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47年4月8日時裝越劇《浪蕩子》首演

2021-02-19 的篤越劇


1947年4月8日,農曆丁亥年閏二月十七日

以尹桂芳、竺水招為首的芳華劇團,在九星大戲院首演反映上海現實生活的時裝越劇《浪蕩子》,由徐進編劇,嚴進導演。

《浪蕩子》

越劇時裝戲 。

寫青年教員金育青與李萍情投意合結為夫婦,後育青受紈絝子王波兒引誘蛻變,沉湎於蕩婦楊柳絲的豔窟裡,賭牌、酗酒、吸鴉片直到床頭金盡,被一腳踢開。此時,李萍為供養公公和撫養女兒小青,當了女傭。一天夜裡,家中失火,育青拖著沉重的腳步歸來,見在瓦礫堆中哭泣的小青,只好帶她在蘆葦棚內安家,靠拾垃圾、乞討度日。小青生病,育青為買藥搶了一個從當鋪中出來的女子的錢,不料她正是為給公公買藥當掉衣服的李萍,育青羞愧無顏,徘徊在黃埔江邊,回憶往事,悔恨交加,欲跳入江心自殺,巧遇朋友朱復華,引他走上正路。

1947年4月8日,芳華越劇團首演於上海九星大戲院。

由嚴進導演、仲美舞美設計。

尹桂芳飾金育青,竺水招飾李萍,餘彩琴飾楊柳絲,焦月娥飾王波兒,趙雅麟飾朱復華,戚雅仙飾花含英。

左起:戚雅仙、竺水招、尹桂芳、趙雅麟

該劇內容貼近現實,有鮮明的上海特色,演出說明中稱「是劇能告訴我們的:是一個人在花花世界裡被捲入墮落旋渦的過程」,「你們看了此劇感到有所警惕嗎?」演出後反響強烈,連演1個月,每日兩場,場場客滿。劇中「嘆鐘點」一段唱,長達116句,但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行腔間速度變化頻繁,鬆緊有致、對比鮮明。演唱以[清板]為主,氣口運用靈活多變,感情表現細膩,猶如同觀眾娓娓而談。摜腔突破常規,上句不是像越劇常用的落在6上,而是通過6為裝飾音巧妙地過渡到5,構成特殊的色彩和韻味,是尹派唱腔的代表作之一。1947年,大中華唱片公司灌制了由尹桂芳和竺水招演唱的該唱段3張唱片。1979年在上海萬人爭看的尹派演唱會上,尹小芳演唱了長段「嘆鐘點」, 1981年,連波又對該唱段進行了修改。上海越劇院1982年排演此劇時,由徐進重新編劇,趙志剛主演,對「嘆鐘點」一段唱又作了加工。

1947年《浪蕩子》謝幕後全體合影


【背景音樂唱詞參考】

【浪蕩子-嘆鐘點】(尹桂芳飾金育青)

耳聽得,一點鐘,鐘聲勾起我浪子夢。

往事歷歷在眼前,回憶不禁悔無窮。
我愛讀書,勤用功,幼小是一個好兒童。
大學之中有伴侶,萍妹妹與我愛相共,
衝破門第舊封建,結成了一對鸞和鳳。
婚後生活樂無窮,細細想來難形容,
想到以前甜蜜處,熱淚已向眼邊湧。
鐘聲悠悠已二下,叫我如何不想她。
一年後,有了一個小天使,我是滿面春風做爸爸。
她呀呀學語逗人笑,軟軟走路腳步歪。
鬥室一間小天地,充滿歡樂和愉快。
妻子含笑結絨線,老父有興講笑話。
我在公司當職員,春風送暖到我家。
誰知道,戰爭使我失了業,社會誘我去學壞,
西藥股票將投機做,鴉片嫖賭把靈魂賣,
蕩婦風流誘人態,美酒櫻唇似刀一把。
我是沉緬燈紅酒綠裡,醉生夢死樂無涯,
妻子哭泣把我勸,老父氣憤將我罵。
偷首飾,在深夜,句句言語刺痛她,
我鐵了心腸難迴轉,她怨恨命薄似桃花。
忠言逆耳全不聽,把妻子兒女拋在九霄外。
時鐘響,響三點,浪蕩子的生活好像在眼前,
交際花,小白臉,老頭兒身邊多的是金錢。
水蛇樣的腰,芙蓉樣的臉,胭脂花粉妝得美又豔。
么二三,四五六,愛司茄克皮蛋凱,
賭檯美女鴉片煙,我在迷魂陣裡做神仙。
我以為這是花花好世界,哪知道背後殺人血不見。
到後來我投機失敗沒有錢,那蕩婦就把心腸變。
千種嫵媚移別人,一張笑臉變惡臉,
從此踢出大門外,到此良心才發現。
抬頭望天黑一片,悔已太遲淚漣漣。
風送鐘聲四點響,夜深人靜渾身涼。
前無去路方回頭,回頭想著舊家鄉。
誰知道,回到家中吃一驚,但見一片火燒場。
老父受傷進醫院,妻子幫傭在他鄉。
我是低頭無語千遍悔,悔不轉往日的天倫樂來恩愛長。
五點鐘,鐘聲起,魚肚天色晨光微。
父女倆,相依為命同飢苦,流落在街頭拾垃圾。
孩子患病在蘆棚中,無醫無藥太慘悽。
搶鈔票為的是孩子病,無意中重逢好賢妻。
應該罵,罵得有理,我此生已完無出息,
使她們母女重團圓,找歸宿我轉身到這裡。
江海關,鐘聲伴著我長聲嘆,嘆不完罪罪惡惡把往事提。
勸人莫學浪蕩子,要走正路為第一,
勸人莫學浪蕩子,賭博害人至死地,
勸人莫學浪蕩子,鴉片毒品會葬送你,
勸人莫學浪蕩子,勞力換錢莫投機,
勸人莫學浪蕩子,休將壞淘當知己,
勸人莫學浪蕩子,夫妻恩愛要珍惜,
勸人莫學浪蕩子,孝敬父母須牢記,
勸人莫學浪蕩子,認清好壞與是非,
勸人莫學浪蕩子,以免懊悔來不及。

