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彩萍老師談如何科學用嗓唱崑曲(上):解放喉嚨, 用氣息、氣流、共鳴來說話

2021-02-18 農夫的菜園

【編者注】:本文最初發表在內部資料《崑曲評鑑》2018年第2期,原標題為《「崑曲老師問診科學發聲」講座、交流全錄 主講人  裘彩萍 主持 楊愛敏  整理 張冬明》。2018年4月,裘彩萍老師在微信群裡舉行了一次科學用嗓的大型講座,針對的人群不只限於歌唱者,也包括了講課的老師,演講者等。只要涉及發聲,就需要特意學習科學用嗓的方法,一方面為了開發嗓音,通過正確方法練習以獲得美妙歌喉;另一方面也為了保護嗓子。因此,該文適合廣大愛說話唱歌的人閱讀學習。由於文章篇幅較長,我們分為上、下兩部分推送。

 

(圖片來自網絡)

(《牡丹亭.遊園》【步步姣】【醉扶歸】拍曲用的工尺譜)

 

崑曲聲腔是崑曲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崑曲聲樂體系、氣息運動規律與美聲、京劇等聲樂體系區別開來,再掌握正確的、符合崑曲傳統發聲方法,才有可能體現出崑曲聲腔的美學特徵與內蘊。崑曲聲腔的理論已經非常豐富,但其實踐、教學,在業餘崑曲學唱群眾中普遍很匱乏…… 江蘇省崑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裘彩萍在從事崑曲網絡教學六年多以來,一邊教學、一邊總結崑曲的 聲學規律,教學效果良好。最近她以微信群的形式,舉辦了「崑曲老師問診科學發聲」的講座,把她這些年的教學實踐 和經驗做了交流,然後形成了這篇全實錄。

 

第一部分:講座 

講座時間:2018 年 4 月 16 日 

講座地點:崑曲老師問診科學發聲 微信群 

群人數:365 人

裘彩萍:今天呢,是第 16 個世界嗓音日,借 這個機會跟大家聊一聊如何科學用嗓。時間匆忙, 也沒有太多準備,就跟大家聊一聊我在(裘彩萍崑曲網絡)課堂上積累的關於用嗓方面的經驗。科學用嗓,可以用一句話來說:解放喉嚨, 用氣息、氣流、共鳴來說話,保持聲帶的健康。

 

