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之痛、亂世之殤:三國英雄豪傑那些悲壯悽美的家國事

2021-02-26 中國國家歷史

全文共3524字 | 閱讀需5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面對天下分裂、民眾流離失所,多數亂世豪傑都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及統一四海、安定天下的政治抱負。

東漢末年,諸侯競起,各自盤踞一方。

隨著天下分裂,很多昔日情同手足的故交、知己,乃至於同一家庭的父子、兄弟,被迫分處於相互對峙的不同陣營——

公元223年夷陵之戰後,蜀將黃權因退路被敵軍切斷,與其長子黃邕等投奔曹魏,其次子黃崇則留在蜀漢;

名士藏洪與才子陳琳既是同鄉又是知己,他們原本共同效忠於袁紹,後因藏洪與袁紹交惡,兩人無奈分道揚鑣;

公元249年,曹魏宗室重臣夏侯霸(夏侯淵之子)歸降蜀漢,其女婿羊祜則繼續在北方效力;

名士許靖、王朗、華歆等當年同朝為官、互為至交,後來由於各自際遇不同,許靖身在蜀漢,王朗、華歆等則為曹魏重臣;

出自琅琊陽都的諸葛瑾、諸葛亮和諸葛誕,宗室兄弟三人分處吳、蜀、魏三方,各有盛名、顯赫一方……

這些亂世豪傑雖然彼此情深義重,但是在政治上畢竟各為其主,因此常常勢不兩立、兵戎相見。這些分處不同陣營的政治人物常因骨肉親情、知己之情或故交之誼,在相互攻訐、討伐的同時,彼此掛念,相互體恤。三國時期的很多人情世故因此顯得悲壯而悽美。正像藏洪當年在致陳琳信中寫的那樣:你我間的思念之情日夜縈繞,但由於取捨不同而無法相會,其中的愁苦悲愴,只有各自心知。

三國時期,各方豪傑縱橫捭闔、馳騁沙場,其壯懷激烈的傳奇故事在後世廣為傳頌。而波瀾壯闊的宏大歷史場景背後,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有悲歡離合,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其悲苦哀愁。那些亂世豪傑的個人恩怨、愛恨情仇,散見之於史料角落,歷來鮮為人知。其中的離散之痛、亂世關懷,具有別樣的脈脈溫情。

公元200年,關羽在徐州戰敗後與劉備走散,無奈投靠曹操。曹操擔心他心系劉備,便讓大將張遼前去探聽情況。張遼與關羽相交多年,得知關羽真實的想法後,張遼頓時陷入兩難:如果以實情相告,他擔心曹操會殺害關羽;如果不如實匯報,則又背離了自己的忠誠。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最終決定如實匯報。《傅子》載:「(張)遼欲白太祖,恐太祖殺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嘆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後來,曹操被關羽的忠義所打動,沒有予以加害。

古人云:軍中無父子,戰場無兄弟。父子同在軍中,則只有上下級間的命令與服從;兩軍對陣,沙場上所面對的便只有敵人,即使是同胞兄弟,也要毫不留情地揮以刀劍,迎頭相擊。

公元219年,劉備遣大將孟達攻打房陵。房陵太守蒯祺奮力守城,誓死抵抗。這個蒯祺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大姐夫,此事載於《襄陽記》:「(蒯)祺婦,即諸葛孔明之大姊也。」但是在攻破城池之後,孟達隨即將其殺害。

劉備(影視劇照)

在同年的襄樊戰場上,名將關羽在水淹七軍後威震華夏。曹操遣大將徐晃南下馳援。

關羽與徐晃既是同鄉又是至交。老朋友在戰場重逢,兩軍陣前一度出現難得的溫情。史書記載了兩人沙場會面時的情形。《蜀記》載:「(關)羽與(徐)晃宿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但是一番寒喧之後,徐晃厲聲呵道:「誰斬獲關雲長首級,賞金一千斤!」 《蜀記》原文:「須臾,(徐)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