【浪蕩子-往事悲愁重回首】(竺水招飾李萍)

往事悲愁重回首,甜酸苦辣滿心頭。丈夫本是好青年,誰知轉變入下流。菸酒嫖賭被麻醉,家庭妻女丟腦後。誰知道屋漏更遭狂風雨,家被大火化烏有。女兒失散心破碎,我與公公來飄流。物價高心中憂,小客棧裡度春秋。每當明月照窗前,想起丈夫珠淚流。未知他是否仍在迷魂鄉,還是流落在外頭。我是那徘徊苦海如黃連,照鏡只覺容顏瘦。卻不料公公年老又多病,急得我是無路走。脫下衣服三五件,當店之中噹噹頭。
指著你臉上高聲罵,句句都是心痛話。你本是我好伴侶,小時一同來長大。情投意合結夫婦,閨房恩愛難描畫。只希望幸福永遠在我家,哪知道你一入歧途變得快。落在賭場鴉片窠,你丟了家花迷野花。我曾經含淚相勸你,忠言逆耳丟在雲霄外。你變成一個浪蕩子,把你的良心都出賣。你果然落魂在街頭,饑寒交迫做叫化。你應該浪子回頭去自新,誰知你無藥可救心太壞。你不想家中大火遭災殃,骨肉分散在天涯。你不想你爹爹病臥小客棧,只有我苦命媳婦去服侍他。你不想我當了衣衫救公公,無限傷心把苦挨。你不想女兒失散無消息,日思夜想心牽掛。

【1979年尹派演唱會,尹小芳演繹「嘆鐘點」】

【趙志剛舞臺版「嘆鐘點」】

【王君安名家名段版「嘆鐘點」】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19年2月9日兩副男班在滬競演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20年3月14日周寶奎出生於嵊縣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21年12月27日 徐玉蘭出生於浙江新登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24年1月14日第一個越劇女班赴上海演出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42年3月12日丹桂劇團成立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42年4月1日姚水娟首演《淚灑相思地》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44年2月17日《明月重圓夜》首演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46年2月2日芳華劇團成立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53年3月16日武漢市越劇團成立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56年1月5日新新越劇團離滬赴西安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58年2月1日合作越劇團首演《王老虎搶親》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58年2月18日至3月31日上海越劇院經典《紅樓夢》首演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59年4月7日少壯越劇團上演《李翠英》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60年12月23日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64年1月10日彩色故事片《舞臺姐妹》開拍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64年1月26日上海越劇院二團首演《亮眼哥》