用共鳴說話,首先要會共鳴腔體,用氣呢,要會準確呼吸,準確呼吸就需要把氣存在丹田。剛才談到丹田,氣沉丹田,實際上是呼吸配合意識的一種呼吸方法,用非常深長的呼吸,下沉,用意 念守在丹田。 丹田在什麼地方呢?先說說下丹田。下丹田位置在臍下三個手指,也可以再往下,臍下三寸, 或者在氣海穴位、會陰穴位,用手摸小腹的時候 能摸到。中丹田位於兩肋交叉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心窩的這個位置。還有一個上丹田,在兩眉之 間,印堂穴。這三個位置有什麼作用?下丹田, 儲存氣息、控制氣息;怎樣才能儲存?用後腰和小腹對抗,使得吸下的氣息,能夠使兩手叉腰的 位置也就是橫膈膜的位置鼓脹;中丹田呢,要形 成支撐點(每一個丹田都要形成一個支撐點),中丹田要和後背形成對抗,其作用為聚集氣息、 往上送氣的動力;上丹田體現我們的精氣神。 我把三個位置用三個字概括:下丹田是精,中丹田是氣,上丹田是神。我們如果找得到三個 丹田,再用上對抗的力量,(就會覺得聲音)很 有精氣神。我們要呼吸,存氣。呼吸的動作呢,用口和 鼻一起,先是吸氣,鼻子通氣,嘴巴微微張開。 為什麼這樣做?鼻腔吸氣,深;嘴巴吸氣,快。我們崑曲唱腔沒有過門,所以對氣息的技巧要求非常高。要在很短時間內做好吸氣、存氣,我們 只有存足了氣,才能很充分地運用氣。當你吸好氣,如何存氣?肌肉發力吸氣後, 要摒住,不要讓它松下來;在呼氣(往外送)的 時候,腰也不能松下來,要保持肌肉的對抗;當意守丹田、氣往外呼的時候,中丹田要集中、集 氣,這樣,唱腔才有支點;崑曲的用氣,不可以 一瀉而下,要控制著,慢慢地推送,有力量地往外推送。 大家可以試一下這個方法:深呼吸,存氣, 送氣;送氣的時候可以做一個控氣的練習,發出很小的氣流,讓它很集中,看它能支撐多長時間。 為什麼要練習呼吸的技巧呢?崑曲鼻祖魏良 輔,在他的《曲律》裡第一條就闡述了這個理論:聲發於丹田者,自能耐久;古人還有一句話:善 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其間出,至喉乃噫其 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意思是說, 會唱的人,一定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氣息,氣從丹田這個出發點往上送,到了喉嚨,通過喉舌齒牙唇的配合、運用,然後唱出歌詞;聲音分墜、抗, 必須要掌握「氣」、如何調配氣息的技巧,才能 發出美妙響亮而富有穿透力的聲音,去表達你的情感。為了避免呼吸發聲的時候聲帶過猛,就要 找到非常好的方法。 人體是個樂器,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共鳴器官要進行協調配合。大家知道聲帶在呼吸的作 用下振動發聲,怎樣發出最經濟的聲源,必須要 掌握氣流與聲帶的對抗力度,氣流要受控制,用最適當的力量經過聲門。這裡要談到「聲帶的閉 合」,在我的教學中,聲音不好有各種問題,其 中一個是:聲帶閉合沒有力量,這跟我們平時說話習慣有關,也跟身體健康狀況有關係,有的人 氣虛,聲帶閉合不是很好,唱的時候就會聲帶用 力過猛,(受損的聲帶)有的時候會長息肉,聲音沙啞,費力。 科學的發聲方法,是不會讓聲帶受損傷的。 聲帶關閉,就是用最經濟的方法發聲。關閉到什麼程度最好呢?聲帶微微拉緊、合攏、關閉,關 閉到中間有一條縫,大概在 0.5毫米左右,可能 要小於 0.5 毫米。這個數據是美國的一個嗓音專家得出的結論。科學用嗓,不要讓聲帶用力過猛。 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歌唱或者說話的時候,要儘量關閉(聲帶)。當聲音從聲帶再往上送呢,就到了口腔, 我們平常說話,直接從口腔出來,唱曲的時候要 用技巧,就是聲音還要繼續往上送,送到咽鼻腔這個擴音器官裡。咽鼻腔離聲帶比較遠,可以保 護聲帶。如何送上去呢?一個是打開口腔。在聲樂界,有這樣一個觀點:打開喉嚨;我的觀點是: 關閉喉嚨,打開口腔。(尋找共鳴的時候,一定 要送到比較高的位置,才能保護喉嚨。)打開口腔,首先要鬆開牙鉗。牙鉗就是耳邊的兩個大的 骨頭(掛鈎),要把它鬆開,不能使勁。鬆開後, 把口腔上顎往上抬;聲樂界提倡抬軟顎,我不太主張抬軟顎,它會使得聲音窩在口腔的後面,送 不出去;我主張打開硬顎,把軟顎往下降;舌頭 往上伸、找高位置,把發音管道接通,這樣才能獲得非常好的聲音。抬軟顎,聲樂界有一個方法 叫「打哈欠狀」。但是我發現一般人掌握不好打 哈欠到什麼程度,我們改用「打噴嚏狀」,打噴嚏時鼻腔是先抬起來的,把鼻腔鬆開,讓鼻咽腔 充分擴音;聲音經過喉、牙、唇、舌、齒的協調配合後,送到鼻咽腔,再從口腔出來,用丹田勁兒把它遠送。這是一個唱曲發聲的過程。

(圖片來自網絡)

下面談談,怎樣才能使氣息聽話呢?

 

