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入股歡喜傳媒, 「新貴」與「大佬」握手言歡,何事正酣?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骨朵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星星

5.13億港元,B站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這條並未被大肆傳媒的消息傳出,還是給數年來競爭態勢日漸穩固的影視圈掀起了小小波瀾。

一者,在影院發生連鎖危機、影視公司爭搶發行資源的激烈戰場上,歡喜傳媒輕輕轉身,為五年的發行鋪好了光明大道,舉重若輕擁有了B站的獨播頻道。二者,作為後起之秀的「小破站」挾高粘度會員,有了一次意料之外的資本動作,並藉此首次將觸手伸向了長視頻。

這樁稍稍意料之外而又引人遐思的聯姻,雙方都想得到什麼?又會給影視圈帶來什麼?

正在「主流化」的B站,

將觸手伸向長視頻?

5億多港元取得歡喜傳媒9.9%的股份, B站正式成為歡喜傳媒的第四大股東,超越貓眼6.95%的持股比例,僅次於三位創始人董平(17.57%)、寧浩(13.9%)、徐崢(13.9%)。

今年在小破站上最走紅的視頻《後浪》,有點像B站的一則自我聲明,帶著小小的挑釁意味。坐擁Z世代這批正在成長中的用戶,B站在視頻界,一直有點像一個富二代,年輕、愛玩、多金(網際網路最寶貴的高粘度用戶),從十年前冒出頭就被預言為未來新貴,但預言吵吵了十年,他自己好像一直沒玩夠。除了時不時地刷一下理想宣言之外,鮮見有所動作。至於財務報表?總讓人有一種要爆發的前兆感,但偏偏又沒有爆。

富二代總有一天得認識紅塵。在第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B站董事長陳睿曾預言,B站在二、三季度依然會有不錯的用戶增長,但顯露在第二季度的財報數據背後卻是,月活、日活、付費用戶數負增長。用戶的損失,是任何網際網路公司都不願面對的危險前兆。而相應的話語權聲量卻未得到進一步擴大:B站努力為破圈準備的三部曲《後浪》《入海》《喜相逢》,雖然得到不錯的關注度,但破圈破圈,這個圈仍然沒算是破,差著從非主流到主流的那麼一哆嗦。時間卻不多了,網際網路界逆水行舟的故事太多,破圈若不成功,則很容易「成仁」。

《後浪》《入海》《喜相逢》這三部曲吹響了進攻號角。要想讓前浪死在沙灘上,一直傲驕的小破站終於要「下海」了,這次和歡喜傳媒的聯盟,算是正式進入了「老一輩」的這個「圈」。藉歡喜傳媒攏絡的導演資源,B站將獲得歡喜傳媒旗下眾多電影作品的網際網路首映權,囊括如張一白《風犬少年的天空》、陳可辛《奪冠》等。這可算得是包抄了愛優騰的腹地——他們耕耘數年才獲取的影視圈大佬資源。儘管後續難免要持續「交學費」,但B站的決心已顯,要從邊緣非主流,正式嘗試攻入行業主流陣地:大電影。

在辰海資本陳悅天看來,B站在長內容的布局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今B站已經將今年的重點放在劇集、綜藝內容等長內容中。B站二季度用戶增速放緩,但是收入在持續提升,從增量看,二季度的廣告收入表現不俗,廣告的商業化在逐步跑通。」

正在熱播的《說唱新世代》豆瓣評分高達8.8,在說唱節目扎堆的情況下依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陳悅天對B站未來依靠季播綜藝的冠名收入,充滿信心,他覺得這部分內容如果跑通,至少每季度為B站帶來超1億人民幣的綜藝冠名收入。

此次B站與歡喜傳媒的合作,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將此次牽手解讀為B站開始進入傳統影視娛樂圈的第一步,也是破圈在內容生態層面的表現最合適不過。陳悅天告訴骨朵,他覺得這只是一個開端,B站和傳統影視圈合作會越來越多,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頭部劇集和綜藝公司開始和B站合作。

