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腫瘤是發生在甲狀腺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按照病理類型分為濾泡狀腺腫瘤和乳頭狀腫瘤,不過預後良好。然而未分化腫瘤預後很差,僅僅有3~6個月的存活時間。只要早期發現甲狀腺腫瘤,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就能治癒。但完全切除甲狀腺後易引起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降低甲狀旁腺分泌激素,從而引起鈣水平下降,因此部分人卻拒絕做手術,那甲狀腺腫瘤患者到底該不該手術治療呢。
甲狀腺腫瘤有必要做手術嗎?
甲狀腺腫瘤首選手術切除,手術方式分為三種,分別是甲狀腺全切術、甲狀腺腺葉切除術和甲狀腺近全切術。
一般腫瘤病灶直徑小於一釐米,只是局限於腺體外無包膜外侵犯,頸部淋巴結沒有發生轉移時可做患側甲狀腺切除。當腫瘤病灶直徑超過4釐米;肉眼可見甲狀腺外侵犯;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等需進行甲狀腺近全切除或全切除術。
若腫瘤腫瘤直徑在1.0~4.0釐米,只是局限在一側腺體中,肉眼沒有發現甲狀腺外侵犯,做體檢和影像學檢查時,也沒有發現頸部淋巴結和遠處轉移,可進行患側甲狀腺腺葉切除。不過,腫瘤病灶對側存在甲狀腺結節;一級親屬中有甲狀腺腫瘤病史;年齡超過55歲以及有頭頸部放射治療史的人需進行全切術。
進行甲狀腺腫瘤手術,可能會引發哪些併發症?
1、喉返神經和喉上神經損傷
甲狀腺腫瘤手術喉返神經損傷的風險可達到15.4%,一般是因為後發神經和腫瘤粘連和手術不恰當操作,還有腫瘤侵犯所引起的。若一側喉返神經發生損傷,手術後易出現喝水嗆咳、聲音變得嘶啞以及聲帶麻痺等。若雙側喉返神經受到損傷,手術後易出現呼吸困難。喉上神經受到損傷後聲音會變得低沉。
2、受到感染
甲狀腺腫瘤術後切口感染的風險可達到1%~2%,感染的主要症狀是發熱、切口紅腫和滲液、引流液渾濁,同時伴有局部疼痛和壓痛感以及皮膚溫度升高。僅僅有一部分病人會因為感染而使得頸部大血管破裂出血,進而威脅生命。
3、甲狀旁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全切術後易出現甲狀旁腺功能減退,表現為低鈣血症,其主要症狀是嘴唇周圍發麻,手腳發麻和抽搐等。若甲狀旁腺功能暫時性減退還需合理補充骨化三醇,能促進身體對鈣質吸收,同時合理補充鈣劑來減輕低鈣症狀。若出現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需終身補充鈣劑和骨化三醇。
4、出血
出血通常發生在手術後24小時內,導致出血的高危因素是服用抗凝血藥物或阿司匹林以及患有高血壓。
溫馨提示
若檢查是甲狀腺微小乳頭狀腫瘤,按病灶直徑小於0.5釐米,沒有侵犯周圍器官傾向,也沒有淋巴結和遠處轉移,不需立即手術,先密切觀察。需做手術的甲狀腺腫瘤患者,手術後需做好監測工作,6個月和12個月分別做次體格檢查。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甲狀腺癌治療方法》,黃東航,2020-11-202、《得了甲狀腺癌 醫生為什麼不建議做手術?》,漢鼎好醫友 ,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