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文章了,總覺得少點什麼。所以今天來給你分享一部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算是一部音樂類的傳記,講述了一個殿堂級搖滾樂隊「Queen」的從無到有,從低谷到巔峰,從疏離到重聚的一系列縮影。
即使你從沒聽說過皇后樂隊Queen,即使你不喜歡搖滾樂,我想你肯定聽過《We Will Rock You》和《We Are The Champions》這兩首歌吧。
沒錯,這兩首經典歌曲都是出自Queen。電影裡也都提到了這兩首歌創造的過程,很有趣。
皇后樂隊的不尋常之處在於,它組合了四個相互競爭的歌曲創作人,他們樂隊中的每個人都能獨立的寫出熱門歌曲,比如除了主唱弗雷迪的《We are the Champions》以外,還有吉他手布賴恩的《We Will Rock You》、鼓手羅傑的《Radio Ga Ga》,以及貝斯手迪肯的《I Want To Break Free》都是非常經典的作品。
所以皇后樂隊更像是一個協作型的民主樂團,是一個由音樂家組合成的樂隊。
作為一部傳記,電影中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太深刻的故事情感,僅僅是敘述了皇后樂隊從組建,到籌錢錄專輯、被經紀人籤約,再到全美巡演、世界巡演的一系列過程,再加上國內上映的是被刪減過的,所以整體效果其實有點差強人意。
不過也可以理解,因為現在的皇后樂隊除了主唱外,其他人都還活著呢,並且還在與經紀公司籤約演出,很多東西都是有商業利益的,是不能隨便拍的。
不過這部電影,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震撼、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最後的20分鐘。
影片中Queen樂隊從疏離到重聚,只為了參加一場名為「Live Aid」的大型搖滾演唱會,這場演唱會也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
1985年7月13日,名為「拯救生命」的演唱會在倫敦和費城同時舉行,該活動由Bob Geldof和Midge Ure發起,旨在為發生在衣索比亞的饑荒籌集資金,演出一直持續了16個小時,並通過全球通信衛星網絡向140多個國家播出了實況,估計總共吸引了近15億的電視觀眾。全世界100多位著名搖滾樂歌星參加了這次義演,他們之中有鮑博·迪倫、保爾·麥卡特尼、布魯斯·斯普林斯廷、蒂娜·特納、艾爾頓·約翰、滾石樂隊、Ultravox樂隊、David Bowie、The Who樂隊、皇后樂隊、 邁克·傑克遜等等。電影的最後20分鐘就是完美的復刻了當年皇后樂隊的現場表演,整個舞臺的背景、現場的觀眾、主唱的走位,基本上都是一比一還原,甚至連鋼琴上擺放的可樂,都和當時的演出現場一模一樣,可以看的出來導演也是非常用心了。
使用現代的技術,讓我們身臨其鏡地感受到了這場30多年前的傳奇,真的十分震撼!
看到過一句評論覺得很有意思:「家裡哪怕有200多萬的音箱,可能也不及電影院裡震撼」。喜歡搖滾樂的一定不要錯過~
民謠給我純淨,搖滾給我力量,真好。
《波西米亞狂想曲》「Live Aid」演唱會與1985年真實現場版對比
你「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