前面談到了下丹田的存氣、控氣、意守丹田, 到中丹田集氣,從下、中、上要形成一條線,在氣流變成聲音的時候,通過聲帶、口腔,有的時 候,聲音不太聽使喚。想要掌控好聲音,一定要 使氣息能夠形成一條線、讓氣息不要變得鬆散,吸氣時工作的肌肉在送氣的時候要繼續工作,不 用聲帶、喉音很重的力量衝擊喉嚨,要用身體的 肌肉控制住,讓聲音聽話。唱曲的時候有很多變化,比如抑揚、頓挫、吞吐、抗墜等等,這些變化都要用技巧來完成。這個技巧即呼吸的運動, 從下丹田到中丹田是控制,中丹田到上丹田是運動,唱的時候才有氣韻,才會有對音量的控制。 氣息、氣量的分配,輕重、緩急,都要用中丹田 來把控。有的人唱的時候用唱歌的方法。唱歌跟我們 不太一樣,中丹田、胸腔、腹腔共鳴,跟我們不 太一樣。我在訓練學員的時候,我說,就像衣櫥有一個隔板一樣,這個隔板就是抑揚、頓挫、虛 實、吞吐、抗墜、攧落的支撐點。 下面談一下關於崑曲的聲音審美。崑曲用聲,高音部分要用到咽鼻腔,中音部分用到口咽 腔,低音部分用胸腔和口腔。為什麼高音用咽鼻 腔?音越高,位置就越高,古人說「高腔輕過」,就是用最高的位置讓氣流輕輕地過去,讓聲音輕 輕過去才能爬得高。還有一句話:低腔重煞。重 煞就是飽滿有力,低腔時要用真聲,但真聲並不是我們說話時的大白嗓,而是用胸腔、丹田把控好的、高位置的真聲。現在我們受西方聲樂理論 方面的影響,很多人唱崑曲時用唱歌的方法(這裡指美聲的唱法,打開喉嚨在低音區用胸腹腔共鳴),或者低音也用假聲,這不是太妥的。我們 要養成高位置發聲,平常說話就要養成這種習慣。我們在訓練改變嗓音壞習慣的時候,包括有 些小朋友,到我課堂來時,聲音非常差、位置非 常低,都是用嗓子喊,我就教他們提高發音位置,用崑曲的方法,得到很好的效果,聲音慢慢自然 了,亮了,而不是那種沙啞、很破的聲音了。養 成好的發聲習慣後,在這個基礎上再提高唱。下面再談談錯誤的發聲習慣的形成。 錯誤的發聲方法,一個是喉部打得太開,小 腹沒有勁兒,前提是呼吸的錯誤,不會存氣,也就根本用不上勁兒;還有是用嘴巴吸氣,氣很淺。 唱曲當中,我前兩天發了一段沒有歌唱技巧唱高 音的、一位曲友唱的音頻,為什麼高音去喊?因為不用氣息,不用肌肉用力,全部交給喉嚨,這 個非常傷嗓子。就是說身體是個樂器,該發力的 部位不發力,不該使勁的去用力,集中在喉部去喊,聲音就不暢通。好的方法是,聲帶關閉到適 度的縫隙,全部交給身體其他部分肌肉去用力, 口腔、舌頭再加以配合。科學用嗓,很簡單,做起來還是比較難的,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注意力只能注意到一兩個地 方,不可能全方位的指揮,所以往往顧此失彼。聲樂的訓練,要循序漸進。好的方法可以治療嗓 音病。 我們課堂有幾個學員,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嗓音訓練的案例。有一個是杭州的,叫「望盡天涯路」,他剛開始進課堂的時候,聲音破的離奇, 音量非常弱,當時我就給他訓練呼吸、用氣,他現在的說話聲音開始正常了,我們群友可以去跟 她做一個交流。還有一位,深圳的雲水禪心,她 的特點是胸腔用力過大,聲音都散了。我訓練她收胸腔,收到核心力量,讓氣息成一條線,幾年 的訓練後,現在已經獲得了非常好的聲音。還有 一位,山東的鎖夢。她的用聲習慣是鼻音重,聲音擠壓、卡,聲音靠後,我給她的訓練是口腔抬高,聲音從口腔出來,就是當鼻腔經過擴音後, 鬆開,不要使太大的勁兒,聲音從口腔出來;還有一點,放鬆喉部,這一點和關閉聲帶是不矛盾 的。有的人會把聲帶下面的氣管撐得很開,所謂 的「打開喉嚨」,一打開後聲帶的閉合就不會好了,聲音出來會散。我們的發聲一定要掌握度,不可太鬆散,也 不可太緊。太緊,聲音是擠出來的;如果太松呢,聲音沒有張力,也沒有穿透力。所以說,在練聲 的時候,要經過老師的指導,要別人聽你哪裡用力、哪裡沒用力、用力的程度對或者不對。 聲音對了後,如果要唱出崑曲的這種抑揚頓 挫啊、吞吐啊,要控制氣息,就是氣息的靈活性,不靈活的話,聲音就乾巴巴,沒有氣韻。這需要 一點點、一點點訓練的。 還有一個用嗓的衛生。我們唱曲、用聲太久,就不要吃太冰、太刺激的東西,在感冒的時候盡 量少用聲。 我再說一下在尋找聲音過程中我自己的感受。大家知道我是唱老旦的,真聲用的多,而且 要有力量;在我年輕時,聲音非常脆亮,老師們 說我聲音不夠厚、不夠沉,但是唱起來很不費勁,好的聲音很容易出來,嗓音條件還是非常好的。 到了有一年,2004 年,一場大病把我擊垮了,病得很重,治療了好幾年,當時用了差不多一年 的大劑量的激素,在身體非常虛弱的情況下, 休息了10 個月,我又重返舞臺,這個時候我突 然覺得自己原來那麼好的嗓子已經力不從心,想發的聲音發不出來,聲音很弱,很困難,出來的 聲音也是顫抖的。當時我想是不是身體狀況形成 的、用聲要用喉嚨去喊?記得剛開課堂的時候,我經常跟大家講,我 身體不好,只有半口氣,就是吸氣吸不到丹田, 我知道丹田在哪裡,就是去不到那裡,出來的時候也不受身體控制,那麼也就是在這開課堂的六 年,我一方面在教學,一方面是鍛鍊身體,鍛鍊 自己的呼吸、呼吸功能。在這幾年教學實踐中,總結了發聲方法,對我的身體有非常大的改變, 首先現在有精、氣、神了,不會那麼氣短了,在 自己的用聲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變,以前身體不好、使不上勁;現在很不費力地回到了從前。所 以說,聲音出來的狀態,是顫抖還是鬆散的還是 聲音很有力、不費勁,跟我們的身體狀況有一定的關係。那麼,我自己的體會,練聲、練氣就是 在修煉內功。每天唱曲、運氣,對我們延年益壽, 或多或少有幫助的

