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課堂:如何用氣息調整聲音的大小?

2021-02-14 哎呀音樂

小獅寄語:氣息是歌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決定我們聲音的大小、長短,同時氣息也決定著我們的音高、音質,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音色,所以氣息需要持續的練習來打好歌唱的基礎。

在進行練習前,我們先把手放在嘴巴前來感受,大聲說話時,氣流會比較大,小聲說話則氣流相對較弱,所以氣息決定著我們聲音的大小。

那我們在發聲的時候怎麼來做呢?首先口鼻同時吸氣將氣吸滿,腰腹撐開,大聲的時候,腹部快速內收多送氣一點,小聲的時候,則控制氣流量慢慢的把氣息送出來。

在平常的練習中,我們可以進行由弱到強,由強到弱的氣息發聲練習,由弱到強時,先慢慢的將氣息送出來,然後再加快內收的幅度,丹田用力將氣息送出來,由強到弱則相反。保持規律的練習,能慢慢加強腰腹的控制力,從而實現氣息的穩定。

練聲曲

練習準備:一手叉腰,一手放在丹田的位置,用唇顫音(打嘟)的方式練習。練習音階為:12345(由弱到強),54321(由強到弱),123454321(由弱到強再到弱)。這裡要注意的是,之前的練聲曲都是一口氣,此練聲曲加入換氣點,分3小節,每節後面換氣一次。

作業:每天跟著視頻做由強到弱、由弱到強的唇顫音和練聲曲的練習。

     

