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大魔王帶領一群家庭婦女反女權,新劇成女人的「噩夢」?

2021-02-08 騰訊網

瞪誰誰懷孕,到處收人膝蓋的大魔王Cate Blanchett(凱特·布蘭切特)51歲了!

「天啊,女士,您看起來真像年輕版的大魔王啊!」

大魔王:謝...謝謝?

5.14剛剛過完生日,Netflix 網飛還官方發布了大魔王的電影作品混剪,回憶滿滿。出道20多年,幾乎年年有力作,頂尖電影獎項大滿貫,駕馭各種角色比換個 T 恤還簡單。

不過今年51歲也許對於大魔王來講會十分特別,因為她可能會收穫人生的第一個艾美獎。是的大魔王跑去結緣「小熒幕」了,奉獻了自己的第一次,她的最新「反女權」神劇《美國夫人》開播就被《時代》周刊評選為4月最佳新劇。此刻爛番茄新鮮度96%、豆瓣評分高達9.2

曾經在美國著名脫口秀節目#The Ellen Show#上,Ellen 問她會用奧斯卡獎盃換什麼,大魔王答:「艾美獎咯~」,Ellen 接茬:「那你先要拍個劇才行。」

然後她就真拍了個劇。

看目前本劇這超高口碑,真的很像艾美獎盃的提前預定啊。

這是一部與你、我,甚至每一個女性都息息相關的電視劇,但身為替女性運動發聲的頭牌兵,大魔王在裡面飾演的主角卻是一個「反女權」角色。

當初 Cate 要接拍這部劇的時候,連媽媽都忍不住質問「你怎麼能演這樣的一個人物?」翻譯過來就是:你沒瘋吧

「著名反女權領袖」、「川普支持者」,這些聽起來就很糟糕的 tag 屬於大魔王在劇中的角色,也就是本劇所聚焦的人物 -Phyllis Schlafly(菲利絲·施拉夫利)

角色原型 Phyllis Schlafly 和 Cate Blanchett

身為美國歷史上著名的保守派女政客,她被評選為「100年來對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之一,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幾乎長達一個世紀

最突出的「事跡」就是「促使」當時代表女權運動最高成就的《平等權利修正案》(簡稱ERA,可以簡單理解為:法律面前男女擁有平等權利)流產,直到今天都沒被通過。

反對一切看似讓女性「變強、更自由更獨立」的事情:生育自由、薪酬平等、性別角色對換,她堅信女性的立足之處只能是家庭,且居於丈夫之下……

所以,這是個特別特別危(可)險(惡)的女人。

非虛構,真實存在於歷史中,且極有爭議性,演極端了吧,觀眾連帶你一起罵;強調她的難處和困境吧,又好像在給她洗白。

但正是這樣的難以駕馭,才勾起了大魔王的欲望去出演:「我想知道,她到底是誰?」

第一集上來就是女主如同走秀一般的登場,作為保守派的代表,她的著裝風格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傳統女性特質。造型,就是她表明身份和立場的第一步。

最明顯的就是這個群體極少穿褲裝,因為在她們心裡,褲裝是最能模糊女性特徵的,A 字裙是很常見的一種款式。

胸針、珍珠項鍊這種典型的富裕階層白人女性鍾愛的配飾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每個造型雖然正式,但都不會讓人覺得有壓迫感

領口也時常出現蝴蝶結式樣的點綴,一直用細節提醒觀眾這也是個溫柔妻子與母親的形象。

本劇的服裝主設計師 Bina Daigeler 甚至在電商平臺上淘到主人公 Phyllis Schlafly 在1982年出席晚宴時穿過的一條未來風Oscar de la Renta長裙,並讓大魔王穿它拍了海報,還用在了女主參加 ERA 死亡宴會的那場戲中。