這是關羽生前的最後一場惡戰。他當時僅有五千兵力,終因寡不敵眾而被徐晃軍團擊潰。關羽父子倉皇出逃,後遭東吳軍隊伏擊,被俘遇害

公元215年,曹操攻佔漢中後,任命夏侯淵為行都護將軍,負責鎮守漢中。此後,夏侯淵與蜀漢名將張飛多次交手。

先是宕洩之戰,夏侯淵遣大將張郃侵蝕由張飛鎮守的巴西等地。雙方對峙兩個月後,張飛伺機設伏,把張郃軍引入山間窄路乘勢突襲。魏軍首尾難顧,潰不成軍。張郃僅率十幾名親兵倉皇逃脫。

緊接著是史詩般的漢中之戰。蜀漢方面先是由張飛、馬超等率軍與魏軍對攻。公元219年,劉備親徵漢中,在定軍山下設埋伏,老將黃忠率軍出擊,一舉斬殺夏侯淵。

夏侯淵之子夏侯霸聽說父親在前線遇害,恨得咬牙切齒,憤憤表示要參與伐蜀,為父報仇。而蜀漢這邊,張飛的妻子聽說夏侯淵在陣前戰死,也出面請求劉備予以收屍殯葬。《魏略》載:「(夏侯)淵之初亡,(張)飛妻請而葬之。」

夏侯霸的激憤之情可以理解,但是張飛妻子緣何要請求為敵方將領殯葬?

原來,夏侯淵是張飛妻子的親叔父。據《魏略》記載,公元200年,張飛在徐州戰敗後亡命天涯,途中遇到夏侯淵的這個侄女。她當時只有十三四歲,正在外面砍柴,張飛便娶她為妻。

《魏略》另有記載:「時兗、豫大亂,(夏侯)淵以飢乏,棄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夏侯淵在饑饉年代捨棄親生骨肉,省出食物養育這個侄女,對她可謂恩重如山。但是對於這位夏侯氏來說,她的丈夫與她親叔父為搶奪地盤兵戎相見,她一個婦道人家能有什麼作為?兩邊都是至親,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大戰之後,為陣亡者收屍殯葬,讓其在九泉之下安息。

公元230年,曹魏兵分兩路,討伐蜀漢。夏侯霸當時作為伐蜀先鋒,心裡非常清楚他所討伐的「賊寇」之首、蜀漢後主劉禪,那是他的外甥女婿。其堂妹與張飛生的兩個女兒先後嫁給後主劉禪。張飛的大女兒先被立為皇后,史稱敬哀皇后,於公元237年逝世。第二年,後主又冊立其妹為後。

公元249年,北方暴發高平陵之變,司馬懿誅殺當政者曹爽並徹底剷除朝中的宗室勢力。夏侯霸擔心自己受到牽連,便惶然投奔蜀漢。


夏侯霸入蜀後即受到後主接見。後主向他解釋:「你父親是在兩軍陣上戰死的,不能說是我的先輩加害於他。」之後,劉禪還特意把皇子們召到會見現場,指著他們對夏侯霸說:「他們都是你夏侯氏家族的骨肉!」

諸葛亮同宗兄弟分處三方陣營,是亂世中的家族傳奇。

諸葛亮為蜀漢丞相,錄尚書事;其兄諸葛瑾為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在孫權去世後為首席輔政大臣,權傾一時);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在曹魏方面官至鎮東大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諸軍事。

雖然各自顯赫,但畢竟天各一方,忠君之義與骨肉親情兩難兼顧。諸葛瑾、諸葛亮為一母同胞,他們之間仍要保持距離。諸葛瑾曾代表孫權出使蜀漢,與弟弟諸葛亮只在公開場合商談政事,兩人私下從未會面。


諸葛瑾擔心諸葛亮無後,便把次子諸葛喬過繼給弟弟。諸葛喬入蜀後招來喜氣。公元227年,諸葛亮在47歲時終於抱得兒子諸葛瞻。

公元252年年底,魏、吳之間暴發東興大戰。曹魏方面的主將是諸葛誕、胡遵,吳軍統帥則是諸葛誕的堂侄諸葛恪。此役,吳方大敗曹魏軍團,諸葛恪因此趾高氣揚,其叔父諸葛誕則因此被換防,由鎮東將軍轉任鎮南。

