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後宮真的經常謀害皇嗣嗎?

2020-12-27 雞腳鴨123

近些年許多清宮戲非常火爆,無論是《甄嬛傳》也好,《延禧攻略》也罷,包括《如懿傳》裡我們經常能看到皇帝的後宮烏煙瘴氣勾心鬥角,皇后妃嬪各個是化學醫藥達人,什麼紅花、麝香、硃砂到處都是,皇帝的孩子們一個接一個的被害死,怪不得皇子皇女們短命,原來都是死於宮廷鬥爭。

可是,清朝的後宮真的如此嗎?皇帝的的子女短命真的是因為後宮鬥爭嗎?

我們不說其他的朝代,這裡就說說清代。清朝的律法規定,謀害皇嗣是大罪,如果被發現不是一個人死就完事兒了,而是牽連整個家族,株連九族滿門抄斬也不是不可能。清朝有資格送女兒入宮的一般都不是普通人家,官宦之後為了家族利益可以犧牲一切,謀害皇嗣這麼危險的事情最好還是不要做。

皇帝的後宮有一個專門的機構管理,叫做內務府,內務府管的東西非常龐雜,從買糧買菜,到蓋房子修家具,從準備祭祀到培訓宮人事無巨細都有專人負責,皇后在後宮的確權力很大,可是內務府的頭不是皇后,而是總管大臣,這可不是太監,而是正正經經的朝廷命官,從二品或者正二品。

清朝為了嚴格防範後宮幹政,皇后和妃子們是不允許隨便見自己娘家人的,更遑論從宮外隨便送東西進來,那些硃砂麝香等等違禁品要是真能說送進來就送進來,那皇帝估計也要夜不能寐了。皇后是皇帝明媒正娶的正妻,大家知道紫禁城的午門嗎?

中間的那個門洞只有皇帝可以走,不過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是從午門抬進來的,代表正妻的地位,而科舉考試殿試的前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也是可以從午門出宮的,由此可見皇后在後宮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皇后可以處分比她等級低的妃子,包括皇貴妃,可是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皇后是個官職,她的老闆是皇帝,所以她的工作是需要皇帝認可的,所以她處罰妃子們也是要皇帝同意的。

另外還要說一下皇子們的教育問題,和普通老百姓不同的是,皇子們的教育其實和他們的母親關係不太大,非常小的時候確實是生活在母親身邊的,可是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統一接受皇室教育,他們出生以後身邊就有很多人服侍,包括乳母、太監等等,這麼多人團團保護,要想輕而易舉的就下毒謀害也是不太容易的。

皇子們一般四五歲就開蒙學習了,6歲就開始進上書房學習功課,從早晨五點到下午三點,一天學習10個小時,不僅有文化課還有體育課,除了讀書寫字還得練習騎射,一年休假只有五天,只有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的壽辰和自己的生日才能休息,連除夕都不放假。皇子們的課業負擔這麼重,用不著妃子們謀害,壓力這麼大早早夭折也不是無緣無故的。

說到這我個人認為清朝謀害皇嗣的事情可能有,但是絕對不會像電視劇裡演得那麼頻繁而且輕而易舉,後宮的女人們都是皇帝的下屬,她們知道自己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而且清朝嚴苛的律法和規矩也讓她們不敢輕舉妄動。

既然如此,那麼清朝皇帝的子女們為什麼早夭率那麼高呢?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是他們結婚太早了,皇帝的大婚一般在十四五歲,后妃的年紀也差不多,尚未成年,此時孕育孩子本來死亡率就很高,皇帝的妃子還有不少是皇室親戚的女子,存在很多近親結婚的可能,這樣一來皇嗣夭折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

第二,就是上面我說的課業負擔太重,小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這麼繁重的課程自然會讓他們的身體吃不消,清朝的皇室還非常奇葩的不給皇子們吃飽飯,鍛鍊他們的心智,《老太監的回憶》裡記載:「小孩子要少吃,是由小兒科的那些大夫們提出來的。可是,大夫們並沒有說該怎麼讓小孩子少吃,而這些小皇子大多是由奶媽和太監們照看大的,基本什麼都不懂,所以,大夫的這些話到了他們的耳朵裡,就變成了必須要遵守的規定。」古人講究「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

所以皇子們是享受不到滿漢全席的待遇的,甚至常常食不果腹衣不禦寒,簡直是受虐的童年。

第三,就是醫術真的不太發達。不少皇子都死於種痘,當時出天花是小孩子夭折的主要疾病,所以皇子們會種痘,很多抵抗力不行的孩子就會因為種痘夭折,而古代的醫術不發達,其他的疾病也很可能導致皇子們病故。

好了,說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大家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擺正心態,藝術源於生活可是不等於真實的歷史。