溫馨提示:想要唱好流行歌,可以加入我們的流行唱法俱樂部學習,讓你輕鬆歌唱,科學發聲。小夥伴們趕緊加微信iyamusic7諮詢申請,或直接掃碼學習吧~


哎呀音樂長期徵稿

關注公眾號回復投稿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聲樂訓練中氣息與聲音的波動訓練
    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相比,更易於控制,因此在聲樂訓練中較為常用。而胸腹式呼吸,是將二者的優勢相結合,有助於提升氣息穩定性,便於聲樂練習者控制。目前一些聲樂演唱者由於專業技術問題,在氣息與聲音波動方面的控制能力較弱,致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探討聲樂訓練中的氣息與聲音的波動訓練方法,可以為聲樂學習帶來較大助益。
  • 裘彩萍老師談如何科學用嗓唱崑曲(上):解放喉嚨, 用氣息、氣流、共鳴來說話
    時間匆忙, 也沒有太多準備,就跟大家聊一聊我在(裘彩萍崑曲網絡)課堂上積累的關於用嗓方面的經驗。科學用嗓,可以用一句話來說:解放喉嚨, 用氣息、氣流、共鳴來說話,保持聲帶的健康。 用共鳴說話,首先要會共鳴腔體,用氣呢,要會準確呼吸,準確呼吸就需要把氣存在丹田。
  • 聲樂課堂(一):美聲唱法
    它要求歌者用半分力量來演唱。當高音時,不用強烈的氣息來衝擊,而用非常自然、柔美的發聲方法,從深下腹(丹田)的位置發出氣息,經過一條順暢的通道,使聲音從頭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來(即所謂「頭聲」)。歌唱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是歌唱的基礎。美聲區別於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點,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美聲唱法是混合聲區唱法。美聲唱法不僅影響著中國的聲樂藝術,同樣也影響著社會其他國家的聲樂藝術。
  • 如何使用WavePad Sound Editor工具軟體調整聲音的音量振幅大小
    其中,對聲音媒體元素的處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通常,我們都需要藉助第三方的音頻或視頻剪輯工具軟體來輔助完成。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使用WavePad Sound Editor工具軟體調節聲音的音量振幅大小的演示操作步驟。第一步:打開電腦上安裝的"WavePad Sound Editor"音頻編輯工具軟體。
  • 黃岡師範學院戰「疫」在線課堂《專長主修聲樂》《視聽語言》等
    美術學院柳乾老師的兩門美術設計類課程,因課而異,理論課程採用對分易學習平臺,合理利用平臺整合課程資源、討論、作業、考勤和測試等功能,使課程學習變得更加系統而流暢;操作類課程則選取zoom和騰訊課堂來進行,用微信和QQ群進行課程輔導與答疑。
  • 聲樂小課堂:正確開嗓方法與氣息掌握運用
    我們可以嘗試著先用哼鳴哼完一首歌,不必大聲,只需做到身體放鬆,喉部肌肉放鬆,只需單純地進行哼鳴。當你哼鳴哼習慣了,日復一日,哼鳴的聲音會變得比剛開始之前還要厚實,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的真假聲連接的很自然,真假音轉換就慢慢做得好了,破音的現象就會隨之遞減。
  • 付瑞金音樂百科知識(聲樂知識)【經常唱歌必看!】
    唱歌時運用的樂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大多數聲樂教師會在課堂上給學生打很多比喻,以啟發學生的歌唱思維,但如果比喻用得不夠恰當或不夠準確的,就會讓學生對歌唱產生誤解,反而不利於學生練習。在鄒教授的課堂教學中,她儘量運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區解釋比較複雜而抽象的聲音技術問題,使學生始終保持簡單而清晰的歌唱思路。  鄒教授經常強調:「我們唱歌要遵循生活中的自然生態規律。」
  • 【聲樂大課堂】陳威廉老師《少兒合唱訓練》觀後感
    人聲的最高藝術為合唱,童聲作為合唱的一個重要形式,如何將一群沒有任何聲音基礎的孩子們培養打造成訓練有素的童聲合唱隊員?
  • 呼吸技巧大科普,唱歌輕鬆好聲樂
    氣息是我們發聲所必須的能量支撐,沒有好的氣息就不能為唱歌提供柔軟的溫床。呼吸是我們人類最原始的本能,但如何使用好這種本能,對我們的發聲和歌曲演唱有極其直觀的作用。但由於吸氣過深,導致中低音區沉悶,聲音缺乏靈活性。 推薦指數:50分(並不最好)3、胸腹聯合式呼吸吸氣時肺感覺擴張,橫膈膜下降與腹胸形成對抗。全面調動整個腔體共同控制氣息,呼吸肌肉負荷均衡,不易疲勞。
  • 咬字咬在氣息上,這樣唱歌才正確!
