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維多利亞》:一鏡到底驚豔柏林

2021-01-09 搜狐網
《維多利亞》劇照 


  搜狐娛樂 (幗傑/文)「一鏡到底「,指的是全片從第一格到最後一格畫面不停機拍攝,不使用蒙太奇剪輯的電影手法,是「長鏡頭」的極致表現。塞巴斯蒂安-席佩爾不是第一個運用這一手段的導演,但他是將這一手段運用到最極致也最成功的導演之一。《維多利亞》是塞巴斯蒂安的第四部長片,一部將近兩個半小時的影片能夠用一個鏡頭呈現,今天著實驚豔了柏林電影節。

  《維多利亞》講的是從馬德裡隻身來到柏林的年輕女孩維多利亞,白天在咖啡館打工,夜晚則流連在柏林的酒吧夜店。故事發生在某一日凌晨四點左右,在夜店呆了一晚上的維多利亞準備離開的時候結識了同樣玩high了被夜店保安請出門的小混混桑尼和他的朋友們。他們一起離開夜店,在街頭遊蕩,到便利店偷啤酒,溜到民居天台的秘密據點喝酒聊天,維多利亞無所顧忌的跟這群經常幹點小偷小摸小混蛋事兒的新朋友們混在一起,準備像往常一樣晃蕩過去這段黎明前的時光。誰都不會想到,這些城市夜裡最常見的放縱的年輕人,會被自己和命運逼上一條不歸路……

  在《維多利亞》之前,近期知名度比較高的一部」一鏡到底」的影片是《鳥人》,但也仍有幾處黑場作為自然的鏡頭轉換。《維多利亞》更為極致,真真正正一刀不剪,與大多數場景單一的一鏡到底影片相比更具難度的是本片場景非常豐富,下到夜店上到天台,從室內到室外,場景變化非常多,完全靠完美的機位設計和鏡頭內調度完成。120分鐘,任何一個走位或臺詞的錯誤都將毀掉整個拍攝。而影片最贊的是豐富的調度和飽滿的劇情讓「一鏡到底」完全不著痕跡,筆者是在影片進行了相當一段時間才驚覺,導演還沒切換過鏡頭!

  有一些導演愛濫用一鏡到底,只為表現自己純熟的技術手段,失敗的案例有前幾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的《阿拉伯人安娜》。而《維多利亞》這部影片卻非」一鏡到底「不可,導演找到了最能強化、凸顯這個故事的方式:就在黎明前這短短的時間,一群人從陌生到相識相知,從生到死,沒有比一分一秒都不離開的貼身拍攝更能體現這種戲劇張力的方式了。

  畫面、燈光、臺詞、音樂,幾乎完全沒有設計痕跡,但又很顯然做足了功夫。從開場令人不適的強烈燈光、震耳欲聾的音樂營造柏林黑夜的躁動,到結束時維多利亞在蒙蒙晨霧中一個人離開,導演甚至連天光都掐算好了,不遲不早,似亮未亮,喧囂濃重的夜幕將被揭開,露出腐爛的傷疤與一地悲涼。

  手持鏡頭難得令人不反感,既不刻意晃動讓人頭暈,也不追求斯坦尼康四平八穩的死板。總之在技術上,只能對攝影師燈光設計師現場錄音師頂禮膜拜。而在技術之外,撐起影片的仍然是完整合理的結構、意外的故事情節、舒服的推進節奏和精彩的表演。

  影片處處讓人意外,一開始觀眾總會提心弔膽,擔心維多利亞這個看起來大膽又單純的獨身女孩兒跟四個流氓混混在一起有什麼不測,結果發現他們除了嘴巴賤了點,其實都不是大奸大惡之人,甚至還有點兒小可愛。剛剛放下心希望維多利亞和桑尼發生點什麼浪漫故事,情節又急轉直下,小打小鬧的惡作劇變得嚴肅起來,槍與毒品替代了酒精香菸,無知衝動渾渾噩噩的年輕人犯下一場真正的罪行。節奏變得緊張,幾人有驚無險的逃出生天,再次來到邂逅的酒吧,巨大壓力下精神突然放鬆加上毒品的刺激讓他們在夜店不受控制的high起來。當我們以為前後呼應,一切就要在這裡戛然而止的時候,劇情竟然繼續推進,走向不可挽回的悲劇。

  一鏡到底,你永遠不會猜到它是話癆電影、另類愛情片、警匪片還是倫理片,這些類型在片中自然交替,毫無違和。因為是一鏡到底,沒有可能用蒙太奇交代背景,一切內容延展都要靠細節。天台樓頂上,維多利亞在欄杆前作勢要跳下去讓我們知道這是個有故事的女孩兒,咖啡店裡彈的一手好鋼琴讓我們了解了她無所顧忌的行為背後那種若有若無的抽離感的由來。不管是話癆的聊天還是情緒爆發,影片內容始終很飽滿,演員表演臻於完美,節奏方面完全依賴演員的大段臺詞和身體語言,這是對演員功力相當的考驗。

