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詹青雲,負債100萬讀哈佛:她獨一無二,父母更獨特

2020-08-28 飛慕課

第6季《奇葩說》中,90後女孩詹青雲脫穎而出。作為哈佛博士、學霸型辯手的她,只要站上辯論臺,立馬散發出女王的氣場。

每一次辯論的時候,她總是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在辯論「忘情水該不該喝?」的那一場,詹青雲從《西線無戰事》說到《霍亂時期的愛情》再到《美麗新世界》,旁徵博引,行雲流水。

觀眾誤以為自己不是在看「抬扛」,而是被她帶著走進了人文思想的海洋中。

人氣超高的「老奇葩」傅首爾評價:「聽青雲辯論就像被風親吻。」



網友熱議:「看詹青雲才知道多讀書能有多優秀。」

很多網友甚至發出感慨:養女當如詹青雲!

詹青雲有著耀眼的履歷:2014年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最佳辯手」、2015年《精彩中國說》節目總冠軍、2018年華語辯論世界盃「最佳辯手」。

如今的詹青雲,仿佛傳說中「別人家孩子」般耀眼奪目。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小時候的她卻是一個「不標準」的孩子。

從小學到初中,經歷過6次轉學,每到一所新學校,都是學習上的「落後分子」。

小學時,詹青雲是老師眼裡開竅晚、學習差、最讓人心煩的學生。有位老師當著全班同學說她是「笨豬」,甚至用歇後語罵她「詹青雲呀,是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來了」。

每當詹青雲因為自己變不成「好學生」而苦惱時,媽媽都沒有放棄對她的期待。


媽媽胸有成竹地告訴她:「別著急,媽媽能掐會算。媽媽算過了,你到了四年級,就會變成『好學生』了。」

到了四年級,詹青雲的成績仍不見提高,媽媽卻還是態度輕鬆:「不用急,媽媽重新算過了,你變成『好學生』的時間就在初二!」

到了高一,「能掐會算」的媽媽終於說對了。

在媽媽的期待裡,一種奮發向上的激流一直在詹青雲的心中流淌著。

從此,詹青雲的成績終於開始青雲直上。

她不僅拿到了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還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借款100萬,去讀了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要知道,詹青雲的母親只是個高中英語老師,父親也只是普通工薪。100萬對於這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數目!

但詹青雲的父母依舊選擇了信任,並且全力支持女兒!

於是,她在父母強力的支持下,遊歷了20多個國家,在恣意飛揚的青春裡,讓自己的見識與知識齊飛。

詹青雲很慶幸,有這樣不著急而永遠相信她、鼓勵她、對她有著深深期待的爸爸媽媽。


父母多一份積極的期待

孩子就會多一份自信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教授曾經做過一項試驗。

羅森塔爾教授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煞有介事地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測驗結束後,他給了老師一份名單,告訴老師,根據測驗的結果,名單上列出的學生是班上最有發展可能的學生。


名單上的孩子,有些確實優秀,但有些水平很差,羅森塔爾解釋說:「我指的是他們的發展,你們只要從現在開始,相信並且期待他們。」

8個月後,羅森塔爾又來到學校,發現名單上的孩子,成績都有了明顯進步,與老師同學的關係也更融洽。

原來,這就是羅森塔爾進行的期望心理實驗,其實自己對那幾個學生一點也不了解,他不過是撒了個「權威性的謊言」。

羅森塔爾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在人們心中有很高的權威,老師們對他的話都深信不疑,因此對他指出的那幾個學生產生了積極的期望,像對待聰明孩子那樣對待他們;上課時,忍不住給予那些學生充分的關注,通過眼神、笑容、音調等途徑向他們傳達「你很優秀」的信息。

而這幾個學生也感受到了這種期望,變得更加自信,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標準,最終他們真的成為了優秀的學生。

俗話說:「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期待什麼,什麼就可能會發生,要想讓孩子發展得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待。

作為中國女子仰泳第一個登上奧運領獎臺的選手,讓「洪荒少女」傅園慧,爆紅的不止是成績,更是她的自信和樂觀。

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我們才知道,傅園慧的自信也不是天生的。

傅園慧小學時候,因為遊泳訓練佔用較多時間,成績相對落後,老師來到家中家訪建議孩子降級。

但傅爸爸並沒有因此而批評傅園慧,而是當著孩子的面向老師保證,之後考試女兒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父親的肯定給予了傅園慧無限的力量,作為回報,傅園慧的期末考試成績也大幅提升。