諸葛恪此後一意孤行,再次興兵伐魏,招致全面潰敗,朝野對此怨聲載道。東吳宗室重臣孫峻因此設計誅殺諸葛恪,夷三族。諸葛瑾在江東的支系由此被滅絕。但由於其次子諸葛喬早年過繼給諸葛亮,他在蜀地卻另有一脈。諸葛喬去世較早,其子諸葛攀後官至蜀漢行護軍、翊武將軍。諸葛恪被滅族後,諸葛攀因為叔父諸葛亮已有嫡子諸葛瞻,便重新改為東吳諸葛瑾之後。

曹魏方面,諸葛誕因擔心遭到清算,於公元256年在淮南發動武裝反叛,劍指權臣司馬昭。為了得到吳軍馳援,他把小兒子諸葛靚送到江東做人質。諸葛誕於次年兵敗身亡,被夷三族。其幼子諸葛靚卻因身在江東,倖存於難。諸葛靚後出任東吳的右將軍。

公元280年,司馬炎完成統一,諸葛靚輾轉回到北方。由於父輩間的仇恨,他始終拒絕與晉室合作。但是,諸葛靚和晉武帝之間又有另外一層關係。他們當年同為曹魏陣營裡的「官二代」,小時候一起長大,關係非常密切。諸葛靚拒絕與晉室合作,司馬炎卻沒有忘記這個兒時的小夥伴。有一次他親自上門,諸葛靚聞訊躲進洗手間。皇帝於是追過去問他:「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交情嗎?」諸葛靚流著淚說:「見到陛下實在是又愧又恨!」

亂世情仇,紛紛擾擾。雖然正逆分立,但是三國歷史卻有一個異常清晰的主線。三國時期,不排除有呂布、文欽這樣的趨利無義之徒,也不排除存在著割據苟安的政治勢力,但面對天下分裂、民眾流離失所,多數亂世豪傑都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及統一四海、安定天下的政治抱負。各種史料對此都有明確記載:

據《雲別傳》記載,公元214年,劉備攻佔益州後,有人建議以蜀地房產、田地等獎勵功臣。大將趙雲則提出,國難當頭,我們浴血奮戰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功名利祿。等到海內統一、社會穩定之後,大家各自返鄉、安家立業,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追求。

公元253年,東吳諸葛恪為了出兵北伐,撰文縱論天下大勢:「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王者不務兼併天下而欲垂祚後世,古今未之有也。」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裡也明確提出:「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數千年來,但凡出現天下分裂,各方志士便義無反顧、永無休止地奮起抗爭,前赴後繼,捨生忘死,直至天下統一。

正所謂同文同宗,血濃於水。千百年來,雖不時有人企圖改道分流、另立門庭,但是天下大勢,浩浩蕩蕩,江河東流,奔騰不息。三國時期的英雄豪傑們拋家舍口、出生入死,矢志不移地奮力謀求海內統一、天下宴然,其縱橫四海的故事因此愈發顯得盪氣迴腸、撼徹心魄。

《中國國家歷史》新書上市,點擊「閱讀原文」連結即可購買!

下單送館藏圖書一本!

歡迎轉發朋友圈

公號轉載須經授權,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臺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01