    然而,我們在演唱時,卻往往還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唱歌遇到咬字特別快時,氣息的支撐就難以維持;氣息支撐能夠維持時,又顧不上咬字。那麼,該如何通過咬字讓氣息得以改善呢?本周二晚8點,【楊老師聲樂基礎班】繼續開課。
  • 學聲樂的唯一「捷近」
    同時,「慢」不僅包括練習的速度,還包括不可跳躍的各個練習階段,比如,單音、長音、音階、頓音、跳音,花腔如何練,歌劇選段如何唱,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歌曲的練習要從慢開始,打好基礎,先解決音唱不準、拐彎拐不過來等問題。成型歌者也要「慢練」不僅初學者要慢練,成型的歌者為保持嗓音機能,保持歌唱青春也需要慢練。
  • 著名聲樂教育家鄒文琴:不要做曇花一現的人,正派的人才能唱出真誠的歌!
    唱歌時運用的樂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大多數聲樂教師會在課堂上給學生打很多比喻,以啟發學生的歌唱思維,但如果比喻用得不夠恰當或不夠準確的,就會讓學生對歌唱產生誤解,反而不利於學生練習。在鄒文琴的課堂教學中,她儘量運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區解釋比較複雜而抽象的聲音技術問題,使學生始終保持簡單而清晰的歌唱思路。  鄒文琴經常強調:「我們唱歌要遵循生活中的自然生態規律。」
  • 【聲樂交流】嗓音訓練之唱歌用氣發聲技巧方法!
    一篇簡單介紹如何練好嗓子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這些都是《唱歌速成視頻教程》聲樂老師的真功夫,你真的有毅力的話,試試吧,相信我,希望你會成功。 下面還有一種方法跟大家介紹:其實唱歌到達一定階段,可以說,逐漸的少用嗓子。有些人唱歌時,用手壓著嗓子,不讓嗓子向上,其實是有原因的。
  • 金鐵霖:學聲樂要經過三個階段,用支點、開貼來解決發聲問題很有效!
    著名聲樂教育家金鐵霖教授這樣談歌唱。▼金鐵霖教授課堂,宋祖英示範眾所周知,聲樂不好教、也不好學,為什麼金鐵霖門下能夠桃李芬芳?這裡所說的公路,指的是演唱時上下通暢的氣息,如同車輛行駛於坦途;而車輛,指的是運用自如的各種不同唱法。金鐵霖還提出用支點、開貼等技巧來解決演唱中的問題。他說,人們一般對發聲位置等問題關注得比較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氣息和整體平衡。有的學生聲音緊而虛、氣息淺、喉頭不穩定、吐字不統一,這時就可以用「支點」來啟發他們。
  • 怎樣巧用話筒?能使聲音好聽一倍(KTV、舞臺使用收藏)
    、混響大小決定話筒離嘴之間的距離)。可將話筒與嘴之間的距離適當拉遠;演唱者演唱作品結尾時,為了給聽眾結束而不唐突效果,可在尾音至落音時,將話筒離嘴漸進拉遠,從而達到完美結束效果 ;演唱中如遇到歌詞中發音含有爆破音時,為防止出現「P U 、 Z 、 c 、 s」等雜音,可將麥克風角度臨時調整與身體角度約30度角或將話筒網頭至下巴位置,從而達到完美聲音效果;演唱中如遇到身體及頭部轉動時,麥克風應隨嘴轉動
  • 聲樂的學習要勤於練習,那麼聲樂到底都在練習什麼呢
    聲樂到底在練什麼?大腦有個偷懶的機制,就是要用最省力的方式去做事情,發聲也一樣。所以一開始學習聲樂的發聲時要用上肚子,你會感覺肚子很累,但是用腹式呼吸唱歌,嗓子就可以連唱好幾個小時都不會累,並且能在高中低不同的音之間可以自如地切換。
  • 三步練聲法:如何用最小的氣息,發出最洪亮圓潤的聲音?
    怎樣才能發出洪亮的聲音?正常人的做法是,用力啊,這是非常錯誤的方法,用力不但不洪亮,而且還會損害我們的發聲器官... 正確的做法是... 氣息支撐和共鳴腔體的運用,調動整個身體來發。
  • 如何在歌唱中運用氣息唱歌,一起看看老師是怎麼解答的!
    我看過一本聲樂書上關於歌唱氣息的部分,裡面有一句話令我受益終身:歌唱氣息支撐雖然只需幾分鐘時間就可學會,卻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掌握。所以,張嘴唱歌簡單,但是如何運用好的方法唱出美妙的歌聲卻並不簡單,我們需要從方方面面學習和了解歌唱的技能。今天我也分享一些自己的拙見,和廣大演唱愛好者們一同交流。
  • 孫媛媛:中西聲樂藝術的融通與回歸
    我國古代就有「氣為聲之帥」「氣為聲發,聲靠氣傳,無氣不發聲,發聲必用氣」「善歌者,必先調其氣」等名言金句。當代老一輩聲樂專家常說,「在氣息支持下歌唱」「用氣息託住聲音」「懂得良好地呼吸,就會很好地歌唱」「聲音坐在氣上」等,這些關於掌握呼吸支持狀態要領的語句,看似樸實無華,卻蘊含了深刻的道理。我國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認為,「要使聲音有生命力,就要有呼吸的支持。
  • 怎樣用丹田唱歌?(聲樂科普)
    ,發出的聲音才會有穿透力。所謂用「丹田氣」唱歌就是以丹田為著力的支點去發聲。該如何感覺丹田位置呢?請先看完下面簡單的訓練方法:一、氣入丹田:先慢慢地深深吸一口氣,記得用腹式呼吸,用手放在腰的兩側,要感覺腹部有在漲大,這就是氣入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