起來,燕青有幾個特點,一是忠誠,二是清醒,三是高能,四是瀟灑。
先說忠誠。梁山泊一百單八將,說是英雄好漢,其實也不盡然。魯智深,武松,史進等確實不愧為好漢,敢作敢當,快意恩仇,可什麼王英董平蔡福之流,貪財好色,猥瑣下流,實在不能算好漢。不過除了燕青以外的一百單七將,都是沒辦法,無論是綠林好漢,還是朝廷命官,只有李逵這個天真爛漫的人從心底喜歡梁山泊,其他人多少都屬被逼無奈。而燕青不是這樣,他純粹是為了報恩,報答盧俊義盧員外的恩情。
燕青的忠誠屬於個體感恩,只是單純針對盧俊義,對梁山泊事實上並沒有多少感情,和宋江不是一類人,宋江對燕青也是不冷不熱,不鹹不淡。有次燕青練射箭,射下來十來只雁,宋江小題大做講了一通大道理,狠狠批評了燕青一次,典型的借題發揮,當年為了賺秦明上山,殺那麼多百姓燒那麼多房子,沒看見他有半點心軟,花榮同樣射過大雁,沒看到宋江說半句多話。上了梁山以後,燕青始終和宋江保持一定距離,但是對盧俊義則一如既往的絕對忠誠。其實,說難聽點,盧俊義就是個妄人,天生狂妄自大,始終沒有拿燕青當人看,論能力,燕青比盧府管家李固要強得多,可盧俊義始終不信任燕青,一再拒絕燕青的建議和意見。結果被李固害的死去活來。
算起來,燕青至少救過三次。第一次,盧俊義被吳用算計,從梁山下來,燕青在城外拼死拉住,叫他不要回家,可盧俊義死活不聽,認定李固不會害他,其實不聽就不聽嘛,也沒關係,可盧俊義怎麼做的?一腳踢翻燕青,這就很過分了。結果回家就被李固抓住送到官府,打入死牢。第二次是在刺配滄州的路上,盧俊義受盡董超、薛霸的折磨,有點和當年林衝差不多的意思,就在兩個公人準備下手殺盧俊義的時刻,燕青突然出現殺了董超、薛霸,救下盧俊義。第三次是當盧俊義等得破奚勝六花陣,王慶差偽都督杜領十二員將佐,兵馬二萬,前來救援的時候,燕青先是勸盧俊義不要出戰,勸說未果的時候,他要了五百人的隊伍,去給盧俊義的戰鬥不聲不響的作了補救。幸得燕青砍伐樹木,於橋兩傍,搭完浮橋,盧俊義的軍士得以渡河渡,救了二萬人的性命。作為一個家臣,做到這個份上,忠誠二字是無可挑剔了。
二是清醒。梁山有幾個清醒人,比如公孫勝、李俊、魯智深、武松等,但頭腦最清醒的還是燕青。徵討方臘大勝而歸,他在半路就和盧俊義說了一番話,叫他不要去東京了,會被當朝的奸臣害死的。可是,和盧俊義這個一根筋的腦袋說這些沒用,根本不聽,燕青這個時候看出來他曾經的主人、現在的梁山二當家對政治的無知,笑道「主人差矣!小乙此去,正有結果,只恐主人此去無結果耳。」作者都感嘆燕青可謂知進退存亡之機矣。水滸全篇自始至終,燕青只在這個地方笑著和盧俊義說話,這個笑字,一是說明他去意已決,不會再跟著盧俊義踏進不歸路,而要去尋找自己的天地,過自己的生活了。二是從此他不再是盧俊義的家臣,而是一個和盧俊義平等的人,以一個笑字宣布了浪子燕青的獨立身份。
即使在梁山,燕青自始至終並沒有融入,很少拋頭露面,大部分時間只是跟著盧俊義,不像李逵這種愣頭青喜歡胡說八道,他和宋江、吳用在一起的時候,很小心謹慎,始終若即若離。不同於史進、劉唐他們,原來極具個性,上了梁山被群體生活壓制和同化,「泯然眾人矣」。燕青考慮問題非常周全、周密、周到。在東京李師師房間見到道君皇帝,燕青第一件事是為自己求赦書,哭訴自己的迫不得已,皇帝儘管不太痛快,還是給了他永久赦免的詔書,接下來燕青才和皇帝談水泊梁山的公事。先私而後公,這是最符合人性的做法,看得出來,燕青是很早就從長計議以後的路,知道怎麼樣才能全身而退。看看梁山好漢們的結局,不得不說,燕青的清醒是有道理、有價值、有遠見的。