投稿郵箱:zggjls01@126.com

郵發代號:28-474

QQ群:460382533

電話:13372012240

舉鼎而死的秦武王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國難中的香港

你永遠也富不過一個福建人

探秘真實的「街亭之戰」

潞州之戰:父子兩代人的突圍

相關焦點

  • 上海少女援交:當事人之痛 社會之殤
    [核心提示]一群未滿18歲的花季少女為追捧奢侈品賣淫是當事人之痛,也是社會之殤,為避免更多的花季少女誤入歧途,除了加強未成年監護之外,最好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重新構建家庭、社會以及學校三方面的倫理道德教育,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 滅絕心經之離散傅立葉變換
    哎,慚愧呀…無奈佛祖要求甚高,「及格率」就是長老心中的痛!到底「天書」有多少奧秘?且聽長老細細道來。 弟子常常私下抱怨:一堆一堆,一坨一坨的傅立葉變換,麻麻呀,這是捅了傅立葉家的老巢了嗎? 長老無奈,現在這些孩子們的國學是武術師傅傳授的嗎?他們難道沒有拜讀《石頭記》嗎?
  • 細節之處見真章電影《亂世之定秦劍》發布演員特輯揭秘臺前幕後
    由徐科擔任總製片人,方嵐、盧平擔任編劇,張英利、陳浩男執導,牟鳳彬、郝怡霖、趙啟航、楊奇雨、潘若瑤等主演的古裝動作電影《亂世之定秦劍》已於3月20日震撼上映。今日(3月22日),影片發布演員拍攝特輯,揭開這部優質之作的臺前幕後。
  • 《九家之書》九家之美 殤
    另外,月光之吻著實太驚豔。月光如水,幔帳如瀉,美人如玉,血氣男兒。愛情得到了圓滿。讓人由衷感到愛情的純結甜蜜。 最後,感覺這部劇的配樂很成功,對於演澤情節貢獻了莫大的功勞。我大愛裡面的英文歌My Eden,雖然古裝劇配英文歌剛開始感覺有點怪,但是超好聽,我完全抵擋不了這種歌劇風格,空靈通透,可以表達純潔美好的愛情,也可表達悲壯悽美的情感。大愛啊。
  • 亂世情緣:三國殺裡恩愛的夫妻檔,歷史上真的這麼甜?
    其實小智向來是不愛讀那些打打殺殺,粗暴野蠻的文字(畢竟是斯文人嘛)。小智原先一直以為,三國歷史中不存在愛情,都是政治婚姻,但是偶爾和幾個朋友聊天才發現,小智太孤陋寡聞了,接下來小智就把和朋友聊到的幾個三國歷史對象和小夥伴分享一下。 一、張飛和夏侯氏
  • 三文魚洄遊,一個悲壯悽美的故事
    從生到死,它們都是為了生存而拼命掙扎,為了物種的延續而繁衍生息,生生不息,可謂是充滿著悽美、悲壯和傳奇的一生,令人嘆為觀止,其百折不撓的精神令人敬佩。據資料記載,三文魚的生長周期為4年,每一對雌魚和雄魚大約能產4000個左右的魚卵,在其孵化過程中,大量的魚卵都被其他魚類、鳥類吃掉,倖存下來的長成幼魚。
  • 【就業明星】《風流三國》《女神之劍》項目製作者——葛遠航
    已上線女神之劍、夜夜三國、風流三國、動漫大亂鬥、Zpocalypse Now、德州撲克等手遊、頁遊項目。 擁有自主研發、發行、代理能力,並且獨立運營將產品客戶群拓展到歐美、東南亞、港澳臺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的團隊有世界計算機競賽金牌獲得者、世界知名公司的經理人、谷歌百度阿里四大的同事,也有未畢業就到公司實習一直陪伴公司一路成長起來的高管。
  • [神將三國] - 英雄豪傑
    這裡是91wan《神將三國》截止到目前為止最為頂級的個人賽事; 這裡讓您盡情展現自己對武將技能選擇的理解,對排兵布陣操作的掌控,對裝備搭配技巧的運用; 這裡,為每個支持關注比賽的玩家提供豐厚的獎勵回報
  • 《無界之殤》——當殘酷融進現實
    今年三月,在澳大利亞上映過凱特·布蘭切特製作並主演的一部劇《無界之殤》。在中國,很多人因劇中的舞技片段,誤以為這是一部普通的愛情歌舞片。可事實是,這是一個改編自真實事件難民題材的作品並且是一部佳作。而且《無界之殤》還被選為柏林的開幕,其重要性可見一斑。這部六集的迷你電視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
  • 全女班《三國》將演 林奕華楊照談「青春之痛」
