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美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2021-01-09 芝麻坨坨

青玉案——黃公紹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這是宋朝詞人黃公紹的作品,但也有人說是無名氏所作。每年立春、立秋前後,都要祭社神,也就是土地神,各地村落都立春社、秋社。社日當天男女一起祭拜,是要停止針線活的,當時也是燕來燕去的時候,所以有詠燕詩寫到「長到春秋社前後,為誰去了為誰來?」以燕子來描述心情。社日祭拜也喝酒,稱為社酒。在黃公紹的《青玉案》裡,他身在異鄉,既然是「今日江城春已半」,起首的「社日」就是指「春社」,見到的燕子就是春天歸來雙雙對對的燕子。李白詩寫著「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只不過黃公紹是一個人,「怎忍見,雙飛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此三句寫詩人自身的寂寞,因和意中人悽涼的處境遙相呼應,更顯得沉鬱動人。春日已過大半,自己卻仍在亂山深處、溪橋之畔淹留,固守離愁之苦,喝的自然也是愁極的社酒。

關於喝酒,一直是唐詩宋詞裡不換的話題,無論相思、離別、感時、觸景,都有一大堆的閒愁,但是酒醒之後,多半還是愁更愁。喝酒的人都有一種恍惚的經驗,就是能夠摸索找到回家的路,所以南唐李後主有「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的句子,雖然往醉鄉的路好走,未嘗不是「醉了以後,路才好走」的意思。有時,醉醒不是在家裡,而是在原來喝酒的地方,時空似乎沒有變化,連愁緒也絲毫未減,這又是另- -種情境。喝醉了以後有沒有人扶你?閒愁需不需要別人來排解?這也是酒國裡另外的話題。總之,醉與醒,這兩個同為「酒」字邊的心境,一直都很迷離悽美的。

這首詞上闋以「年年社日停針線」起首,下闋以「春衫著破誰針線」起首,遙相呼應。從夫妻這一特殊的關係著眼,選擇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針線」情節作為表達情感的契機,真切而不矯飾,正如賀裳所評:「語淡而情濃,事淺而言深。」以前只是年年社日不做針線這類的事,現在即使不是社日,平常時候再也沒有貼心的人在身邊為自己縫補衣服了。在社日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想起了這樣的寂寞,難免「點點行行淚痕滿」。

詞評家喜歡黃公紹《青玉案》結尾的「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三句,大有李商隱的詩句「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的韻味:當紅日西沉,詞人解鞍歸來,雖有鮮花,卻無人佩戴,以酒澆愁,又無人把盞,醉後更無人照管。這是多麼悽楚的情景!正如陳廷焯所言:「不是風流放蕩,只是一腔血淚耳。」這三句來得奇妙,幽怨之情如江水逼來,更以「醉也無人管」最是哀怨。