  在用第四部長片作品展示了嫻熟的導演技巧和想像力同時,塞巴斯蒂安並沒有犧牲影片內容的力量,這個有些荒誕、有些悲傷的故事鮮活的勾畫出在只有靠霓虹燈才能照亮的城市角落裡,那些宣稱自己是「真正柏林人」的群體醉生夢死、不問明天的形態,他們不僅僅是維多利亞和桑尼幾個人,他們是迷茫、失落、掙扎於現實與精神世界的每一個人,你、我、他,每一個人都能從角色身上找到感同身受的一部分,然後眼睜睜的看著這幕悲劇發生,如經歷一場春秋大夢,與維多利亞一起走進未知的黎明。

http://yule.sohu.com/20150208/n408833141.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50208/n408833141.shtml report 2395 《維多利亞》劇照搜狐娛樂(幗傑/文)「一鏡到底「,指的是全片從第一格到最後一格畫面不停機拍攝,不使用蒙太奇剪輯的電影手法,是「長鏡頭」的極致表現。塞巴斯蒂安-席

");}

相關焦點

  • 驚豔!撫州本土電影亮相柏林國際電影節!
    2月12日,正月初八,導演姬誠攜樂安本土電影《大儺·董春女》來到了德國首都柏林,參加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並進行影片的宣傳和推廣。從前方傳來的消息看,電影《大儺·董春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的宣傳和推廣活動非常「驚豔」,亮點不斷。
  • 文常盤點系列-關於一鏡到底的電影
    這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一鏡到底的電影,因為當時一卷膠片只能拍十分鐘左右,所以是由十個鏡頭剪輯成的,但《奪魂索》可以說是能追溯到的最早的一部偽一鏡到底電影,可見希區柯克是一位勇於在拍攝手法上進行新的嘗試的導演。由於當時的膠片長度只有三十分鐘左右,一個膠片拍完這個全長485分鐘的紀錄片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不能算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一鏡到底電影。
  • 盤點九部一鏡到底的精彩電影
    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更能提高影片的敘事感,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但一鏡到底拍攝起來的難度也極大,不僅人力、物力巨耗,演員調度也是一大難題,所以在電影史上鮮有導演進行嘗試,而一旦成功,大都是難以超越的經典。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九部一鏡到底的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電影在柏林電影節
    (作者/迷達)第70屆柏林電影節已於2月20日開幕,臺灣導演蔡明亮新作《日子》入圍主競賽單元,成為主競賽中唯一一部華語影片。柏林國際電影節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不管是影響力還是展映電影質量,都是國際頂尖水平。回顧往年柏林電影節,哪些中國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有所斬獲呢?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大家也可以把這份盤點當做一份「優秀華語電影補片片單」。
  • 德普出席柏林電影節《水俁病》記者會
    德普出席柏林電影節《水俁病》記者會 時間:2020.02.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 分享到:
  • 驚豔柏林電影節的小仙女,星途無量
    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Noodles 天下的影蟲,都從蝕蛀全世界的電影開始 年初的第70屆柏林電影節上,一個只有17歲的靈氣美少女一出場便吸引了無數鎂光燈。
  • 柏林電影節聚焦難民危機
    【法新社柏林2月8日電】題:柏林電影節群星璀璨,移民危機亦為焦點  科林·弗斯、克爾斯滕·鄧斯特和艾瑪·湯普森等大牌影星參演的多部影片將角逐第66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本屆柏林電影節周四開幕,由梅麗爾·斯特裡普擔任評委會主席。  柏林電影節是每年歐洲三大電影節中舉辦時間最早的電影盛事。
  • 柏林電影節告別「影帝」「影后」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辦方24日宣布,明年2月舉行的第71屆柏林電影節將對獎項做出重大改革,取消傳統的「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獎,合併為不分性別的「最佳主角」獎。此外,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因涉及納粹而備受爭議,明年起也將改名為「評審團」銀熊獎。對於此次獎項更改,柏林電影節聯合總監馬裡艾特·裡森貝克和卡洛·夏特裡安說:「不再按性別區分表演獎項,標誌著影壇對性別問題更加敏感。」
  • 柏林電影節告別「影帝」「影后」
    柏林國際電影節主辦方24日宣布,明年2月舉行的第71屆柏林電影節將對獎項做出重大改革,取消傳統的「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獎,合併為不分性別的「最佳主角」獎。此外,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因涉及納粹而備受爭議,明年起也將改名為「評審團」銀熊獎。對於此次獎項更改,柏林電影節聯合總監馬裡艾特·裡森貝克和卡洛·夏特裡安說:「不再按性別區分表演獎項,標誌著影壇對性別問題更加敏感。」
