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一個連耳朵都會演戲的演員

2020-10-26 豆豆的黑色手冊

上映3天,電影《金剛川》的票房已經超過3.6億,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無不為那些革命先輩的無私和熱血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後的階段,志願軍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到達金城前線,一次次在金剛川搭橋,一次次失敗,最後用戰士們的血肉之軀,撐起一座人橋的故事。


在這裡面,最出彩的角色無疑是張譯飾演的「張飛」,張飛是一個高炮排長,和吳京飾演的高炮班長「關磊」是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好兄弟,他們各守著一個炮臺,任務就是攻擊天空中的美軍戰機。

張飛的觀察力和敏銳度是超人的,所以每次有戰機飛過來時,他都能率先發現,然後給兄弟們吹哨傳信號,在這裡,張譯的演技體現得淋漓盡致,每次有情況,他屏息凝神的樣子,連喘氣都讓人覺得是在演戲,把觀眾都帶進去了,更厲害的是,戰機飛近的時候,張譯的耳朵都在動,不得不讓人感嘆,這是一個連耳朵都會演戲的演員。


張譯用自己的演技把這個角色烘託得分外立體,和美國的戰機對轟的那一段,張譯的演技把那種視死如歸,熱血男兒的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不少觀眾都流了淚。


最高光的地方是在最後張譯被炸到,隊友都沒了,而他斷手斷腳,血肉模糊,在這裡張譯是一句臺。

詞也沒有的,所有的情感表達和塑造全靠他的肢體語言和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動,而張譯無疑是詮釋得極好的,就像關磊被炸沒了那一段,張譯也是沒有半句臺詞,穿過玉米地跑到關磊那裡,演技都在那段沒有一句臺詞的跑動中體現,單單靠他的表情,就能讓觀眾落淚,看得讓人的心揪成一團。

許多人都在誇張譯演技好,但何曾想到,當年他也是五次考試都沒有通過的人呢?

張譯從小夢想的職業是播音員,高二時他報考了北京廣播學院,考了專業第一,但那時他還沒高中畢業,考第一也沒用,不過這給他很大的信心。

第二年他以為自己穩穩了,但是那一次廣院在東北只收兩名學生,遺憾的是,張譯考了第三名,因為彼時他很堅定,所以只報了這個學校,落榜後便成了待業人士,居委會給了他一張待業通知,他第一次感到「涼涼」。


為了有個文憑,父母讓他去哈爾濱話劇團報名,結果因為長相不夠好,被拒絕了,最後還是靠自費才勉強塞進門,那時候的他,打心眼裡還是不喜歡演員的。

直到1996年的冬天,張譯看了兩場話劇,心態開始發生變化,他是那種一旦認定就把頭往裡鑽的人,他四處收羅劇本想好好學習,但老家資源有限,老師便跟他說,去北京吧,那裡有看不完的話劇,看不完的劇本。


18歲時,張譯到了北京,跑了很多劇組,但卻接不到活,他本以為自己好歹也是劇團混過的,沒想到一下子直接沒了收入,過起了一包方便麵吃三天的日子。

在北京準備藝考時,有前車之鑑,他不敢把所有雞蛋裝在一個籃子裡了,報考了中戲和軍藝,但也是出師不利,考軍藝他的體檢營養不良,所以連通行證都沒領到。

而考中戲那會,他在考場上和面考官大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利與弊,各種理論知識滔滔不絕,畢竟也是一個啃了2000多個劇本的人,只不過老師還是搖了搖頭,因為他的小眼睛單眼皮,實在不符合主流審美。


從考場走出來後,朋友建議張譯去報北京戰友話劇團學員班,走投無路的張譯想,既然都走到這一步了,不妨去試試。

考完試他便回老家等通知,結果卻一直等不到,於是他打過去問,那邊愣了一下,問,還有3個自費生名額,要嗎?

