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團隊發現α-葡萄糖阻滯劑能控制糖尿病合併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

2021-0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糖尿病患者容易並發心梗、心絞痛等冠心病,而且出現低血糖及血糖值忽高忽低等症狀。特別是,在心梗及不穩定型心絞痛等急性冠脈症候群(ACS)發作期間,上述症狀對血管的預後影響很大,因此,對於這些患者除了要針對冠狀動脈進行治療,還必須同時控制好血糖。然而,血糖變動對預後的影響機制目前並不明朗,自然也沒有可靠的治療方案。

    佐賀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以39名並發ACS的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為對象,就α-葡萄糖阻滯劑(α-GI)對ACS急性期的血糖不穩、心律不齊,以及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效果進行了解析。這些患者經隨機分配,形成試驗組19人、控制組20人。在實驗過程中,除了對所有人員進行動態血糖監測外,還利用Holter記錄他們的心電圖,實驗周期為兩天。

    試驗組在第25小時開始服用α-葡萄糖阻滯劑米格列醇(Miglitol ),結果發現,第一天兩組都觀察到較高的低血糖(≤4.44 mmo/L)發生率(控制組35%,試驗組31%)。第二天試驗組的血糖波動減小,低血糖發生率降到7.7%,而且血糖最低值有所上升。另外,Holter 顯示,控制組第二天的平均心律及最大心律,以及平均心率失常指標LF/HF都有所增高;而試驗組的上述指標則因服用米格列醇而有所改善。
    
