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封浩村脫貧戶文賢誠創業開飯店 勤學技藝迎來好生意

2020-12-24 瀟湘晨報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老闆,一份燉豬腳、半斤鴨肉,再來份小炒菜。」「好嘞,你稍坐,馬上做!」12月18日,在萬寧市和樂鎮的三角路飯店,飯店老闆文賢誠一邊和食客應答,一邊顛鍋、爆炒,在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炒菜上了桌,食客們圍坐在桌旁,大快朵頤。

眼前這一幕,很難讓人相信文賢誠曾是一個不會做菜的餐飲「小白」。

「以前我不爭氣,整日裡遊手好閒,一家人的生活過得艱苦。」文賢誠是該鎮封浩村人,以前一家五口都靠妻子工作維持生計。2014年,他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後,幫扶幹部將轉變文賢誠的思想作為工作重點。文賢誠告訴記者,「村幹部和幫扶幹部三天兩頭做思想工作,左鄰右舍也給我打氣,幫忙找工作。」

2017年底,經由黨的扶貧政策的幫助,文賢誠家成功摘掉了「貧帽」,而鬥志被鼓舞起來的文賢誠卻不滿足於脫貧,他心裡已經有了更高的目標,「我想讓老婆和小孩過上更好的生活,不能一直等著別人來幫。」

在和幫扶責任人與村幹部多次交流後,文賢誠決定開一家飯店,地點就選在和樂鎮三角路口。「那裡的人流量比較多。」文賢誠說,幫扶責任人和村幹部還為他做擔保,以一年免租金的方式拿下了三角路口附近一塊閒置地皮。

2018年8月12日,在向親朋好友借來啟動資金後,文賢誠的三角路飯店順利開業。但當時的文賢誠對廚藝幾乎一竅不通。怎麼辦?文賢誠心裡有招。他先在店裡僱用一名廚師,然後自己每天在廚房打下手、學廚藝。從最初的不適應油煙,到熟練地顛鍋炒菜,文賢誠僅僅用了3個月。後來,他不僅學會了那位廚師的拿手好菜,還自己創新了不少菜式。

飯店開業時正是盛夏,文賢誠沒有多餘的資金置辦電風扇等設備,這些困難被其幫扶責任人陳雲光看在眼裡。在飯店開業後不久,陳雲光便向幫扶單位申請了1500元幫扶資金,為文賢誠的飯店裡置辦了電風扇,一解燃眉之急。

來自身邊人的鼓勵與幫助,文賢誠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剛開業時,駐村工作隊把工作餐定在店裡,沒有嫌棄和抱怨,支持我走過了最難的時光。」文賢誠說,現在飯店的生意早已走上正軌,一年能帶來5萬餘元的收入。2019年,文賢誠獲得「萬寧市2019年度貧困家庭勞動力創業脫貧致富之星」稱號,他說:「現在這種幸福生活,離不開黨的扶貧政策和幫扶責任人盡心盡力的付出。」

今年文賢誠又把飯店進行了升級,不僅面積比開業時增加1/3,還增設2個空調包廂,並按規定實現廚房全封閉操作。「飯店還吸收了3名村民務工,沒想到現在我也有能力幫助身邊困難的人了。」文賢誠笑著說。

(本報萬城12月18日電)