即便是這樣一個衣著永遠光鮮,身份高貴,受過高等教育,在家庭、政治和女人交際圈中遊刃有餘的女性,也無法迴避各種帶有歧視色彩的語言與行為。

「我從來沒有感覺自己被歧視過」,自己話音還沒落,男性議員就要求她承擔記筆記的工作,僅僅因為她是全場議員中唯一的女性。

她自詡「幸福的已婚女人」,卻無法在到家洗澡之前,在身心疲憊之時,拒絕丈夫毫無溫情的求歡。

這樣的「矛盾點」實際貫穿全劇,甚至貫穿女主長達70年的政治生涯 - 她並非一個強調「非黑即白」的人物。

在「平權運動」的政見上女主是極端的,擔心女性失去男性的保護。同時,她在生活中卻一直鼓勵身邊的女性獨立起來,出門工作找到自己的價值。

而通過「平權修正案」,還意味著「小女孩將來要服軍役,男人們會待在家帶孩子」,類似這樣看似平等,實際莫名的條例,也是讓她堅定反對「平權修正案」通過的原因。

所以歸根結底,看似「反女權」的《美國夫人》內核依舊是呼籲女性為自己吶喊,為自己發聲。

現在看起來大魔王著迷本劇是有明確原因的:角色有挑戰性、人設激發好奇心,且與生活中自己一直為女性發聲的態度也較為契合。

《美國夫人》的編劇就表示想通過「對於歷史的反思而照亮今天」。直到如今,每個當代女性對於女權運動都無法置身事外。

你、我、我們的周圍都有許多朋友在踐行獨立女性的生活方式,女權就是讓每個女性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現在某些人卻給女權設置了一個新「標準」,還跑去幹涉別人的生活。

比如前兩天因為「自己孩子隨父姓」而招來群罵上熱搜的Papi 醬就是個被幹擾的例子。

她分享抱兒子的照片,感慨做父母不易。很多網友因為她「生了孩子,跟獨立女性身份不符」、「兒子隨了她老公的姓」而開始狂作文章。

用驢來形容選擇結婚生子的女性,熱搜內容讓人在線震驚。

堪稱短視頻界李佳琦/薇婭的 Papi 醬個人事業一直強勁,保持個人領域的頭部地位常年不下線;生活上,之前對婚姻的獨立態度也上過熱搜,她說結婚多年,兩邊親家還沒見過面,也沒有辦酒,和老公過年都是各回各家的。

這是一場不被約束,彼此舒服的婚姻。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種相處模式,可以被稱為「獨立式婚姻」,結婚的兩個人既互「屬於」對方,又是獨立的一份子。

在與焦俊豔的對話中,Papi 醬也給出過自己的人生「要人」榜,對自己來說「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自己陪伴自己最久。

很明顯,經濟獨立、精神獨立的 Papi 醬有著自己對女權主義的思考與踐行。

獨立女性不等於一個人生活,不等於不生孩子,而是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有自由選擇是否生孩子的意志。

一直秉持「不依靠,不尋找,終其一生做好自己」的三毛曾在丈夫荷西的提示下意識到自己其實不是誰的「另一半」,而是「一整片的」。

她雖然結了婚,但她是她,他是他,她沒有「另一半」,因為她自己就是完整的。

後來她說:真正的愛情,絕不是缺失的一半找到另一半,而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找到另一個同樣完整的個體。沒有過分的要求和佔領,一同走走這條人生的道路。

最近因為唱歌像喝了,打電話也像喝了而「一直就沒醒」的敏敏子(劉敏濤)老師,在自己的真性情「遭暴露」之前給人的印象一直就是氣場龐大的事業女性。

劉濤直播,敏敏子現場授課,「抽筋兒」、「戴手套」、「出發進軍」都是舞步。

憑藉《偽裝者》、《琅琊榜》的大氣場角色而成為姐圈兒頂流。但也是她,曾經在事業上升期時選擇隱退,丈夫負責賺錢養家,她安心等丈夫回家。

看似平靜地生活下暗流湧動。事事以丈夫為核心,連參加朋友聚會時,穿什麼也以他的喜歡為準。

直到一次和丈夫到日本旅行的事兒讓她的信念崩塌:身為全職主婦,並沒有財產管理權,自己也沒多少收入,想買根兒抹茶冰激凌不好意思開口,開口了又被拒絕的時候才發現,好大的生活打擊。她意識到自己活得卑微而蒼白。