越劇史上的今天 | 1964年3月15日上海越劇院演出現代小戲招待朝鮮貴賓

越劇史上的今天 | 2006年3月22日白玉梅故居開放

資料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長按請隨意打賞

相關焦點

  • [越劇]No.89 公曆1947年6月12日 陸錦花 演出 《黑暗天堂》
    年(民國36年)6月12日星期四農曆丁亥年四月廿四陸錦花 於 上海龍門大戲院 演出《黑暗天堂》 看了三天杜祠堂會,相信大家已經大過了京戲癮。陸錦花陸錦花1927年2月25日生於上海,原名柯紋祺,祖籍福建,寄籍浙江餘姚。她13歲進越劇四季班學藝,改用母姓為陸,拜男班演員張福奎為師。
  • 4月19日,跟著電影看越劇——「越劇精華」折子戲專場,開始訂票啦!
    演出時間:2015年4月19日(周日)下午2點  演出地點:北京朝陽區垡頭地區文化中心黑鑽劇場(垡頭西裡44號)  演出劇目  越劇《打金枝》是由華東戲曲研究院編審室根據晉劇改編而成,於1954年首演,呂瑞英飾公主、丁賽君飾郭曖。
  • 新編越劇《血手印》首演 李曉旭擔綱主演(圖)
    8月22日,「石小梅收徒·李曉旭拜師儀式」在老門東金陵戲坊舉行。拜師儀式結束後,南京市越劇團轉戰南京理工大學劇場,舉行了新編越劇《血手印》首演。該劇脫胎於宋元時期的一出「老劇」,卻囊括了時下最賣座的戲劇元素:愛情、懸疑、推理與謀殺。
  • No.351[越劇]公曆1941年3月3日 小白玉梅 參加電臺越劇精彩大會串
    >小白玉梅 於 上海大美電臺 參加越劇精彩大會串1941年3月3日上海大美電臺舉辦了一場「越劇精彩大會串」的直播節目,邀請了當時眾多的越劇名伶參加。小白玉梅越劇藝術家小白玉梅原名朱巧鳳,籍貫浙江嵊州南山區上裡村,1921年4月8日出生於上海大沽路。
  • 林紓和歌妓的「愛情故事」 原創越劇《楓落寒江》9月18日首演
    閩南網9月12日訊 法國小仲馬原著、王壽昌口譯、林紓筆述的《茶花女遺事》,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正月初版於福州。這是我國最早翻譯出版的西方文學名著,對中國近代社會影響很大。116年後的初秋,一部全新打造的越劇《楓落寒江》即將在福州上演,正是重新演繹了林紓譯《茶花女》的那段故事,只是將一段後來的「愛情故事」予以誇張,並前置到了譯書的過程之中。
  • 藝術 | 越劇紅樓夢: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2月,伴隨著春節、元宵等各種傳統佳節,我們將介紹中國各地的傳統戲曲。《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並被多個劇種改變搬上舞臺。《越劇:紅樓夢》根據我國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故事改編的舞臺劇,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已被搬上了越劇舞臺。1958年,上海越劇院將它作為慶祝建國十周年的獻禮劇目重點排演,劇本以寶黛愛情故事為主線,選取小說中的幾個典型情節,在有限的範圍內儘可能體現原著的精神風貌。
  • 越劇《祥林嫂》與中共地下黨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孤島」上海,《聯聲》和其他同類刊物全部停刊。上海全面淪陷後情勢極其危險,中共上海委員會解散。為保存上海的地下力量,上級向丁景唐和其他同志下達了停止一切活動,長期隱蔽的指示。1945年8月,抗戰一結束,丁景唐即著手重新出版宣傳左翼思想的刊物。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寫就並發表了關於祥林嫂研究的文章。
  • 北方越劇在津門
    越劇在早沒有南北之分,而且北方也沒有越劇這個劇種。1949年,南方越劇在天津出現後,便衍生出一個新劇種──北方越劇。當然,嚴格意義上講,它還很難說是一個「劇種」。但是,從「定名」到最後一個北方越劇團解散,北方越劇在津大約存活了十八年之久,曾擁有一定的觀眾群,這是天津戲曲活動中的一個客觀存在。
  • 當代越劇《雲水渡》首演:演員摘下水袖,穿上西裝
    中新網12月11日電 12月9日、10日,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歷時一年打造的都市題材、當代越劇《雲水渡》在百花劇場迎來首演。該劇由越劇表演藝術家陳飛領銜主演,青年戲曲編劇、導演、製作人李卓群執筆、執導。演出現場。
  • 金秋柯橋 好戲不斷丨今天,越劇電影《李慧娘》首映暨「紹百」越劇電影周啟幕
    今天下午,越劇電影《李慧娘》首映暨紹興小百花越劇電影周啟幕儀式在柯橋藍天影城啟動。據悉,本次活動由柯橋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旅遊局主辦,柯橋區小百花越劇藝術傳習中心承辦。據介紹,越劇電影《李慧娘》由中國戲劇家協會、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紹興市加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拍攝,由著名劇作家呂育忠編劇、錢勇導演,是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為吳素英衝刺「梅花獎」而精心創排的大戲,於2019年2月在橫店影視基地開拍