原標題:萬寧封浩村脫貧戶文賢誠創業開飯店,勤學技藝迎來好生意 「小白」變大廚 舌尖謀幸福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創業開飯店的經歷
    賺錢難,花錢如流水小北跟別人一樣都有創業的想法,2019年跟別人一起合夥跑到蘇州開飯店去了,此時小北手裡沒一分錢,買房借親戚的十來萬先不講,個人還有2萬的信用貸沒還。但那時候跟幾個人一商量看了個飯店項目,考察之後感覺很滿意,再加上合伙人都是搞飯店出身,有店長有老闆有廚師,感覺沒什麼問題就幹了。
  • 海記冷氣飯店
    那個時期,假如不是同鄉出手相助,或許海記飯店難過這一關。這就是海南人的創業和團結互助的精神,做一行專一行,危難之時見真情,不管有多大困難,都決不輕言放棄!也就是這樣的精神"海記飯店"在歲月中穿行,走過了47年的風雨歷程。        謝乙龍有九個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八。兄弟姐妹多,父母工作忙,也特別辛苦,只是父母很爰惜他們。雖然住的是木板屋,條件差一點,但是地方夠大夠寬。
  • 創業風口觀察,為什麼付費自習室不是好生意,創業者的正確姿勢
    儘管創業者扎堆,也有不少自習室收益不錯,很快就收回成本,還開起了分店。 但富日記並不認為付費自習室是一門好生意。 為什麼付費自習室不是一門好生意? 富日記想給跟風進場的創業者敲敲警鐘。
  • 《東京大飯店》:木村拓哉的中年創業
    國慶假期,終於有時間拔草了木村拓哉主演的《東京大飯店》。講述一群以獲得米其林三星為目標的廚師們共同努力,並最終達成夢想的故事。也可以說是一部中年人的創業故事。其他的演員雖然都不熟悉,但每個人看上去都賞心悅目,哪怕是五十多歲的女主角,也不斷有人在彈幕裡讚揚她的好氣質。
  • 呂梁深處脫貧戶勞動節剪影
    新華社太原5月3日電 題:呂梁深處脫貧戶勞動節剪影新華社記者梁曉飛臨近「五一」,呂梁山深處宋家溝的天氣才暖和起來。「五一」假期,正是當地農忙時節。他開過挖掘機、裝載機,學過電焊,下過煤礦,做過水果批發生意,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2017年,康衛東來到宋家溝村創業,當年銷售額就達35萬元。去年,這一數字增加到52萬元。「我們是追夢人,也是農民的搬運工,今年打算在全縣再開12家電商體驗店,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康衛東說。
  • 一個人開的飯店,自己做,沒服務員,味道不錯,怎麼把飯店開好?
    一個人開的飯店,自己做沒有服務員兒,味道不錯。說明自己和顧客對你的飯菜手藝都比較認可。但這僅僅是第一點,只是基礎。經營一個飯店,也就是開買賣。一個買賣,無論大小,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說說我的想法。在這裡不說衛生標準,經營餐飲業,食品安全與衛生是最低標準,必須要達標的。衛生不合格,環境髒亂差,即使口味再好,也不會生意好到哪兒去,除非是經營範圍多年的,紮根兒在食客心中的口碑店。
  • 5個適合男人的創業好項目,白手起家的小本生意,一個人就能做
    創業想法的萌芽是否正在你腦海中悄悄長大?其實,大多數人都有創業夢,但是苦於創業本金的壓力,遲遲不敢邁出第一步,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到底有哪些「白手起家」的新興項目適合你吧?如果你是一個很有想法、創意不斷的人,不妨去開一家求婚策劃公司,競爭不是很激烈,但利潤卻十分可觀,只要求婚點子夠新穎,顧客一定會源源不斷。
  • 人到中年,70後現在創業做什麼生意好?
    實際上,最早一批1970年出生的女職工,今年已經迎來了50歲的退休年齡。所以,社會形勢所迫,現在的70後也只能走上了自主創業做生意的道路。我曾認識一對70後創業者,他們夫妻兩人開始擺攤買早餐,後來城管不允許,就租個店面改做水產生意。這對夫妻告訴我,他們年近50歲了,找工作難了,只有創業這一條路可走了,不想餓死就只能拼命工作下去。再者,70後這個跨度太大,歲數大的已經到50歲了,而歲數小的才40剛過。所以整體年齡並不算很大,接受生事務的能力也並不比年輕人差。
  • 賣手套、賣被子、開飯店,一個窮學生的創業史
    看著校園裡抱臂、縮手、行色匆匆的同學,一直想創業掙錢的大一新生孔德永有了第一個點子——賣手套。他帶著東拼西湊借來的50元錢,趁周四下午沒課去市區批發了30雙漂亮時尚的手套。在好友的幫助下,小孔兩天賣掉了所有手套賺了50元。 孔德永第一次「創業」成功後信心倍增,放開手腳開始賺自己的生活費。
  • 沒有人脈該怎麼創業?學會這4個要點,早晚混出頭
    沒有人脈該怎麼創業?學會這4個要點,早晚混出頭創業是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在考慮的事情。畢竟,比起給別人打工掙錢,自己當老闆顯然要更加自在一些,也沒有那麼多的束縛。不過,創業之路並不簡單,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的知識,稍不注意就可能會迎來失敗的結果。那麼,沒有人脈該怎麼創業?
  • 萬寧邊肚村新開美且「富」的書屋
