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版《熔爐》,真實事件改編,《無聲》背後的人性一點點被剝開

2021-02-22 電和影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韓國電影《熔爐》的這句經典臺詞影響了一大批觀眾。

當然影響更大的是這部影片直接催生了《熔爐法》的誕生。

如今一部國產版的《熔爐》也誕生了,同樣也是改編於真實事件。

它就是《無聲》。

該片獲得了第5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八項提名,而女主陳姸霏斬獲最佳新人獎。

同樣是聾啞學校,聾啞學生遭遇性侵,當然不僅僅是學生被傷害,還有學生之間也是互相傷害。

透過《無聲》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無聲,並不僅僅只是不能說話,不能發聲,而是所有人都無聲之時,才是真正的可怕。

影片的開頭,講述了聾啞孩子張誠遭遇的一位老人偷盜的事件,但是作為聾啞人的他顯然無法和警察正常交流,導致自己被冤枉,幸運的是老師的到來解決了他的困局。

但是在老師和他的一段交流之中,對現實是深深地諷刺。

這樣的諷刺無疑是聾啞人面臨的殘酷現實,很難正常的和普通人交流,更是會遭遇歧視嘲笑,所以才有了聾啞人特殊學校。

而張誠也是這樣一個孩子。

在正常的聽人學校無法學習交流,還要被嘲笑,最終也來到了特殊學校,但是對於他來說真正可怕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並不是聽人就會作惡嘲笑,而對於聾啞人之間來說也是有著好人壞人。

對於這群孩子來說,這樣區分著。

在一場聯誼會上,張誠被一個叫貝貝的女孩所深深吸引。

而這個女孩遭遇的一切,讓他瞠目結舌。

在校車上,男同學對貝貝的欺負凌辱,讓張誠傻眼了。

在貝貝習以為常的事情,在張誠看來,這群人就是壞人,做著不可饒恕的事情。

可是這一切遠遠不是他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起初這是一個男孩保護女孩的故事,有點《少年的你》的味道,張誠為了貝貝,不惜讓自己也開始作惡,成為壞學生的一份子。

好在,張誠早早將一切都告訴了老師。

經過調查,不僅僅是貝貝,不僅僅是欺負她的幾個學生,而是有著更多,上百起的性侵案件。

而在作惡的小光看來,這一切都只是在玩,並不是什麼壞事。

因為自己也曾經是被性侵的對象。

而罪魁禍首是已經離職的一位老師。

在兩年的時間內,這位老師一次次的傷害小光,給小光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最終讓小光也陷入了這樣的循環之中。

但是對於校方來說,最終只是將這位老師辭退,因為他背後有著強大的勢力。

可是,這樣的縱容卻造成了更多案件的發生。

直到張誠的到來,一點點揭開了這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引導著貝貝開始反抗。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

而真正罪惡的深淵,並不是孩子們的胡作非為,而是從老師到校長的漠視,他們為了私慾,忌憚權貴,最終造成了這樣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從小孩到大人,從純粹到骯髒,被這個世界的無聲所擊打著。

聾啞孩子們的無聲,是身體的缺陷病症,而校方的無聲,則是人性的扭曲醜陋。

改變了一個小光,但是又出現了新的小光,這樣循環往復的繼續,讓這個聾啞學校並不會就此安寧。

在影片中有兩個可怕的地方,一個是開頭,一個是結尾。

開頭是真實事件的改編,社會對聾啞人的歧視;

結尾是新的小光的誕生,一切的平靜美好都只是表面。

影片並沒有固定的開頭和結尾,散文式的講故事方式,展現著聾啞人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

家庭生活中,有著長輩的愛,更有著嘲笑,社會生活中,更是時時刻刻都被歧視著。

雙重自卑的打擊,早已讓他們無法真正融入這個社會。

本以為逃避了現實,來到特殊學校,沒想到還要在學校繼續被欺負著。

這一切到底是誰之過,是聾啞人嗎,還是這個社會確實病了?

