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2020年7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實錄。
英國天空新聞記者:中國是否就華為問題在向英國政府發出威脅?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稱如果英國禁止華為就是與中國為敵。這顯示出華為與中國政府過於親近。
趙立堅:你這是斷章取義。建議你認真、完整讀讀劉曉明大使記者會實錄。
附【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舉行中外記者會(實錄)】
2020年7月6日,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使館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英國廣播公司(BBC)、BBC廣播四臺、天空新聞臺、英國電視四臺、獨立電視臺、《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衛報》、《經濟學家》、路透社,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國媒體,以及美聯社、彭博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法新社、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加拿大廣播公司、鳳凰衛視資訊臺、《南華早報》、《歐洲時報》、《英中時報》、《僑報》等33家中外媒體近50名記者在線。劉大使社交媒體全程直播。BBC、天空新聞臺、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對記者會進行了直播報導。記者會實錄如下:
劉大使: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中外記者會。
6月30日,在香港回歸23周年之際,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並將該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當地公布實施。香港國安法的實施,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了強大支撐,為香港居民權利和自由的提供了堅實保障,堪稱「一國兩制」實踐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香港國安法通過後,英國媒體作了大量報導和評論。但坦率地講,其中充斥著誤讀、誤解甚至歪曲。
今天,我舉行中外記者會,就是希望幫助英國各界全面、客觀、準確地認識和理解香港國安法。針對英國媒體的報導和評論,我想著重點回答五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要出臺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礎和前提。基本法第23條,授權香港特區就維護國家安全自行立法。但23年來,由於反中亂港勢力勾連阻撓,相關立法遲遲未能完成,導致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法律制度空白,執行機制缺失,長期處於「不設防」狀態。去年6月香港「修例風波」發生以來,反中亂港勢力公然鼓吹「港獨」、「自決」,打砸搶燒,暴力襲警,衝擊香港立法會,叫囂「武裝建國」,嚴重踐踏香港法治,嚴重破壞社會穩定,重創香港經濟,嚴重危害國家安全。香港民眾痛心疾首,迫切希望香港轉危為安、變亂為治、絕境重生。在此形勢下,國安立法從國家層面立法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得人心、順民意,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第二,香港國安法是否違反「一國兩制」?該法不僅完全符合「一國兩制」方針,並將保障「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香港國安法開宗明義指出,堅定不移並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概念,「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只有「一國」安全,「兩制」才有保障。何為「一國」,它既體現在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也體現在中央政府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維護國家安全歷來是各國中央事權。中國中央政府通過基本法第23條授權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部分立法權,並不改變國家安全立法是中央事權的屬性,也不影響中央政府繼續建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香港出現了挑戰和破壞「一國兩制」的活動,香港國安法正是為了捍衛「一國」權威,最終是為了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而不是要改變「一國兩制」。
第三,香港國安法是否破壞香港高度自治和香港居民權利自由?該法充分體現了中央全面管治權和香港特區高度自治權的統一,不改變香港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改變香港高度自治和特區法律制度,不影響特區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該法明確規定,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香港特區居民根據基本法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享有的言論、新聞、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等權利和自由。該法規管的是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活動、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四類罪行,懲治的是極少數犯罪分子,保護的是絕大多數。正因為如此,短短8天,近300萬香港民眾籤名支持國安法,充分體現出求穩定、保安全的主流民意。
第四,香港國安法是否違反中方國際義務?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中國是第一個籤署《聯合國憲章》的國家,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籤署了500多個多邊條約。中國始終致力於維護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認真履行自身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中國從未「退群」、「毀約」,從不謀求本國利益優先。「不履行國際義務」的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英方將《中英聯合聲明》與「一國兩制」混為一談,指責中方未履行國際義務,這完全是錯誤的。「一國兩制」的版權屬於鄧小平先生,中國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據是中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絕非《聯合聲明》。中國政府關於「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已充分體現在基本法中,並得到全面貫徹。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謂香港國安法違反中方國際義務問題。
第五,究竟誰在違反國際義務、踐踏國際關係準則?主權平等、不幹涉內政是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中國從不幹涉別國內政,包括英國內政,也希望英方不要幹涉中國內政。英方應當十分清楚,香港已經不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香港早已回歸中國,是中國的一部分。英國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然而,英國政府仍不停地發表所謂《香港問題半年報告》,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現在又對香港國安法指手畫腳,甚至聲稱將改變對香港「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者的安排。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是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公然踐踏,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已就此向英方提出嚴正交涉。我想強調指出的是,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是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幹涉。香港國安法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防範、制止和懲治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香港國家安全的行為。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任何幹擾和阻撓香港國安法實施的企圖都必將遭到14億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都註定失敗!