20歲那一年,張譯如願留在北京。



但即使是在文工團,張譯也一直沒有遇到好機會,直到28歲那年,《士兵突擊》在選角,知道消息的張譯寫了一封3000多字的自薦信給導演洪雷,把自己的見解和抱負侃侃而談,才好不容易演了班長史今,才有了出頭的機會。

但他接下來的十多年,也一直在演配角,直到2014年,才憑藉《親愛的熱愛的》中「韓德忠」這個角色拿下金雞獎最佳男配角,這是張譯第一個主流專業獎項,站在領獎臺時,張譯連說了17個「感謝」。

其實他要謝的應該是他自己,沒有放棄夢想的那個自己。

2017年,一部《雞毛飛上天》終於讓張譯拿了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而這一年,他已經39歲,說是大器晚成也半點不為過。

張譯這20年拍了無數小配角,走了很長一段默默無聞的路,他參演了14部舞臺劇,20多部電影,40多部電視劇,100多部廣播劇,所謂厚積薄發,他的實力和價值不斷被看見,自然也有很多導演看中他,在《金剛川》之後,他有許多存貨,張藝謀的《一秒鐘》和《懸崖之上》,高群書的《刀尖》和《國家行動》等等。

祝願他早日發光吧!

相關焦點

  • 連耳朵都會演戲!熱血沸騰的《金剛川》,張譯值得一個影帝
    記得《金剛川》剛剛官宣的時候,演員排名,張譯一番,吳京二番,當時還有網友質疑,張譯憑什麼可以「壓番」吳京?大概是近年來演員撕番位的風氣實在是太流行了,很多人每次看到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官宣,第一反應就是「番位」。
  • 連耳朵都會演戲,張譯你怎麼這麼狠?
    」,每次細聽敵機動靜,張譯的耳朵總在微微地動,像貓一樣。演員演戲時不會真的受那麼重的傷,更別說疼得抽搐、渾身冒冷汗、頭上青筋爆起、渾身肌肉都在硬抗。人體的生理反應,靠想像是很難實現的。連吳京都拿他打趣,說他是「逢戲必瘸」,「吐槽」他連焦屍都要自己演。
  • 路人張譯,從背景到主角,沒戲演成就了一個好演員
    陳思誠、王寶強、張國強、李晨、段奕宏都與13年前不可同日而語,這回不說鋼七連,只說張譯。這個長得不好看還選擇演戲的人,既沒有老天爺賞飯吃的天分也沒有祖師爺賞飯吃的加持,在28歲之前都在跑龍套,他是怎麼不被紅塵淹沒,從模糊的背景突圍而成男主的?
  • 顏值不夠,演技來湊,誰還敢說張譯"不會演戲"
    在這部影片中張譯再次演技炸裂,他用自己的實力詮釋了什麼才是好演員。導演又接著說:"但是,可不要再演戲了。"太多的人奉勸張譯別再做這行,說他不會演戲,應當另擇他路。可是那時張譯已經愛上表演,為了能演戲他不停跑劇組,跑了五年,卻一個角色都沒撈著
  • 從命不好的龍套演員到影帝,被說演戲沒出路的張譯,憑什麼走紅
    曾經張譯認為自己命不好,連續兩年名落孫山,領導說他演戲就是死路,跑了十年龍套,那麼他是如何變成影帝的呢,他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什麼呢?接下來Q姐帶大家走進張譯。製片人被撤了,要重新選角,張譯又一次無緣,最後張譯只能去劇組做場記工作,就這樣張譯又熬了幾年,2003年,張譯老師被調到其他地方,師徒二人吃了散夥飯,酒過三巡,張譯的老師對張譯說「孩子,你演戲沒有出路啊」!
  • 張譯:一個不是明星的演員
    情不自禁的就被他所吸引,看完整部作品後,或多或少都會被張譯的演技所折服。這就是張譯身上無形的魅力,那種讓吸引觀眾的獨特魅力。有人說:「我並不是一個追星族,但在娛樂圈中,胡歌卻不得不讓人欣賞,而看過張譯參演的作品後,不由的發現,除了胡歌外,竟多了一個張譯。」
  • 張譯,你演戲不累嗎?