相關焦點

  • 清朝後宮的宮鬥戲是真的嗎?
    清朝後宮的宮鬥戲是真的嗎?隨著一些清朝宮鬥影視劇的播出,引發了大家對於清朝後宮爭鬥的興趣,看著這些宮鬥戲的勾心鬥角,似乎清朝後宮嬪妃的後宮真的是天天精彩,處處新鮮,但這種宮鬥是真的嗎?回答是否定的,為什麼呢?
  • 真實的清朝後宮生活,沒有那麼多爾虞我詐,每天都過著重複的生活
    也因為這些清宮劇,讓大家基本了解了清朝后妃的等級。從上到下依次是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等等,當然皇后上邊還有太后,即便太后不統管後宮,皇帝皇后也要對太后恭恭敬敬的。皇帝會突然出現在某個妃子的宮殿外,正好撞見這個妃子正在打罵下人像個瘋子似的,自此失寵;皇帝會突然出現在後宮嬪妃們給皇后請安的場合中,還恰好聽到這些妃子剛才正在商量什麼事情;皇帝還會恰好出現在高位嬪妃為難低位嬪妃的場合中,成功解救低位嬪妃等等。這些事情不是不會出現,但是世界哪有那麼多巧合,當皇帝和嬪妃們都是閒的嗎?
  • 清朝後宮的鬥爭,真得像甄嬛傳恐怖嗎?
    宮鬥劇在古裝電視劇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很多人都喜歡看後宮女人明爭暗鬥的戲份,在中國的宮鬥劇中,最為出彩得到一部電視劇就是演員孫儷主演的清朝宮鬥劇《甄嬛傳》。但是很多人看了甄嬛的鬥爭後,對歷史上的真實後宮也會產生一些疑問,那就是在真實的清朝後宮中,真的會是這樣殘酷又恐怖的鬥爭嗎?電視劇雖然是電視劇,可是藝術必定是來源於生活。
  • 清朝皇帝,如何做到後宮的「雨露均沾」?這點小事,皇后就辦了
    對於清朝皇帝而言,後宮生活從來都不是一件隨心所欲的私事,而是關乎朝局平衡、皇位傳承乃至皇權穩固的朝廷大事。清朝皇帝也可以像唐明皇寵愛楊貴妃一樣,「三千寵愛在一身」,但卻絕對不能忽略了其餘後宮妃嬪;至於「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的極端情況,更是絕對不會也不允許出現。
  • 清朝最得寵的皇后,生下天子卻暴亡於後宮,皇帝:我要親自送葬!
    ,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如果皇后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且又能誕育天子,這無疑是最美好的事情,清朝就有一位皇后既獲得了皇帝的寵愛,又幸運地生下了天子,不過,這位皇后卻紅顏薄命,暴亡於後宮,她究竟是誰呢?  道光十三年,中宮的孝慎皇后病逝,按照位次,全貴妃鈕祜祿氏被晉升為攝六宮事皇貴妃,開始了大清後宮史上的「孝全時代」。一年後,鈕祜祿氏入主承乾,正式開始了皇后生涯。此時,正是鈕祜祿氏最為風光的時期,不但地位顯赫,而且兒女雙全,但是盛極必衰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規律,鈕祜祿氏在風光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 清朝後宮的女子,都是從哪裡選出來的?為什麼清朝後宮多醜女?
    清朝後宮的女子,都是從旗人女子中挑選的。 都知道,八旗是滿人設計的制度,所以,旗人是清朝特有的人群。從旗人裡挑選女子填充後宮,也是清朝獨有的制度。
  • 除了伺候皇帝,清朝後宮妃子的生活就只有宮鬥了嗎?
    近年來,《如懿傳》、《延禧攻略》、《甄嬛傳》等清宮劇大火,劇中塑造了一個個形象鮮明、家喻戶曉的後宮妃子形象,她們在深宮裡爾虞我詐、步步維艱、勾心鬥角的故事扣人心弦。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追劇一時爽,一直追劇一時爽;但是相信有不少宮鬥劇迷都會感到疑惑,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除了伺候皇上,就只有勾心鬥角了嗎?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五更即起中國歷史延伸至清朝,各種制度已然趨於成熟、刻板。大臣們早在凌晨3點就會在午門外等候上朝,皇帝大概凌晨四點起床準備開會,妃子們作為枕邊人,自然也不敢、更不會想著睡到日上三竿。
  • 清朝妃嬪為何總戴長指甲套?有什麼作用呢?
    導語:清朝妃嬪為何總戴長指甲套?有什麼作用呢?近些年來,清宮劇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讓觀眾對於歷史上清朝皇帝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封建等級森嚴的清朝皇宮,長指甲套是女人身份的一種象徵。所戴的指甲套越長,也就意味著身份越尊貴。我們在翻看慈禧太后老照片的時候,總是會看見她手指上戴著長長的指甲套,這便是一種高貴的象徵。皇帝後宮的女人,有著不同等級的劃分,吃穿用度也大有不同。地位地下的,所用的東西都是最下等,而地位高的,所使用的東西當然也是最好的。