《無聲》最終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無解的答案。

相關焦點

  • 韓國又拍了一部《熔爐》?真實事件改編完爆我們
    真實的聲音往往最具穿透力,手術刀的切口對準社會的痛點慢慢撕開,影像的力量雖微不足道,但也能一點點改變現實。無人知曉惡行事件背後的兇殘恐怖,除了當事人內心蒙上的陰影,一部接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在戳觀眾的心窩,我們能為孩子們做點什麼?
  • 臺版《熔爐》,願這樣的「人性之惡」不再有
    該片去年6月在臺北電影節首映後便獲了廣泛關注,在頒獎季也收穫頗豐,以八提二中的成績成為去年金馬獎話題作。《無聲》改編自聾啞學校學生性侵案,被稱為臺版《熔爐》,豆瓣評分目前7.6,是近期值得關注的一部華語片。《
  • 熔爐真實事件始末 熔爐真實事件結局怎樣
    來搜熔爐真實事件的都是看過韓國電影《熔爐》的人吧,這部講了人性黑暗的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無法想像一群小孩是如何承受這樣的痛苦。
  • 熔爐電影為什麼看不了 熔爐的真實事件校長最後怎麼判決的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 由於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故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 真人真事改編,被稱為臺版《熔爐》,它絕對詮釋了「好電影」一詞
    一直以來,我都很佩服以社會不公不義作為主題的電影與導演,像《理察·朱維爾的哀歌》、《黑水》、《威爾遜夫人》、《素媛》等真人真事改編的影視作品,不僅讓觀眾通過電影關注到平時可能被我們忽視的社會邊緣角落,裡頭這些對抗或揭發現實背後黑暗面的人。他們願意挺身而出的勇氣也值得我們所有人給予支持和鼓勵,而《無聲》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 《熔爐》:真實故事改編,揭露風平浪靜的社會背後的故事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部韓國電影《熔爐》這部揭示人性和社會本質的問題的片子,當我看完這部片子的時候內心中似有無限的憤恨,似有千言萬語。據悉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先是有孔泳枝了解到私立聽障學校的性侵事件後,與受害的孩子相處數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創心靈後,將該事件改變為小說,後有孔侑讀到這部小說深受震撼,開始翻拍此片,接下來就是我們見到的《熔爐》它的真實還原度很高。
  • 韓國真實性侵事件《熔爐》背後的真相沉重到難以忍受
    今天要分享的電影雖然早在五年前韓國就已經上映,卻因為《屍速列車》的關係讓同樣是孔劉主演的人性電影《熔爐》再次受到矚目,雖然被網友揶揄是搭順風車順勢而上,但這部片除了改編自真實事件外,更因為此片的播出讓韓國政府因此片修改相關法律,在有如此成功的結果下必定有值得省思與學習之處,所謂遲到總比不到好,就讓我們抱著平常心一起去電影院看這部片想跟大家說什麼吧。
  • 讀完《熔爐》
    在微信讀書上偶爾看到了這本書,被它的強大推薦吸引了。我記得以前有部韓國電影叫《熔爐》​,還看過開頭一點點。原來還有原著,就買來看看吧。看過才知道,原來電影的《熔爐》是根據孔枝泳的小說改編的,而小說《熔爐》的誕生是因孔枝泳看到的一則真實的新聞報導,受觸發而寫下的。真的很震撼!
  • 韓國真實案例改編系列:挑戰人性的底線
    2、《熔爐》類型:劇情/犯罪/社會/人性《熔爐》電影海報《熔爐》改編自韓國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兒童性侵真實案例事件,由韓國導演黃東赫執導4、《別哭媽媽》類型:劇情/犯罪/復仇/人性《別哭媽媽》電影海報《別哭媽媽》改編自韓國真實事件,由韓國導演金龍韓執導,演員柳善、南寶拉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引人深思真實事件改編~
    ——《熔爐》最近關於幼兒園和兒童保護的問題讓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很多人又提到了韓國電影《熔爐》。這部關於學校校長和職員虐待、性侵兒童的電影,自它2011年誕生以來,到現在為止被說過太多太多次,不止在韓國,也在全世界。它不僅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而且因為它推動了韓國在性暴力犯罪方面的相關立法,對於韓國社會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 《熔爐》真實事件詳情是怎樣的?