這一次,她選擇果斷離婚。然後,37歲憑藉硬核實力扎回觀眾視野,直到最近這些天,slay 熱搜的「譏笑、薄涼與漫不經心」才讓人看清恣意灑脫的敏敏子如今面對生活的遊刃有餘,背後體現的更是如今她對於生活的掌控力。

去年劉玉玲讓網友集體膜拜的「Fxxx you 基金"理論其實體現的也正是牛掰的劉玉玲對於人生的掌控感。

她說她從老爹那裡學到了一件事,萬事猶如生意,所以她工作後就很努力的存錢,如果你擁有這筆錢,當你有什麼意外發生,或工作失去樂趣、被逼做不想做的事情時,你就可以瀟灑地回敬:「玩兒去吧你~」

網友集體吹爆了她的 F U 理論,恨不得裱腦門上。劉玉玲的大實在話告訴大家建立自己的儲備資源是讓人生有底氣的必要條件

以上這些獨立女性的生活態度其實都等同於從「個人」角度所發動的一場革命,也紮實詮釋了何為真正的「女權主義者」。

其實女權主義體現在生活中可以是很簡單的方式。

喜歡下廚,想讓他吃到自己親手做的飯,可以是女權,比如章子怡和高圓圓;頻繁換男友,就愛小狼狗也可以是女權,比如蕭亞軒;而婚後選擇丁克或者鍾愛生娃也都可以是女權,前者比如劉嘉玲,後者比如郭晶晶.

這樣的一種實踐,甚至與男性無關,獨立,自主,不受社會和傳統觀念的束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對女權最好的詮釋。

你呢?你覺得「女權主義」所追求的最主要目標是什麼?認為當今中國社會是否已做到「男女平等」?