  • 越劇大師沈月鳳的藝術人生
    記得首演是在杭州大世界,我主演劉胡蘭。那時正值冬天,劇場外飄著鵝毛大雪,但場內觀眾們卻熱血沸騰,人們既為劇情所感動,也為越劇能演出這樣的進步戲而驚訝。有一天,當我演到劉胡蘭被敵人吊打時,一群兵痞突然衝到臺上,用槍柄在我頭上一頓亂打,還將派場師傅抓去坐牢。大家湊錢把遍體鱗傷的派場師傅救出來後,知道城裡待不住了,只好到城郊餘杭、臨平一帶演出。
  • 「十姐妹」中最後一位離世者,她曾說:不管怎麼改,越劇必須是越劇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10月24日中午因病在華東醫院去世,享年94歲。至此,昔日轟動上海的「越劇十姐妹」在天上「團圓」了。 2017年4月,傅全香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傅全香的女兒劉丹代為上臺領獎時說,「小時候鄰居家孩子過年都做新衣服。媽媽改舊衣服給我穿,她說,因為你是傅全香的女兒,更要樸素。
  • 交響樂版的《紅樓夢》:一部保留了越劇韻味的交響樂作品
    演出海報11月15日,為紀念徐玉蘭誕辰100周年,由胡詠言、於陽、劉力作曲的交響樂《紅樓夢》,將於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交響樂《紅樓夢》共6個樂章,長約85分鐘,由胡詠言執棒上海愛樂樂團,越劇演員王婉娜擔綱「賈寶玉」,歌唱家韓蓬擔任男高音,浙江音樂學院合唱學院擔任合唱。1958年2月,由上海越劇院創排,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越劇《紅樓夢》在上海首演,由此拉開傳奇又燦爛的戲曲藝術歷程。
  • 上越實驗越劇《再生·緣》丨另一種」打開「越劇的方式
    日前,上越實驗越劇《再生·緣》官宣將於"雙12"當天登上2018第四屆上海小劇場戲曲節的舞臺。熟悉越劇的朋友們都知道上海越劇院有一部大型宮闈喜劇《孟麗君》經幾代越劇人的傳承演繹已成為了經典在劇中忻雅琴曾飾演孟麗君王柔桑曾飾演皇甫少華這次登上實驗劇場舞臺的《再生·緣》依舊是這群年輕人依舊是三百年前女作家陳端生筆下的人物同樣的故事、不同的視角
  • 上海越劇黃金一代重聚!錢惠麗單仰萍章瑞虹方亞芬王志萍與趙志剛合...
    「藝起前行」系列演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 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將於2021年1月4日至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2021年1月9日、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的《紅樓夢》(經典版),主演錢惠麗、單仰萍都是因痴迷電影《紅樓夢》而走上越劇的舞臺,兩人合作近40年,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盡顯默契。越劇《紅樓夢》作為上海越劇院看家戲,多個版本流傳。《紅樓夢》(經典版)傳承徐玉蘭、王文娟兩位大師精華,由曾演繹千餘場《紅樓夢》的「最佳寶黛」組合——錢惠麗、單仰萍與越劇新生代中的佼佼者王婉娜、忻雅琴共同演繹。
  • 永恆的經典——越劇《紅樓夢》和它的時代
    播出時間:每天14:00-14:30播出頻率:FM106.6 1958年2月18日,上海越劇院二團公演了由徐進編劇
  • 越聚群芳 致敬經典——「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
    今天下午,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召開了「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新聞發布會。作為「藝起前行」系列演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聚黃金一代」越劇名家名劇系列展演將於2021年1月4日-10日亮相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 與越劇相見恨晚?五十歲潮媽照樣學越劇
    俞麗華(左)在本報承辦的九九金秋晚會上表演越劇《碧玉簪》選段。唱腔華美醇厚、跌宕起伏;扮相英俊瀟灑、俏麗嫵媚,表演激憤詼諧、亦喜亦悲。一群潮媽,她們中有從小喜歡越劇的,也有四五十歲才開始學習的。不論是科班出身還是半路出家拜師學藝,她們都學得格外投入,演得有板有眼。戲裡戲外感悟人生百味。
  • 戲訊 一場高顏值的越劇盛宴
    【杭州】 高顏值的越劇盛宴
  • 最經典的十部越劇電影:都看過的一定是骨灰級戲迷加影迷
    發源於浙江嵊州,發祥於上海的越劇博採眾長,汲取了崑曲、紹劇、滬劇、話劇、京劇、錫劇、川劇、豫劇、評劇等劇種的養分,為己所用,如今已發展成為僅次於京劇的我國第二大劇種。越劇在與影視藝術的摩擦中,產生了耀眼的火花,幾十年來,先後攝製了數十部優秀的越劇電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