傅園慧在節目裡說道:「父母從小就不斷告訴我,『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天才』,這雖然聽起來挺傻的,但是當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這三句話就會成為自己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她也會就一直不斷地告訴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天才。」

心理學家羅傑斯說:「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讓每個孩子主動參與的這種自由狀態下,孩子不但不會降低參與積極性,反而以更高的熱情參與活動,更有效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當孩子處於困境時,父母不是一味地指責,而是給予孩子足夠的肯定和愛,多給孩子一些正面暗示和期待,也許奇蹟就在下一個路口。


不過度期待

放下培養「理想小孩」的執念

對於「期待」,我們內心似乎有著約定俗成的印象——被期待,就是幸福的。

然而,如果父母將未完成的願望,放在孩子身上,以各種「期待」之名行「控制」之實,或者對孩子施以超出心理承受力和實際能力的「期待」,對孩子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傷害。

心理學家曾奇峰曾經說過:「過度期待就是施虐。」


電影《黑天鵝》中,演繹了一個關於「過度期待」的故事。

妮娜是一個對自己雄心勃勃、對自我過度期待,追求完美的女孩,她有一個對她高度期待的母親,電影裡她幾乎沒有一個開懷大笑的鏡頭,因為她從來沒有真正放鬆過。

當她被選為一場重大演出的A角後,她希望自己能夠無懈可擊地完美演出,絕不能失去角色。

在巨大的壓力下,她的精神幾近崩潰,整個電影的色調壓抑灰暗,猶如那些活在過度期待中的人共同的內心環境。



她的導演對她說:「完美並不是都來源於控制,它也來自放手。」

最後她放下對自己的過度期待,對結果的控制,體驗到了比所謂的「完美」更完美的——自由的狀態。

我有一個閨蜜,就是被媽媽「過度期待」的典型。

她的媽媽漂亮能幹,但卻因為當年生不逢時,沒有考上好大學、沒能出人頭地一直是她的遺憾。

她的媽媽將這份「夢想人生」的期待,放在了女兒身上。

閨蜜雖然從小學習就出類拔萃,但是,她對我說:「我從來沒有讓我媽媽滿意過。」

除了她把獎狀拿回家,媽媽會稍微高興那麼一會,然後就會對她提出更高的期待。

她媽媽覺得,女兒只有活成她理想中的樣子,才是她滿意的樣子。

當孩子背負了父母太多不合理的過度期待時,焦慮和壓力隨之而來。


如何鑑別期待與過度期待?這就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你要觀察:孩子被期待時,是感覺自己有價值、愉悅、能量滿滿,還是有壓力、窒息、不痛快?

如果孩子動力滿滿,那就是剛好的期待;如果痛苦不堪,那便是過度期待。

這種「剛剛好」的度的掌控,是對家長的終極考驗。

對大多數父母來說,「望子成龍」或許是潛藏於內心的一種意識或潛意識層面的欲望。

面對孩子,可以期待他們變得更好,但也要相信,平庸才是人生的常態。

龍應臺的兒子安德烈曾跟她講:[媽媽,你要接受一個事實,我很平庸,不可能像你和爸爸一樣都拿到博士學位的。]

總有一天,我們不得不接受,孩子,最大的可能是成為一個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孩子放棄努力和成為更好自己的可能性。