「法者,治之端也。」香港國安法是香港恢復秩序、由亂及治的治本之策。我們堅信,在中國中央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包括廣大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香港國安法的有力保障下,香港一定會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繁榮!
謝謝!下面,我願回答各位的提問。
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英方稱,將為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居民提供更多居留權限,中方表示將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你能否談一談中國是否將就此採取具體措施以及何時宣布?英國首相詹森表示,自己是喜愛中國的,但《香港國安法》明顯嚴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你認為如何避免英中關係進一步惡化?
劉大使:我在開場白裡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關於BNO以及中方要採取的具體舉措,你應該先問英國政府下一步要幹什麼。我剛才講過,中英之間以及任何國家之間的關係必須建立在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之上。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是主權平等,互不幹涉內政。這一原則已被寫入《聯合國憲章》,並在40多年前被納入中英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是中英關係的基本準則。
70年前,英國政府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來,中英關係雖有起伏,但總體保持發展。實踐證明,只要上述基本準則得到遵守,中英關係就向前發展,甚至是跨越式發展;反之,兩國關係就遭遇挫折,甚至出現倒退。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香港國安法第38條規定,該法還適用於非香港居民和身處香港以外的人。根據國際法的通行做法,域外法權一般只適用於最嚴重的犯罪,國安法該條規定將如何與國際法保持一致?在香港的記者、活動分子以及其他相關人士將如何在繼續堅持言論和新聞自由的同時,確保自己免於被起訴?
劉大使:你提到的第38條是國際通行做法。即便根據英國法律,犯了罪和侵犯了英國國家利益的人都應被追究責任。如果他們的行為威脅英國國家安全,無論行為是否發生在英國國內,還是國外,都應被追責。香港國家安全法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沒有超出國際通行做法。
你提到記者的工作。香港國安法規定得很明確,列出了危害國家安全的4種犯罪行為。記者們只要遵守法律,就沒什麼可擔心的,就可以正常開展工作。國安法還規定,香港居民和在香港生活工作的所有人的人權都將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這些權利包括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因此,只要你守法,就無需擔心。
天空新聞臺記者:英國政府正在研究是否在5G網絡系統中使用華為,有傳言稱他們會推翻此前的決定,禁止在英國的5G網絡中使用華為。這將對英中關係產生怎樣的影響?你提到中國不幹涉英國的內政,但有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中國正採取顛覆性措施,試圖影響英國政商學界,以擴大中國的影響、推進中國的利益。對此你如何回應?
劉大使:我反對任何關於中國幹涉英國內政的說法。我出使英國已超過10年,從未遇到過英國政府或機構指責中國政府干涉英國內政的情況。如果你有證據,請拿出來。但請不要製造有關中國的假消息並進行無端指責。
正如我在開場白中所說,中國一貫、全面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我已就華為問題多次表態、撰文和發表演講。一言以蔽之,華為是中英合作雙贏的範例。我認為,英國使用華為,不是為了中國,而是基於英國自身的利益。英國政府已經制定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在2025年實現5G全覆蓋。華為可以為此做出貢獻。但如果英國願意高價購買質量不如華為的產品,這是英國自己的決定。我們要爭取最好的結果,同時也要做最壞的準備。