=end=

如果您有意學習拍曲,歡迎加入裘彩萍崑曲網絡課堂免費或付費課程,請長按以下二維碼在線填表報名:

裘彩萍崑曲網絡課堂2019年秋季班開課通知應廣大學員要求,現開設課堂2019秋季班:時間為9月6日~2020年1月3日,共18次課。每周五晚上8點~10點上課。零基礎教起,拍曲《遊園》[繞池遊][尾聲]、《驚夢》[山坡羊][山桃紅]學費1800元,已參加19年暑期班的學員優恵價1700元。本期課程為零基礎入門課程,招收零基礎學員,工尺譜拍曲,規範字音腔格,培養科學用嗓習慣,強化控制氣息技能。傳授體現崑曲聲腔藝術特點的抑揚、頓挫、虛實、吞吐、抗墜、攧落、徐疾、以及真假聲轉換等曲唱技法秘訣。一對一線上輔導。

報名方式】:秋季班只招收25至30人,招滿為止。如果您喜歡,選擇長按以上二維碼在線填表報名,或者在這裡下載報名表http://www.resurf3d.com/2018paiqu.doc (複製該連結信息粘貼到瀏覽器裡打開並下載),填後發郵件至(517410754@qq.com ) 並留意查收回件! (請注意表裡面的每年免費公開課信息,抓住免費學習的機會!)      

上課方式】:1.電腦。登陸www.51vv.com下載vv娛樂社區。2.手機。安卓手機點擊下載:
http://www.51vv.com/51vvm/share/sharem/index_51vv.html  (複製該連結信息粘貼到瀏覽器裡打開

蘋果手機點擊下載:https://itunes.apple.com/cn/app/51vv-zui-hao-wan-quan-min/id1051602193?mt=8, 註冊登錄後搜索703029房間,更多信息詳見QQ群307184153群資料所附課堂豆瓣小站介紹。