而為了邁出進軍傳統影視圈的第一步,B站的選擇卻相當有限。熟悉資本、跨行的投資人曹海濤認為,在大環境下,B站能夠選擇的影視公司恐怕也只有歡喜傳媒。「B站在美股上市,募資的是美元,想換成人民幣很費勁,如果想做戰略投資,只能去香港或者美國上市的文化公司看看。」網際網路分析師丁道師則從資金金額、公司特點上分析,「B站不能投太大的影視公司,現金流太小的公司意義也不大,歡喜傳媒還有網際網路思維,它願意擁抱網際網路渠道。」

看上去,這是B站一個相當理性的選擇。至於9%的佔比究竟能夠起到多大作用?業內著名投資人曹海濤認為,對B站而言,目前戰略意義恐怕更高。B站以少數股東的身份存在,這個比例話語權不大,更像是B站在進圈前交學費。B站似乎也還是不太著急,對於長視頻和電影領域,他還未曾登堂入室,可先付筆學費找個老師父。

辰海資本陳悅天覺得:不能著急做出判斷,需要根據「人」決定,「大家可以繼續密切關注歡喜傳媒的公告,需要看董事會結構有沒有增加B站的高管,如果有人加入董事會,便意味著增加了話語權。」

董平式「大佬」,

和他的歡喜傳媒

時間不足半年,董平已帶領他的歡喜傳媒出手了兩個大動作。

一是疫情初始便殺伐決斷捨棄院線,把原本在院線聲浪甚高的《囧媽》,果斷天價賣給字節跳動線上獨播,引發輿論一片譁然。連帶徐錚都從批量挨罵,過渡到被後知後覺的影視圈內人無限豔羨——隨著疫情一度加重,院線封閉,很多影視製作公司的資金鍊因此斷裂,唯有嗅覺敏銳的先覺者能敗中取勝。

而僅僅半年多之後,歡喜傳媒和今日頭條的合約便從焦點漸趨冷卻,一轉身投入B站懷抱。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董平的敏銳嗅覺和強大運作能力。與陳睿一樣的是,董平也是個不愛出頭露面的人物 ,但不同的是,他的身上,還留有影視江湖的強烈「大佬」氣息。圈外人也許疑惑他是何許人也?但在圈內,他卻是著名的操盤手。早在20多年前,他就作為大導演們背後的民營企業投資人,在圈內長袖善舞而又樂善好施。中國電影銀幕上的一系列名片如《臥虎藏龍》《荊軻刺秦王》《讓子彈飛》等,都有他或多或少的投資助力。

一位接觸過董平的人對其評價頗高,「典型的能把金融玩好,同時還能把影視做起來的人。」 歡喜傳媒的幕後操盤手董平,雖然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但其強大的運作能力有目共睹。陳悅天也肯定了歡喜傳媒的優勢,「文化傳媒領域的資產都是非常獨特而稀缺的:規模以上企業各有各的亮點,但非常稀缺,數量稀少是共同點。」

與張偉平或小馬奔騰等上一代影視助推者路數極為相似,董平的最愛是圈定一系列大名鼎鼎的「導演合伙人」:二十年的時間足夠他積累堅實的行業人脈,歡喜傳媒一口氣籤下7名電影圈最具名望的大導:除了徐錚和寧浩並列第二股東外,國師張藝謀、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和王家衛,也先後進入合伙人的行列。這份名單幾乎囊括了中國電影行業最具名望的一線導演。

雖然出手闊綽地給予了股權,合作卻是相當寬鬆的。有些導演籤定的是電影的優先投資權,有些是一兩部作品的權益。胡仕成告訴骨朵,如創始人寧浩和徐崢都有自己的內容公司,如果歡喜參與投資,但是新媒體傳播權、轉授權都在寧浩自家公司,則不在歡喜傳媒本次與B站合作範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歡喜傳媒把網際網路影視的重視程度提到了最高:王家衛、張藝謀、顧長衛、張一白都要在6年內為歡喜傳媒拍攝至少兩部網劇。前不久王家衛傳出拍攝網劇《繁花》的消息,即可從中看出端倪。而歡喜傳媒後續的資源還包括由陳可辛執導的《獨自·上場》、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唐大年導演的《尋漢計》、寧浩監製,青年導演溫仕培執導的《熱帶往事》、高群書監製的《龍門相》、常遠導演的《溫暖的抱抱》、王小帥監製的《上山》等作品。