    ,你演戲不累嗎? 不是流量,不是偶像,但張譯的電影就是一次次票房登頂,作品說話是張譯的標誌。從《紅海行動》到《金剛川》,張譯主演的電影不斷掀起觀影熱潮,作品火爆的同時,他依舊保持著一貫的低調,在演戲之外,很少在綜藝和娛樂八卦中看到他的名字,他就是演員,無論演商業片還是文藝片,他的每一部電影都用心去演,這或許就是演員最理想的樣子。
  • 張譯是演員,是一名優秀的演員
    張譯的演繹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是知道最開始的時候他是相當一個播音員呢,但是他考北京傳媒學院連考了兩次都屢屢敗了,這才開始了他的演藝之路。並且一路上的崎嶇不是常人難以想像的。父親聽說哈爾濱話劇團招人。情不自禁,淚流滿面,他突然明白,原來好的演員竟然有如此強大的感染力。 從此,他對演員的種種偏見都煙消雲散。從此他便做下了一個最重要的決定,當一名演員。自己天賦薄弱,比常人多付出幾十甚至上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得到機會,為此她白天看老師們排練,晚上就扎進話劇團的圖書館,十大師用了一年時間,把國內外2000多個劇本統統看了個遍,老師看著鐵了心的張譯。
  • 《金剛川》:看張譯演戲就一個字:穩
    ,可以總結成一個字:穩。從《士兵突擊》中史今班長這個角色開始喜歡他,從那之後,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會讓你有一種酣暢淋漓感,就如在這部影片中,首先張譯的角色拿捏的非常準,讓觀眾信,他就是那個角色,所以張譯的表演中,炮兵手的信念,他通過表演能把這種信念傳遞給觀眾。其次,所有的觀眾無論從銀幕上還是他的眼神中都能真切的感受到。這就是張譯的感染力和硬實力。
  • 影帝張譯背後:被嫌醜,被嘲演戲沒出路,成名後坦言依然自卑
    這樣的演員,張譯算一個。1、從小,「醜」就是張譯的標籤。小眼睛、大額頭,黑不溜秋,一看就是個又熊又皮的孩子。這一點,張譯自己也不否認。上房揭瓦、放人家兔子、用斧頭砸螞蟻……他都幹過。對此,張譯自己也說過,「我確實是一個不好合作的演員,因為我對劇本和表演都比較挑剔,所以我會對劇本有一些額外的想法,有時候,會給大家造成比較多的工作量。」
  • 藝人 | 為什麼大導演們都喜歡找張譯演戲
    張譯這個大器晚成的演員,真的要紅了。今年的幾部大電影《八佰》之後《金剛川》,還有接下來的《一秒鐘》,張譯從一個被拒絕和否定的演員,終於成了大導演都愛合作的演員。張譯終究是火了,爛運氣似乎走到了頭。回看張譯的演員路,充滿著坎坷。
  • 長在觀眾淚點上的演員張譯,終於迎來了他的時代
    可他性格內向靦腆,長得一般,到了文工團,老師說他是全班唯一一個不會演戲的學生,導演曾勸他可不敢再演戲了,你演戲就是個死,領導也曾勸過乾脆轉文職。接連的暴擊,讓他動過不當演員的念頭,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堅持自己的初衷——「做一個能感動觀眾的好演員」。十年,他拿著自己的簡歷四處奔走,哪怕一個小小的龍套演員,他也願意付出自己的全部心力去盡力塑造好他。
  • 張譯:起碼這樣覺得自己是一個演員,不因為導演只喜歡帥哥就放棄
    他叫張譯,以前,他也羨慕那些小鮮肉,因為在片場,有一張好看的臉就能博得導演的青睞,根本不需要什麼演技,十年裡就算沒有人請他拍戲,他照樣到片場遞簡歷。他說,起碼這樣覺得自己是一個演員,不能因為導演只喜歡帥哥,就放棄,可是導演指著打扮好看的小鮮肉
  • 張譯:演員的門檻還是有一定高度的