相關焦點

  • 崑曲《水滸記.活捉》文辭注釋與欣賞
    繼第一批唸白班成功開班後,學員受益匪淺進步顯著,在大家的要求下現開設第二期唸白班,並招收零基礎學員,開班宗旨,崑曲唸白之四聲陰陽的啟蒙,字音節奏的規範及嗓音的開發,傳授方法,糾正謬誤,改變習慣,夯實基礎。俗話說三分唱七分唸,魏良輔《曲律》之曲有三絕「字清、腔純、板正」可見字清是曲唱之要務。裘彩萍崑曲課堂的教學特色是授之以漁,傳授道法,想唸好具有音樂性的崑曲唸白就來報個班吧!
  • 播音主持基本功 :氣息與共鳴控制訓練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越在嘈雜的地方,我們說話越大聲,結果聲嘶力竭,自己嗓子累得要命。如果為了讓別人都聽到,尤其人多的時候,我們不自覺就提高音調嗓門,不久就有「失聲」的感覺。其實好的用聲者,使用在聲帶上的能量只佔總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發音器官的形狀和運動上面。
  • 如何改掉用喉嚨唱歌的壞習慣?
    為什麼你唱歌唱久了嗓子幹疼?為什麼你唱歌飈不上去高音?為什麼你唱歌嗓子特別容易疲憊?這些問題的原因都是因為——你在用嗓子唱歌。我們平時說話用嗓子,自然唱歌也會用嗓子。這種方法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為了長久的唱歌考慮,並不建議大家用嗓子唱歌,而是要學會用氣息唱歌。
  • 28歲年輕教師查出「聲帶小結」,醫學專家獻給老師們的15條護嗓建議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應曉燕 陳燕萍今年28歲的宋老師有著百靈鳥般的嗓音,不光說話聲音甜美,唱歌也很動聽,不管乖寶寶還是調皮的搗蛋鬼,只要宋老師的課,孩子們都愛聽。最近,宋老師明顯感覺到說話吃力,而且聲音也變得嘶啞了,心急如焚的她趕緊來到了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
  • 唱歌技巧:學會這幾招,再也不用羨慕別人的迷人煙嗓了
    很多人喜歡煙嗓,私底下也找了各種方法來練習,但是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其實煙嗓的練習不是那麼簡單的,但也並不是學不會。實際上這應該是是一種相當純淨的聲音,喉嚨有疾病或者聲帶不好,是不可能完美呈現的。 2、演奏者對氣流強度的控制力極強,這種強不是訓練出來的強,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挑戰本能。很多具有天賦的歌手,聲帶未必比常人特殊在哪裡,但是他們一定有挑戰自己聲帶與氣流控制極限能力的心理需求。 3、必須要有很好,很暢通的共鳴通道。
  • 關於喉嚨、喉頭與聲帶、音源,太!全!啦!
    所以,只有在歌唱時打開喉嚨,才能實現喉咽腔、口咽腔及鼻咽腔等這些腔體部位的空間調節。6.喉嚨是發聲時聲音和氣息上下貫通的必由之路。在所有的歌唱要求中,「通」都是第一位的。打開喉嚨的自然動作是提起會厭並將其立起來,音越高越要有力豎起。會厭是彎曲的軟骨,它蓋在喉嚨上,是喉嚨的大門,呼吸說話、唱歌時會自動打開,吃或喝時會自動關閉。
  • 教你嗓子啞了如何好得快~
    的以積極學習和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是一項最有效、最重要的保護嗓子的方法,否則,聲帶的病即使 治好了,還會再度患病。 2、練功後大汗淋漓時,聲帶正充血狀態,此時不要馬上練嗓子,最少要等半小時以後再練嗓。 3、洗澡以後,血液循環加快,血管膨脹、變溥,聲帶也會充血,所以不要邊洗澡邊練唱。 4、感冒時或女性經期都不宜練嗓,因為聲帶正呈充血或水腫狀態。
  • 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嗓子?科學護嗓方法在這裡!
    在我們學唱歌時,需要有一個好嗓子做前提,只有好的嗓子才能唱出優美動情的歌,那麼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嗓子呢,下面老師和大家科普幾種保護嗓子的小方法~1.學好科學的發聲技巧,正確的發音才能夠使得聲帶不受損。
  • 小課堂|如何改掉用喉嚨唱歌的習慣!超讚的唱歌技巧
    打開喉嚨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筆者結合教學就幾個常用方法詳解如下: 1 「打哈欠」的訓練方法 「打哈欠」的訓練方法是指在歌唱中,用來降低喉頭和擴大咽腔的方法。人在「打哈欠」的初期,不讓哈欠打出來,強行把嘴閉上。
  • 【理論轉載】美聲唱法與聲樂藝術---喉嚨、喉頭與聲帶、音源
    所以,只有在歌唱時打開喉嚨,才能實現喉咽腔、口咽腔及鼻咽腔等這些腔體部位的空間調節。6.喉嚨是發聲時聲音和氣息上下貫通的必由之路。在所有的歌唱要求中,「通」都是第一位的。打開喉嚨的自然動作是提起會厭並將其立起來,音越高越要有力豎起。會厭是彎曲的軟骨,它蓋在喉嚨上,是喉嚨的大門,呼吸說話、唱歌時會自動打開,吃或喝時會自動關閉。
