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家,有時給你溫暖,有時令你抓狂

2021-02-22 十點讀書

離家七年後我回到臺灣,一切如常,仿佛我從未遠離。

家,還是像從前一樣,有時給你溫暖,有時令你抓狂。家人,沒有太大的改變,有時無話不講,有時要小心輕放……

清明節,我們去爸爸墓前。媽媽、哥哥和大嫂布置鮮花和水果,我和六歲的姪子拔兩旁的雜草。

「為什麼要拔草呢?」姪子問。「因為這是爺爺的家啊,就像我們家一樣,如果地上有髒東西,當然要清理乾淨啊! 」

我們上香、燒紙錢,火滅了之後,媽媽從黑色外套口袋中拿出一個手掌大的紅色小包裹,像包著中藥材。我注意看,上面是潦草的毛筆字跡,我只看出「豐樂鎮」三個字。

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只知道是老家來的東西。

家,對我來說是個疏遠的概念。回家的路,總比離家的路漫長。小時候,爸媽把我們送進管教嚴格的私立小學。我們住在民生社區,卻要到景美興隆路去上學。

那九年唯一的感覺是:為什麼我家住得這麼遠?每天早上,我坐車到新生南路的清真寺,再換253到興隆路。有時候起晚了,爸爸得開車送我,再趕去上班,最後總是遲到。

有一天起晚,被爸爸說了一頓,我一氣之下大吼:「誰希罕你送啊?」甩了門去坐公車。

那天下大雨,車特別擠,搖晃到清真寺,我快要吐出來。公車停下,一名乘客用手把窗上的霧氣擦掉,我竟看到爸爸的車停在車站旁。他的雨刷快速轉動,兩邊的煞車燈焦急地閃爍。

他身子向前倚,撐著方向盤,睜大眼睛注意來往的公車。我猶豫了一下,沒有下車。我從來沒有問爸爸在那裡等了多久。那個早晨,我的家在清真寺,我寧願跟陌生人擠在公車上,不願回家。


上高中後,參加社團,每天七點出門,十一點回家。上大學後,把戶籍遷出臺北,為了申請六人一間、又髒又臭的宿舍。自以為長大了,就覺得回家是一件不酷的事。

學校拱門長廊,圖書館有浩瀚的典籍。家裡只有蟑螂,和生鏽的熱水器。學校有校園美女,女一舍的門口種著禁果。家裡只有發福的阿姨,和沒有收好的麻將桌。家,就像飯店。

唯一不同的是:每天早上離家時,可以拿媽媽留在茶几上的零用錢。

當兵是第一次真正離家,長年在家中得到的縱容和尊重,瞬間消失。以前一回家就關門,現在睡覺時可以聽到一百多種不同的打呼聲。以前是爸媽叫你起床,現在是你站完衛兵去叫排長。第一次,感到家的可貴。

很多人也有這樣的體會,所以晚上洗澡時間,藍色公用電話前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有些人一講就是半個小時,你氣得想拿刺刀把他分屍。

一個禮拜一次,我們收到家書。一個月一次,和家人坐在營區的大樹。我不再是大少爺了,我是空軍的新兵,睡在僵硬的木板床上,失眠到天明。

出國念書的那晚,我和爸媽在機場告別。什麼時候再見面,一點把握都沒有。我在早上到達舊金山,朋友接我到學校。我領了鑰匙,搬進宿舍,坐在自己的房間,打開窗。外面是茂盛的樹和燦爛的加州陽光,我終於到了天堂。

但那一刻,一向自信的我開始慌張。有一些東西不見了,我們雖然努力用各種方式去找回它,但其實都在隔靴搔癢。

在國外,臺灣學生遵循著農曆,想盡各種方式聯誼。春節、清明、端午、中秋,我們租下校內的活動中心,舉辦舞會和卡拉OK。擠在同學家裡,麻將打到筋疲力盡。我們包粽子,形狀和餡都推陳出新。開國事論壇,有人故意要講臺語。

因為寂寞,愛情也變得容易。離家的我們睡不安穩,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別人的體溫。

第一封家書,在我開學後一個禮拜寄到。爸爸在信中叮囑我:「出門在外的十一大注意事項。」

「一、開車上路前,先檢查汽油與水箱水量是否足夠……四、休息與睡眠要充足,熬夜對身體不好……」我是史丹佛的MBA,爸爸擔心我的車忘了加水。我的GMAT考得比誰都高,但爸爸擔心我不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


半年後,媽媽來看我。「你早餐都吃什麼?」她問。「我會煎蛋餅!」我從冰箱冷凍庫中拿出超級市場買來的蔥油餅,丟到平底鍋中,上面打一個蛋。她搖搖頭:「你至少要學會做紅燒牛肉,這樣可以吃牛肉麵!」

臨走前,她煮了一大鍋,夠我、以及我在美國所有認識的人,吃一個禮拜。她把做法一條一條地寫在紙上:

「一、牛肉切成塊狀。二、把姜打碎。三、蔥切成長段。四、胡蘿蔔切成塊狀(要削皮!)……」

洋洋灑灑,也寫了十一條。兒子自己住半年了,媽媽掛念的還是:他會不會不知道胡蘿蔔要削皮啊!