    林奕華表示,《三國》是他許久以來感覺最痛的一部戲,他希望觀眾能「先有感情,再進劇場」,因為這一次的三國,演的不是書中的「他們」,而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圍繞此,他聯合臺灣地區作家楊照於昨晚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了以「從《三國》看青春之痛」為主題的講座,引領觀眾走近《三國》,窺探時代,摸索自我。
  • 止戰之殤---
    《止戰之殤》是一首周杰倫以反戰為主題立意的,具有高度藝術性和人文關懷的經典作品。
  • 《四十九日•祭》於笑壯士未酬 上演軍人之殤
    《四十九日·祭》在湖南衛視熱播,於笑飾演的川軍中尉,以軍人的角度出發上演了一出軍人之殤
  • 水滸傳裡,誰是真正仗義疏財的英雄豪傑
    八百裡梁山水泊,百八條江湖好漢,誰是真正的仗義疏財,關心百姓疾苦的英雄豪傑?人都說小旋風柴進聲震江湖名冠寰宇,豈不知,整部水滸,做為前朝遺貴,金牌免死,宋廷對於柴家後代厚待照顧,不能不說真是仁至義盡。而柴進的仗義疏財,就是資助犯罪分子,組建黑社會梁山集團,網羅輸送高能量犯罪人才,破壞和諧社會,抗衡政府。
  • 五本三國時期歷史架空小說,文筆優秀,主角靠武力與智力步步變強
    這是一本既嚴謹又不失幽默的歷史架空小說,書中人物刻畫生動,戰爭場面宏大,市井民俗也多有涉及,更是真實的描述了漢末時期,士族,豪強對於亂世的影響,英雄豪傑也不是誰王霸之氣一現,納頭就拜的,反而更講究出身,名聲等多種原因。當然也有很多有趣又活潑的劇情,使這本小說讀者並不枯燥,吾心甚喜之。
  • 第一季-第18期:英雄絕唱,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原聲帶
    影視作品有:三國之見龍卸甲,錦衣衛,鴻門宴,關雲長,四大名捕,歲月神偷,風雲決等。黎允文在電影配樂方面作品頗豐,成績超卓,多次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和國內國際大獎。2012年獲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 鴻門宴傳奇;2014年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 激戰;他的三國之見龍卸甲電影配樂獲提名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和第三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他的《歲月神偷》原創音樂專輯獲得柏林電影節水晶熊獎。②見龍卸甲原聲帶,出自電影三國志見龍卸甲。
  • 三國時期的「好酒之風」?酒在三國有怎麼樣的作用?
    既然那麼多人愛喝酒,但翻開與酒有關的三國故事,發現酒也不是那麼好喝的,為何這麼說呢?三國時期人的酒量曹丕在《典論酒誨》一篇中曾提及到劉表的子弟喜好飲酒,分別有三爵,最大伯雅,第二仲雅,最小季雅;三爵分別可受七升、六升、五升酒。所以南荊之地有三雅之爵,河朔之地有避暑之飲。
  • 三國姐妹花大喬和小喬,分別嫁給了哪位英雄豪傑,最後結局如何!
    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帶兵滅掉東吳,好得到這倆姐妹花,以慰仰慕相思之苦。野心勃勃的曹操,有次在醉酒之後,邊舞劍,邊對著月亮發誓說:吾平生有兩個心願,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
  • 張藝興《老九門》高虐預警再飲喪妻之殤痛徹心扉
    丫頭再次消散在二月紅的眼前,二爺再飲喪妻之殤,痛徹心扉到瀕臨崩潰。不僅劇情的虐心指數再度升級,隨著張藝興的動情表演,整部《老九門》裡愛恨交織的感情線也將在本周迎來高潮。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
  • 三國終極大佬之水鏡先生
    東漢末年,朝政衰敗,致使群雄並起,又致三國鼎立,而最終天下歸晉。紛爭廝殺所謂何?時數?命數?其實,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後世談諸一笑耳!有一人,未出隆中便已定三分天下,燒赤壁,平荊州,取西川,伐中原……身故千載而名尤勝於前!此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