  • 怎麼樣改掉用喉嚨唱歌的毛病?
    會唱歌的人,不是扯著嗓子唱歌,而是學會用丹田唱歌,學會運用氣息唱歌,學會把歌曲唱到腔體裡,那麼怎麼改掉我們用嗓子唱歌的壞毛病呢?對於沒有學過歌唱的人來講,通常呼吸是比較淺的,而且一般是用胸腔呼吸,我們能感覺呼吸時胸腔有明顯的起伏。每次跑完步以後就會感覺特別的明顯,氣喘籲籲,就能明顯感覺氣息在胸腔起伏,所以經常跑步能夠鍛鍊我們的肺活量,可以訓練我們的氣息。
  • 唱歌技巧:幾個小技巧教你如何改掉用喉嚨唱歌,立馬見效!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講的是如何改掉用「喉嚨」唱歌習慣。 在唱歌過程中!有效的發聲通道!積極的共鳴!以及恰當的機能!才能將歌曲完美的呈現出來!唱歌當中的每一個要點都緊緊相連!要改掉用喉嚨唱歌的壞毛病!首先得使用正確的口型!正確的呼吸與唱歌時的正確姿勢!將這三者相結合!
  • 怎樣改變氣息唱歌?用科學的方法練習發聲!
    想要讓自己的歌唱得好聽,方法就非常的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要改變自己的發聲方法,改變自己唱歌時的氣息,通過科學的方法唱出美妙的歌聲。而要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氣息來唱歌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科學的練習方法。
  • 如何用丹田唱歌 訓練氣息的方法
    如何用丹田唱歌?如何訓練氣息?說到這個話題,大家就有些茫然,因為這是最不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用丹田唱歌訓練氣息的方法。用丹田唱歌訓練氣息的方法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想像聲音透過後脊梁,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靠後的。
  • 頭腔共鳴訓練:如何把高音唱上去?(視頻講解)
    如果一個人的聲音條件很好,而沒有一定的方法技巧做指導,那麼他的演唱生涯註定是短暫的,是因為每個人的聲音條件都是一定的,即使是擁有再好的本錢,如果長期用本錢來歌唱,就會損壞聲帶以及出現各種各樣的嗓音問題。反之,如果好本錢加上正確的、科學的方法來演唱,那麼即使是到晚年聲音也可以很漂亮的。
  • 聲樂課堂:如何用氣息調整聲音的大小?
    小獅寄語:氣息是歌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決定我們聲音的大小、長短,同時氣息也決定著我們的音高、音質,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音色,所以氣息需要持續的練習來打好歌唱的基礎。在進行練習前,我們先把手放在嘴巴前來感受,大聲說話時,氣流會比較大,小聲說話則氣流相對較弱,所以氣息決定著我們聲音的大小。那我們在發聲的時候怎麼來做呢?
  • 嗓子該如何保養?終極秘訣就是這1點!
    1問:金老師,你上課時說共鳴講究「三腔共鳴」,即胸腔共鳴(控制低音區),口腔共鳴(控制中音區)和鼻腔共鳴(控制高音區)。那如何做到三腔同時共鳴呢?」答:這是個很鑽牛角尖的問題。每個人說話,都不可能完全只用一個共鳴腔,三腔本來就是都同時共鳴的,只是說哪個佔主要比例問題而已。了解共鳴有啥好處,哪個部位共鳴分別有啥好處,怎麼用,才是真正的教學目的。
  • 氣息下沉唱高音
    開始不要喊得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喊好了,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bb2.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從來不去用它罷了。
  • 只需兩步,教你改掉用喉嚨唱歌的習慣!什麼才是正確科學的發聲?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問題,怎麼樣去判斷自己唱歌的時候是否正確且科學的發聲呢?一唱到高音喉嚨就容易發緊,該怎麼解決? 那是因為這些人都是用喉嚨在唱歌。這裡他們就會說了,不用喉嚨唱,用什麼唱? 首先我們要知道,用喉嚨唱歌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其實並不是說不用喉嚨來發聲,而是說在唱歌的時候,我們的喉嚨就像是被吹奏的樂器。樂器本身是不會發聲的,是需要通過人為去吹響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