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非常好的電影

2020-10-12 遠航

先說說背景設定:

在當今科幻電影總體趨勢下,動不動就是星球大戰,光速飛行,量子傳輸,飛船戰艦等這些距離我們很遠的主題,能夠有一部這麼接近我們生活,這麼接地氣的科幻電影,真的很不容易。沒有把劇情設定成「更大、更強、更廣、更硬核」上面,反而聚焦到近未來太空社會等描寫上,很務實,也真實。符合未來太空探索種種猜想。

再說主線:

圍繞兒子尋找父親這麼一個有關親情的線索,去推動「太空是否虛無與地球存在情感」這一問題的討論,很有意義。這一點上,至少主題表現的非常明顯,引人思考。不像有些電影,表達主題都講不清楚。

最後說說科普:

我覺得,電影中的科技都很符合現實,太空站、太空衣、降落艙、月球火星的表面環境等等。

有一個地方讓我好感倍增,讓我覺得這部電影有關科學的常識並不太假:就是那隻☞狒狒。緊急降壓會讓猴子的體內壓力瞬間>室內壓力,內壓如此高的情況下直接讓這個動物爆了。。。這至少是這個理。

相關焦點

  • 聊電影《星際探索》
    去年看到關於《星際探索》的新聞,大概意思是,主演布拉德皮特或是導演說了,現在評價《星際探索》尚早,這部影片需要時間的沉澱,需要時間的證明。2020年1月看的影片,大概半年之後我終於想到了關於這部影片的恰當標題。
  • 2019年度太空電影?《星際探索》可以有
    好萊塢幾乎每年都會出爐一部話題性十足的太空題材電影,輪到2019年,隆重登場的將是《星際探索》。影片由布拉德·皮特的B計劃公司領銜製作。2019年B計劃只有3部電影。「甜茶」主演的歷史傳記片《蘭開斯特之王》交給了NetFlix發行,黑人題材的《舊金山的最後一個黑人》主打二線電影節,剩下《星際探索》,想必就是充滿野心的「衝奧大作」。
  • 奧斯卡電影《星際探索》:讀書越多,越不快樂
    榴璉菌和朋友約好了一起認真刷完這部包裹著科幻外殼的電影,朋友的結論是「找爸爸的故事,略顯無聊」這是一部反類型電影,承載更多的是導演作為作者的表達,也無怪在大部分觀眾眼中討不來好口碑。《星際探索》中皮特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一種純粹精英。最初因為探索未知而讀書,最終困於自己的使命。飾演皮特父親的演員是赫赫有名的湯米李瓊斯。他曾是《黑衣人》中的帥大叔。如今84歲高齡出演,風採不減當年。
  • 電影《星際探索》中的無聊和沮喪
    《星際探索》是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麗芙·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魯絲·內伽、約翰·奧提茲聯袂主演的科幻電影,影片展現了星際探索和救援過程中的無聊和沮喪。
  • 《星際探索》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太空電影?
    在結束了跟Chris Hadfield後工作的那個下午,我問出了憋了一天的問題:「身為太空人,你們會看科幻電影嗎?」他很乾脆地回答我:「會啊。」我繼續追問:「你自己最喜歡哪一部呢?」「《2001太空漫遊》」 他不假思索道。
  • 《星際探索》科幻
    比如在《星際探索》前半段故事的背景架構,劇情的鋪墊和探索冒險都非常的宏大,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而結局卻落到了父子親情這樣的小格局。這部電影主打太空懸疑驚悚風,但是這三個標籤的完成度都不高。影片的劇情線索略顯模糊,整體風格太過壓抑,對普通觀眾來說自然很難接受。
  • 《星際探索》裡絲毫沒有商業的濁氣,而是一部關於文藝、家庭、倫理甚至是哲學的好電影.
    但如果看過這部電影,你會發現《星際探索》是何其令人驚豔!在今年初的各種預測中,《星際探索》都被視為今年最受期待的科幻大片,尤其是入圍威尼斯主競賽單元,更引起了媒體的盛讚,爛番茄新鮮度一度達84%,苛刻的MTC評分居然高達80分!包括2020年奧斯卡視覺效果獎初選名單,第一個就是《星際探索》。
  • 太空版「我的爸爸去哪兒了」,科幻電影《星際探索》(下)
    儘管在登月工程結束之後世界各國在航天事業上就再也沒有重大突破,但是人類對茫茫宇宙的探索卻從未停止過。2019年剛剛上映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就為我們展現了地球人對宇宙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讓人激動不已的前景。
  • 星際穿越+降臨+明日邊緣?星際拓荒重新定義星際探索題材遊戲
    正是出於這兩個意見,我非常喜歡星際拓荒,因為這遊戲完全補齊了這兩塊短板,並給該類型指出了新的方向。它體量只有一個星系,但豐富的細節內容,結合解謎、宇宙航行、競速和平臺跳躍的創新探索玩法,天馬行動又落到實處的關卡設計,還有一個相當不錯的網狀劇情,讓這款遊戲脫穎而出。