華為在170個國家開展業務,沒有一個國家能證明華為安裝了後門。華為很透明,他們建立了完全由外國人、而非華為人員運營的安全評估中心,這證明他們很有信心。除了華為,世界上還有哪家公司建立了由東道國運營、專門檢測公司自己產品的中心?沒有。華為沒什麼好怕的,用不用華為是你們自己的決定。英語有句成語:「當一扇門關上時,另一扇門會打開。」我們中國也有一句俗語:「西方不亮東方亮」。近來,我聽到不少有關華為的噪音,但我們不怕。我對在英中資企業說,你們應該保持信心。一旦你有拳頭產品,你就不應該擔心沒有市場。世界足夠大,足以讓華為發展。我相信,華為能帶來雙贏,不僅有利於華為,也有利於英國。我們已盡己所能講述華為的故事,但最終決定要由英國政府來做。我們不能替英國政府做決定。確實有很多猜測,我們已為可能的結果做好準備。我相信,華為不僅能生存下來,而且會日益發展壯大。越是面臨來自所謂超級大國及其盟友的壓力,華為就越變得強大。我對此堅信不移。
彭博社記者:還是關於華為的問題,英國政府即將作出的決定,很明顯出於安全關切,而非你所說的商業考慮。眾所周知,美國對華為也存在嚴重安全關切,而你說中方不認為存在安全問題,也不擔心英方會在政治層面做出相關決定。
劉大使:最終決定要由英方來做。關於安全問題,我認為華為已經盡其所能,回應各方關切。談到安全問題,要看是出於政治角度還是技術角度。安全有很多種,例如在通信方面,我們的技術是否足夠安全可靠,能夠保護我們免受來自某些國家或黑客或公司的攻擊。不要片面談安全問題。華為為解決安全問題和關切採取了所有必要措施,不斷改進他們的技術。英國情報機構的分析報告也顯示,華為的安全風險是可控的,華為的技術總體上是安全的,這也是為什麼英國政府雖然設定了35%的市場份額上限,仍然決定允許華為參與5G。現在是否要決定放棄華為,這取決於英方自已。正如我所說,世界很大,足夠讓華為發展。目前華為已在170個國家運營,一個國家放棄華為,還有169個國家。我一直鼓勵華為人,要向前看。首先你要努力向英國政府、商界和人民證明,你擁有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具競爭力的價格,堅持不斷改進,解決大家的關切,做行業的領軍者。但如果他們不選擇你,那是他們的決定,你們還要繼續發展。華為歷經種種阻礙仍不斷進步,我對他們充滿信心。
你提到安全問題,我也正想談談這一點。一些英國政客一提到華為,就炒作中英關係。他們中的一些人將中國視為威脅,甚至是敵對國家,這是完全錯誤的,這與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不符。很多人談及中英關係「黃金時代」,但他們對到底什麼是「黃金時代」毫無概念。事實上,「黃金時代」是英國領導人首先提出的,我們認為這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就同意將其作為中英關係的定位。如果英方放棄「黃金時代」、將中國視為敵人,這就大錯特錯了,也不符合英方自身利益。美國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曾說,如果你把中國當作敵人,那麼中國就可能真的成為敵人。中國希望成為英國的朋友、夥伴,但如果你們把中國當作敵人,就要承擔由此產生的後果。
《泰晤士報》記者:中方會採取措施阻止擁有英國國民(海外)身份的香港人接受英方的安排來英居留嗎?
劉大使:最近我們聽到很多關於英方改變BNO立場的說法。1984年,中英雙方通過交換備忘錄達成一致,英方明確承諾不會給予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但英方執意單方面改變這一立場,中方視之為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將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首先,中方堅決譴責英方此舉,因為它違背了英方自身承諾;其次,中方認為這是對中國內政的幹涉,是針對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政治操弄;第三,中方將視英方具體實際行動,決定將採取何種反制措施。
《經濟學家》記者:能否請你介紹一下英方在香港問題上的相關立場將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例如,在華經營的英國企業和英中貿易會否面臨後果?將涉及哪些行業?英國銀行和服務消費行業的英國公司在華經營是否面臨風險?
劉大使:正如我在開場白中所說,國家間的關係應建立在一些基本原則之上,包括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等。上述原則也得到中英兩國領導人的認可。疫情期間,習近平主席和詹森首相兩次通電話,重申了有關基本原則。但是,一旦這些原則被違背,必將帶來相應後果,雙方的互信將受損,信心將遭到削弱。至於具體在哪些領域帶來哪些後果,我們還要看。中方切實希望英方從維護中英雙方根本利益出發,停止錯誤做法。我們要好好把握中英關係根本利益的大局。
新華社記者:最近一項調查發現,英國超越美國,成中國學生「首選留學目的地」。若中英關係因政治分歧而進一步惡化,中國對學生來英留學的態度和政策會改變嗎?