後來我當然從來沒去做紅燒牛肉,但當我感受到課業壓力時,我總是在心中默念:「要削皮!要削皮!」那三個字成了我的大悲咒,念著念著,我平靜下來。

對留學生來說,回臺灣表示你沒有辦法。沒有人畢業後要立刻回去,大家都想拿綠卡。

為了留下來,我們願意低頭,去華人的公司做大材小用的工作。為了打進美國人的生活,

有些留學生甚至刻意不和臺灣人交往,甚至以此為榮。但我們雖然一心一意想移民,孤單時哼的還是:聽海哭的聲音,嘆息著誰又被傷了心,卻還不清醒。

朋友來美國玩,最渴望他帶來臺灣最新的CD。我們開老遠的車去買《世界日報》,只是想知道臺灣兩三天前的消息。住在校外的同學接cable,看得到臺灣的電視新聞。看到立法院打架吐口水,我們竟歡呼起來。

美國幸福地讓人覺得虛幻,但你永遠只能旁觀。臺灣又髒又亂,但至少還有東森主播王佳婉。

出國後,搬家成了常態。到了最後,不常用到的東西乾脆放在箱子裡不拿出來。

我畢業後開始工作,沒在一個地方待超過一年。一九九四年,紐約。九五年,東京。九六年,佛羅裡達。

在東京,公司在繁華的六本木幫我安排一間公寓。搬進去的那晚,坐在客廳裡看到遠方大樓頂端的霓虹燈,聽著電視主持人興奮的日文,我的胸口很悶。在佛羅裡達,公司在墨西哥灣的海灘幫我找到豪宅。

我在四個房間之間走來走去,不知道該睡哪裡。回到紐約,周末下午在大樓的地下室,注視著烘乾機裡滾動的衣服。烘完後,我拿出衣服,發現內衣還是臺灣帶來的。

我離家好遠,整整差了十二個小時。但令我激動的,竟然只是內衣上的標誌。

離家七年後我回到臺灣,一切如常,仿佛我從未遠離。家,還是像從前一樣,有時給你溫暖,有時令你抓狂。家人,沒有太大的改變,有時無話不講,有時要小心輕放。媽媽有時會來我住的地方,幫我燒開水。對於長大的兒子,這是她少數還能做的事。

媽媽燒水時,習慣把水壺裡剩的一點點水倒在一個杯子裡,再把壺裝滿生水去燒。

我不解地問:「為什麼要把剩下的水倒在杯子裡?」她說:「因為燒開的水很燙,幾小時之後才能喝。那幾個小時你可以先喝前一壺的冷水。 」

那時我終於了解:家,不是在一個特定的地址。任何地方,當家人對你表現出細心、體貼、沒必要的擔心,和無心的貶抑時,那就是家。


它可以在清真寺,可以在民生社區。

可以在臺灣,可以在美國。

可以在冷水和蛋餅之間,

也可以在那碗你永遠沒有做的牛肉麵。

清明節那天,當我們要離開爸爸的墓地時,媽媽打開手上紅色包裹,裡面竟然是稀疏的泥土。她走到棺木上方的草地,一撮一撮,把包裹裡的泥土撒在草地上:「我回老家去了,帶回來一些家鄉的土,撒在這,你就等於回家一樣了。」

我走上前去,拍著媽媽的肩。她說:「這些土撒在這裡,一點都看不出來。我原本以為悶在包裹裡那麼久,土一定變黑了。沒想到老家的土和這裡的土,其實都一樣。 」那些土離開媽媽的手,落在地上、飄在風中,就再也看不見了。