    α-葡萄糖阻滯劑是一種通過減緩小腸吸收糖分來控制餐後血糖的藥物,目前被廣泛使用。

相關焦點

  • 抗疫日記:武漢方艙醫院驚心動魄的一晚 患者急性冠脈症候群發作...
    2月24日,在武漢方艙醫院,白永傑值夜班時正疼痛難忍時,遇到患有急性冠脈症候群的老先生胸痛,為了患者安危,他強忍自己的難受,度過驚心動魄的一晚。鄭州市二院支援湖北醫療隊 白永傑 2月25日 剛剛結束的夜班,是驚心動魄的。
  • 中大醫院連續17年舉辦急性冠脈症候群診治學術大會
    在9月29日世界心臟日即將到來之際,9月20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辦的第17屆心臟血運重建暨急性冠脈症候群診治進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發出呼籲,社會各界應加大公眾心臟疾病防範健康教育力度,注重早期幹預,減少或避免急性冠脈症候群等心臟意外事件發生。
  • 急性心梗都要支架治療?這種患者不推薦!
    代表伴有炎症的斑塊破裂繼發紅色血栓形成,通常認為是急性冠脈症候群的主要類型,與局部炎症及全身炎症狀態相關,活化巨噬細胞釋放的裂解細胞外基質的酶、活化的適應性免疫系統都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B.
  • 昆醫大附一院採用複合技術成功救治一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
    昆醫大附一院供圖中新網昆明4月16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16日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昆醫大附一院)獲悉,該院近日打破內科、外科和醫技學科壁壘,採用經皮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和腹主動脈腔內修復術一站式手術加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TAVR-EVAR+PCI),使一名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急性冠脈症候群及腹主動脈瘤伴血栓形成的患者轉危為安。
  • 這個病只能控制不能治癒,孕育專家解讀多囊卵巢症候群
    以上這4點只是多囊卵巢症候群對女性影響的一部分,其實,多囊;卵巢症候群貫穿女性一生。如果控制不好,多囊卵巢症候群會出現很多遠期的危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子宮內膜病變等健康問題,往往這些併發症出現時已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對女性健康的影響不可輕視。
  • Eur Heart J: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非罪犯冠狀動脈斑塊的處理
    一項納入6528名STEMI合併多支冠脈血管病變患者的薈萃分析也證實了完全血運重建策略與心血管死亡和再次心梗事件的減少相關。 然而在給予腺苷時,急性冠脈症候群(ACS)可能表現為冠狀動脈微血管擴張的短暫損害,未達到最大充血狀態並導致FFR值出現假陰性結果(>0.80)。這種冠脈微血管功能障礙是由多種相互作用引起的,如血管收縮劑釋放增加,非罪犯斑塊破裂引起的遠端栓塞,心血管危險因素引起的預先存在的微血管功能障礙,或ACS期間的炎症激活。此外,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升高可能會導致心肌灌注受損與充血反應遲緩(圖1)。
  • 糖尿病患者持續消瘦,是甲亢?腫瘤?還是……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其中的「少」是指體重下降。通常情況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患者體重也會逐漸回升,但也有部分糖尿患者儘管血糖控制良好,但體重還是繼續下降。其實,這種情況在臨床上並不少見。最近,門診來了一位劉大爺,兩月前出現口乾、乏力、體重明顯下降,經相關檢查後確診為2型糖尿病。
  • 糖尿病合併高尿酸的精細化診療方案
    例討論付某,女,75歲,主訴「發現血糖升高5年,雙下肢腫脹1年再發1周。」2019年12月25日就診於成都瑞恩糖尿病醫院。現病史5年前體檢時發現血糖升高,診斷「2型糖尿病」,予「二甲雙胍片」等藥物治療後血糖下降。
  • 新冠肺炎合併心功能不全診治,來自心臟重症專家的建議
    新冠肺炎合併心功能不全,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導致的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易被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掩蓋,且常與患者的基礎心臟病、多器官衰竭混雜,臨床救治困難,且臨床上諸多救治問題仍有爭議。近日,中國醫師協會心臟重症專業委員會匯集臨床一線專家的有限經驗,並參考已發表的文獻和國家方案,形成了專家建議。
  • 【基礎研究】肝細胞核因子1α通過調控葡萄糖轉運蛋白2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葡萄糖重吸收
    HNF1α在肝臟、胰、腎臟和腸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調控胰島素和葡萄糖相關轉運蛋白的表達水平,是葡萄糖穩態的主要調節因子[2]。此外,HNF1α還影響小腸、腎臟發育及腎上皮細胞的分化及葡萄糖和離子的重吸收[3]。HNF1α突變在多數情況下會引發3型青少年發病的成人糖尿病,其特點是β細胞功能缺陷、葡萄糖刺激胰島素分泌不良等[4]。
  • 糖尿病患者做檢查前要注意什麼
    糖尿病控制住就是勝利,而為了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做很多的檢查,那麼糖尿病患者在做檢查前要注意什麼呢?  3、除吃饅頭時飲少量水(水量控制在50毫升左右)以外,檢查過程中不能進食、飲水、服藥物。  4、試驗前3天必須正常活動,過度及長期臥床可使糖耐量受損。  5、試驗前劇烈活動,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早晨匆忙趕到門診的患者最好休息15~20分鐘後再採血。
  • 糖尿病自我管理|說說糖尿病的基本用藥
    導語: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更有大量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這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經濟負擔。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不過糖尿病這一類慢性病的有效治療和控制,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患者的自律和自我健康管理。
  • 透析合併高血壓患者的猝死,該如何防治?
    所以對於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管理,尤其是血壓管理,應重視幹預交感神經系統,以期更為有效地控制血壓,減慢心率,抑制交感,進而預防猝死!而且大量的臨床研究也肯定了β受體阻滯劑在透析合併高血壓患者中的治療價值。一項Meta分析發現,伴有高血壓、心衰、冠心病*的透析患者使用β阻滯劑和不使用β阻滯劑在全因死亡率方面有顯著差異(圖1)。
  • 假性糖尿病的症狀表現是什麼 教你如何辨別
    鑑別要點是:1.本症糖尿病症狀多在肢端肥大症狀之後出現;2.血糖和尿糖不易被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控制;3.某些患者的糖尿病症狀可自行消失,此多半由於垂體前葉有退行性病變所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此症能加速腸壁的血流,使食物中糖的吸收增加,故餐後血糖明顯增高並出現尿糖,糖耐量試驗也可異常,但並非真性糖尿病。
  • ESC發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
    8月29日,歐洲心臟病學會(ESC)發布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症候群(NSTE-ACS)臨床管理指南。診斷:檢測心臟肌鈣蛋白是關鍵,不建議檢測CK、CK-MB等就NSTE-ACS的診斷而言,心電圖或無明顯變化,可能表現為正常,其中關鍵是靠檢測血心肌肌鈣蛋白水平。指南不建議常規檢測CK、CK-MB、h-FABP或肽素用以診斷。
  • 糖尿病與新冠有密切聯繫?疫情期間,糖友應做好6個防護措施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功能下降引起高血糖情況長期存在,進而對身體各個組織,像眼睛、心臟、腎臟、血管、神經等器官的慢性損害。若血糖持續升高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還可能造成一系列的急性、慢性併發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甚至會威脅患者的生命。
  • 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危害不容小覷,還需注意
    導語: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是ICU的常見症候群,儘管人們對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病理生理學認識的深化並逐步形成共識,但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仍呈現高發病率及高死亡率,並無明顯下降趨勢。危重患者入住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發病率高達10.4%,全體住院病死率大於34.9%。
  • 糖尿病:能不能用果糖?有什麼風險?
    果糖不僅熱源利用率與葡萄糖相當,而且果糖激酶活性不依賴於胰島素調控,可在無胰島素情況下代謝為糖原。葡糖糖代謝必須依賴胰島素,在體內代謝慢,容易使得患者體內血糖不穩定,加重糖尿病症狀。既然果糖這麼好那到底能不能給糖尿病患者用「果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