相關焦點

  • 那些你只知道後半句的詩詞名句(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出自宋代柳永的《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也擬待、卻回徵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 詩詞丨史上最孤獨的16首詩詞,道盡滄桑,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超越!
    林語堂說: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世人皆醉我獨醒。日本學者三木清說: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漂泊的遊子,最是容易被孤獨包圍,尤其是逢年過節之時。一如崔顥筆下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七首孤獨詩詞:茫茫人世,你我皆是過客,且行且珍惜
    站在歲月的路口,你我皆過客,茫茫人世間,且行且珍惜吧。1.《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宋·黃公紹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心愛之人不在身邊,整個世界都是落寞的。
  • 史上最孤獨的16首詩詞,道盡滄桑,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超越!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林語堂說: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世人皆醉我獨醒。真的無須害怕孤獨,因為那是你靈魂最自由的時刻。有一種孤獨,叫身在異鄉,獨自流浪。
  • 那些雖小眾卻驚豔的古詩詞,讓人一眼萬年,你知道哪一些呢
    《水調歌頭·五首其一》 清 張惠言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閒來閱遍花影,椎有月鉤斜。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清影渺難即,飛絮滿天涯。飄然去,吾與汝,泛雲槎。東皇一笑相語:芳意在誰家?難道春花開落,更是春風來去,便了卻韶華。花外春來路,芳草不曾遮。張惠言的詞並不多,但這首尤為出色。
  • 生活美學 釀花成酒傾杯醉
    ▲青梅如豆的時節已經過去好久了以花入酒,釀果成醉,在古代曾廣為流行,且名目繁多,甚麼松花酒、蓮花酒、李花酒、酴釄花酒、榲桲花酒、木槿花酒、茉莉花酒、薔薇花酒、梨花酒、棣花酒……今人恐怕聽都未聽過。▲ 請原諒一個找不到荼蘼花的人濫花充數荼蘼花在宋時擁有著難以競爭的尊貴地位,宋人愛極了這種潔白、茂盛而濃香的花卉,於是想到製作「荼蘼花香酒」,方法很簡單,摘下鮮花直接浸在酒液之內,讓花片所攜的香精釋放到酒中
  • 生活美學:醒竹
    題李次雲窗竹(唐)白居易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如需了解更多消息,請添加小編微信:13720877799(木蘭)【花道】往期精彩內容:● 醉裡插花花莫笑● 插花者,不易插其靈● 中華花藝:基本花型● 中華花藝:插花要素● 花道美學:中華花藝● 花の侘寂● 最深處的絕望,遇見最美的風景● 花道丨小原流●
  • 人生有酒須當醉——最美飲酒詩詞大全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北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玉樓春·春景【北宋】宋祁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 惜春:不是,我有另外的說法
    脂批對此說此中深意他人不解,那麼到底誰人能解此謎團?惜春能解!惜春道:「古人曾也說的,『不作狠心人,難得自了漢。』我清清白白的一個人,為什麼教你們帶累壞了我!」抄檢大觀園後,惜春的心態已經成熟,對焦大所言爬灰的爬灰,以及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自逝等發生在寧國府的不雅之事早有耳聞。
  • 跟著美學大師遊臺灣 | 12月「花現」生活美學之旅報名中
    花現自然 | 花現生活 | 花現美好關係花從不奔跑,卻以綻放展現生命力,花從不說話,卻以美傳遞情感,以自然的力量改變生活。我們希望能將花的美學帶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讓美好的關係發生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人與環境之間,並落實在生活中。美學大師林振中說:「美不僅只是視覺享受,更是五感六覺感觸、讓身心靈愉悅得以舒展。生活美學,是美學與生活的美好關係。不止學習、體驗,更將其落實生活中,因為「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
  • 6首描寫清風的經典古詩詞: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6首描寫清風的經典古詩詞: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1、《懷故人詩》謝朓行行未千裡,山川已間之。離居方歲月,故人不在茲。清風動簾夜,孤月照窗時。安得同攜手,酌酒賦新詩。「清風動簾」、「孤月照窗」兩個景象的描寫,意在強調說明「人未眠」的意蘊,以此突出其懷念故人的深切程度。2、《鄂州南樓書事》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我向著四下裡一望,山光好似連接了水光,正當靠著欄杆遊覽,那十裡路長的池塘中,送來一陣陣的菱花荷花的香氣。
  • 大理 "花醉藝術中心" 與山海對話的旅拍打卡地
    大理花醉藝術中心項目定義為集婚禮藝術、攝影、展示、餐飲、住宿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創美學空間。▲ 大理「花醉藝術中心」 ©趙浚策        大理花醉藝術中心項目定義為集婚禮藝術、攝影、展示、餐飲、住宿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創美學空間。
  • 宋式生活美學懂生活更懂美
    宋代「妹子」嗜「冠」如命,幾乎所有人都戴「帽子」。她們的「帽子」不僅種類繁多,使用的材質也五花八門。沈從文曾感嘆:「唐代宮廷女道士作仙女龍女裝得到發展,五代女子的花冠雲髻已日趨危巧,宋代再加以發展變化,因之頭上真是百花競放,無奇不有。」 宋代章獻皇太后劉娥所戴的禮冠,全部以龍代替,象徵自己的權力。宋代皇后會用珍珠在嘴角兩邊點面靨(酒窩),叫「珍珠面花」或「珠翠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