劉大使:包括留學生交流合作在內的中英正常關係將會繼續發展。我看到了有關報導,由於美國的一些原因,轉到英國學習的中國學生正在增多。我們歡迎並鼓勵更多中國學生到英國留學。駐英國使館教育處一直非常忙碌,向中國學生提供信息,回答他們的各類諮詢,幫助他們與英國的大學建立聯繫。目前,我還未看到對中英教育合作的負面影響。目前,中國有20多萬留學生在英學習。疫情期間,我給英國154所有中國留學生的大學校長寫信,除了要求他們照顧好中國留學生,我也重申中方致力於發展同英國各大學的合作關係。
路透社記者:當前,英國一些人正重新審視對華為政策。英國政府表示將提出國家安全與投資法案,外界認為這是針對中國公司的。你之前提到英中關係「黃金時代」。在中方看來,英中關係「黃金時代」是否已經終結?如果沒有終結,英方怎麼做才能推動「黃金時代」向前發展?
劉大使:中英關係「黃金時代」最早是由英方提出,隨後中英雙方均予以認可。我希望「黃金時代」沒有終結。但是,是否終結並非取決於中方。在中英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英國領導人表示致力於推動兩國關係「黃金時代」。我常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國家間的關係需要雙方去呵護。因此,我衷心希望中英關係能夠健康穩定發展,造福兩國人民。這需要中英雙方共同努力。中方視英國為夥伴,我們希望與英國發展良好關係。我們從來不會用「潛在的敵對國家」這樣的說法來形容英國,不論是中國領導人,還是政府官員從來未用過這種說法。因此,我真誠提醒英國領導人和政府官員,希望他們談到中國時,務必措辭謹慎。
《衛報》記者:大使先生,你說香港國安法得到香港社會廣泛歡迎,近3百萬香港民眾籤名支持國安法。但在去年的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我們看到「泛民」成績不俗。你能否保證,今年秋天香港立法會選舉也能如往年一樣保護參選和競選的自由嗎?
劉大使:對於去年以來香港發生的事情,我們有不同解讀。你們認為那是支持民主。我們認為那是暴亂、違法行為,甚至是恐怖主義行徑。如果有人衝擊英國議會,相信你不會稱之為支持民主。過去幾周,英國街頭舉行了大量遊行示威活動,但我沒見哪家英國媒體說這是支持民主,你們把一些遊行示威人員稱作違法分子和暴亂分子。那麼,為什麼提到香港時,你們的評判標準就變了呢?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今年9月香港立法會選舉將依法舉行。關於香港國安法,我想強調,該法會依法實施。香港國安法充分體現了中央全面管治權和香港特區高度自治權的統一,不改變香港實行的資本主義制度,不改變香港高度自治和特區司法制度,不影響特區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香港居民的權利自由將得到良好保障。只要不觸犯香港國安法,一切都不會改變。你應該對香港抱有信心。
《每日電訊報》記者:劉大使早上好!如果英國繼續推行其給予香港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者來英計劃,中方將採取哪些報復舉措?你能告知英方具體安排嗎?另一個問題,英國通信管理局(Ofcom)今天或將嚴厲批評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此前播放英國人韓飛龍(Peter Humphrey)被迫認罪的有關視頻,你對此有何評論?
劉大使:我已回答過關於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問題。我的回答還是一樣,中方已向英方表明立場,我們希望英方重新考慮其立場。至於中方將如何應對,我們將視英方採取的措施而定。
關於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的問題,CGTN已批駁了韓飛龍的指控,韓的指控毫無事實根據。我認為CGTN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了立場。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非常感謝大使先生。你剛才講,新的香港國安法與已執行幾十年的「一國兩制」政策不衝突。但「一國兩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香港的政治和言論自由。今天早上有報導稱,香港公共圖書館下架了部分香港活動人士撰寫的書籍,一些活動人士被拘留,你們稱其為暴徒和恐怖分子。我的問題是,香港國安法的頒布是否意味香港幾十年來享有的言論自由的終結?
劉大使:完全不是。香港民眾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將得到充分保障。你提到一些書在香港公共圖書館下架,這完全取決於書的內容。如果一本書的目的是煽動分裂和顛覆,按照香港國安法就可能被視作為犯罪,建議你仔細閱讀香港國安法。英國有很多涉及國家安全的法律,如果有人發表支持恐怖主義和仇恨的言論,將被視為犯罪行為。為什麼英國可以有這樣的法律,而中國卻不能有自己的國家安全法來懲罰煽動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危害國家安全的人?為保護國家安全而制定法律是各國的普遍做法。至於香港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我認為,香港國安法將保障絕大多數香港人的新聞、遊行、示威等權利和自由。但任何人都不能做破壞國家安全的事情,不能從事香港國安法規管的四類犯罪行為。權利和自由都是有邊界的。儘管《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保護言論自由等權利,但這些權利也是受限制的。《公約》明確規定,行使這些權利不能破壞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我建議你仔細閱讀有關公民權利的國際公約。因此,只要香港民眾遵守國安法、不觸碰國安法底線,他們將享受充分的自由,完全不用擔心權利和自由問題。英美部分媒體危言聳聽,妖魔化香港國安法的行徑是完全錯誤的。他們並未仔細閱讀香港國安法。該法詳細規定了四種犯罪行為,只要不觸碰法律底線,在《憲法》、基本法、有關國際公約所規定的範圍內行使權利,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金融時報》記者:很多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經營的英國企業對香港國安法表示擔心,如果企業拒絕香港警察查看或使用其數據和系統將會有什麼後果?