本文編輯:熙紫

美術編輯:耳東東

當我們不再討論女權的時候

才是真正的平權

相關焦點

  • 《美國夫人》上世紀的美國家庭婦女,才是最堅定的「反女權」鬥士
    並不只是男性,還有一群反對女權的女性出現了。 02 反女權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扮演的菲利絲·施拉夫利(Phyllis Schlafly),就是那個出人意料的反女權領軍大魔王。 施拉夫利用一場精彩的演講解釋了她的觀點: 平權法案沒有考慮到家庭主婦的處境,少數精英團體正在用「女權」的名義,打擊家庭主婦的存在,瓦解了美國傳統家庭觀念。 在精英們的眼中,家庭主婦們別說女人,連獨立的「人」都算不上。她們的平權運動,其實只是為了一小部分女性而平權。
  • 《美國夫人》:比女權更女權的反女權icon
    然而更諷刺的是,Phyllis帶領家庭婦女走上政治舞臺,表達自己的訴求,她運作反ERA組織「EAGLE」,甚至是參與競選,這些其實都是很女權的行為;而且,追隨Phyllis的核心成員們,都逐漸從不自信的家庭主婦成長為重獲自信、運籌帷幄的工作女性,這一切都有著一個非常「女權」的內核,也被女權主義者們所認可——事實上,Phyllis的反女權組織其實比自由派的女權組織更
  • 卡司太上頭,大魔王的反女權新作,要成爆款?
    咳咳,你們可別想多,院長可不是來蹭熱度的,而是今天的推薦新劇正好和女權有關。題材雖然不新穎,但是衝著女主,我想你們都無法拒絕它——FX與Hulu網聯手出品。目前豆瓣 9.1分。《美國夫人》的視角很有意思,雖然和女權有關,卻不是為女權搖旗吶喊,而是反對男女絕對平等、反對《平等權利修正案》。更有意思的是,飾演《美國夫人》的女主是一直公開堅定的女權主義者「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對,沒錯。本劇的女主就是那位男女通殺的大魔王,即便過了年齡,也依然擋不住她四射的魅力...
  • 大魔王新劇要做「反女權鬥士」
    因為女主是凱特大魔王!這是她演的首部美劇,你說說!期不期待!開不開心!追不追! 這部劇故事背景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一個很大的政治事件就是關於由激進女權組織推動的《平等權利修正案》的討論。雖然該法案獲得了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的支持,但仍需要全國3/4的州通過才可以生效。
  • 影想 | 女權與反女權的距離有多遠?——高分美劇《美國夫人》
    《美國夫人》是流媒體平臺Hulu推出的年度歷史劇,也是「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野心勃勃想要衝擊美劇最高獎項「艾美獎」的實力之作。她曾在美國知名訪談節目Ellen Show上說過,如果要用自己的奧斯卡獎換什麼的話,那一定是艾美獎。這也是她第一次主演美劇。令人驚訝的是,她所飾演的角色Phyllis Schlafly是和好萊塢提倡的女權價值觀相左的一名「反女權主義者」。
  • 美國夫人 | 身為女性的她又為何走上反女權?
    這不,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切特帶著自己的新劇《美國夫人》來啦!hulu三集連播,newnew快馬加鞭翻譯的三集大家有沒有看?(順便說一下,因為搞這部劇,本周的劇單延期到明天哦~)不了解美國歷史和政治的小可愛們是不是感覺看起來有點雲裡霧裡?好多術語都不太懂?怎麼走在平權一線大魔王凱特還演了個反女權的人物?
  • 豆瓣9.2的頂級劇,憑什麼高調「反女權」?
    前段時間,《我是餘歡水》因在臺詞中提到了「女權」而引發眾怒,激進派女權、溫和派女權,乃至反女權者,罵作一團。最後的結果是,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從8.5分掉到了7.4分。(詳情見前文:《從口碑爆款到人人喊打,「餘歡水」惹怒了誰?》)
  • 《美國夫人》她用反女權踐行女權
    於是她果斷放棄了走高層背書路線,自創美國革命婦女會,以ERA將瓦解傳統美國家庭的威脅論為核心(反女性徵兵、反廢除贍養費),以聚會演講、寄出一封封自創手打小報的方式,開啟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新階段,並很快成為了人脈寬廣的組織高手,在美國家庭婦女中取得了巨大的影響力。
  • 集美們,美劇都開始反女權了
    她五官大氣硬朗,攻氣十足,少了些女人的嬌媚,但卻多了幾分由內而外散發的魅力與氣場。 原因在於,在女權運動如此繁盛的今天,這部劇居然「反女權」。 前段時間被稱作2020年第一國劇的《我是餘歡水》就因為觸碰到這個「禁忌」,瞬間湧入大量一星差評,同時也讓出品方正午陽光受到諸多謾罵。