在那一刻,我,曾經住過那麼多地方的我,沒有人再提醒熬夜對身體不好的我,在熱水太燙時總有一杯冷水可喝的我,終於回家。

相關焦點

  • 只有Jessi敢頂嘴PSY「你有時讓我抓狂」對話內容曝光 網友笑翻了
    近期,她推出新歌《NUNU NANA》大獲成功,中毒般的旋律以及舞蹈很快刷新音樂榜單,對此,她的所屬經紀公司老闆PSY也非常驕傲,4日在Instagram貼出與她的對話,Jessi直白地告訴他「你有時讓我很抓狂」,內容讓粉絲笑翻。▲Jessi近來推出新歌《NUNU NANA》,洗腦中毒的旋律與舞蹈大獲成功。
  • 「有時很愛你,有時想一槍崩了你」
    右上角關注,請多多指教~1.有時很愛你,有時想一槍崩了你但是在買槍的路上,看到你愛喝的甜豆漿,就忘了自己是來殺你的。2.愛或者不愛一個人的時候,有時候也許只是一瞬間的感覺一直以為是愛,就在某個瞬間覺得不愛了,真的不愛你 也可以沒有你可是在下一個瞬間,原來又覺得 原來還是很愛你3.生活沒這麼複雜,種豆子和相思或許都得瓜。
  • 蘇打綠|相信有時 狂熱有時 想你有時
    當你逐漸進入蘇打綠的小宇宙後,更痴迷他們音樂裡細膩敏感的視角,詞句如錯落的詩行,變幻交織出一幀幀強烈的畫面,讓我們「迷失」其中。是的,蘇打綠仿佛就是文字的魔法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活中的各種喜怒哀樂、百轉千回。
  • 生有時死有時 哀慟也有時
    周日聽到爸爸病逝的消息,當著七歲孩子的面,我忍不住淚流滿面,孩子說:「媽媽 ,你怎麼哭了,是我惹你生氣了嗎?」我說:「沒有,是一粒沙子落到了眼裡,要用淚水把它衝洗出來。」他望著我滿是淚痕的臉,哪裡知道,去世的爸爸就是那一粒沙子呢?記得有兩句詩說:「玫瑰花瓣上顫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淚嗎?」
  • 索帥:有時B費的傳球讓我抓狂,但是我們需要這樣的X因素
    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曼聯主帥索爾斯克亞也稱讚了他的表現,並透露,儘管有時布魯諾的傳球會讓他抓狂,但是球隊需要這樣的X因素。索帥這樣談道:「他絕對是能影響比賽結果的球員,他能創造機會,取得進球,他會去冒險,每一名曼聯的球員都應該被允許這樣做,他們要有足夠的勇氣去做這一點。他絕對是一名勇敢的球員,他能夠發現傳球的空間並把握好時機。」
  •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Guillem Vidal點擊看組圖,關注「美好畫片碎碎念」 配樂 / Jed Kurzel - The Letter音頻製作人 / 袁方正往期音頻請至 喜馬拉雅 收聽萬物皆空不論你看向何處可想而知,在格呂菲烏斯的年代,讀者見到這些熟識的字句,腦海中應該會迅速浮現出一幅幅畫面,讓那些曾經被反覆誦讀的經文成為具體的圖像:「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
  • 生有時,死有時
    梁家基本遷居國外,只有ROGER(羅傑)留在香港做電影製片人,桃姐就負責照顧羅傑一人的生活起居。隨後,電影畫面中有一位打扮樸素整潔的老人在嘈雜的菜市場穿行,她是桃姐,她在買菜。這是一個非常平常的日子,亦如往常幾十年一樣,買菜,做飯,照護梁家家人。羅傑回家,桃姐端菜,羅傑吃飯,飯後再吃水果。然後桃姐同他說了幾句稀鬆平常的話,得知羅傑要出差幾天。
  • 回 家
    文/王文華離家七年後我回到臺灣,一切如常,仿佛我從未遠離。家,還是像從前一樣,有時給你溫暖,有時令你抓狂。
  • 愛情有時會讓人迷茫,羽泉的這兩首歌曲,讓你豁然開朗
    歌曲的第二節:「我的世界從此以後多了一個你,每天都是一齣戲,無論情節浪漫或多離奇這主角是你,我的世界從此以後多了一個你,有時天晴有時雨,陰天時候我會告訴你,我愛你勝過彩虹的美麗」歌曲的第二節是歌曲的高潮,我的世界多了一個你,每天都是不一樣的美麗,無論浪漫或者是離奇,無論是開心或者是難過,我都會告訴你,我愛你,勝過愛一切,甚至超出彩虹的美麗,愛一個人就是這麼全心全意。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劇照在看完《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後,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你會在什麼情況下喜歡上一個導演?《從不,很少,有時,總是》海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導演: 伊麗莎·希特曼我會問你一些問題,這位問題非常私人,你只需要回答,「從不」「很少」 」有時「 」總是「1、  過去一年裡,你的性伴侶拒絕戴保險套。從不 很少 有時 總是2、  ……3、  ……(避免劇透)
  • 網易雲熱評:有時很喜歡很想和你在一起,有時又真的很累很想放棄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網易云:有時真的很喜歡很想和你在一起,有時又真的很累很想放棄】1、今天坐公交,旁邊有個洗剪吹大聲公放這首歌,他一個人閉上眼睛很投入的小聲跟唱,不久,便留下了眼淚。--來自網易雲熱評《傲寒》2、你高中愛上的那個人,會是你這輩子最愛的,這段感情沒有小學的無知,沒有初中的朦朧,沒有大學的利益,沒有社會的現實,它有的只是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感覺。