劉大使:香港警方將依法執行香港國安法。香港國安法寫得很明確,包括香港警察、國安相關工作人員在內的執法人員,都要遵守香港法律,執法部門將依法行事。
《今日俄羅斯》記者:詹森政府正打算給幾百萬香港人居英權,幫助他們逃離中國法律管轄。為什麼英國認為香港是前殖民地,可以給予居英權,卻不肯給其他前殖民地人民同樣的權利呢?例如伊拉克遭受了非法戰爭,成千上萬人逃離了伊拉克。
劉大使:首先,一些英國政客殘守很強的殖民心態。他們不願意相信香港已經不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無視香港已經在23年前就回歸中國的事實。正因為如此,他們總是「好事」,仍把香港看成是英國的一部分,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大肆幹涉。但他們徹底錯了,香港早已是中國的一部分。第二,他們沒有意識到香港的穩定和繁榮不僅符合中國的利益,也符合英國的利益。英國有30萬公民在港生活,有700家企業在港經營。香港有300萬人署名支持香港國安法,其中就包括滙豐、太古、怡和、渣打等英國企業。但他們卻遭到了一些英國政客的批評。這些政客又錯了,因為沒有和平的環境,英國公民和企業根本無法正常生活和經營。去年的「修例風波」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在「黑色恐怖」籠罩下,人們甚至都不敢上街,因此民眾呼籲儘快止暴制亂。在這一背景下,香港國安法的誕生將幫助香港恢復穩定和繁榮。
英國電視四臺記者:謝謝劉大使。我能否回到關於華為的問題?如果英國把華為排除在其5G建設之外,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你認為這是敵對行為嗎?
劉大使:可能面臨多種後果。首先,這會損害英國標榜的開放、宜商、自由、透明的形象。中國的工商界人士認為,英國的營商環境良好,適合在這裡做生意。這也是為什麼過去5年中國對英投資超過此前30年投資總和的原因。但是一旦英國將華為剔除,就會發出非常錯誤的信號。這會損害英國堅持自由貿易的形象。第二,這會損害英國獨立自主的國家形象。這意味著英國屈從外國壓力,不能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經常說,只有擁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列顛」才能成為「大不列顛」。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隨他國起舞,大不列顛之「大」又該如何體現呢?第三,我認為這也會向在英中國企業發出非常負面的信號。他們都在看英國如何對待華為。禁止華為將不僅向其他中國企業、也將向其他外國企業釋放負面信號。第四,這關係到基本的信任問題。國與國關係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中國有句俗話叫「朝令夕改。如果你變來變去,別人怎麼信任你?因此,這關係到信任問題。我希望英國政府做出不僅有利於中英合作、而且符合其自身利益的決定。
中國日報記者:謝謝大使。有人認為,香港國安法也將有助於保護英國投資及其在香港的合法權益。大使先生,你對此有何看法?
劉大使:確實是這樣。我想我在此前的講話和問答中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做生意需要穩定與和平的環境。這就是為什麼香港國安法受到歡迎,它不僅受到非常關注自身安全的普通民眾的歡迎,也受到包括英國企業和許多其他國家企業在內的工商界的歡迎。近期美國商會有一份報告稱,美國商會對香港有信心。這是因為香港國安法可以為各國工商界保障良好的營商環境。因此,我希望包括英國媒體在內的英國公眾能夠客觀、正確和準確看待香港國安法,不要試圖妖魔化這部法律。國安法將為香港的安全與繁榮提供保障和保護。正如我在開場白中所說,在香港國安法的有力保障下,香港將成為一個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繁榮的地方。
謝謝大家出席今天的中外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