    所以張譯連這大吼了幾句"開炮",從張譯的表情也不難看出,這場戲費心又費神,而且張譯每回都是拿出120分的狀態去拍戲,所以體力不支的張譯差點一頭倒地。昨日,張譯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作為榮譽評審談到了演員的門檻。他表示:表演是一門學科,現在可能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個表演學科背後的含義到底是什麼,認為只要自身外在條件還不錯就可以做演員,實際上演員的門檻還是有一定高度的。
  • 長得醜,不會演戲,「百億影帝」張譯成功的背後另有隱情
    甚至,對於張譯的演技,向來以「毒舌」出名的金星都大加讚賞:「我們欠張譯一個影帝」。 在部隊時,因為比其他人基礎差,張譯平時只能負責幕後工作,頂多以主持人的身份站在臺上。領導曾說,整個班裡16個人,只有張譯自己不會演戲。 因此,當兵10年,他跑了10年龍套,但卻也練就了他堅強的性格,以及他不輕言放棄的精神。
  • 四部電影連著上張譯出圈 低調的他說:演員合作講究「傳幫帶」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正在熱映的影片《金剛川》中,張譯飾演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張飛,貢獻出了「教科書式」的演技,收穫了「連耳朵都能演戲」的網友評價。張譯:首先需要跨越的最重要還是一個年代。同樣是中國軍人,因為年代不同,精神內核雖然一樣,但是我們表現的形態是不一樣的,在開機之前重點看了一些紀錄片、活動的影像、老照片等資料,去尋找那個年代我們的這些英雄前輩的精神風貌,那個時候的戰士更樸實,沒有先進的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作戰條件更加艱苦,無論是從外形包括服飾,妝感等各個方面都會不一樣。
  • 張譯撐起《金剛川》的口碑?教科書演技是這樣煉成的
    「譯哥真是能調動臉上每一塊肌肉,包括耳朵去演戲「以後只要有張譯參演的電影我都會去看,不管編劇導演故事情節怎麼樣,張譯的演技絕對值回票價!」「這個演員已 『成精』。」「我覺得演技好已經不足以去闡述張譯的表現了。張譯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其他角色的建立。」
  • 張譯的演技到底有多優秀?網友:他是一個能把導演都演哭的男人
    ,娛樂圈裡沒有人敢說張譯不會演戲的,很多人形容演技好的人,演什麼像什麼,而張譯卻是演什麼是什麼,他的表演近乎完美,讓人挑不出一絲瑕疵。,而他的演技從何而來,似乎也成了一個謎。,雖然張譯並非是專科出身,但是張譯在劇中的表現可以說一點也不比專業演員差,劇中有一場史今退伍的哭戲,不僅把觀眾們看哭了,連導演也看哭了,至今這場戲很多人都不敢再看第二遍。
  • 「百億影帝」張譯,連頭髮絲都在飆演技,他早就應該得到肯定了
    「百億影帝」張譯,連頭髮絲都在飆演技,他早就應該得到肯定了張譯,距離老戲骨,也就只差一個「老」字了,但其實他演員這條道路走得並不順利,甚至可以說是倒黴。,一段時間後,他的父親建議他去考話劇團,雖然不情願,但也去考了,靠近話劇團的張譯還沒想好要當演員,就在話劇團裡混日子,每天無所事事,未來一片迷茫。
  • 被領導評價為最不會演戲的演員,終成百億票房影帝
    瘸腿表演藝術家,注意這句話可不是什麼貶義詞,甚至連好朋友吳京的說張譯逢戲必瘸早在零九年《我的團長我的團》裡瘸腿就成了張譯塑造人物的精髓,劇中的孟煩了因為在戰場上裝死被刺瘸了腿,這部劇拍攝一百七十二天,張譯瘸了一百七十二天,那時候的張譯已經拍魔怔了,只要導演一喊開始,他就不由自主的瘸起來了,最後發現左腿比右腿細了一釐米在《