  • 關曉彤有時像蒙娜麗莎,有時像嬌羞的「新娘」
    你知道她為啥被稱為「民國閨女」麼?說到關曉彤,那可真是令同學們羨慕,年紀輕輕經常和葛優、王志文、張嘉譯等多位影視大腕合作,並且多次是出演大腕們的女兒,被稱為「國民女兒」。穿搭多樣的關曉彤,有時像蒙娜麗莎;有時又是「民國閨女」,非常可愛聲明:文字原創,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有時,愛情徒有虛名
    不知不覺 發現一切早安排就緒愛你的微笑愛到擔當不起愛來愛去沒了反應燈火驚動不了神經有時愛情徒有虛名--------王菲《有時愛情徒有虛名》很多人問我:「你相信愛情嗎?」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在這個欲望寫得如此明顯的都市裡,在這個「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的戰局裡,你還會相信什麼?有些是要相信的。比如「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比如,「有時愛情徒有虛名。」只是有時而已。相信一些東西,總比懷疑一切好。
  • 貓咪有時會「發瘋」,讓人很無語,其實可以靠這些因素
    當發生在晚上的時候,這種瘋狂的行為有時被稱為「午夜瘋狂」。貓可能會以狂野的活動自娛自樂,或者跳到床上用爪子抓你的腳、肘部、頭髮或臉,找你一起玩耍。這種瘋狂的,有時是有趣的行為的原因各不相同。掠奪本能貓是天敵,家貓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這種本能。
  • 一切皆有時,是你的終究是你的
    你也喜歡簡單而溫暖的文字麼?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一起聽故事,品人生!-01-一切皆有時,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今天小姐妹給我拿了一個小盒子,打開時,很吃驚!是一對漂亮的銀耳釘。是啊,只是一對小小的耳釘,卻似乎很清楚地證實了是你的終究是你的,無論一開始看起來有多不可能了,註定了的緣分,即便走散了,兜兜轉轉還是會回來的!
  • 影評丨《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從不屈服,很少軟弱,有時彷徨,總是勇敢
    想聊這個話題,是因為我最近看到的一部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它講述了一個17歲未成年少女奧秋遭遇侵犯被迫懷孕並和表妹一起前往紐約的墮胎之旅。她已經有了心跳,可是自己不能留下她,現在卻也擺脫不了她,那種無助令她陷入絕望。但是女生總是能理解女生,表妹得知真相後,二話不說在監控下偷走便利店的錢,和奧秋一起在天擦黑的時候坐上了前往紐約的大巴,也是開始奧秋新生活的大巴。第二次是在醫生為了手術順利進行詢問她一些私人情感問題的時候。這也是電影的整個核心部分,短短的五分鐘,詮釋了奧秋的痛苦根源。
  • 999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1989)
    你也許驚訝臺語歌原來也可以用如此嶄新開闊的手法詮釋,你也許不敢相信臺語歌也能呈現敏感和現實批判的話題;然而,無論如何,當你聽完之後,這些歌曲就鐵定烙印在你的心裡,一如臺灣與你的血脈關係。臺語歌曲的創作空間遭此重創,再也脫離不了閨秀之氣和江湖酒色的格局,很少有描寫現代社會現象的作品,顯然早已無法負荷反映時代﹑紀錄人心的任務。
  • 感情裡的「天崩地裂」,有時只是由小事引起的
    路也許很遠,路也許很難走,無妨,你在我身邊,所以我勇敢向前。我們在一起,握著彼此的手,那就是美好的愛情。但是你必須明白,愛情從不是你想的那麼美好。在這個世上,生活多難,愛情多變。你要知道,感情裡的「天崩地裂」,有時只是由小事引起的。01我們走進了愛情,那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美好。
  • 生活本來的樣子,就是有時你得等一下
    坐公交車得走一站停一站,不可能中途不停站,直接把你拉到目的地,別人也要下車的啊;開的士車的也得讓讓別人的車,你不讓就分分鐘鍾撞上了,因為的士車不是碰碰車,在那兒碰著玩呢;開車回家的,雖然歸心似箭,家裡有個漂亮老婆等著你,你該剎車時也得剎車,不然車子為什麼要裝上剎車器?原來,慢下來,和記得踩剎車也是生活中的主題。
  • 記得你說過有時會因愛而活
    每一個微笑後 背後都有一個厭倦的哈欠跟這個世界交手許多年來 你是否光彩依舊 興趣盎然記得你說過 有時因愛而活 有時卻也因它而受傷人生如夢 投入的卻是真情 世界先愛了我 我不能不愛它只有醒過來的時候 黎明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