同上一輪影視明星投資最熱時的故事十分肖似:憑藉這些大導演們相對靈活的綁定關係,歡喜傳媒轉身熱烈擁抱網際網路,在新式平臺的圈內亦如魚得水,不僅因之成為優愛騰的座上客,還先後與頭條、B站親密接觸,甚至在與B站的投資合作中,佔據了較強的主動權。

細數從頭,這盤棋從16年左右就開始了,雖然這讓歡喜傳媒經歷了連續幾年的巨額虧損,但董平不著急,他做的是長線生意。一般一部電影從劇本到拍攝再到上院線,大約最短需要3年,按照這個邏輯進行計算,從19年開始,大導演們陸續實現承諾的時候到了,一部部作品都要慢慢出來。事實也正如歡喜傳媒財報所顯示出的:去年憑藉《瘋狂外星人》《我和我的祖國》,歡喜傳媒實現了盈利。2020年如果不出意外,歡喜傳媒還會繼續迎來它的收割時刻。

正在此時,與B站籤定約5年合約就顯得分外重要。B站要頭部大導演作品,那歡喜傳媒要的是什麼?

首先要錢。影視寒冬,電影公司急需資金填補。根據相關信息顯示,十大電影公司在2020上半年財報狀況一片慘澹。除了博納影業、光線傳媒盈利外,萬達電影、中國電影、上海電影、華誼兄弟、北京文化、金逸影視、橫店影視、幸福藍海全部虧損,十家公司淨利潤合計虧損金額達到了34億元。在劇圈,電視臺回款速度越來越慢,已成了常態,一位投資人甚至覺得平臺也露出回款乏力的兆頭:早前項目合作的尾款基本都會在約定的前幾天到帳,現在基本上都是卡在臨界點才付款。

何況大導演們馬上要出手的大製作,也需要資金撬動第一支槓桿。此時注入的資金不僅是錢,還有後續其他入場者對資金投入的信心,這是所有的資本玩家們都深諳的規則。

除了資金外,還有用戶。歡喜首映,是董平最意難平的一張牌,這個依賴自身電影資源而誕生的流媒體電影APP,一直都是他的心頭愛,卻始終沒有發展起來。

年初《囧媽》攪動了電影發行模式,在院線電影集體反抗頭條系之時,歡喜首映藉此悶聲賺流量、攢用戶。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歡喜首映」3月初累計付費用戶數已經超過200萬,「歡喜首映」APP的下載次數超1100萬。而此次與B站的戰略合作,也明確提出了B站要為歡喜首映開闢專門的頻道。

歡喜傳媒對歡喜首映這個「線上影院」的產品態度是堅決的,不願意被模糊化。「這也算是B站做的讓步和合作得以成行的核心。」胡仕成認為。意指穩定用戶。丁道師認為,無論是與字節跳動還是B站合作,歡喜傳媒在利用一切網際網路渠道,擴充自己的用戶群體。在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可能是比錢更重要的資源,他們象徵著更穩定的錢,和持續開拓的無限可能。

新貴與大佬牽手,

長視頻領域真的要變天了嗎?

破圈是B站與陳睿的心思,歡喜首映則讓董平陪著下了這盤棋。但此次牽手,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這次合作,究竟會不會影響長視頻領域的格局。

近兩年來,愛優騰爭著短內容,字節跳動、B站要挖長內容,幾家視頻平臺都在衝著對方的領域使勁兒。特別是如今勢頭正猛的頭條與B站,每一次的動作幅度都不小。據內部人士透露,在愛奇藝的一次內部會上,龔宇龔老大提到:愛奇藝最大的對手,非優非騰,而是小破站:B站。

十年來表現得「吊兒啷噹」的B站,半點沒有強勢進攻的姿態,為何卻被視頻大佬們視為最強勁的敵手?這僅僅是用戶之爭嗎?