    萬寧邊肚村新開美且「富」的書屋暖暖書屋 美美生活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太陽漸漸西沉,橘黃的陽光透過林木,灑落在一間新建成開業不久的鳳凰太陽河書屋上。日頭漸落,來看書的村民漸漸多了起來。這是萬寧市長豐鎮邊肚村內新開業的書屋平日裡的一景。
  • 薛之謙、杜海濤的飯店接連出問題,還是楊紫趙麗穎的餐廳實誠
    明星熱衷開飯店,只打個招牌不參與運營於是,不少明星都開了飯店。薛之謙就開了上上謙火鍋,杜海濤也開了自助餐廳。不過凡事都有例外,趙麗穎和楊紫開的飯店口碑就不錯。趙麗穎一直比較實誠,可能和她從小在農村長大有關。楊紫是童星,從小就在娛樂圈混,也是人間清醒的代表。所以她們的飯店大家都覺得好。
  • 很多明星開飯店學廚藝!餐飲行業裡面有玄機?新手創業最好的選擇
    娛樂圈的明星很多都有第二產業,最多的創業是開飯店,我知道的就有幾十個。一個延伸思考的問題,明星們都是有錢有地位的人,為什麼要投資開飯店?肯定不是為了好玩,這裡面一定有玄機,我們一起猜測和研究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道理。
  • 大叔建一「四合院」,開飯店生意紅火,看使用啥「怪招」
    在安徽皖西南山區有一位大叔,他喜歡盆景,並在街道路邊建造一座「四合院」,院子裡擺出很多盆景,讓他沒想到的是,盆景不但讓他生活質量得到提升,而且促使飯店的生意很紅火,這是怎樣做到的呢?道路硬化後,近些年,經過山區公路的車輛越來越多,有送貨的司機,有談業務的商人,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等,很多人在此地歇息時,都要來觀賞一下大叔家的盆景,隨著人越來越多,大叔又開始醞釀著做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四合院」裡開飯店。
  • 花費20萬,他在深圳開矽膠娃娃體驗店,日入1萬,兩年開分店
    網絡上有很多關於創業的問答,比如說手上有10萬元或者20萬元,目前不想上班了,想自己做生意,那麼該從事什麼生意呢?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空話套話,無非是教別人做電商、開飯館等等傳統的行當,但是有一個在深圳打工的小夥子,卻在創業的過程中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他開了一家矽膠娃娃體驗館,你沒看錯,就是那種矽膠娃娃……
  • 文彤明:我在萬寧北大村的八百個日日夜夜
    為展示萬寧扶貧工作的成果及民生改善情況,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脫貧攻堅萬寧策」系列報導,講述萬寧脫貧攻堅故事,傳播脫貧攻堅中最真實、動聽的聲音。 但壓力也是動力,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年輕人下定了決心:「組織上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決不能作秀混日子,一定要想辦法讓大家過上好生活。」 他撲下身子、走村入戶,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摸清了北大村的基本情況,並在心裡勾勒出帶領黎村加快發展的新藍圖,那就是聯結村民、聯結黨員、聯結企業,建強一個支部、做強一批產業、培育一股正氣、樹立一面旗幟。
  • {首府•創業}火線三兄弟的創業故事
    《穿越火線》,並且三人還在遊戲中組建戰隊,自稱「火線三兄弟」,可以說幾年來在遊戲中幾乎是戰無不勝。而現實生活中,幾人不但關係夠鐵,志趣相投,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創業開飯店。你還別說,有了想法後幾人說幹就幹,吃苦不怕,流汗不怕,幾年下來,還真讓他們創出了名堂。
  • 覃塘區:愛心企業幫扶脫貧戶
    本報貴港訊 近日,在貴港市覃塘區樟木鎮羅柴村,一家企業工作人員將一罐罐奶粉分發到脫貧戶手上,共為樟木鎮中團村、鄧保村、羅柴村27戶脫貧戶捐贈價值5萬多元的羊奶粉。「大家記得一定按照說明給小寶寶科學服用,尤其注意在保質期內食用。」
  • 中國小夥在伊拉克開飯店,一年賺300萬,美國大兵開直升機來買酒
    相信很多人都會遲疑,但來自深圳的小夥子劉磊他就敢,伊拉克這個國家是長期戰亂的國家,但同時也有不少的創業機會,這個中國小夥就跑到了伊拉克開飯店,一年賺300萬,美軍開直升機來買酒,大家是不是感到很不可思議?
  • 萬寧「蛋妹」吳婕:綠色養殖孵出致富「金蛋」
    「蛋妹」吳婕:綠色養殖孵出致富「金蛋」  -海南日報記者李磊  從一個都市白領,到萬寧當地遠近聞名的「蛋妹」,1986年出生的吳婕用責任詮釋一段白手起家的創業傳奇。她在家鄉萬寧所創建的「烽瓊」綠色農業——「黎滋黎味」野山雞品牌,不僅解決了當地貧困戶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周邊農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