心理學家李雪說過:「真正的愛是允許每個人如他所是,而不是如你所願。」

讓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合理期待中,感受到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讓我們,期待孩子變得更好,但也無條件接納和愛著孩子本來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奇葩說》詹青雲火了:為了上哈佛負債100萬,她父母的教育太贊了!
    墊底差生逆襲成哈佛女博士: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有多優秀 第六季《奇葩說》已經播出過半了,這季仍舊雲集了華語世界裡「最會說話的人」。 而在其中,哈佛博士、「學霸型辯手」、90後女孩詹青雲脫穎而出,當選蔡康永戰隊隊長,也是本季最有希望奪得「奇葩王」的辯手之一。
  • 詹青雲:為了讀哈佛,寧願讓母親去借100萬的女生,如今怎麼樣
    比如項羽,率領3萬楚軍打敗40萬秦軍,靠的就是破釜沉舟的勇氣,最後一戰成名;馬雲,大學畢業後只是一名普通的英語老師,靠著兩萬元啟動資金創業,抓住機遇,放手一搏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家境貧寒的普通女孩,憑藉自身努力考入哈佛大學,在面臨巨額學費時,母親貸款100萬供女兒去哈佛讀書,憑藉著自身努力,成為一名律師,年薪130萬。她就是——詹青雲。
  • 當年拒絕上北大,寧可貸款100萬去讀美國哈佛的詹青雲,如今怎樣
    2014年一檔名為《奇葩說》的綜藝節目橫空出世,當年節目裡聚集了18位「非常奇葩」的辯手,在節目裡不斷辯論,甚至「互槓」,節目總點擊量迅速破億,很快就火遍全網。》播出,一位名叫詹青雲的女生一舉拿下當年的「BBking」(即年度總冠軍),她的來頭可不小,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姑娘,她當年拒絕去北大就讀,後來貸款100萬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她當年為何這樣做?
  • 負債百萬讀哈佛,拿下奇葩說冠軍的90後女學霸證明:讀書真的有用
    《奇葩說6》日前順利收官,這一季的bbking鎖定在三位女辯手中,最終贏家應該是很多觀眾的意料之中,那就是詹青雲。《奇葩說》是一檔說話達人秀,蔡康永、高曉松、馬東作為導師,以及各位能說會道、腦洞清奇的「奇葩」辯手。詹青雲作為一個其貌不揚的90後女孩,憑什麼在這麼多優秀的人中脫穎而出?
  • 從哈佛畢業到人設崩塌,《奇葩說》奪冠的詹青雲,真無辜嗎?
    之前,《奇葩說》的第六季冠軍辯手詹青雲被網友罵上熱搜,起因是她發了一條微博,網友認為她陰陽怪氣地對著「新冠肺炎」抖機靈。作為公眾人物,在美國給扣中國大帽子的時候不發聲,一有人說美國不好的時候她就站出來了。
  • 放棄北大貸款百萬讀哈佛,奇葩說冠軍詹青雲得到的是怎樣的教育?
    在廣受年輕人歡迎的辯論節目《奇葩說》中,她更是以非專業辯手的身份卻邏輯嚴謹和張弛有度的辯論贏得了大家的關注,並在最後贏得冠軍。如今的她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士,獨立、細膩、美麗,儘管身負100萬債務,但也有著相當可觀的經濟收入以及常人達不到且令人羨慕的思想境界。可當年的她並非是如此優秀,一路走來,這位冠軍選手到底接受了怎樣的教育?
  • 《奇葩說》奪冠後,詹青雲「人設」崩塌
    流量時代,賣慘的人設多了去了,分分鐘能大紅大紫,她卻義正言辭的發了一條微博澄清: 她說, 貸款100萬讀哈佛,是她最想撕掉的標籤。2015年以只差滿分6分的成績考入哈佛大學,貸款100萬攻讀法學博士。
  • 那位為了讀哈佛,寧可拒絕北大讓母親借100萬的女孩,現今怎樣了
    ——央視網2018年,著名網絡綜藝《奇葩說》中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嘉賓——一個叫做詹青雲的女孩兒,在她的頭上那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的光環給了在場嘉賓很大的壓力,而事實上,在辯論之時詹青雲的談吐、思維、邏輯和觀點都十分有理有據,在保持自我鮮明的觀點的同時也表現得十分得體。因此,很多人的目光都放到了這名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的身上。
  • 詹青雲 | 貸款百萬讀哈佛,一萬張詭辯的嘴,也抵不過一個真誠的詹青雲
    在辯手之外,她更是一個有著開闊胸懷的詹青雲,有著獨立意志的詹青雲,有著自由思想的詹青雲。——遇言姐看了幾期《奇葩說》,被詹青雲圈了粉。《奇葩說》是一檔綜藝,參加者需自帶噱頭。誠然,詹青雲的履歷非常漂亮——高考分數超過北大錄取線;全獎入讀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本科全優畢業;全獎保送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碩博連讀;哈佛法學院博士;DLA Piper
  • 為何邱晨在《奇葩說6》決賽上用一封信對詹青雲開啟溫情的辯論?
    雖然本場比賽以詹青雲戰隊的勝利成為最終結果。然而從今以後每當回顧這季總決賽辯論的時候,我們都會對邱晨朗讀的那封給詹青雲的信再次動容。邱晨決賽讀信是《奇葩說6》最感人場面,詹青雲和她的師徒情誼深!為何邱晨在《奇葩說6》決賽上用一封信對詹青雲開啟溫情的辯論?因為邱晨已經超出奇葩說辯論的範疇,而是將朋友之間那種不願意兵戎相見,但依然需要比賽的無奈表達。兩人擁有深厚的師徒情誼。
