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出身貧寒的農民家庭的孩子來說,獲得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前國內大學做過調查,近年來北大、清華等國內知名大學,農村學生所佔比例較小,學生多來自城市,無疑印證了那句話:寒門再難出貴子。但貴州女孩並不相信,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甚至拒絕了來自北大的橄欖枝,她不惜貸款百萬去哈佛讀書。那個女孩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上個世紀90年代,貴州一個小山村裡,一個小女孩出生了,父親給她取名詹青雲,寓意將來能平平安安,出人頭地。或許父親給女兒起名只是一種期待,要想真正成名,對小山村的人來說,難如登天。小詹青雲和其他孩子一樣,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由於交通不便,詹青雲後來輾轉多處讀書,從小學到高中,她轉學了許多學校。詹青雲與父母同住,父親雖然生活貧困,卻靠打工為生,父母對教育也毫不吝嗇。
鄉下的父老鄉親思想很重,女孩子能讀完初中就已經是了不起了。許多農村的父母希望男孩們比女孩們多讀些書。她們覺得女孩子結婚早、晚,讀太多的書沒什麼用。村子裡女孩結婚早,比起讀書,村子裡只希望女孩能找個好婆家。詹青雲的父母各不相同,他們認為自己的女兒一定能夠成功。因為經常轉校,詹青雲的學業成績一直不佳,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都一直在班裡倒數。母親常常安慰詹青雲,說自己給她算過命,以後可以考第一。母親只是隨便說了一句,可是這句話給了詹青雲很大的自信,到高中時,詹青雲的成績提高得很快,真的考了第一。
詹青雲的第一名來之不易,在背後付出了不少汗水。中學時,詹青雲的成績並不出眾,老師對詹青雲的父親說,女生成績很差,中考結束後可以讀技校,也算是一條出路。但是父母不願女兒讀技校,他們期望女兒能上大學。詹青雲在初中的時候很刻苦,因為成績下降太多,想補考也不容易。這段時間,詹青雲非常刻苦。上課時,其他同學都在玩,教室裡只有她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學習。詹青雲非常喜歡提問,不理解的問題一定要去理解,所以在這段時間裡,詹青雲的成績進步得很快,為高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進了中學,詹青雲真如母親所說,在中考中取得了第一名。高三的時候,詹青雲還記得父母的囑咐,她非常愛學習,常常學得很晚。學習成績好的背後是刻苦努力,因為成績優異,當時國內許多大學向詹青雲,其中就有北京大學。讀書是許多學生一生的夢想,但對於詹青雲來說,她並不想去北大,她夢想的大學是美國哈佛大學,所以她拒絕了北大的邀請,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許多人認為北大在國內很有名,為什麼一定要去美國讀大學?
或許詹青雲早已定下目標,她努力學習的目標是要讀哈佛。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它的吸引力更大。然而,到哈佛去學習並非易事,成績合格只是一方面。讀哈佛的費用太高,貧窮家庭根本負擔不起。但是詹青雲的父母非常支持女兒,最後把錢借給了她,詹青雲拿著錢來到美國。詹青雲在美國讀完大學後,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並獲得哈佛大學的學位證書,這對一個來自貴州偏遠鄉村的女孩來說,酸甜苦辣可想而知。
詹青雲畢業後回國,受到媒體關注。現在,何青雲是個律師,此外,詹還經常參加諸如《奇葩說》等綜藝節目。節目中,才思敏捷的詹青雲深受觀眾喜愛,因實力出眾,一家招聘網站僱傭了詹青云為「加油官」。詹青雲是一名律師,她經常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為需要幫助的群眾發聲。拒北大,貸百萬去哈佛,這個事情本身就沒有對與錯,作為旁觀者,我們只能尊敬。生活中,選擇權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同時希望詹青雲前途光明,在律師這份工作上,幫助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