  • 清宮小科普|清朝後宮馬蹄鞋
    相信集美們經常看宮鬥劇的一定對清朝後宮妃子們腳上穿著的高底鞋並不陌生,看著女孩子們踩著高高的鞋子還能夠健步如飛地跑來跑去,的確不能不佩服她們腳下的「功夫」。說到這兒,問題來了——後宮佳麗為啥要穿「馬蹄鞋」?
  • 清朝故事:一位後宮妃嬪的晉升之路,從貴人到皇貴妃,竟如此艱難
    經過了戶部初選和內務府太監的再選,面對著以富察皇后為首的後宮主子們,她竟毫無惶恐,滿眼期待著皇后的垂青。「內務府包衣管領魏清泰之女,滿洲正黃旗包衣,魏氏,14歲!」時年34歲的乾隆皇帝,雖對富察皇后情有獨鍾,但正值年富力強、春秋鼎盛時期的乾隆皇帝,為皇嗣繁育計、為皇權穩固計,更為充實後宮計,也並未放棄對其餘妃嬪乃至官女子、宮女的選擇和垂青。跟在富察皇后身邊已有三年,而且音容相貌和富察皇后頗為相似的魏氏,被乾隆皇帝一眼看中,一朝承寵,身份立變。
  • 清朝最受寵妃子,兒子是皇帝,50歲還被翻牌卻40年沒晉升
    經常看清宮劇、熟悉清史的觀眾朋友們,一定會對一個人的名字不陌生。這個人,就是德妃烏雅氏。德妃是康熙的妃子,也是雍正的生母,孕育了兩位阿哥,一位是後來的雍正帝四阿哥、一位是大將軍王十四阿哥。 都說母憑子貴,這位德妃可不簡單,她與後來雍正的上位應該說是互相影響。
  • 揭秘清朝後宮太妃生活:頤養天年只是特例,一生沒有自由才是真相
    尤其是後宮的宮鬥劇,但在一定程度上對歷史產生了誤導。像清朝的後宮中,有這麼一群人或許不為我們注意,這就是太妃。筆者還記得看過最早的一部清宮穿越劇,就是《宮鎖心玉》。其中的女主晴川就曾為老太妃去守陵,那麼,太妃這個階層又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甄嬛傳》皇帝深愛的兩個女人,一個被人謀害,一個被他謀害
    電視劇《甄嬛傳》是由孫儷等主演的古裝宮廷劇,該劇講述的是雍正皇帝的後宮故事。在該劇中雍正皇帝是一個多疑的人,不輕易相信任何疼。在該劇中,皇帝有好多的女人,在這些女人中,他深愛的女人只有兩個,而這兩個女人的結局都不是很好。
  • 令妃統治後宮十多年,為何乾隆始終未將她立為後?一個原因很致命
    令妃作為乾隆的寵妃,在短短的20年之內就由貴人晉封為皇貴妃,乾隆時期清朝的後宮制已逐漸完善,所以對於很多妃嬪而言,晉升一級都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令妃的出身並不高,從歷史記載中推斷,令妃入宮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宮女。但是令妃憑藉著自己出色的容貌在一眾宮女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乾隆在後宮最為鍾愛的嬪妃,她的實力可見一斑。
  • 乾隆後宮宮鬥要注意什麼?出身低賤無所謂 業務能力才寶貴
    最近看多了清宮劇,覺得皇帝真是天底下最心累的人,既有一個前朝,還有一個後宮。後宮裡女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絲毫不遜於朝堂上不同派系的互相攻訐。皇帝既要在前朝分辨誰是忠臣,誰是奸臣,還要在後宮分辨誰是賢妃,誰是妖妃。
  •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 清朝後宮嬪妃工資是多少?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封建制度也達到了頂峰,當然皇權至上的情況下,後宮的管理也是相當嚴格,清朝後宮嬪妃工資是多少? 據乾隆七年編纂的《國朝宮史》記載,清朝後宮的年薪分為九等,就是比上面說的八個級別多了一個皇太后的工資。皇太后的工資當然是最高的,黃金20 兩,白銀 2000 兩。
  • 後宮真的存在逆襲攻略嗎?別妄想了,那都是電視劇騙你的
    真實的後宮存在逆襲的可能嗎?恐怕你會大失所望老婆不是你想娶,想娶就能娶——等級森嚴的後宮世界中國古代帝王娶妻可不簡單,兩情相悅只存在於傳說之中,皇帝的婚姻往往具有目的性。到了東漢,漢光武帝有感於前朝外戚專權、後宮攝政的亂象,因此裁撤了後宮品級,后妃僅分為皇后、貴人、美人、宮人、採女。魏晉時期天下大亂,各朝基本以漢制為準,後宮制度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