  • 《星際探索》:孤獨的布拉德·皮特
    電影《星際探索》劇照宇宙對於人類究竟是什麼,人類本身究竟是什麼,影片給出了一個觀點,或者說某種假設,這與純粹描寫孤獨太空人的主題還略有不同
  • 《星際探索》拍攝幕後:穿越星空,探索生命!
    史無前例橫跨四大星球的星際戰鬥,加上每一幀畫面都美到窒息的宇宙奇觀,打造最震撼的大銀幕沉浸式太空漂流。太空之旅也是一場啟迪人心的精神探索,宇宙冒險衝擊感官 探索人性回味無窮。《星際探索》是格雷和霍特瑪的首次合作。
  • 本周送票丨2019年度太空電影?《星際探索》可以有
    好萊塢幾乎每年都會出爐一部話題性十足的太空題材電影,輪到2019年,隆重登場的將是《星際探索》。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入圍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12月5日國內提檔上映。
  • 星際探索:這不是一部單純的科幻電影
    昨天受未來事務管理局邀請看了重磅科幻片星際探索好像這部電影除了布拉德皮特的演技和美術以外,比今年票房撲街的上海堡壘好不了多少。但,如果這場太空旅行並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是主角的一個夢呢?或者說是心理諮詢師的一次催眠以便於找到你潛意識中的癥結所在,也許一切都順理成章了。在夢裡,我們都是無所不能的,一切都是可以違背常理的,在夢裡的一切都是可以「自我」為出發點的。
  • 《星際探索》我為什麼非常不喜歡這部電影
    首先,我不認為這部電影真的很差。原因有三。視覺上,非常美,特別是月球那一段,我太久沒看太空科幻了,已經忘記上次有人把月球上的人事物竭盡所能拍成這個黑白的樣子是什麼時候了。節奏上,非常穩,特別是開頭沒有什麼背景音樂只有主角回憶/獨白的地方。另外還有,這部電影想要談一個沒怎麼有人談過的問題,也是我以下要展開爭論的問題。
  • 《星際探索》片子和太空一樣悶
    我不想誇《星際探索》,因為我是觀眾,不是影評人。導演詹姆斯·格雷是國際影展提名專業戶,處女作《小奧德薩》獲得威尼斯銀獅之後,之後的四部電影均止步於坎城金棕櫚提名,而最新的這部《星際探索》仍是威尼斯金獅提名。陪跑久了,就越想拔得頭籌,於是在創作中就不乏迎合影展評審的趣味。所以格雷在業內有個名號,叫「專門為影評人拍片的導演」,其作品專業評分和大眾評分差距不少。
  • 《星際探索》:我們在逃避還是在追求孤獨?
    在我看來,《星際探索》的調性「很喪、很孤獨」,從主角性格到故事劇情再到精神主旨,全都很難讓人愉悅起來,因此看這片子就特別需要觀眾產生共鳴:如果你能沉浸進去,會甘之若飴;如果你入不了戲,會感到沉悶無聊。但我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人喜歡、欣賞這部電影,因為孤獨的人越來越多了。【友情提示:下文會有劇透。】
  • 《星際探索》嗯哈哈
    最近無聊嘛,原因大家都懂的,翻了翻電影,然後就看到了這部。布拉德皮特主演,剛好又是我特別特別喜歡的星際系列,當然要瞅瞅了。不過看了一會兒發現原來是星際探索其實只是一個表象,或者說是一個形式。內核呢感覺還是父子之間的那種認同還有人類對家園的內種歸屬感吧。整個電影感覺沒有什麼高潮,就主演內種壓抑的低沉的敘事這種感覺我還蠻喜歡。就那種安靜甚至於刻意壓抑的波瀾不驚的講故事有時就還挺震撼人的。
  • 《星際探索》探索這個宇宙中最極致的孤獨
    8分,這部自我探索的科幻片。 如果你打算看的是純動作科幻片,那麼此片是不及格的,大多數人難以有此耐心。 但是如果你把它作為人類孤獨的自我探索,看作成長勵志片,我建議可以細心看,值得了8分。 看完《星際探索》,我再次對「孤獨」二字再次思考。 我從此認為我以後配不上說自己孤獨,我想我們都配不上。 我們有手機,有網際網路。我們有家人,就算你朋友少,走出門,你就能看見陽光,能看見與你同人類的光芒。哪怕他們不曾望你們一眼,不曾和你說過話。
  • 《星際探索》,探索你爹呢
    去年看到關於《星際探索》的新聞,大概意思是,主演布拉德皮特或是導演說了,現在評價《星際探索》尚早,這部影片需要時間的沉澱,需要時間的證明。2020年1月看的影片,大概半年之後我終於想到了關於這部影片的恰當標題。
  • 2019年備受矚目的科幻電影《星際探索》上映至今為何爭議不斷
    《星際探索》於去年12月份上映,在電影還沒上映之前,就被認為是2019年最受期待的科幻電影,一度認為有可能成為繼《星際穿越》之後最好的太空科幻類型電影。但在影片上映不久後便引起了觀眾的巨大反響,很多人表示令人失望。在各大影評網站口碑評分也呈現出嚴重兩極化的現象。包括我們熟悉的「豆瓣」,現今為止豆瓣綜合評分為6.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