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每一位足夠重視孩子學習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目標是什麼」時,相信有很多父母都會說「想要讓孩子考上國內的重點大學,最次也要是一本院校」。
那麼當孩子的分數足夠上國內最好的大學,卻選擇放棄,還要貸款百萬元去國外上大學,你會支持嗎?
這種情況雖然聽起來難以理解,但真實的事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01真實案例
對於詹青雲,相信喜歡看辯論節目《奇葩說》的朋友都不會陌生,她從小出生成長在貴州某縣城的一個普通家庭中。
父母所事的也只是和普通人一樣的工作,一開始詹青雲的學業並不出色,甚至是一名班級墊底的「學渣」。
面對孩子成績墊底的情況,很多父母會選擇以「棍棒伺候」,不斷逼迫孩子學習。
而詹青雲的父母則不是這樣,她的媽媽是一名老師,雖然女兒的學習成績不好,但在面對女兒墊底的成績時媽媽卻給了女兒無限的鼓勵。
詹青雲的媽媽會一次又一次認真地告訴她:「你一定可以拿到更好的成績」。就是在這樣不斷的鼓勵下,詹青雲最終考上了國內的香港中文大學。
因為成績優秀,這所大學還給了她碩博連讀的機會,與此同時頂尖學府北大也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令人沒想到的是,她放棄了選擇這兩所大學的機會,卻轉而選擇了貸款上百萬元進入了哈佛大學。
不得不承認,詹青雲能在面對如此重要的選擇時,堅定自己的選擇,最終成為了一名業內小有名氣的律師和母親對她的教育是脫不了干係的。
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02父母怎么正確地教育孩子
1、認可和鼓勵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很多父母在孩子沒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時,總是喜歡批評或者是體罰孩子。
長期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之下,孩子會出現「習慣性退縮」的現象。
而如果這些父母能夠將對孩子的批評與體罰變成認可與鼓勵,孩子為了繼續得到父母的認可,就會想方設法地做得更好。
2、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所謂「內在驅動」就是要能夠讓孩子自發、自覺地去進行學習,而對於這種學習能力,需要父母能夠從小就去對孩子進行培養。
轉變以往無效的催促孩子學習的方式,找到能夠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點,以此讓孩子對學習的內在驅動得以運轉。
3、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
通過閱讀,孩子的精神世界能夠變得更豐富;專注力、思維能力、閱歷和知識儲備等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
閱讀所能夠帶給孩子的好處遠遠要超過你的想像,因此父母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父母對孩子的認可與鼓勵,是孩子得以獲取自信的根源所在。
即便他們做出了某些不太合乎常理的選擇,但當他們聽到了來自父母的鼓勵後,往往也會為了不辜負父母而做出正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