「談不上爭奪用戶,爭奪的感覺好像B站有非常明確的對手。實際上短視頻公司如抖音快手和長視頻網站都談不上在和B站在內容、產品、用戶上進行針鋒相對的競爭。這和之前視頻三家的行業競爭格局是完全不同的。」陳悅天認為。

顯然,B站的威脅不僅止是對用戶的爭奪,更可怕的還是不確定性:最可怕的敵手往往不是肌肉發達站在你面前的那一位。比如手機打敗膠捲、外賣打敗了方便麵。忽然哪天風起青萍之末,你一拳打出都不知落在哪個著力點。而B站最可怕的也是他的吊兒啷噹,他如此非主流,一旦拐上了主流賽道,化學變化隨時可能發生。而作為新貴的天然使命,就是將上一代舊有權勢者拉下馬,揮揮手說聲再見。

而從歡喜傳媒和B站籤定的合作內容上看,歡喜傳媒此次也表示極其強烈的對網際網路的深刻興趣與理解。挾諸多影視圈頂級勢力,強力擁抱網際網路,其雄心壯志亦不可小覷。前次與頭條系的合約,此時看來更像是一次頗具象徵意義的、先聲奪人的進軍號角,隨即漂亮轉身,一系列動作明確而迅猛。錢、渠道、用戶,他什麼都想要。

此次B站與歡喜傳媒的合作長達5年,對於網際網路行業和影視行業,著實不短。雖然說它意圖改變行業還為時尚早,但更重要的是行業大佬與網際網路新貴擁抱對方的結盟意願。十年成長,B站的第一批用戶已從少年成長為青年,而所有的中二少年終歸是要長大的,B站自身也正在從非主流躋身主流。但這一步也至關重要,中國網際網路、網際網路視頻行在5年這個時間周期中,究竟會發生什麼,陳悅天覺得都是不可預知的,視頻網站從數年前的五家燒錢大站開始,搜狐漸隱,樂視凋零,至今只剩最強悍最難撼動的三大家,而B站的徵程仍帶著銳氣,資金和實力都還處在起步階段。

但誰又知道再過5年會發生什麼呢?畢竟,往前倒5年來看,在2015年,彼時的愛奇藝剛剛開始自製和會員業務。如今,芒果TV發力兇猛,頭條虎視眈眈,B站也才剛剛入局,對於風起雲湧的影視圈,第二個場次的帷幕,可能才剛剛拉開。