三是高能。先說武力。李逵算是梁山好漢中間最難共事的,但宋江最喜歡讓燕青和李逵一道外出。為啥?很簡單,李逵打不過燕青。論相撲的本事,燕青毫無爭議的頭一名。任原號稱擎天柱,身高一長,膀闊腰圓,被燕青幾下就放倒。高太尉號稱相撲天下第一,被燕青隨手就幹翻。論箭術,小李廣花榮可能比他強一點,梁山好漢中燕青可排第二,救盧俊義、射遼軍主帥,都是百步穿楊、一招致命。
其次是社交能力。梁山好漢打家劫舍靠武力可以,但要是去交流、談判、協商,能擔此重任的沒幾個,其中的翹楚就是燕青。宋江一輩子的願望就是招安,而招安的關鍵人物就是燕青。在整個事件中,其察言觀色的明慧、八面玲瓏的機巧、見風使舵的急智、當機立斷的果敢、操控大局的魄力,叫人讚嘆不已。可以說,無燕青則無梁山的招安。
還有,盧俊義在梁山上,處境其實非常尷尬。盧才上山,宋江就要讓位於他,被李逵、武松等一頓吵鬧,只得作罷。打下曾頭市後,宋江又要讓位,結果吳用、劉唐、李逵、魯智深等人,有的唱紅臉,有的唱白臉,又給攪和了。後來雖然坐了第二把交椅,盧俊義和這些人的關係,能好到哪兒去?以燕青的身份,很容易兩頭受氣,裡外不是人。燕青卻智義雙修,把這些兄弟都擺平了。反對盧俊義當一把手的黑旋風李逵,和燕青幾乎成了最好的朋友,左一個「小乙哥」,右一個「小乙哥」。燕青到泰安打擂要跟著去,燕青進城看燈也要跟著去。柴進、戴宗與宋江是生死之交,梁山上的資深頭領,都與燕青十分友好。燕青下山去辦招安事,戴宗主動要「幫他去走一遭」;打方臘時,柴進欲入虎穴,到方臘身邊當臥底,對宋江提要求:「只是得燕青為伴同行最好。」宋江特地行文從盧俊義處調來了燕青,使與柴進一同前往。從時間上看,燕青與這些人實在交淺,但他們都視燕青為生死之交,燕青為人水平之高,梁山泊裡實無能出其右者。
燕青不管是山東話、浙江話都說的很溜,只能說他有這個語言天賦,到處都吃得開。最後是才藝。書中說「有個眼的都能吹響」,吹拉彈唱,樣樣在行,唱起小曲,不僅讓李師師手動點讚,還深深的感染了道君皇帝。宋徽宗的審美水平可不是乾隆,他隨手訓練的一個小畫師王希孟,就畫出了千古名作《千裡江山圖》。可見燕青的藝術造詣,不說梁山,在整個大宋,只怕也是頭等好角。現在要是去演戲,拿個奧斯卡只怕也不在話下。
四是瀟灑。燕青長得帥、皮膚白、身材好,加上一身好花繡,很有風流瀟灑的本錢。每當梁山需要進行外交活動時,總是柴進和燕青組團完成,柴進自然有貴族氣度,但燕青只是盧俊義的家臣,也能談吐不凡、風度翩翩,不得不佩服他的瀟灑自如。在東京李師師的閨房,燕青只是吹個蕭、唱個曲,就把李師師迷得神魂顛倒,硬是要燕青脫衣服給她看紋身,李師師可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宋徽宗對李師師青睞有加,絕非僅僅貪圖美色,肯定有很多共同語言可以交流,起碼在藝術上的造詣可以和道君皇帝平分秋色。因此,燕青能被李師師看上,恰好證明他的才氣逼人,風流瀟灑。看燕青對待女性的態度,也難怪李師師會喜歡。水滸傳中,男人對女人的方式簡單粗暴,要麼像西門慶、高衙內,純粹生理髮洩,沒把女人當人,要麼像武松、石秀,純粹仇恨女人,潘金蓮、潘巧雲都被殘忍的殺害,只有燕青,懂得尊重女人,哪怕像李師師的國色天香有意投懷送抱,燕青既沒有逢場作戲的迎合,也沒有道貌岸然的拒絕,他採取了非常得體的方式,問李師師的年齡,然後拜為姐姐,很巧妙的解決了問題。風流燕青,才情四溢,卻並沒有泛濫,風流而有度,這才是燕青。
水滸傳沒有交代燕青最後的結局,但從他的行事方式、能力、思想,應該不會過得太差,我猜測燕青會如他給宋江留的書信所言「退居山野,為一閒人」,自由自在的過完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