  • 柏林電影節爭議《娜塔莎》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 柳玉鵬第70屆柏林電影節當地時間2月29日落下帷幕,伊朗電影《無邪》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美國影片《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獲得評審團大獎,韓國名導洪常秀憑藉新作《逃走的女人》獲得最佳導演獎。
  • 2015年柏林電影節熱門影片介紹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即將於當地時間2月5日舉行,作為國際三大電影節之一,柏林好像一直沒有獲得那麼多的關注。
  • 柏林電影節 | 光有政客是辦不成電影節的
    坎城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被稱為世界三大電影節。這三個電影節,每個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說坎城代表著藝術性,威尼斯代表著商業性,那麼柏林電影節就代表著政治性。在柏林電影節早期,很多社會主義國家都不願意參加其中,直到柏林圍牆倒塌。到了後來,柏林電影節反而利用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大規模地推動政治題材電影在電影節內部的發展。到了今天,多元文化反而成了柏林電影節的名片。柏林電影節之所以在三大中關注度不高,其實也和它的定位有一定關係。恰恰是因為它關注前沿、先鋒的議題,所以它也就收穫了小眾的限制。
  • 中國電影強勢入圍柏林電影節
    丹麥女導演羅勒·莎菲執導的最新力作《陌生的善意》(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被選為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五次攜作品入圍柏林電影節的張藝謀曾憑藉《紅高粱》一舉擒獲金熊。他此次帶來了最新作品《一秒鐘》,電影以文革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七十年代中期那個物質與精神皆匱乏的年代,人們對電影世界產生的無限的好奇與熱情。
  • 影片《水俁病》亮相柏林國際電影節
    2月21日,在德國首都柏林,影片《水俁病》主創人員出席拍照式。 由美國導演安德魯·萊維塔斯執導、美國演員約翰尼·德普主演的電影《水俁病》21日亮相柏林國際電影節。該影片入圍本屆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單元,將不參與金熊獎的角逐。
  • 柏林電影節開啟男神路線
    當地時間12月11日,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公布第一批主競賽片單,其中包括雲集了老牌男神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及蓋·皮爾斯的傳記電影《天才》、法德新舊「大眾情人」文森特·佩雷斯(導演)與丹尼爾·布魯赫(主演)聯手的《柏林孤影》、麥可·珊農與喬爾·埃哲頓合作的科幻電影《午夜逃亡》等五部影片。此外,還有麥可·摩爾執導的紀錄片《接著侵略哪兒》等三部影片在內的特別展映單元。
  • 柏林電影節 I LAS力薦的8部德語片
    不說廢話,以下是本屆柏林電影節各個單元的德語佳作集合,請笑納:《Victoria/維多利亞》主競賽單元導演:
  • 《薰衣草》獲柏林電影節青睞
    《薰衣草》獲柏林電影節青睞2001年2月2日12:0:56 網易社區   和《地久天長》與《等候董建華發落》相比較之下,《薰衣草》是唯一比較商業化的電影,然而它卻是同樣獲得柏林電影節邀請的觀摩項目,證實偶像組合併不被國際影展排除在外。
  • 柏林國際電影節歡慶70周年慶典
    整個柏林城沸騰了,女主演瓊·芳登(Joan Fontaine)被花車相迎,數千人在街頭駐足觀看。柏林這座被戰爭嚴重毀壞的城市終於又綻放出光芒和榮耀。儘管這座城市四分五裂,但柏林電影節從一開始就希望釋放出「自由世界櫥窗」的政治信號。東柏林對電影節頗有微詞,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的電影被排除在外(直至1974年)。但是電影節進展順利大獲成功,第二年就把電影放映轉移到位於城中心的夏洛滕堡區。
  • 柏林電影節「奪熊之戰」火熱進行中!身為影迷如何玩轉電影節?
    柏林電影節,與坎城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稱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作為唯一一個在冬日裡舉辦的電影盛宴,柏林電影節無疑為沉悶的冬天增添了許多看點和期待。話題多多的紅毯秀會有怎樣的驚豔造型?金熊銀熊大獎到底花落誰家?又有哪部小眾電影被挖掘出來走入了大眾視野?
  • 柏林電影節官方:《一秒鐘》退出主競賽
    2月11號,張藝謀新片退出柏林電影節引發關注,據電影一秒鐘官微透露,張藝謀新片《一秒鐘》因技術原因,無法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放映。據悉,該片由張藝謀和鄒靜聯合創作的劇本,由張譯擔任男一號,講述了膠片時代一代人的回憶與情懷,據悉該片已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並且已開幕,但沒辦法展映應該就是無法評選,為此不少網友覺得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