原標題:《B站入股歡喜傳媒, 「新貴」與「大佬」握手言歡,何事正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歡喜傳媒獲嗶哩嗶哩戰略入股,張一白《風犬少年的天空》將在歡喜...
    來源:時刻頭條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HK.1003)與嗶哩嗶哩今日籤署協議,嗶哩嗶哩以5.13億港幣入股,成為歡喜傳媒9.9%的股東。入股後,嗶哩嗶哩將委派一位董事進入包括徐崢、寧浩在內的歡喜董事會。根據雙方籤署的協議,合作內容包括:1.歡喜傳媒享有獨家新媒體版權的影視內容,將於歡喜傳媒集團旗下新媒體平臺歡喜首映(huanxi.com)與嗶哩嗶哩平臺獨家播放;於嗶哩嗶哩平臺上播放授權內容產生的收益經扣除成本後進行分成。
  • 入股歡喜傳媒、牽手「壞猴子」,B站進擊「影劇綜」內容產業鏈?
    這也是今年8月底B站以5.13億港元戰略入股歡喜傳媒之後,再次對影視產業伸出觸手。2020年B站對上遊內容市場頻發布局。一方面發力自製內容,從自製綜藝《說唱新世代》等到自製劇集《風犬少年的天空》,進擊長視頻市場;另一方面則是與上遊頭部內容公司建立聯繫,在影視市場上找尋「戰友」。
  • 【行業速遞】B站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阿里影業入股耐飛...
    「導讀: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雙方將圍繞影視劇播出、影視IP衍生開發等進行一系列深入合作;阿里影業入股耐飛影視,成第三大股東;耀客傳媒啟動上市輔導,擬A股掛牌上市。」資本運作B站宣布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阿里影業入股耐飛影視,成第三大股東8月31日消息,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北京耐飛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投資人新增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阿里巴巴)。
  • 入股歡喜傳媒、牽手「壞猴子」,B站向上進擊「影劇綜」內容產業鏈?
    這也是今年8月底B站以5.13億港元戰略入股歡喜傳媒之後,再次對影視產業伸出觸手。2020年B站對上遊內容市場頻發布局。一方面發力自製內容,從自製綜藝《說唱新世代》等到自製劇集《風犬少年的天空》,進擊長視頻市場;另一方面則是與上遊頭部內容公司建立聯繫,在影視市場上找尋「戰友」。今年Q3季度,B站月活用戶同比增長54%,達1.97億。
  • B站5.13億港幣入股歡喜傳媒,《奪冠》《風犬少年的天空》將落地B站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8月31日,嗶哩嗶哩(下文簡稱「B站」)宣布戰略投資由董平、寧浩、徐崢和項紹琨聯合創辦的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歡喜傳媒」),認購總額為5.13億港幣(約合4.5億元人民幣)。
  • 攜手歡喜傳媒,B站進軍影視劇的時機對嗎?
    在剛剛過去的8月31日,B站與歡喜傳媒定下協議,B站以5.13億港幣入股,成為歡喜傳媒9.9%的股東。那麼歡喜傳媒和B站,會成為一對歡喜的同盟嗎?即將在9月25日上映的陳可辛的《奪冠》、國慶檔10月1日張藝謀為總監製的集體創作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等,均有歡喜傳媒的身影。反過來看,作為一家優質影視內容的生產機構,歡喜傳媒也在謀求院線以外,更廣袤的網際網路市場,而B站無疑是一家非常理想的盟友夥伴。
  • 徐崢持股公司再添「明星股東」 B站逾5億港元投資歡喜傳媒
    本報記者 謝若琳 8月31日上午,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雙方達成合作後,B站將獲得歡喜傳媒旗下既有影視作品及新作的獨家外部播放權。 消息一出,歡喜傳媒股價開盤大漲,漲幅一度達到19.08%,隨後有所回落。
  • 集結了張藝謀、王家衛、徐崢等導演的歡喜傳媒,究竟是何方神聖?
    21控股隨後更名為歡喜傳媒。與此同時,徐崢和寧浩將自己6年內電影作品的獨家投資、製作權和優先發行權交給了歡喜傳媒。賈樟柯也是歡喜傳媒的合作導演。去年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歡喜傳媒參與出品,6個導演4個都跟歡喜傳媒相關。今年的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由歡喜傳媒聯合出品,總監製張藝謀、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徐崢是分集導演,這「導演天團」,看上去更像是歡喜傳媒旗下導演的聯歡會;《奪冠》導演是陳可辛,出品方是歡喜傳媒;下半年張藝謀執導的《一秒鐘》也已定檔,出品方還是歡喜傳媒。
  • 籤下擁有張藝謀寧浩徐崢的歡喜,B站更不把優愛騰放眼裡了
    文| 華商韜略 張偉8月底,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在交易完成後,B站將持有歡喜傳媒擴股後總股本約9.90%的股份,成為後者第四大股東。雙方也將圍繞影視劇播出、影視IP衍生開發等進行一系列深入合作,B站將於B站平臺上設立歡喜首映頻道播放授權內容。B站及其聯屬公司將享有歡喜傳媒主控影視項目的優先投資權。