    1、概述《熔爐》是小說家孔枝泳以發生在韓國光州仁華學校的教師性侵殘疾學生的暴力事件為藍本創作的小說。2011年該小說被改編拍攝為同名電影被搬上大銀幕。2、光州真實事件經過光州,離韓國首都首爾4小時車程,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一所私立聽障學校,標榜著慈善教育的殘障學校,下屬特殊學校、庇護工廠、社會設施院,受《私立學校法》和現行《社會福祉事業法》雙重保護,經營自主,不受外界監督。但同時又是一個能獲政府補助,且能向企業募款的社會福利法人單位。
  • 韓國真實案件改編:比熔爐還慘,和更殘忍的人性!
    韓國電影,為人所樂道的,是韓國電影的恥度,題材範圍之廣,探討之深入,用力之兇猛韓國電影很"敢",很多根據真實事件或者小說改編比如《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而電影背後的現實,比電影本身更加令人絕望。案件在2005年發生,
  • 臺灣版《熔爐》,電影背後是164起真實發生的校園性侵案
    它改編自真實事件,被稱為「臺灣版《熔爐》」——《無聲》。男主角張誠是一個失聰少年,剛剛轉學到啟聰學校讀書。片中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情節,都源於臺灣省的真實案例——臺南啟聰學校性侵事件。影片通過構圖、色彩、聲效等元素,讓觀眾儘可能代入主角們面臨的絕望境地,讓人想起同樣是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那部《熔爐》。
  • 別只知道熔爐,這些真實事件改編的作品同樣虐心,我被看哭了!
    下面影子給大家介紹幾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作品,劇情走心,還真是有點虐死人不償命的節奏。《孩子們》由韓國的「青蛙少年失蹤事件」改編而成的作品《孩子們》,也是與「華城連環殺人案」以及「李炯浩被誘拐事件」並稱為韓國三大懸案。
  • 別只知道熔爐,這些真實事件改編的作品同樣虐心,我被看哭了
    下面影子給大家介紹幾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作品,劇情走心,還真是有點虐死人不償命的節奏。」改編而成的作品《孩子們》,也是與「華城連環殺人案」以及「李炯浩被誘拐事件」並稱為韓國三大懸案。這部電影更多的是對事件的猜測和對五個家庭的安慰,劇情和《殺人回憶》有點像,看到的人是觸目驚心,深感人性之醜陋。
  • 口碑佳作迭出,「據真實事件改編」成爆款背後的方法論?
    爸爸》……這些電影、劇集作品儘管國別、題材類型、拍攝風格、展現內容大相逕庭,但都有著一個共同標籤——據真實事件改編。相較於虛構作品,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劇集、電影作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更大概率能成為口碑佳作甚至爆款,這背後,「真實事件」給影視作品帶來了什麼樣的光環?借著日益耀眼的光環,這類「非虛構IP」能否如網絡IP般,迎來一個影視創作的春天呢?
  • 改編真人真事《無聲》上映,網友大讚:第1次看到後座力超強國片
    雖然此部片的卡司多為新生代演員,然而在觀看《無聲》當下卻一點也不會感受到眾演員所傳遞出的青澀感受,反而透過他們的眼神感受到導演柯貞年內心渴望傳遞出的理念。《無聲》改編自真實故事,背景設定在特教學校所發生的性侵案件,也因而被許多網友稱作「臺灣版《熔爐》」,你做好心理準備、開啟這扇令人恐懼的大門了嗎?
  • 華語版《熔爐》!校園性霸凌拒絕無聲
    直到終於在影院看到這部電影,不得不說,它好看到讓我頭皮發麻……在我看來,去年最需要被看到的國片就是這部。《熔爐》而《無聲》選擇不擴大到社會輿論格局,影片從頭到尾都只聚焦在學校、學生、老師當中。這也許弱化了社會批判本身,但卻強化了角色心境的本身。
  • 國版《熔爐》?有些無聲的故事只有被看到才能算發聲!
    這些年,不論是「N號房事件」「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還是「鮑毓明養女事件」等等一系列事件,都讓大陸的民眾越來越感受到那些針對於未成年人的性犯罪其實距離大家並沒有這麼遙遠。不管這些事件最後的真相如何,事件如何發展,我們都一次次感受到了這個社會對於未成年人的保護和教育都遠遠不夠。
  • 7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看清人性的罪惡與醜陋……
    關注小灰灰,每天準時發布一些好玩,有趣、搞笑、奇聞、熱點、八卦等精彩圖文;涉及內涵漫畫、奇聞異事、獵奇漫畫,娛樂八卦等——一個讓你真正失眠的訂閱號韓國有很多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電影,揭示現實生活中那些道德淪喪的陰暗面,用嚴謹的方式毫無保留的展現在觀眾面前,使之看清人性的罪惡與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