  • 《美國夫人》一個女權主義者的反女權抗爭
    一個號稱反女權,實則身體力行踐行女權主義的女人,領導一群家庭主婦,阻止倡導女性權益的《平等權利修正案》(Equal Right Amendment,以下簡稱ERA)寫入美國憲法的故事。用上面這句聽上去不可思議甚至魔幻的話,就能簡單概括《美國夫人》的劇情。
  • 大魔王新劇揭女權之爭,觀眾嘆:我們還在拍娘道和餘歡水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一部戲,編劇可以機靈,但是不能「抖」機靈,抖不好就成了反面教材。比如,最近因為臺詞裡的「你們天天哭著喊著要女權,我給你呀」,電視劇《我是餘歡水》的豆瓣評分出現了斷崖式下降,從剛開播的8.5高分跌到了7.4分。
  • 「反女權」,不用刀槍,不施魔法,看《美國夫人》如何率領家庭主婦打贏了一場文化戰爭
    在當今好萊塢,「女權」主題正逐漸成為主流。這一點在美劇中也十分明顯,關注女性故事與性別平等話題的劇集越來越多,不乏精品。但是,看多了女權主義者的故事,有時候觀眾們也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新鮮視角。「反女權」劇集,為觀眾呈現出了70年代美國女權主義者的一大噩夢對手——菲莉絲·施拉夫利的故事。
  • 美劇《美國夫人》:為什麼有些女性會反女權?
    America)其實是部群像劇——前三集裡,第一集聚焦反女權的施拉夫利,第二集落在支持女權的格洛麗亞,第三集則關於第一位競選美國總統的黑人女性謝麗·奇澤姆。「我沒有覺得自己受到歧視,我覺得有些女人總把失敗歸咎於性別歧視,而不是承認自己不夠努力。」在《美國夫人》裡,施拉夫利夫人剛說完這段臺詞,現實就讓她體會了什麼叫做充滿歧視的男權社會——就在那個議員辦公室裡,施拉夫利夫人與一群美國男性政客正在就美蘇可能達成的削減核協議侃侃而談,結果有人非常「友善地」對她說,我們這是個閉門會議,需要做一下筆記,你來幫我們記錄一下吧。
  • 《滴答屋》:我的老天鵝啊,凱特大魔王你都演了些什麼?
    柿子探雷我的老天鵝啊,凱特大魔王你都演了些什麼
  • TA,打開女權的非正確方式|平等權利修正案|美國夫人|格洛麗亞|...
    不是說好的女權劇嗎,怎麼凱特「大魔王」都快把45分鐘演完了,還在帶領一幫家庭主婦反對平權呢?怎麼印象裡攻氣十足的布蘭切特在劇中收斂了鋒芒,成了一個思想極為保守的反女權人士呢?還以為後幾集會有反轉,都看到第4集了,除女主繼續搗亂外,倡導男女平等的平權修正案居然還流產了。所以,《美國夫人》實質上是一部諷刺女權的劇作?當然不是!
  • 怎樣識破反女權者
    1927年的奧地利成立了男性權利聯盟 (The League for Men’s Rights),其目標是「打擊過度的女性解放行為」,他們反對婦女勞動,反對男性向前妻與子女支付贍養費用,支持親子鑑定。1973年,美國成立了男性權利聯盟 (Men’s Rights Association),相似的組織還出現在英國。反
  • 陶傑:我尊重婦女,也尊重女權,但反對極端女權
    但是我有點擔心,您這個英倫範的,在婦女權利這方面,到底是有直男癌傾向的人,還是一個非常尊重婦女的人?陶傑:我當然尊重婦女,也尊重女權,但是我反對極端的女權。最近英國的中學有一個女生,故意不穿胸圍,弄個半透明,然後校長說你這麼穿毫無體統,叫她回家,結果她爆發抗議,說我有不戴胸圍的自由,為什麼我一定要穿胸圍?
  • 女權與反女權的博弈:保守主義是如何回潮的?
    近日,高分美劇《美國夫人》完結,在關注女權發展的觀眾群體中,引發了不少討論與關注。不同於常見的女性題材影視劇高呼女性獨立或女權口號,《美國夫人》聚焦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反女權鬥士——菲莉絲·施拉夫利(Phyllis Schlafly)和她領導的反女權運動。
  • 當我反女權的時候,我反的是什麼?
    波伏娃說:「女人不是生下來就是女人的,而是被後天塑造成的」。這句話,我同意一半。波伏娃之後進一步解釋了她的觀點:女人作為妻子和母親的命運,是男性用來限制她們的自由,硬安在她們頭上的。但我覺得,女人,生下來就是女人。
  • 訪談|從美國婦女史到中國女權運動史,女權主義如何改變世界
    美國婦女史也是美國女權主義在學界開拓比較早的領域,首先是社會上開始了運動,然後高校青年學生就不滿意她們在學校接受的知識,因為原有的知識領域不管是歷史、文學講的都是男人的事,女人根本看不見。所以,一些倡導女權主義的歷史學者比較早地就開始了美國婦女史的教學,開始的時候教材都沒有的,因為幾乎沒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她們就動員學生一塊去做研究來搜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