  • 騰訊14億美元收購樂遊科技,B站5.13億港幣入股歡喜傳媒丨三文娛周刊第139期
    作者:Erech今年投資動作不斷的B站又添上一投資戰果,這次投資的對象是股東包括寧浩、徐崢、陳可辛、王家衛、張一白、顧長衛、張藝謀、賈樟柯等知名影視人,並擁有大量影視儲備的電影公司——歡喜傳媒。B站以5.13億元港幣入股,目前持有歡喜傳媒9.9%的股份,是其第四大股東,這是B站在今年八月的第四起投資事件,也是B站首次斥巨資投資影視相關上市公司。根據歡喜傳媒所發布的信息可以看到,歡喜傳媒與B站的合作協議有四條:1.
  • 【行業】歡喜傳媒「觸網」記,影視公司與BAT,誰在為誰打工?
    【來源:海克財經 (ID:haikecaijing)】8月31日消息,B站以5.13億港元入股歡喜傳媒
  • 搶走徐崢、寧浩,B站歡喜不歡喜?
    8月31日,嗶哩嗶哩(NASDAQ: BILI,簡稱「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歡喜傳媒」),交易完成後,B站將持有歡喜傳媒擴股後總股本約9.90%的股份。 此次合作達成後,B站將獲得歡喜傳媒旗下既有影視作品及新作的獨家外部播放權。
  • 歡喜傳媒轉向B站:拿資金不如找夥伴
    同樣具有開創意義的是,9月24日開始,《風犬少年的天空》正式在嗶哩嗶哩(簡稱「B站」)播出,這是B站引入的首部獨家連載的歡喜傳媒電視劇版權。今年8月底,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歡喜傳媒」),一個長達5年的業務合作協議就此形成。
  • 5億入股歡喜拿下《奪冠》和《風犬》,B站的長視頻攻略
    歡喜傳媒)。歡喜傳媒董事會。此外,根據協議內容,B站還將在其平臺內為歡喜首映設立專區。歡喜傳媒主控之影視項目,將給予B站優先投資權。歡喜傳媒與B站也將積極合作,發展影視作品的衍生產品。毫無疑問,這意味著歡喜傳媒正在通過建立「同盟」的方式,在推進自有項目開發和旗下歡喜首映平臺建立的同時,實現多方共贏。
  • 《囧媽》許字節,《奪冠》配B站,歡喜傳媒的「聯姻」算盤
    作為持股者,B站將收穫更多好內容,歡喜傳媒也將搭上B站的流量便車。 歡喜傳媒的如意算盤受疫情影響,歡喜傳媒投資的多部電影需要延遲在院線上映,但流媒體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根據歡喜傳媒與B站的合作協議,歡喜傳媒享有的獨家新媒體傳播權及轉授權的影視內容,B站平臺可以播放,這些內容在B站上產生的收入,將由合約方進行分成;同時,B站將設立「歡喜首映」頻道,對歡喜傳媒的流媒體業務進行扶持。與其他內容生產方不同,與視頻網站合作並不是歡喜傳媒的唯一出路,因為它自己也運營著流媒體平臺。
  • 付費用戶超200萬,歡喜傳媒與《囧媽》的「陽謀」成功了嗎?
    這個問題,歡喜傳媒或許也不知道答案。 3月5日晚間,歡喜傳媒對外發布旗下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最新業務消息。公告顯示,歡喜首映從2020年1-2月平臺活躍用戶合共超過1300萬,截至目前,歡喜首映平臺的付費用戶累積超過200萬,歡喜首映APP的下載次數已超過1100萬次。
  • 繼字節、B站又牽手芒果TV,「Netflix門徒」歡喜傳媒何時「出師」?
    長袖善舞的歡喜傳媒並沒有停下腳步,據36氪報導,1月4日,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宣布與芒果TV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並在"芒果TV"APP及湖南快樂陽光運營的湖南省運營商網際網路電視業務的全部終端設立"歡喜首映"專區,從內容專區所產生的收入經扣除相關成本後由雙方進行分成,戰略合作協議為期三年。
  • B站完成對歡喜傳媒的戰略投資,多部影視劇將陸續同步首播
    B站已經完成對歡喜傳媒的戰略投資據歡喜傳媒公告,B站已經完成對歡喜傳媒的戰略投資,以每股1.48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增發的3.47億股普通股,交易規模為5.13億港元。至此,B站持有歡喜傳媒約9.9%的股份。
  • 光線傳媒8.3億入股新麗傳媒
    早報記者 閆鵬飛電視劇企業不斷有「大買賣」上演,最新的一筆大宗交易買主是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光線傳媒,300251)。10月25日開始停牌的光線傳媒昨晚公告稱,以8.2926億元受讓王子文持有的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27.642%股權。
  • 【短訊】B站投資歡喜傳媒|涼宮春日新作|大運動會新作
    8月31日,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以1.48港元/股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新發行的普通股346,626,954股,成為持股比例佔9.9%的股東。歡喜傳媒是由董平、寧浩、徐崢和項紹琨先生於2015年聯合創辦的一家影視內容投資、製作及新媒體播放平臺公司。知名投資作品有:《港囧》、《我不是藥神》、《奪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