  • 農村姑娘詹青雲,曾婉拒北大拋出的橄欖枝,貸款100萬出國留學
    她選擇貸款100萬去哈佛留學。  雖然別人並不理解這位姑娘的做法。但是她始終堅信追尋理想是自己想要走的路。她從小的求學經歷並不容易。她的小學是輾轉多地在多所小學中才得以念完。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所以她就是同學眼中的轉學大王。
  • 那個放棄北大,讓媽媽借100萬讀哈佛的女孩,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文|文竹媽媽關注過綜藝節目的人都知道,辯論型節目《奇葩說》中出現過許多優秀人才,詹青雲就是其中一個。在節目中詹青雲曾經透露,她為了能夠去哈佛大學留學,不僅曾經放棄北大的錄取,還欠下了100萬巨債。現如今,哈佛法學院畢業生的身份讓詹青雲順利應聘進入全球知名的歐華律師事務所,年薪高達130萬人民幣。除此之外,詹青雲在《奇葩說》上的優秀表現也讓她獲得了更多資源,這些成就讓詹青雲很快還清了求學時的欠款。而詹青雲的事跡恰好讓廣大父母們認識到,多讀書對每個孩子都是有巨大影響的。
  • 拒絕北大,貸款上哈佛,詹青雲結局是什麼?
    《奇葩說》這檔節目,讓許多人火了,其中就包括詹青雲。詹青雲,一個農村出生的姑娘,她當年拒絕去北大就讀,後來貸款100萬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她當年為何這樣做?後來又發生了什麼?結果是否真的那麼盡人意?眾所周知,中國有兩所最好的學府:清華和北大。那是無數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
  • 貴州女孩詹青雲獲奇葩說第六季冠軍!聽她聊貴州年,說家鄉事
    《奇葩說》第六季BBKING 詹青雲出生於貴州,本科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哈佛大學法律博士。成為《奇葩說》第六季BBKing之後,詹青雲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在東京的一家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為在日本工作的中國商人處理經濟問題。
  • 《奇葩說》第六季圓滿結束,詹青雲終奪BBKing
    昨天晚上《奇葩說》第六季第24期進行了收官之戰,在選手們的精彩表現中,本季的BBteam 和BBKing也終於誕生。 本期男神延續上一期,所以還是黃渤。年關將至,所以節目一開始主持人馬東和四位導師還有黃渤先是互送紅包,而馬東則是更加慷慨的給在場的各位準備了裡面塞有78元的紅包。
  • 那個放棄北大,貸款100萬去美國讀哈佛的農村女孩,現狀怎樣?
    當年,那個放棄北大,貸款100萬去美國讀哈佛的農村女孩,如今現狀怎樣?她是否有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二. 將努力牢記心底這個女孩名叫詹青雲,現在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因為早在兩三年前她就已經學成歸國,甚至還在網絡上爆紅,引起人們的熱議,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這個女孩。
  • 當年拒絕北大,貸款100萬隻為讀美國哈佛的詹青雲,現狀如何?
    如果問每一位足夠重視孩子學習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目標是什麼」時,相信有很多父母都會說「想要讓孩子考上國內的重點大學,最次也要是一本院校」。那麼當孩子的分數足夠上國內最好的大學,卻選擇放棄,還要貸款百萬元去國外上大學,你會支持嗎?
  • 《奇葩說》詹青雲奪冠:從醜小鴨到白天鵝,她走對了這關鍵三步
    前一陣子無聊,在網上看文章的時候無意之間看到了有關辯論大賽冠軍詹青雲的介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這個女孩,實在太不一般,最令我好奇的是,土生土長在貴州的一個女孩,父母都很普通,是什麼讓她從貴州走到香港,並最終走到哈佛?於是狂刷她幾乎所有的辯論視頻,試圖尋找答案。最終,我總結出了三個關鍵詞:眼界、不斷放下、讀書。
  • 詹青雲,你為什麼能成為《奇葩說》「BBKing」
    在剛剛結束的《奇葩說第六季》總決賽上,詹青雲拿到本季的「BBKing」。一時間「詹青雲」「詹青雲BBKing」成為了微博熱搜。那麼為什麼詹青雲能夠成為《奇葩說》的BBKing?麗麗一直是詹青雲的粉絲,看過了不少詹青雲的比賽。
  • 奇葩說詹青雲:「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關鍵在於這3點
    大家平時即使不喜歡看綜藝節目,但僅僅從網絡的新聞上,你都不會對「詹青雲」感到陌生。她是哈佛大學很有名氣的法學博士,曾經參加國際華語辯論賽冠軍,並獲得了最佳辯手的稱號。她被大家熟知是在《奇葩說》這檔節目,伶牙俐齒,每次辯論都會讓對方無法反駁,擁有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每次看詹青雲的辯論就像是真實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